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猎奇式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0 1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冬网中医大师 于 2013-12-20 18:01 编辑

   国内为什么出牛顿,爱因斯坦模式的人物较少?要反思两个字:“复习”(教育中的“复习”)。不能复习太多,复习太多是领教“学习的沉闷”,花大量的时间领教“学习的沉闷”,人们不可能有激情,注定学生厌学,那肯定就毁了、废了。学习过程中应该有很大部分时间是亢奋的,因为是新知,知道“牛顿定理”,觉得很微妙,一直围绕着它转,少年本身是好奇的,应该一直被新知诱惑着一直亢奋,猎奇,如果亢奋不起来就越来越沉闷:三大定理我都读了,复习了10遍,怎么还要复习?早就及格了,但不行,后来考了80分不行,考90分不行,考了95分后,复习得非常厌倦,那这个孩子的学习就废了。所以在中国受了中小学12年教育的人,不管大学是读哈佛、耶鲁还是牛津、剑桥,注定很难拿到诺贝尔物理奖。(指过去)。本来天赋非常好,可以做千里马,但让它拉一年磨,拉一年磨以后,让它做千里马,你把绳子解了,叫它撒着欢都不会,因为它的猎奇,想象力被修理得没有了。中国全体青少年在高中三年级时要复习一年,早已反复学过的东西(应付高考,高分中易出智商高,情商低,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假设里面有潜在的牛顿,爱因斯坦等天才,,,,,,,有可能被摧毁了,多可惜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3 10:18 , Processed in 0.0297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