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业余游泳爱好者学习游泳的几点要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 08: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武当侠 于 2012-11-2 08:41 编辑
! m5 t; m  ~7 U: w1 n4 T
2 T" J, u8 M( ^7 f; ^           业余游泳爱好者学习游泳的几点要素1 |+ }* x# m0 h! G5 M4 S& y7 L# h
                        一;要很好的熟习水性;) D' B% {8 `1 o7 H/ E
熟悉水性看似简单,但往往却被初学者所忽略.我们大家在游泳馆和游泳池常常可以看到初学习游泳朋友一下水就在不断的模仿其它游泳朋友在学习.由于方法的不正确游来游去没能学成个样子.反到喝了不少水,甚至被呛水后不在学习了.因此我感觉非常有必要在这里谈谈学习的方法.5 h$ O# e/ L8 _4 e! c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什么是"水性"水大家都知道是液体的,最大的一个特性就是对其它物体产生浮力,而浮力的产生是由于它自身的比重所至.小于和等于水的比重的物体,它将会浮在水面上.大于水比重的物体将会沉入水中.我们人体和水的比重梢重于水一点.那我们人体为什么能在水上漂浮起来.那是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关键技术,对初学习者非常重要,那就是1,人体的完全放松.2.我们肺里的一口气.因此,我们初学者懂得了水性的基础上,再加上这两点技术的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才能真正做到很好熟悉水性.对以后学习各种泳姿的技术和掌握,打下坚实必要的基础,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6 L* T6 o+ s, t0 d$ f5 s& k# y
在我们了解了水性以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进行熟悉水性的练习.1,2两点技术的练习也可以称为水上漂浮练习.那么漂浮练习,1.首先要进行憋气练习.技术要求:吸气的量即不能过量,吸的太多.也不能吸的太少.吸气方法:采用深呼吸.既张大嘴吸气.在经过不断的练习后.可以使初学者即克服了身心的紧张,又增加了自己的肺活量.时间要求:一般一开始一次练习在15秒左右.练习到30秒左右最好.需要练习两三个课时间.2.进行漂浮练习,在憋气的基础上,将身体平浮水上,技术要求:全身自然放松.要做到这一点不是简单一两次就可以,而是经过反复练习,关键是思想要达到放松才能使身体完全放松.身体任何一个部位要紧张不放松就会使身体不平衡或下沉.一般也的两课时左右.  k8 O+ s. ~9 V4 K- @3 Q2 T
  我在这里强调一点.这个漂浮练习{包括憋气}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学习好游泳的关键问题.不可忽视.再说深点,就是游泳的精华所在.* k" Z. j+ k  V& ~9 d8 @- |. l

4 i5 D. D4 O9 K4 f3 O2 Y2 s; w6 n+ n- c% p
二 .下面我要说的是我们业余游泳爱好者在学习游泳的另一点要素:换气技术的练习.
# @) T5 s  q; T) a) l3 U" T5 {* P! v, n9 r- v; w9 N, r
          我们首先要说的是蛙泳换气的练习,有好多初学者在学习前首先就问"唤气非常难"要我说并非如此,在我前头所讲的内容,可以明显看出我重点是强调一是正确的方法。二是基本功的反复练习。因此,我们采用正确方法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t, H( B3 k' t8 O
  下面我说一下蛙泳唤气的方法,将双臂伸直与身体成九十度双手扶池壁,长大嘴深吸气然后腰带身体和头向后倾斜,使脸平行进入水中,三秒之后进行吐气,然后腰带身体和头立直长大嘴吸气。这里关键的是要注意呼和吸的气量问题,也就是呼多少吸多少?大家要记住将吸六分之一的气量,呼气也是六分之一的气量,千万不能呼进和使劲吸足,这样会造成倒闭气,还会造成镪水和喝水的现象。再解释一点,为什么初学者要长大嘴吸气和呼气而不用鼻子?是因为初学者很难掌握自然吸气的方法,如果嘴小吸气很容易带上鼻子吸气,这样造成镪水现象事例太多了。所以,待我们学会以后慢慢就自然进入正常呼吸。% Z+ @4 o+ l! k1 \5 t
  还有人要问,为什么要三秒以后吐气?这是为以后蹬腿技术保持身体平衡所设计的。用一句话概括,吐气时间长,吸气时间短,吸完气就低头。
' n$ b  b0 N; ~9 d7 }( Z% V8 G9 A( b, }0 ?' X8 E# W
  练习方法:下水后,唤气连续做五十到一百次,然后进行蹬池壁漂浮练习,五到十次(每一次漂浮练习在十五秒到二十五秒)。4 Q( V, D0 K, e3 p+ c

