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名趣谈|花楸树为何变成了山楂树——那些年,我们译错的俄罗斯歌名(二)
2023-05-15 13:22:50
7665
分享到:
“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哦,那茂密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我们的山楂树呀,为何要悲伤……” 1953年,由著名作曲家叶夫根尼·罗德金作曲、诗人米哈伊尔·皮利片科作词,充满淡淡忧伤和浓烈乌拉尔风情的《乌拉尔的花楸树》(Уральская рябинушка)唱响了苏联各地。1955年,它被常世华先生译成中文,在神州大地传唱开来,但歌名变成了《山楂树》。 为何译者要将花楸树译成了山楂树?这是个谜。毕竟在1953年中国出版的《俄华辞典》中,рябинушка明明是花楸树,而在1952年苏联出版的《华俄辞典》里,山楂树是боярышник。如果说《红莓花儿开》被译错是因为当时没有俄汉和汉俄词典,但在1955年时,工具书已经齐备了。想来想去,只可能是花楸树跟山楂树很相似吧,都属于落叶乔木或灌木,均在五六月开白花芬芳清雅,九十月份结红果耀眼夺目,而且在中国,山楂树比花楸树更常见,意象更美好。 据翻译过《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薛范先生介绍,1955年,在北京的二机部任职翻译的常世华先生把这首歌曲翻译出来,取名《山楂树》,投寄给北京的《歌曲》杂志,但常先生不懂得译配的讲究,他的译稿是无法歌唱的,于是,时任《歌曲》副主编的钟立民先生重新配了歌,并在《歌曲》杂志上发表了。从此这首歌就以《山楂树》冠名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并盛传不衰。 2007年,美籍华人作家艾米根据好友的经历写成了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2010年,张艺谋将这部“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搬上银幕,主人公静秋和“老三”都非常喜欢《山楂树》这首歌,它成为贯穿全剧的红线。出演男主角“老三”的正是时下当红的青年演员窦骁。 花楸树在北京门头沟的百花山和密云的雾灵山也有分布。在俄罗斯,它是最为常见的观赏花木,因为它耐寒、耐旱,不挑土,无论是修道院的花坛,还是贵族的庄园,都有它的身影,它也被视为代表俄罗斯国家、自然、民族灵魂的植物。 在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笔下,它是苦痛、备受摧残但如流星般耀亮的个人命运的写照,“我至今/想咀嚼/充满激情的花楸树/那苦涩的果穗”。 在叶赛宁的诗作中,它是正在消逝的青春、爱情,“在花园里红色的花楸树盛开如篝火/但它不能温暖任何人……” 在俄罗斯民歌中,它总是被用来吟唱艰难的爱情、分离、孤独、忧伤。初看上去很奇怪,毕竟花楸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都是亮丽的风景。其实,它的果实虽然艳丽,却相当苦涩,跟山楂的酸甜并不一样,而且结果之后便是漫长的隆冬与沉寂,所以它才会变成苦涩爱情、苦短人生的象征。 说回到歌曲本身,它也有凄美的爱情故事。1953年,当罗德金写完已起好歌名的曲子后,他先找到的合作者是女诗人霍林斯卡娅,她填的词是少女送恋人去远方,但演出后反应平平。罗德金便找到了皮利片科,后者创作的歌词迅速打动了全苏联听众的心。在歌曲中,姑娘不知道选择钳工还是铁匠,而在现实生活中,已婚的皮利片科也有同样的困扰,他爱上了另一个女子,不知道她和妻子“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后来此事传开,天才诗人患上了抑郁症,在38岁时自杀身亡。 如今,这首歌已经成为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名片,传唱不衰,“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童师群)
更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