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5 1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是:142857
% ]' `- [8 D+ l+ _4 R 1 L3 \* h% i  N6 }  R( J5 X
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 f6 v" D- }: D) {6 X# C& B9 N, V

4 F# r7 n' m$ z- I( z& _3 B# \5 \    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 k# ]( n' O  T4 x2 a& L
+ |9 P6 e0 o) u, c6 X% m    142857 X 1 = 142857
9 q& b6 }+ r) w! P    142857 X 2 = 285714
' H, Z  e4 R* d+ ^, q    142857 X 3 = 428571
# V: Y/ `0 Q$ E4 T; j3 b" W2 D    142857 X 4 = 571428
4 M! Y0 {3 Y: L+ \- s    142857 X 5 = 714285
0 C4 I. ?& X8 h2 V5 z& W5 Y    142857 X 6 = 8571421 O6 D/ [# g" z/ X* `+ W
, J' o6 B, B# s1 c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7 ?7 g9 q! r/ D* m: Q

1 C& z- W: o9 o- W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 ?" D/ a1 k2 Q( }
    我们会惊人的发现是 999999! M/ `( z2 }% [
- s8 s- K/ i! A! I  a4 H1 @7 i& @. H
    而. L" N3 n; }* Q: B+ ?
    142 + 857 = 999
3 f& I6 Y- X. Q2 ^6 w1 u    14 + 28 + 57 = 99
! t1 c0 t9 m5 H: J( U7 V
; H' b$ b3 a$ t" s8 h: w- W; r6 N    最后,我们用 142857 乘与 142857
- |- I, W% c/ F# T: n    答案是:20408122449 前五位+上后六位的得数是多少呢?
3 t* _. @0 P3 e    20408 + 122449 = 142857& `8 s4 C$ y- I8 q

* c* ?! P, D$ n# e   
) {0 w/ C& \5 p5 _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舒心二郎山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6: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 / f* t$ [$ v% v: U5 P1 q  S
    “142857” :& P, p9 x- v( R7 p6 d3 G7 u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 它是一组神奇数字, 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 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 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如果您发现了它的真正神奇秘密┅┅+ f  y$ M  v. S1 p) v* ^. o% y
请与大家分享!5 j0 Q" _6 X% ~" t: B

9 N$ b1 j4 ?+ Q/ P) H6 l    142857×1=142857(原数字)
* V# ]' Z4 i7 d% I6 I    142857×2=285714(轮值)
5 u  X! D7 C' `% B    142857×3=428571(轮值), S/ m' w& Q) ~  X- d) y
    142857×4=571428(轮值)
0 L' \( {8 g  w    142857×5=714285(轮值)
& A# @/ Y4 k( a2 Z# N    142857×6=857142(轮值)) ]+ P& a) Y/ u; W' g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6 M3 z$ ?* ^; [! C' |1 t  C
* B( Q3 k8 y4 h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 h+ l8 [2 e5 p& Y
    142857×9=1285713(4分身)* p4 A& ]. v( ^
    142857×10=1428570(1分身)$ q# f- W+ B/ ^, e, s+ t; K
    142857×11=1571427(8分身)8 L3 w' n9 Q% K3 z0 N
    142857×12=1714284(5分身)' q; p- Q/ f! }) Y
    142857×13=1857141(2分身)
* ~' x5 a* w/ W1 ]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I5 x: T, i( y. `+ y' L

  l4 H, U3 l1 P9 a4 G9 y    继续算下去……
, I  U- b# t; R# W/ s * h6 S" s6 f; p/ Y. w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I7 r2 T5 _6 }. Q3 L7 |0 R! A- |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 a" u5 W' s8 [/ l5 N/ z& q
/ c) s' B) ^8 T$ u: {3 P6 g, X, N; S+ Q    任意取一个数字,例如取48965,将这个数字的各个数字进行求和,结果为4+8+9+6+5=32,再将结果求和,得3+2=5。我将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求一个数字的众数和。
. X, g* d( w) v2 j  I+ K/ ^: q , g% `3 Q6 @8 E% Z
   
; q" [9 }9 |5 _3 g3 V) `       
- \* I. X3 ~( a1 ^: N4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6:53 | 只看该作者
所有数字都有以下规律: 6 I. Z# D/ r$ [5 e7 C' n
    [1]众数和为9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306的众数和为9,而306*22=6732,数字6732的众数和也为9(6+7+3+2=18,1+8=9)。
; K- k& ^( u) ` 9 O  x8 g, E; G3 G$ e
    [2]众数和为1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与被乘数的众数和相等。例如13的众数和为4,325的众数和为1,而325*13=4225,数字4225的众数和也为4(4+2+2+5=13,1+3=4)。9 l1 R, T1 ]7 K7 i! H4 y! E

& Y' ^3 {; p) v    [3]总结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A*B=C,则众数和为A的数字与众数和为B的数字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亦与C的众数和相等。例如3*4=12。取一个众数和为3的数字,如201,再取一个众数和为4的数字,如112,两数相乘,结果为201*112=22512,22512的众数和为3(2+2+5+1+2=12,1+2=3),可见3*4=12,数字12的众数和亦为3。3 t8 f( x2 H$ b  m+ s, O) Z# {

