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2|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美乡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42 编辑

        收集的40个中国最美乡村,华北占8个:内蒙的阿尔山,北京的挂甲峪、爨底下,天津的大神堂,河北的北李各庄、前南峪,还有山西的于家村和李家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5-6-7 15:48 | 只看该作者
      都值得身临其境,比有些挂着AAAA牌子的景区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5:20 编辑

       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乘火车向阿尔山进发,朝西北方向行进,不知不觉间车窗外的景色由平原沃野换成了山川丛林,列车已驶入大兴安岭林区腹地。大约6个小时,火车停靠在一座边陲小站,这便是阿尔山了。一下火车,新鲜空气扑面而来,没有半点杂质。深吸几口清爽醉人的山林气息,心情便豁然舒畅起来。
       阿尔山置身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和蒙古草原四大草原交汇处,到了阿尔山市也就到了阿尔山村,虽然名字上分出了市与村,但地界上却难以划分。阿尔山市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步行10分钟便可穿城而过。穿过城,也就同样穿过了阿尔山村。行走在大山深处,满眼看去都是白墙尖顶的北欧风格的小楼,令人有置身童话世界的恍惚之感。
       远望过去,村子周围是一眼忘不到边际的大山和原始森林。时至深秋,又赶上一场冷雨,本来青翠蓬勃的原野、碧波荡漾的山川,霎时变得斑驳多彩起来。林木只一夜的工夫,便染上了夕阳的颜色。亭亭玉立的白桦和山杨顶着一蓬蓬黄灿灿的叶子;红艳艳的红柳让人难以抑制地激动;只有樟子松在林间依旧保持着盎然的绿意……阿尔山的秋天就簇拥在这样的缤纷色彩之中。
       呼吸着泥土、松油清香的空气,脚踩着松软湿润的林间土地,在树根下、落叶中搜寻野生木耳、蘑菇,一种自然、质朴的乐趣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旅游成了阿尔山最主要的产业,过去山里人的骄傲是一年生产了多少木材,现在是保护了多大面积的森林。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工业的污染,满眼的绚烂与艳丽,阿尔山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摄影爱好者。
       来到阿尔山,火山喷发形成的阿尔山天池是必须要观赏的。虽然没有河流注入,山顶之上的一泓池水却从不干涸,洁净无比地映照着天空。阿尔山至柴河地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火山熔岩地貌,如今,已探明面积有200多平方公里。阿尔山地区至今仍有四座活火山,这里的一些火山熔岩景观是亚洲仅存的。壮观的天池群、堰塞湖群、地震断裂带……大自然在这里彰显着它的伟大和神奇。
       山下,中蒙界河——哈拉哈河蜿蜒迂回在阿尔山大峡谷中。由于距离火山较近,地热资源丰富,它在严冬季也依然流淌,被誉为“不冻河”。到了冬季,冰天雪地,水流潺潺,河畔雾凇奇观绵延百里。阿尔山周围有冷泉,、热泉、高热泉等温度不同、功能各异的饮用和洗浴矿泉逾百眼。到了夜晚,最惬意的莫过把自己浸入热气腾腾的泉水了。当滑腻温润的暖流将体内的寒气驱逐干净,一天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46 编辑

       京郊平谷大华山镇挂甲峪,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间为一狭小的丘陵盆地,外环峰峦连绵不绝,内伏丘壑蜿蜒起伏。人们到此,醉听鸟唱山林,虫鸣四野。
       曾经的挂甲峪有谚:“羊肠路,荒山头,吃水更是贵如油”。面对大山阻隔,村民以愚公自许,于是硬把马路铺上了山,汩汩泉水流上了山,大桃、柿子、梨、核桃等有机果品栽上了山,旋转餐厅修上了山……昔日的羊肠路、荒山头就这样变成了京东绿谷、瓜果飘香之地。
       全村146户已经入住170余栋别墅新居。别墅傍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别墅新居取暖不用煤,做饭用的是生物质气,家家户户房顶装上太阳能,“无烟村”名副其实。
       挂甲峪桃花声名在外。暮春时节,上得山去,置身桃林,偶有清风拂过,片片桃花零落如雨,逐水而流。待得20亩桃花竟相开放,小小村庄如同漂浮在群山怀抱的花海之中,加之房舍俨俨、鸡犬相闻,依稀便是桃花源里的那一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村寨了。
       住进绿树簇拥的山间小木屋,仰望星空,感叹宇宙之浩渺;清晨,在百鸟和鸣之动人韵律中推开门,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走进山林中,移步换景,悠闲自在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6 1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48 编辑

