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三亚& e4 T$ z* C. ] Y" D! `
; H3 X+ c! `* r+ [# x9 s
水 母 给 了 我 一 份 厚 礼 O! n- O# v6 H' G$ G; n! p
. j5 y/ o8 l9 e2 I$ z6 I* D% M& [ 以我的热心、随和、也算大度的性格,写下这个故事,以警示我所有的泳友、网友,免遭此劫、免去苦难!$ R6 Y) Y( R/ l" v# K
有人曾这样描写: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是太阳的故乡、中国热带花园、是旅游者度假的天堂,这就是美丽的三亚。三亚到处是美景、三亚到处是风情-----我梦寐以求、我向往已久。2011年10月31日,我如愿以偿。带着朋友们的祝福、祝愿和期待,我是那样恋恋不舍地离开开发区直接飞往三亚,在旅游、度假放松心情的同时去寻找灵感,向朋友们展示我最阳光的一面、向每一个朋友传递三亚的梦幻、浪漫,与朋友们分享共同的情趣与喜好;我更不能忘记我们朋友之间那份不渝的友谊,执着千万个祝福,不管我们的距离有多遥远,温馨的问候和关心永不变!可是由于水母急急忙忙的安排了对我的接见,它见到我之后,兴奋地、发狂地乱舞、垂涎欲滴地殷勤献媚,在它热情的拥抱过后,又给了我深情的一吻,使我身体的右侧遂成千疮百孔、惨不忍睹、疼痛难忍------。
, ]6 E }# _6 h0 c+ m6 R 三亚没有纽约的繁华开放、也没有香港的霓虹耀眼,美丽三亚湾的碧海蓝天、白沙椰林、和煦阳光、湛蓝的海水,也算是人间天堂、仙境般神圣的地方,令人神往!站在海边,眼前的这一切,令我无比激动和兴奋,我是心情激荡、似发狂般的冲进了这令我心仪的祖国南海,尽情的畅游着美丽的三亚湾,此时是正在涨潮的三亚湾,白色的浪花一直溢拍到岸边,却又怒吼着退了回去,那一排排似排山倒海的大浪前仆后继,大浪把我悠起来又抛下去,银色的光辉是我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我尽情的享受,不时的变换着各种泳姿,一游就是近千米,被碧玉般透彻的海水拥吻的那份享受、那份自信、哪个爽啊,是我用语言无法形容、无以言表的,兴奋地我只觉得过瘾,真过瘾!6 i4 j W9 w" A3 q
第二天(11月2日),我满怀弄潮儿的兴致,带着昨天第一次下水的自信和美妙心情,来到梦幻、美丽的三亚湾,乘兴的游进了大海,根本没想那个用浮漂围起来的四方框的安全作用(岸边也没有什么警示),就游出了四方框,正当我驰骋大海,还在为自己的激动、壮举自豪的时候,就感觉从身体的右前方有无数根细细的绳索唰的一下,瞬间将我的右胳膊缠绕,当时的感觉就是觉得有无数个刀尖一齐在戳,一阵阵剧痛难忍,我急速地咵咵将右臂大幅度地挥了几下,将“绳索”甩开,随即从腰部至右腿到脚趾,就像有电流一样啪的一下,瞬间似万根钢针在扎,疼痛难忍,心里又害怕,因为我不知道到底遇上了什么,又怕它来追我,是求生的本能令我拼命的往岸边游,游了几下就发现那东西被甩掉了,当时那种刺痛的感觉就好像一上岸离开水的压力,鲜血就会哗哗的流出来,可上岸之后却未见一滴血流出,但被它吻过的地方已突起有半公分高的红斑,就像被火烧过、被开水烫过那种疼痛,真的难以忍受------更令我心痛的是上岸之后,问了那么多人,居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包括浴场的保安和管理人员,他们只知道是水母。
4 k" b$ Q/ o. N! d: v; O 现在经过十几天的救治,已基本痊愈,只有心理和皮肤大面积伤痕累累的印记,面对每天飞来那么多的短信和网上留言,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我很感动,真心谢谢!敬请无念!这也是我到三亚没有片言只字的原因,敬请谅解!
0 e7 G. A1 `1 ?2 L 大连的朋友给予我最现实的支持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心理支柱。我也决心努力方方面面,给朋友的生命里留下一份美好!所以最近我正在搜集、整理水母的所有资料及处理方法,让所有的朋友充分认识、全面了解水母,现在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及相关知识很少,而水母即将泛滥成灾,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普及、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A; R& o, K4 F7 |, }0 g% O; S
每当我疼痛难忍、奇痒无比、痛苦万分的时候,我就想快速搜集、查找、整理有关水母的资料报告给大家。时值今日,我的右胳膊腕内侧由于刺伤严重,造成大量细胞死亡。弯曲很困难,每当我提笔写字时都要忍受着疼痛,但是从我统计的资料发现那么多的伤人事件,我的心更加焦虑不安,忍着疼写,尽早一天发到网上,去减少别人的痛苦!我也感谢水母这次送给我的礼物,才让我审时度势,能拯救更多的人,不会去接受水母的任何赏赐!
