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0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民踩轮滑3年游国内286座城市 曾赴伦敦看奥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8 1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已过而立之年的开封农民曹洪伟,正成为闻名远近的英雄。2009年春以来,凭借一本地图、一双轮滑鞋和苦行僧般的旅行方式,他的足迹已掠过29个省市区的286座城市,行程超过5万公里,其间还偷空“滑”到伦敦看奥运。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年传奇般的长途旅行,曹洪伟仅仅花了2万元。
* w8 N' p; x0 Q6 j; K5 q1 `10月17日,距离从中国北部边陲漠河县北极镇归来整整一个月,曹洪伟身上已经没有剩下一丝行者气质。身材不高、皮肤黝黑的他,正跟着二哥和几位村民在开封西郊一个村庄的工地上忙碌。工友们站在架子上砌墙,他的任务是往上供应泥料和砖头。旅游鞋裂开了口子,头发荡满灰尘,破旧的牛仔裤忘了拉上拉链,盘算起再有两天就能结算每天110元的工资,脸上立刻泛起笑容——曹洪伟完全回归了自己的农民身份。
) a4 q  y. T# L8 A$ ]+ v  
$ c4 h) Y' y  J+ Z1 H) I3 X  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两个月前,戴着墨镜、背着相机的他还是伦敦奥运会场馆里的时尚看客;再往前一个月,他脚踩轮滑,载着民间轮滑圈的厚望,站到了传说中的中国最北端。事实上,自从2009年春开始实施滑遍中国的计划以来,他早已蜚声轮滑圈,在不少人眼中,与骑摩托环游世界的陈良全、徒步行走边疆的肖秋成齐名。只是,每当旅程告一段落,无论曹洪伟是否愿意,他都得尽快回到原本角色,打工挣钱,为下一次出发攒足路费。
7 X1 i, D# K6 n; v: a7 W) W  
0 t' |3 Y1 u; U0 l) h. w  曹洪伟是开封市经济开发区王斗门村人,34岁,谈过恋爱,至今单身。家离工地不远,门口的自创对联甚显豪情:“精心铸造滑轮奇迹,爱心传递时尚体育”,横批“飞轮蝶舞”。屋内陈设简单,三根滑行时“刹车”用的木棍靠在墙边,正是三次长途出行的见证。为他带来无数梦想和荣耀的轮滑鞋,已经一个月没有摸。“烦了。”曹洪伟说。是的,艰苦的长途跋涉之后,旅人难免会疏离曾经亲密无间的交通工具,不过,他的命运,早已跟这两只鞋子、八个轮子拴在了一起。: [" l/ a# |* q; c
2010年3月,休整刚俩月,曹洪伟怀着更大的计划出发。他从开封向南,行至南阳又折回焦作,经山西进京,随后滑向内蒙古、宁夏,向西最远到达青海湖,再折向南进入四川和云贵高原,在广西过了2011年春节,随后进入广东、海南,再经闽、浙、苏、鲁,于2011年10月回到河南。这一次,他滑过了22个省市区100多座城市,行程近4万公里。) J, k! w5 a4 e( B% {8 F3 n3 o
  
( n9 K- F+ t/ p9 _1 v% v, G5 o 在2009年之前,曹洪伟还从未离开过开封,初一便辍学,在生活中只能算个Loser。他学过做烩面,两度在开封市区开饭馆都赔得一塌糊涂。为了谋生,他进过窑场,端过盘子,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塑料厂,工资用了5年从300元涨到900元的时候,因为看不到前途,他辞职后开始辗转建筑工地。( Z; R# S4 o8 K! S/ b
  