       京西门头沟斋堂镇,初秋的爨底下村韵味十足,如意坛老酒,静待品啜。
       爨底下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76套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风格山地四合院依山漫坡而建,被誉为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群。村口石碑上大书“爨”字,经村民介绍,“爨”字可通过口诀记忆: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烧。
       爨底下的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同有异,它也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更加小巧,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爬上村南半山腰清晰见得北有卧虎岭,东有蝙蝠山;满村屋院错落有致,扇形展开,如一方被流年研磨的古砚。村中居民一家姓,都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以福字为第一辈,序排20辈:“福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臣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仍在传承。
       村里老支书韩孟林今年67岁,如今在村中开着一家“爨韵客栈”,一座四合院十间房,能接待20多位游客。院内一幅楹联“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正是家中一代代传下来的。老韩告诉我们,村里乡亲对古民居珍爱着呢,即使是必须翻建整修,也得遵照“老规矩、老材料、老工艺”。岁月留痕,村中一些古墙上,因此同时能看到明清的壁画和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宣传标语。
       爨底下村从明代开始便是过往商贾的落脚之地,古道给这个村子带来了繁荣和昌盛。至今居住在此的老村民还依稀记得马帮路过时的清脆铃声。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路线就要经过村中的这条古道。不管悠闲的游人还是矫健的赛手,走在各色石板铺就的小道上,往往会放慢脚步,看那青色、紫色、灰色,温润如初。
       古碾、古磨、古井、古庙……拾级而上,偶尔停留。村民说,这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春天杏花漫过墙头,夏天绿荫遮住窗边,秋天柿子掉落路旁,冬天白雪点缀庭院,加上斑驳的石墙,残存的石狮,祥和的居民,仿佛可以触摸到明清京西古道的那一份繁华和沧桑。
       一座村子带动一条山沟。爨底下所在的这条沟峪,各村都有一些古建筑群,经过整合发展,6个古村落融为一条爨柏沟。不妨秋季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低眉是灰色微翘瓦顶,仰脸即是朱色斑驳窗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0 编辑

       早晨5点,天津海岸线最东端,沉睡的渔村在鱼船的汽笛声中醒来。
       位于滨海新区汉沽的大神堂村,见证了天津的第一缕阳光,也成了这个城市最后的渔村。800多名渔民,70余艘渔船。一早出海打鱼,傍晚回港卖海货,大多数渔民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周而复始。
       “天津建卫600多年,大神堂村至少超过500年的历史。”村书记李贵强说。大神堂原本叫陆家庄,明洪武帝期间改为神堂庄,北面又建了个小村庄,因此神堂庄叫做大神堂,小村庄叫做小神堂。作为天津最好的避风渔港,如今的大神堂依旧保留着传统渔业的诸多风俗。渔港大门的石头门柱上刻着“神港”两个字和一幅太极图。
       “借钱吃海鲜,不算不会过。”这句天津民谚道出了海鲜在天津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在村里随便走进一家小馆儿,点上几样,食材不过是寻常的对虾、梭子蟹,看似只用清水煮了一道,却鲜到了极致,仿佛活蹦乱跳的海鲜复活在舍尖。
       村里最盛大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开海了。这一天,四里八乡的渔民来到“神港”。主祭人宣读祭文,渔家汉子三次下跪,将一杯杯祭酒洒向大海。5名渔童将5大蓝装有花生、核桃、荔枝、大枣、桂圆的五色果品撒向大海,感谢大海的恩泽。强壮的汉子舞起飞镲和龙狮,姑娘们跳起渔家舞。祭海仪式后,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渔船满怀希望扬帆出海。
       “原来很担心这些传统以后就没人知道了,但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神堂,我就有信心了。”渔民老姜说。
出海的汽笛声和修理渔船的当当声在这里交织着,成为天津这座城市古老而亲切的记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7 编辑

       河北顺平县北李各庄是太行山余麓依祁山脚下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庄,红砖青石砌就的近200户农家院,取暖一般紧紧地拥在一起,一条铺过水泥的小路蜿蜒出去和外界通连。
       这个小村庄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花果之乡,曾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桃乡”称号。从依祁山往下望去,村庄与群山相依,桃树与村庄相生。登顶依祁四望,线条弯曲流畅的桃林,一直延展到目力所及之处。远处太行巍峨,更显出桃花的柔情似水。
       桃树在当地落地生根已有30余年了。30多年来,坚持林果产业发展的路子一直没变。看着遍地的桃林不仅感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6 11:51 | 只看该作者
走遍全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海葫芦 + 5 问好白鲨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3 编辑

