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水中之龙 于 2011-11-25 22:47 编辑 ' g: I% H' V ]" V: e7 v
- C% o) x2 G2 T+ f; d) G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
6 g6 e, n" @, M 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但会苦一阵子。
" E" u1 c/ E8 d" m, L/ f! q l 茶似人生,茶以沸水才有浓香,人经磨练才能坦然
: E" b8 r: E/ O" @6 r+ r (一)茶中最难是普洱
7 D2 I3 [4 B* ~* m 彩云之南,红土地;茶马古道,七子饼,云南驿站,藏马帮。彝家山寨,古茶树;民歌小调,采茶女;竹楼火塘,黑茶罐 。4 g2 T: \" B8 J4 O
在云南得以走乡串寨,不解民俗民风,老乡通常敬上的是普洱茶,年轻人最初喝不惯感觉样子很土,口味苦涩,气味发陈。出于礼貌的原因,硬着头皮陪着喝几杯。1 l& e! X/ j* E) E* J7 l! _& p
喝的次数多了了解普洱茶,慢慢喝出了感觉。舌尖微感清苦,又感觉甘甜,茶汤入口服帖;普洱茶汤色浓艳,回味微甘,耐人寻味。
8 `) y, Z5 V- y7 ~1 q! L8 J: U: o1 { 喝的时间久了认识了普洱茶,慢慢的品出了感觉,普洱茶最“好吃”在三、四泡,其它茶已淡寡无味,普洱茶却圆润可口。
9 y' Q# Z- ^! a" U- j+ g9 D 喝的品种多了,熟知了普洱茶,慢慢的悟出了感觉,普洱茶香气不浓烈,茶汤不妖艳,就泡不淡寡,安静不张扬。. y: @2 `' |3 Q" T, S$ g
了解了普洱茶的历史,认识了普洱茶文化,熟知了普洱茶的精髓。普洱茶就像人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的厚重起来,于是不敢贸然狂喝猛饮,只能轻轻的喝 一小口,细细 的品味那甘醇,慢慢回味那齿香,寻找那最具喉韵的回甘,如枣香、蔘香、兰香、......。 , f: x+ I6 a/ W m% w- H
(二)最讲究的是功夫茶) Y" ]" L6 c$ c' Q
优雅的环境、陶制的茶具、悠扬的古筝、古典的茶艺、冲泡的讲究、茶道的境界。1 r5 K+ J! y. I4 O
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茶艺小姐动作行云流水;冲茶、洗茶、泡茶、敬茶,茶艺小姐的神态从容优雅。, Z" t! o6 d# B L3 n8 X
功夫茶中的代表是铁观音。茶汤入杯,色泽诱人,清可见底,端起茶杯,香茗为伴,红油淡香,闻起来香,喝下去苦,回过头甘,苦尽甘来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之感,喝慢容易上瘾。7 Z: P3 T9 Y6 q3 R
喝功夫茶是一份闲情、一份优雅、一份工夫。0 {4 D. c1 Y& x. Z' I$ v
喝功夫茶,是一种欲语还休的沉默,一种“千红一杯,万艳同窖”热闹后的落寂。$ W V6 L8 v% U( q2 @
喝功夫茶,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凡人以茶修身。
/ s% R3 d& W8 _" G- u! t;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