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水青山13 于 2013-5-30 09:53 编辑
五月二十日,第十九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第三届横渡黄河活动在三门峡市隆重开幕。 这天,阳光灿烂,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主会场红旗招展,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气氛庄重、热烈,——典型的中国会议模式。 我们十三陵冬泳队一行7人作为北京冬泳俱乐部的代表很高兴地参加了这次盛会,并且圆满的完成了横渡,了却了我们多年来亲近母亲河、横渡母亲河的心愿。 吃罢午饭,我们驾车离开了三门峡市,奔向洛阳龙门石窟。第二天上午参观了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后,于中午时分来到了晋城的皇城相府。 与皇城相府毗邻的是郭峪古村,也像座城池,里面古建筑、各个姓氏的大院也不少,现在还不收门票,据说,从明年开始,就要收费了。这里的大院虽然也很气派,但也都是民居;与皇城相府相比,无论从规模上、建筑风格上、布局上、还是从气势上,都无法比拟。但是,郭峪古村的旧民宅是原汁原味的老房子,皇城相府却是在原有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新官邸。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美誉。在此期间,38人走上仕途,奔赴大半个中国为官,足迹遍及14个省、市,且多政绩显赫,百姓称颂,致仕去官时民为立祠。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在皇城,无论是踽踽而行,还是驻足瞻观,那浓郁的历史气息无时无处不浸入心脾。清代初叶,就在这一方厚土上,产生了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家、理学家、诗人陈廷敬。在陈廷敬的故居,留下了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皇城相府”。 这天,艳阳高照,气温达到35度,在烈日下逛完了皇城相府,我们每个人都是又热又燥。大概4点多钟,我们驱车到了离这里不远的九女仙湖。这是个旅游景区,60岁以上不收门票,在湖边,我们争得了人家的同意,下到湖里畅游起来,哈哈,那叫一个爽!浑身的疲劳立刻无影无踪!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晋城的珏山景区。这里同样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不收门票。 珏山景区地处太行山脉,主峰海拔973米,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 相传在古代,每年八月中秋之夜,站在山脚下青莲寺内的款月亭中观望, 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如水似银的月光将珏山周边的山、林、水、石泼泻得银光闪烁。而珏山双峰则被裹在轻纱似的月色中,勾勒出其绝美的形胜,朦胧迷离,隐约天宫。这就是历代咏叹的晋城名胜“珏山吐月”,又谓之“双峰捧月”。 我们年龄大的不想损坏自己的膝盖,都买了往返的缆车票。可是我们的范团顺着台阶飞快地爬上了山顶,居然比我们坐缆车还快! 在山顶上,4块钱一碗凉粉,我们每人干掉一碗,消暑解渴。11点多钟的时候,在后山下的一条小河旁,有一个卖刀削面和水饺的小餐馆,在等待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又到这条清澈的小河里畅游一番。没想到,这条河水相当凉,到水里蘸一下上来,身体通红! 吃过午饭后,新修的一条高速公路把我们送到了陵川王莽岭景区。这条高速公路是通往新乡的,但到了这里就到头了,因此,路上几乎没车,相当好走。 王莽岭景区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还是不收门票。但是要坐他们的汽车进去,每人50元。 这天下午,雾霾严重,到了山顶,除了特殊的地质构造和若隐若现的群峰外,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但是到了第二个景点——锡崖沟的时候,我们异口同声,都说,这50元的车票太值了!汽车在人工开凿的山洞里之字形盘旋下来,从车窗回头看,简直就是从悬崖绝壁上坐滑翔伞空降一般!壮丽的山景令人震撼!遗憾的是汽车颠簸、司机又不能停车,无法把这“挂壁公路”的惊、险、奇带回来。 锡崖沟村,一个晋豫之交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太行山的雄伟、险峻,在这里尽显无余。因为修路,成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示范点。从此,锡崖沟村三任党支部书记艰苦奋斗30年带领全村三代老百姓,在万丈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7.5公里的“挂壁公路”,并走向致富道路,不断实现中国梦的故事名扬全国。 锡崖沟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与河南省辉县接壤。