6 m5 W6 [8 ` F7 b有关水母的信息
+ h! U* ?* |& R+ y8 C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点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水母约250多种,我国常见的大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海洋研究组织公布:海水污染和气候变暖及过度捕捞(海龟和金枪鱼是水母的天敌)为水母的大量繁殖创造了理想的条件,10年后,情况将更严重,水母的繁殖能力惊人,雌水母每天可产4点5万个未受精卵,为了增加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几百万只雄性和雌性的月亮水母集合在一个地方举行配子交换大会,而且精子和卵子都蛰人。0 @3 o/ [" D U. M/ |
4 l5 C3 h* m/ K
一 水母为什么蛰人
& E- h& V2 q+ e7 K( Q& {, g 水母是一种漂亮的水生动物,没有脊椎,身体的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从伞状体边缘长出须状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那些细长的触手是它的消化器,也是它的武器,在触手上布满了刺细胞,刺胞内含有大量毒液,像毒丝一样,毒液的主要成分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含有强麻醉剂,组胺等,当它遇到人体或猎物,触须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人体或猎物,释放肽类毒素,分泌酵素迅速将猎物获人体的蛋白质分解,瞬间麻醉、瘫痪、死亡。4 D2 a* ^: {6 Z4 k: L
3 Q$ {2 P5 A3 s3 S% r) P) X& c% T
二 蛰伤后的感觉- n* f: N5 S7 h1 L* m+ R. \3 \
! f- C& @6 N% a6 [' z) F
有如被皮鞭狠狠 的抽打,也像被电流击中,感觉刺痛,灼痛、带有刺痒,(1-----2周皮疹结痂)并出现红肿,出现条索状的红斑、丘疹、水泡、瘀斑,若全身大面积蛰伤或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出冷汗等,也有人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
6 @- _0 J0 {6 Q6 L+ n/ r
( y+ z. u, i- ]1 ]7 s/ V/ S( {
4 F* [: ]& [& \" M6 I g5 m$ ^ 三 蛰伤后的处理, x7 V. d8 g, @7 q. b% A- d' z% A
1 千万不能用淡水冲洗和阳光直射,淡水和阳光可促使刺胞加速释放毒液。
5 N& ?% F) j1 x/ [! G/ C
+ n/ E5 m! a( W Y) _+ a 2立即用海水或水中的沙、毛巾、衣物等使劲搓洗伤口,擦去黏在皮肤上的毒液和刺在皮肤里的毒刺。+ }" y( |. N [0 d3 }* l
3 用9度白醋清除残余的水母刺。
3 F- u' \- U9 S5 e3 \ 4 用饱和明矾溶液、氨水、碱性溶液清洗。- b0 P+ q( k8 ^, A, y% F
5 搓不掉的刺用镊子拔出。$ u0 `# J( V9 W2 @& V
5 `* \# ~' ^3 {$ w
/ U6 i; O9 T* x9 ? 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的箱水母,也叫黄海蜂,是最致命的,能在3分钟内让人的心脏停止跳动。这些个不大(直径不到20公分)半透明的家伙,触须上有几十亿个毒囊和毒针,足够用来杀死20个人。它的毒液主要是损害心脏,当毒液侵入人的心脏时,会破坏机体细胞和跳动的一致性,从而使人的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导致人迅速死亡,这些非常危险、毒性大的家伙,在水中难以发现,游速极快(每小时超过4点5公里)它们生活在澳大利亚浅水湾,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游向海滨浴场,在炎热的天气中,它们潜入深水中,只在早晨、傍晚出现,仅在菲律宾,每年就有20---40人被蛰而死。
0 o. i! `1 m, c" {7 a) O; n! W y% O# D- ?. Q8 z8 ~8 E. P
. `5 p z: _5 C. @4 ?# F
具 体 事 件
1 u# ]' H5 k& G/ I% v7 K! p$ w; I8 t* u( @1 M" M* W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指出,每年全球大概有1点5亿宗水母伤人事件。
& ?3 ^' u) r1 [ 2006年西班牙红十字会在布拉瓦海岸就治疗1点9万名被水母蛰伤的游泳者。
3 ?$ D& M0 C/ g$ Q) x5 u5 ?- L7 j 早在2007年数据统计显示,一种名为“蓝瓶”的水母大量聚集在澳大利亚东部海滩,这种有“葡萄牙战舰”之称的水母,曾在2006年蛰伤过3万名游泳者。特别是当年在澳大利亚世界杯游泳赛期间,由于水母突然“占领”泳池,一些运动员只得中途弃权。
. ?" f% K( ~- ?) A: r3 Z G 2009年仅在8月份的一周之内,西班牙南部城市加迪斯就有大约1200人被水母蛰伤,几乎是前几年正常年份的9倍。这也让很多游客对西班牙的海滩望而却步。 n' @# v: X; x$ E) Y$ }: D( K* }5 V
2009年11月2日,日本一艘10吨重的渔船在日本东部海域因所捕捞水母过重而造成翻船事故。+ e! }7 }( m8 Z+ @5 t0 }# i& D
, L4 c+ X" s# y& v. Q# f! |
写到这里,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咱们的姜国斌、赵文媛和好多孩子在澳大利亚的朋友,还有居住在西班牙“四虫宝丁”咱们这个朋友,希望有联系的,大家要互相转告,以免受其害。谢谢!
5 U' C! x7 ~-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