7 B0 H. A5 ]4 Y, E, O; y9 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收起 理由
一见如故 + 10 赞一个!
冰蝴蝶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2-11-2 08:52 | 只看该作者
. Z9 O" T% [! _% M+ }9 V& [) O( G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1-2 09: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thony 于 2012-11-2 22:23 编辑 * K5 Q$ Q% T9 ^6 o* {4 P

4 J7 |7 J" V! y9 U: i% z人体的比重略小于1,也就是小于水,人在水中本来就可漂浮。但不习水性的人,嘴、鼻不能露出水面,反之,习水性的可轻松将自己的嘴鼻露出水面而自由的呼吸。水性不同于游泳,游泳技术基于一定的水性,在水中用规范的姿式能能身体快速移动,所以有些游泳高手也会溺命于水,原因就是水性不熟(强)。水性强也不等于会游泳,我水性可以,在深水中如在陆地地上一样,不知自己能游多远(但我游泳技术不行,速度不快),就象不知在陆地上能散步多远一样。我觉得要学好游泳,应从熟悉水性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2-1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11-2 14:08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5 | 只看该作者
白鲨王 发表于 2012-11-2 08:52 # c0 ]9 b2 f2 `1 j6 y2 ^
很好

  _+ R( H) M' @) i0 u谢谢白鲨王版主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6 | 只看该作者
anthony 发表于 2012-11-2 09:05
7 A; p. F* _# I/ e6 S8 E人体的比重略小于1,也就是小于水,我在水中本来就可漂浮。但不习水性的人,嘴、鼻不能露出水面,反之,习水 ...
- J$ f7 ~& Q5 h9 P. v( h9 Q1 s0 \
谢谢anthony 朋友的关注和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07 | 只看该作者
我心向佛 发表于 2012-11-2 09:16

# q" q/ y2 a3 K) I2 h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8:14 | 只看该作者
冰蝴蝶 发表于 2012-11-2 14:08
4 \  C) }: E  E! H) w; U$ `好贴 学习了
8 x! @% o' ]4 O- J. W" s. Y
谢谢冰蝴蝶版主的关注和大母指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2 18:57 | 只看该作者
韵律呼吸和水中静漂是学会游泳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9:56 | 只看该作者
快乐老头 发表于 2012-11-2 18:57
) [1 [4 i2 ]9 m. T' ]" S4 s5 A' d韵律呼吸和水中静漂是学会游泳的关键!

' _* U  n" U! x- g. ?谢谢快乐老头版主的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3 05:37 | 只看该作者
          大胆心细,自然放松,掌握技巧,水到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9:43 | 只看该作者
一见如故 发表于 2012-11-3 05:37 0 V/ w- t; q. T! `/ g+ N! A# q5 y3 V
大胆心细,自然放松,掌握技巧,水到渠成。

  a" _; U  D# z" J6 M* P谢谢一见如故版主给高亮荣誉。

050247m3n7mn37cvzjgjxv[1].gif (309.24 KB, 下载次数: 45)

050247m3n7mn37cvzjgjxv[1].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4 21:08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7 00:43 , Processed in 0.0548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