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游泳池游泳,传染病怕不怕?& j4 k) u% h& {$ w+ O& T
近几年来媒体对乙肝、艾滋病、性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大力宣传使得部分人对公共场所颇为警惕。作为许多人共用的一波碧潭,游泳池究竟干不干净,会不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又会传播哪些疾病呢?. d( a0 {* [& j. S3 Z
乙肝、性传播疾病,一般不会& U! |' @" U5 H- S
" Z2 X( K+ D2 x$ d7 b8 @& }让我们先从大家最担心的病毒开始说起。最常见的经体液传播的病毒是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 v: \5 v9 b5 K2 \ a `
$ S+ V3 H- R4 A, O# a乙肝病毒(HBV)对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一般的消毒方法,比如低温和医用酒精都杀不死它,但含氯的消毒剂以及常见氧化剂可以破坏其传染性。泳池所用的水至少经过了两次以上的氯系消毒剂(主要是次氯酸盐)处理,也有的泳池是采用双氧水消毒,经过这样处理的池水通常已不必担心HBV病毒感染。另外,即使泳池内还有少量活性HBV,在大量水的稀释下,其经由泳者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的几率也非常非常低。再退一步说,即便有极其微量的HBV碰巧进入人体,也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消灭(打过疫苗的人就更不必担心了),因此,在游泳中感染HBV的可能性接近于0。* a" G5 ^9 Y+ V2 |; [; H
( ?2 B* C- b# I) ^4 ]4 z0 H2 R
艾滋病病毒(HIV)和丙肝病毒(HCV)比HBV脆弱很多,在体外存活时间更短,且同样对上述消毒剂敏感,所以也无需担心游泳会感染艾滋病和丙肝。
6 ~& u" _" Q' I5 |) X4 i! E5 U G, r2 @1 b) s3 s
性传播疾病里较常见的是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主要指尖锐湿疣等疣样病损)。
2 ]; I& R& ~8 b3 `
2 \2 J6 c! P% o2 p* q生殖器疣的病原是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经性行为、母婴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在公共浴室或泳池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感染,但未见在泳池中经池水感染的报告。
" i- z4 U1 s, ]( H$ G& ^4 T, n7 P3 m0 ~5 u
淋病奈瑟菌和梅毒螺旋体对干燥、寒冷、热以及常见消毒剂均敏感,因此只要泳池和水进行过必要的消毒处理,一般是不必担心经游泳传播的,不过,如果卫生条件不合格,池水也有可能导致淋病或梅毒传播。, ?9 x. v' H" `
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眼病,有些会
, J9 Q7 U$ ?! c- f6 x7 e8 I8 p
: z9 w k* ]( p& j: Q尽管乙肝和大部分性病都不会经消毒过的泳池传播,但某些皮肤病却会,所以正规的游泳馆都会明确规定,患有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泳池。
2 F: h4 h4 m2 E+ \* E. j+ {# e& K+ `# H, d& c( r
患有脚癣、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的人在游泳时有可能将疾病传给他人;脓疱疮等细菌感染造成的皮肤脓痂也很容易在水中播散。疥螨、阴虱等寄生虫一般不会在池水中传播,但容易经共用物品传染。: D* m7 u" ?- `% |5 Q
* g! J* w) b9 }( Z S
消毒不合格的池水还会成为细菌和真菌的温床。游泳时难免吞进少许池水,初学者和儿童吞进的池水会更多。调查显示,未成年人游泳45分钟时吞进的池水体积大约在37毫升,成年人则在16毫升左右。儿童缺乏经验,再加上咽鼓管位置比成人更接近水平,吞进池水后细菌很容易经咽鼓管进入耳内,引起中耳炎。当池水中致病菌数目较多时,吞入池水还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表现为腹泻等症状。
2 u5 ~7 Q) O" C( M0 M! X, V; ]3 I6 @$ {0 F4 D7 u
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是常见的胃肠道寄生虫,国外资料显示,在游泳池内感染这两种腹泻型寄生虫的几率大约在万分之五和万分之一以下,国内的泳池卫生与国外尚有差距,因此这两种疾病虽不多见,但也不能忽视。此外,在泳池中因“吞入“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而引起的腹泻就更常见了。! S7 G; Z4 A q, t1 Q* G+ [
' O6 D6 E1 y- m8 h+ X! T沙眼衣原体(能引起包涵体结膜炎)在严格消毒的池水中可被杀死,但如果池水被污染,则有可能造成游泳者感染,引起游泳池结膜炎。) h$ a# R! I6 H# p" Z9 Y
1 g4 d; B$ e; Z: T% t3 l) h9 j6 l不过,公共泳池虽有传播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但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谨慎行动即能帮我们远离风险。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确保游泳卫生,这里有几点建议:
4 V- t: _& \0 g, k8 Y5 q
5 y- F2 |5 y1 j. W, P1.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的游泳馆,其消毒措施比较严格,卫生情况相对有保障;- R9 `7 g6 X6 O+ y4 i
* o3 h, D) @& `
2.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去游泳。游泳的人越少,潜在的传染源也就越少;5 M& X+ H! R$ y5 f* T
# L/ p$ [2 D) H) y8 T
3.游泳时间不要过长,游泳结束后立即洗澡,可有效防止皮肤病的感染;
6 E' G( o# D* p: i' a
9 v2 }0 v0 U% h( k. I+ t. b# k4.个人物品独立存放,任何时候都不要与他人共用;不用游泳场所提供的泳衣等贴身物件。
N" n2 @" b/ _5 {# r! i" z$ V6 m%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