因传曾为炼锡之地而得名。全村264户,812口人,由17个自然村组成。锡崖沟村四面环山,陵川县志载:“东有马东岭屏障,西有华山阻隔,北有王莽岭险峰,南有青峰围巍巍对峙。四山夹隙之地名曰锡崖沟。因地形险要,无行路之便,沟人多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偶有壮侠之士舍命出入。” 因为没有路,锡崖沟村除了山,便没有其他可以发展的经济。很长一段时间内,沟里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苦。沟里的山货运不出去,山外的东西进不来,许多沟里人一辈子没出过大山,没进过城,没见过街道,不知道汽车是啥模样。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里,沟里人一年到头靠种地为生,主要种玉米和土豆,人均年收入仅有一二百元,收成好时也只有二三百元。
走出大山成为锡崖沟人共同的梦。1962年秋,时任锡崖沟村党支部书记的董怀跃接过陵川县委、县政府拨付的3000元筑路款,由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文亮组织劳力组成筑路队,历时6个月,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出了一条“之”字形小道。虽然只有胆大的人才敢行走,但总算有了条出山的路。之后,他们又修了一条可以驮运货物的“驴道”。当时,他们试图赶着27头猪出山,但没走几里路就摔死了13头。13头“猪壮士”的惨痛经历,让沟里人对这条“驴道”没有抱太大的信心,走出大山依然是个难题。
外面的世界是一种沉重的诱惑,“驴道”没有让锡崖沟人轻松走向世界,却给了大家走向世界的希望,此后,锡崖沟人除了种地,就是修路。 1976年,王莽岭山脚下再次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锤声和钢钎声。为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此次锡崖沟人付出的代价是:修路历时两年,花费4万余元。由于工程量太大,仅修了1公里多路,非但人不能行走,反倒将狼引进了村,被村民戏称为“狼道”。
1979年,不服输的锡崖沟人再次举起手中的锤和钢钎,在悬壁峭壁上“抠”路。此次计划开凿1800米长隧道,穿透王莽岭。后经交通部门勘测,此隧洞80年打不透,五代人不受益,且无法排气、排渣、通风、照明,打了30米就被迫停工。废弃的隧洞被村民用来圈羊,即人们所说的“羊窑”。
就在此时,在北京当了5年兵的宋志龙复员回村了。见过山外繁华的世界,再看看自己一贫如洗的家乡,宋志龙心里很不好受。1982年,宋志龙当上了村民兵连长、党支部副书记,在一次党员会上,他提出了“修盘山公路,让汽车进村”的建议。于是,不甘失败的锡崖沟人又开始劈山修路。此次锡崖沟人汲取了“狼道羊窑”的教训,科学合理修路。他们请来工程专家、技术员进行充分测量和论证,制定了沿王莽岭“援崖攀壁,依山就势,顺崖凿洞,螺旋上升”的筑路方案。
锡崖沟关于“路”的故事终于翻开了全新的一页。1991年6月10日,一条长达7.5公里的锡崖沟挂壁公路全线贯通。为了这条路,锡崖沟人从1962年到1991年,历时30年,投资59.6万元,动土石方23万立方米,凿隧道1380米,建石拱桥3座。
随着声声入耳的汽车喇叭声,世世代代居住在王莽岭深处的锡崖沟人终于走出了大山。 从王莽岭下来,我们顺着颠簸的县级乡村公路来到了太行山大峡谷,在大峡谷的深处,天快要黑下来的时候,我们住在了路边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农家院。这里,吃住都便宜。 第二天吃罢早饭,我们去了大峡谷的黑龙潭景区,这里要门票。幸运的是,半路上一位小导游搭我们的车,把我们带进了景区。 这个景区不需要爬很高的山,沿着溪水和栈道走,可以爬上一座悬挂在两山之间的吊桥,站在吊桥上俯瞰绿水青山勾勒出的优美线条,真是一种享受。 从太行大峡谷出来就到了林县,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人间天河红旗渠。当地人只要10块钱门票,外地人却收100元。感觉不如山西厚道,山西许多景点对60岁以上的老人是免费的,而且不分本地和外地;在洛阳龙门石窟,他们都能找出种种理由把持有残疾证的游客拒之门外。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林州市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年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年7月。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全县人民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除了参观水渠之外,还能通过“一线天”爬到山顶观看晋、冀、豫三省。人们在只能容身一人的石壁裂缝中爬上山顶也很刺激。 从红旗渠返回北京的途中,我们又去了石家庄地区井陉县的于家石头村,和我的同伴们再次分享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总之,这次三门峡之旅内容丰富,享受了视觉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