6 I- p$ _3 u! A  但在另一个领域,曹洪伟如鱼得水。1998年,曹洪伟第一次体验到了5元一小时的室内旱冰,此后每星期总抽空去玩。2006年,他在金明广场第一次接触到了直排轮滑,随后花100多元买了第一双轮滑鞋,并加入了开封市轮滑协会。“轮滑很好学,只要体力好,两个月就能达到‘飞’的感觉。”曹洪伟所谓“飞”是圈里的术语,时速超过30公里就叫“飞”,而他练到这一步,只用了一个月。
/ g: p. [% _, x三次旅行下来,曹洪伟仅仅花费了2.2万元,背后是苦行僧般的旅行方式。
8 x0 V- Z; |  [, u) k  2 y8 M+ K( R8 y* ~
  第一次出行,前三天晚上曹洪伟都睡在野外,为了“训练自己的生存能力”,更为了省钱。事实上,2009年至今,他几乎没有自费住过超过10元的旅店,睡桥洞、厕所或体育馆是常事,也钻过玉米秆堆,或者干脆在路边坐一夜。他每天天一亮就出发,中午一般不休息,下午一直滑到天黑,遇到仰角超过20度或坑洼难行的路就换鞋徒步。他还记得在广西,有一次天下着小雨,因为没找到投宿点,他步行走了一夜,其间看见几棵大树下有稻草,就抱着稻草眯了会儿,被冻醒后接着走。他的一日三餐很简单,路边小饭店最便宜的一碗面就可以打发。
% ^) n, x! R% W9 u) q/ I" D  % a+ g! i7 K5 X9 y5 t: M
  曹洪伟主要沿国道前行,最快一天滑过130公里。在平原还好些,在山区,最大的困难不是上坡,而是动辄长达数十公里的下坡路。翻越秦岭主山脉时,曹洪伟摔了最惨的一跤,从一段陡坡路上直接跌进一个大泥坑,浑身上下都是泥水,手掌被磨得血淋淋的。即便如此,他也只休息了五分钟,另找了一个干净的水坑洗洗,接着上路。在意识到“刹不住车”是最大威胁后,曹洪伟自创“棍刹”,找来一根两米长的木棍别在小腿前靠擦地减速,一根不够就用两根,棍子磨得很快,隔几个星期就要换。$ A0 T  H0 W6 H6 j$ U
  : k. s% T* V6 n* v1 ^
  路途中的困难,就这样被这个不讲条件的人一一克服。有人觉得,曹洪伟已经不是在旅行,而是在苦行,但他常常苦中作乐,每个着名风景点,他都会去,只是因为没有预算门票,远远看一下就满足;而遇到热情的滑友接待,喝酒聊天是最快活的事,他不时在QQ空间里晒聚会照。% s) r$ L$ K8 D& i& V! I; \
  ) |# B. K4 A! G6 P" u
  从第一次出行开始,曹洪伟就委托“野马王”、“圈圈”等轮滑圈里的好友,将行程和日记通过短信周转,发到国内知名的几个轮滑论坛上。渐渐地,他的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的城市有滑友赶来迎接,媒体也开始“堵”他。
6 A# x1 m8 y" k5 D% ^: i5 l. P& X0 Z  
" D: A7 j3 ]' f" x. t( d# v* Z5 A  名气大了,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他“没有任何滑行技术,瞎跑”,还有网友质疑他在途中坐过车,热衷于报道与迎送。对前者,曹洪伟认为是看问题角度不同,后者则是人身攻击,“我没有坐过车,我在路上的样子很脏很吓人,几乎没人邀请我坐车”。 : E( }2 h) C$ y/ w" k) |
  1 z8 q7 T  Z' t2 G2 A. E; n: A. e- ]4 n* v
  好在,“差评”只是极少数,滑友们一如既往地把曹洪伟拥为“中国阿甘”,在他规划的下一站城市争睹风采,以帮他更换过一个轮子,一起滑行、吃过地摊为荣。因为常露宿街头,他的相机和鞋都曾丢过,全靠热心人资助补充装备得以继续。
4 X/ |( |; T6 V3 J  
: n. m4 g: T& s+ n- J5 w  眼下,曹洪伟正计划着明年为期6个月的最后一段路程,从甘肃张掖出发向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喀什,再经青海进藏,预计在成都结束全部旅程。那时,他打算做一个展览,把拍过的照片、受赠的旗子、用过的木棍和鞋子都摆出来。4 R5 Y: C; v* M- j$ @7 H
  & Q' j  F8 d( m* ~7 G, ], o: L
  这最后一段路,其实才是最艰苦的一段,路况更为复杂,人烟更加稀少,危险更加无法预知。但曹洪伟更操心的却是别的。
6 x6 c1 m+ E* @* G2 f6 M, \  
4 Y* M$ e5 ]! H' u' v& u! a  “到了西藏,我还想去趟珠峰大本营,谁能指点指点我?”
; G( [; }- j% w/ p
  
+ g* C: {4 }& |3 H
2#
发表于 2012-10-28 1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10-28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10 08:16 , Processed in 0.04658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