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十大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1 1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o5 l1 I# \) ]  b. j  V3 s0 B- _' C! N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但在临床诊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许多病人甚至是基层医务人员在糖尿病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
4 J! D  q! g( d  \/ N- j  误区一:查出糖尿病就用药( G; X. n/ ~- U. O
  一般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先进行饮食控制、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生活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肥胖者减肥,观察1—2个月左右。如果经过这些措施处理后血糖控制满意,就可以坚持非药物治疗,只有经上述处理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才加用适当的降糖药物治疗。
! {: ~. r3 W, H- O0 w; u8 W  误区二:同类药物合用+ j& g7 p  G9 i/ J! m% b# Q( K0 k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多种,每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张同一类药物合用。但是临床上还是能够看到这种错误用药的例子,如消渴丸(含优降糖)配美吡达、二甲双胍配苯乙双胍等。同类药物合用有时会导致严重低血糖。
/ [9 N/ ?* \! L7 J4 V2 {  误区三:选药不当
1 R3 A) Z. L$ z( d6 b; S% W  如肥胖患者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儿童患者应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应用双胍类药物,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或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都不是合适的选择,应该尽量避免。7 @( {, M2 r6 w5 M& {
  误区四:凭感觉服药( M. t# U" u9 @& }% O  j
  有些糖尿病患者习惯根据自觉症状来判断血糖控制的好坏。许多2型糖尿病病人自觉症状不太明显,服药与不服药在感觉上差不太多,于是认为用不用药无关紧要。事实上,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临床实践中,单凭饮食和运动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仅见于少数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病人,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在诊断之初即需给予药物治疗。' g3 y% @) W- U8 ?
  误区五:只吃药,不复查( x1 ^* `; ^" t7 I3 D  F( n4 |
  化验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随着病程的延长,许多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达美康等)的效果逐渐降低,医学上称之为“降糖药物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复查,自己觉得一直没间断治疗,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现药物继发性失效,实际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着药,结果还是出现了并发症,原因就在于此。
! Z5 r( y% d' y2 v3 r/ u# Z  `  误区六:中医药根治糖尿病
) K- ]- U! H& X* y$ o% d$ t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客观地说,中药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药效果远不及西药。
5 K: @4 K" u+ _8 G: I% H  误区七:过度降糖
" F4 |, C0 Q& s  许多糖尿病患者为了将血糖迅速控制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用,这样不仅使药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矫枉过正,引发低血糖,甚至出现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险。1 c+ h. ]5 S- I" ~3 Z( P' U; g0 x
  误区八:擅自停药
# p' ]+ m5 q, }  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彻底根治,需要长期治疗。病人经过服药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用药维持,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 d* S8 f2 ~6 o1 l  误区九:频繁换药$ }" D# L( O$ \& y
  药效的发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服药没几天,对血糖、尿糖下降程度不满意,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事实上,有些降糖药(如胰岛素增敏剂)服至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的降糖效果。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较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服药的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T2 i4 A$ A4 b& j' b
  误区十:忽视个体化用药: Z  \" u- ]& ^$ S3 ^$ q: p- H
  糖尿病用药强调个体化,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药。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并非新药、贵药才是好药,其他患者用着好的药未必另一个患者也适用。例如,有位患病多年的糖尿病病人,用优降糖效果越来越差,血糖长期控制不好,以至出现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后来他听别人介绍二甲双胍不错,买来服用后不久,就导致肾损害加重并出现了“乳酸酸中毒昏迷”。

5 g- q4 `0 S; s1 e) Z$ O5 f

/ x% x- L! F. U, L; a  z- Y3 |4 k
2#
发表于 2012-3-21 13: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2-3-22 10: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阿志,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6 23:26 , Processed in 0.0262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