       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清水潺潺,千万枝头果实丰硕——这就是位于太行山腹地的前南峪,林木覆盖率90.7%,植被覆盖率94.6%。
       踏入生态沟,绿色的枝叶犹如波涛大海,鲜艳的花果似隐似现,李子树、苹果树、山楂树、柿子树、橡树、洋槐、白杨、葡萄架,一片连一片,漫山遍野,五彩缤纷。薄皮核桃、美国凯特杏、澳大利亚秋红油桃、欧洲榛子、乌克兰大樱桃……在万邦珍果园,尝果实,闻花香,真实独有的享受。
       往深处走,进入练胆峡,曲折陡峻,盘绕向上,便登上坐化山山顶了。俯瞰,八百亩松林涌翠泻碧;远眺,笔架山、斧劈峰、军寨山、太子峰、流钱山、大寨山,隐隐青山尽收眼底,顿觉豪气万丈。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掩映下,白墙红瓦、独门独院的一排排二层小楼格外显眼。在前南峪,65岁以上老人每年享受600元生活补贴,全年发给2000元生活费……青山绿水间,偷得半日闲,最美享受莫过于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4 编辑

       四面山峦立,村建盆地中,果真“不到村口不见村”。
       500多年前,于谦蒙难,其长孙于有道流亡于此,延续着先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风骨。这里的于氏宗祠,悬高三米的家谱记载了于家村26代的绵延。
       登山远眺,方看清于家村的全貌。群山环抱,绿树掩映,小小盆地中,古村状似游鱼,南低北高,东伏西翘、四面有门,六街七巷十八胡同,俨然一座天然城池。
       进村,铺天盖地的石头骤然闯入眼眸。脚下乱石铺锦、纵横交织,多达500载,少则300年;人来畜往,每块石头都被岁月磨砺得锃明瓦亮。至于石器石物,更是随处可寻。村里老人讲,当初除大门设置有一定规矩,各家各户可按自己喜好修建房舍。如此无拘无束,才有了如今神韵各异、互不雷同的300多座石头四合院。
       村中“石头博物馆”记载:于家村大多数男人都会石匠手艺,就地取材,采石劵窖,雕石为器。400多户1600多口人,世代如此。村里的石屋都是无梁无柱的穹顶,住着冬暖夏凉,有着身局“世外桃源“的清澈。
       这深山僻壤竟建有古庙、古阁、古戏台25座之多,且全为石造。更传奇之处是村东头万历年间的清凉阁,数吨巨石,架造飞檐九脊,竟然不打地基、不填辅料,全靠石头犬牙交错,搭建在倾斜的天然石板之上。
       “待到十月你再来,漫看红叶映石村”——记住于家村的灵性,记住于家村的邀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6 编辑

       李家村仿佛一位隐士,不轻易见人。高处下视,山势如凤凰展翅,两翅是夹着一条谷的两面坡,坡陡约70度;坡上到坡下,始建于明清时期的窑洞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有11层之多,形成了立体村落。窑洞与窑洞相揖让、相掩映,不是北京四合院式的对称,而是苏州园林式的错落,既有泄水的实用需要,又深得构成之美。此处与鸣沙山、千佛洞布局章法颇有相通之处,只不过一个是山前多佛窟,一个是坡上尽人家罢了。
       村子得到大画家吴冠中的青睐:“外看像汉墓,进来桃花源”。站在他身边望出去,黄土为屏,黄河为带,层层梯田,厚厚大原,果然雄浑。
       山村幽静,村东说话,村西听得真真的;一声狗叫,满谷吠声。村民多好客,陕北民歌和晋西北民歌在此交融。晚上出门散步,漫天繁星,泼辣在头顶。早晨起来溜弯儿,鸟雀报晓,叽叽喳喳。家家炊烟,淡淡的薄雾弥漫在村口谷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11-6 11:58 编辑
白鲨王 发表于 2013-11-6 11:51
走遍全国
谢谢第一时间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1-6 12:35 | 只看该作者
海葫芦 发表于 2013-11-6 11:56
李家村仿佛一位隐士,不轻易见人。高处下视,山势如凤凰展翅,两翅是夹着一条谷的两面坡,坡陡约70度 ...

很棒很朴实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6 12:5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谢谢老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1-7 23:3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海葫芦介绍的华北地区的几个“最美乡村”,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3-10 13:20 | 只看该作者
阿尔山给霍霍的差不多了,别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5-6-7 17:4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都甚原生态的村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6 06:43 , Processed in 0.03957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