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荒唐]小偷偷钱送还证件 失主上网表谢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0 1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偷走数百元现金,还要向小偷道谢——有没有搞错?

没错。“丢的钱没超过我心理承受能力,并且,小偷还送回了我的证件,我想由衷地对他说声——谢谢。”昨日下午,失主张先生称。张先生是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半个多月前,他在谢家湾劳动三村菜市场被扒走钱包,内装有500多元现金以及身份证、驾驶证。被偷后张没报案,花40元补办了一张身份证。

  “告诉你一件喜事。”8月7日晚,张的妻子兴冲冲给张打电话,称有人用宏声烟盒,把张丢失的身份证、驾驶证包装得整整齐齐,放在了家门口!夫妻俩一致认定,是小偷干的。

  8月8日上午,张先生在网上发了一个名为“谢谢你——小偷”的帖子。帖子称:“我很感动,对你很敬佩。我要由衷地赞美你——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有高尚情操和职业素养的人。”

  在网上,此帖跟帖者众多,不少网友跟张先生一样,对小偷归还证件的行为予以肯定,出现诸如“侠盗”、“模范小偷”、“盗亦有道”、“有职业道德的小偷”等等评价。

  对自己的行为,张先生解释,失窃的钱财没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小偷又归还了证件。此前,他们一直担心证件被别有用心的人捡了去办手机卡之类的,“给我打出几万元话费就麻烦了。”

  “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重庆荣格心理咨询所所长周矩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是一个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这个症状有着各种表现,比如矿工被黑心矿主给予的小恩小惠感动等。专家认为,这种心理现象概括而言,是指生活在各种各样风险之下的人们,学会了“妥协”。一旦加害者给予一些好处,他们会忽略伤害,去赞美那些直接或间接带给他们伤害的人。

  “小偷行为具有欺骗性,类似于先给人一巴掌,再给颗糖,这颗糖让受害人产生了错觉,甚至谅解小偷。”心理咨询师杨发挥提醒,这种“妥协”可能会纵容小偷的行为。

  新闻资料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973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两名歹徒绑架了四位银行职员作人质,挟持了131小时之久。此间,被挟持者逐渐对犯人产生了同情与认同,甚至有崇拜的心理,并衍生出休戚与共的现象。事发后几个月,四名银行职员拒绝在法庭指控歹徒,甚至为他们筹措辩护金,人质中的一名女职员甚至爱上其中一名歹徒并与之订婚。

  此事引发了社会学者关注。研究发现,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情况之中,它被命名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2#
发表于 2007-8-10 16:44 | 只看该作者
“纵容小偷的行为”当止
3#
发表于 2007-8-10 17:08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张先生认为证件比钱更重要。
4#
发表于 2007-8-10 18:43 | 只看该作者
悲哀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2 17:52 , Processed in 0.02961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