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周润健)12月22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专家提醒说,从冬至之日起,我国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值此时节,公众要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注意保暖防寒,少生疾病。 我国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此时太阳黄经270度,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的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到达最低点,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历代也称为“日短”“日短至”。
& E: r# Y. j! t% m5 z 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意思是说,从这一天以后到立春的45天,阳气渐升,阴气渐降,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 Y! [% E" I/ w8 F$ j+ N
天文专家表示,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的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流南下,造成骤然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恶劣气候。
7 c, u$ f( U+ x9 O. l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从12月21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带来4℃-8℃的降温天气,并伴有4级—6级偏北风。$ M! U; |, a3 K
数九寒冬时节,为了防寒保暖、少生疾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示说,此时节,公众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3 m$ M) o1 q2 R4 P# y* T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因此,此时节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和体育锻炼。比如平时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慢跑、打拳、舞剑等方式,都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 i& n @* J& @! Y+ \7 R# X 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藕、胡萝卜、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 z/ J0 _0 X, A8 Z' [, q8 O# 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