6 c: P# u& h  \+ x/ {! w    [4]另外,数字相加亦遵守此规律。例如3+4=7。求数字201和112的和,结果为313,求313的众数和,得数字7    (3+1+3=7),刚好3与4相加的结果亦为7。
' Y! K/ ~! U( t1 g- Y+ |" \0 m 0 X2 h- |6 V  O& x$ s
    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古人早就知道此数学规律。我们看看“河图”与“洛书”数字图就知道了。以下是“洛书”数字图。& A* A0 H2 [* G- [& K4 t$ F5 `
+ h  c: V) z! Y2 A  M/ Z  ~- }
    4 9 26 v! b0 D" O# `1 y2 @
    3 5 7
% _/ W) Z# S$ ?; A4 ?! Y    8 1 6 ( 洛书)
0 W: ]5 w8 T8 N0 M' c' v. R) {
6 [7 r* C2 }  g' x, g    世人都知道,“洛书”数字图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图,它的特点是任意一组数字进行相加,其结果都为15。其实用数字众数和的规律去分析此图,就会发现,任意一组数字的随机组合互相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第一排数字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924,第二行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159,两者相乘,其结果为146916,求其众数和,得1+4+6+9+1+6=27,2+7=9,可见,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
- H7 J9 j% g- ~! A, C0 b2 Y$ O; @    这种巧合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让我们再看看“河图”数字图。" W  O* v/ V+ M! d% t+ e; @
1 E: \' d( [- i) @/ r1 j
    76 b: ]+ B: q& T7 N8 ~% m/ ]. }( ^
    2
# A3 q8 F" `% k4 l    8 3 5 4 9
0 {& p) n7 y7 l6 R2 V    1
) s0 c) N2 t  l3 _# a, p    6 (河图)
; L( W( Z$ Y0 N: c
( `' V: i6 v- q, v7 B8 K& o    “河图”的数字图没有“洛书”数字图出名,这是因为人们未能动发现其数学规律,但是用众数和的规律去分析它,就能发现它的奇妙之处。% b8 Q0 V2 p) x2 s+ a
    “河图”数字图中,任意一组数字互相进行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6。例如27165*38495=1045716675,求结果的众数和,1+4+5+7+1+6+6+7+5=42,4+2=6,可见,结果的众数和为6。# E8 I* n5 L/ w% c* Q

  F, o4 Y6 W8 q) Q$ ?    由此可见,“河图”的数字图亦不可能是随意摆设,否则,其结果的众数和不可能都为6。从上述两个数字图可知,古人十分重视数字6与数字9。无独有偶,太极图的就由数字6与数字9组合而成。# j0 k7 I: z7 m( u
' I3 |  Y3 m5 k3 |. g8 @  N
    太极图的左边部分为数字6,太极图的右边部分为数字9。" T0 b5 ?  E+ D3 Q5 ]1 l. Q
“太极图”﹑“河图”﹑“洛书”通过种种手段暗示数字6与数字9的重要性,其中“河图”与“洛书”更是在熟悉数字众数和规律的前提下编制而成。但是,据我们所知,数字众数和的规律刚刚被本人发现,同时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古人已经知道这数学规律。
8 t7 p% x- V3 v( I/ [! w6 ^
. a( ]5 G, s+ G% c" j$ c; J    4 l8 j  e$ \4 ~- v1 t' D4 \" R-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6:54 | 只看该作者
/ g* e) G1 `6 C7 t- l" l& }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现象,凡是众数和为9的数字除以36,其余数必为9或18或27或0(36)。
/ B7 D( h) {1 R2 n2 M( S    一个物体从数字36(0)的位置出发,运行一圈(转过360度)就能回到原位。在运行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经过四次转变,每次都发生在数字9或18或27或是36(0)的位置上,可见,处于这四个数字上面的物体,其性质面临着改变。这即是说,众数和为9的数字往往代表着物质性质的完全改变。" f! e3 T% M" ]% M
- z% B/ E1 u3 @" j
    巧合的是,《周易》之中最流行九九归一的说法,数字9亦被称为老阳,即是说,数字9代表了一个物质阳气的终结,新一轮的周期又要开始了。这种说法刚好和上述数字现象不谋而合,从上图可知,一个物体一旦经过数字9而处于数字10的位置,其众数和就变为1,刚好处于数字10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与处于数字8位置的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一个是向上运动,一个是向下运动。) [. j; a6 Y$ U% Y

/ @* e2 n- g5 h7 K8 Y    总之,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远比现代人想象中的聪明,《周易》看来是一本超出现代人智慧水平的书籍,“太极图”的创造人更是聪明绝顶。6 k, g4 r: Z  W- t) p* l3 A, V3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15 17:17 | 只看该作者
太神奇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海底森林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5 17:27 | 只看该作者
舒心二郎山 发表于 2013-5-15 17:17
; U) ?. B- ^$ c) P% d太神奇了
2 g; ^/ P. e/ p1 E$ l& j5 s* U% k
呵呵,咱们的先人挺聪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4 16:18 , Processed in 0.04387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