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之日,俺带上5岁的小孙子去了泰山。泰山已有20年没去了,有点久违的感觉,很想去还一个夙愿,让健康和快乐永伴;上幼儿园的小孙子正是“小鸟依人”的时候,带他出去走一走,开阔一下眼界,接触一下山河数目,大有好处。另外
7 k& ^+ ~' g8 z# N9 l" y$ T3 C# L( c. A8 g0 b3 h- s. P0 a9 T
重阳节自古就有登高的习俗,借古人的传说去逃避一下城市的喧闹,放松一下心情,图个吉利又何乐而不为呢?: f- T$ H! l3 s$ o
* K0 W% Q( J$ v) m+ Z: T8 t d. A1 J: w' V
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道长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初九日,瘟魔又要害人,并嘱咐桓景回去搭救乡亲:“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即能战胜瘟魔”。桓景回家,遍告乡亲。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瘟魔来犯,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以接近。桓景挥剑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免受灾殃。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久而久之,登高便宴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 W- k/ P- B6 I/ d9 W2 I! o. {
$ z( K0 C. C0 F在南天门下,还一时兴起,吟出了几个短句,附此有同学网友们分享,由于不懂对杖平仄之类的知识,请朋友们斧正。
* j i$ G A2 n$ ?6 d0 b6 [* C9 q; i+ a- s e" \, v5 m: `: K
遗憾的是,当天相机出了故障,没能拍出几张清晰的照片,选几幅发上来凑趣吧!+ m0 p0 ^; W1 ]5 B
( ^& T& Q7 q- T* X6 G" }# g& F% I; ? A; r' w# Q0 w
9 R# U6 L; j, Q% h& [- A9 Z" w6 ~: X& K) F0 o
3 {$ l) {' W# w; J8 P" |
辛卯重阳节登泰山抒怀
! w; L$ F8 W5 n0 ]7 L. z) ]% `
# e: c9 [+ Q, y* K P1 Q7 d B% h( _9 P/ g7 l4 A
十月金秋层林染,
/ A% Q/ z5 w3 v
( T2 B( z& V, ?0 }( I0 Z喜度重阳游泰山。
2 c4 B* s9 J( }1 E: p$ L
/ O- z( g8 S5 W! s: L* z观光览胜寻旧梦,
7 n5 [* T# K8 f/ D9 }% O) |' Y9 _& j8 O, J6 F( J: f
花甲携孙夙愿还。
0 b* S3 a' p6 M, y; F; \0 `3 _+ i- V: |
古树摩崖载春秋,
& ~+ y# @8 _& z$ M1 e; Z. a4 @4 e0 c+ k
历朝碑碣薪火传。
5 L8 [2 M1 {' z: z8 [7 Z2 M, c5 ]" f
名联佳句幽情寄,/ g' Y5 l7 w" W) z. O
% P4 `+ R6 _1 p6 x( h7 q8 m- c% ?# b
登高必自谕箴言。1 l' @9 p+ K! m; J- k
Y2 [' C% T+ R' [- u! h% Q( ^+ E6 M" w5 f+ V( |
2011年10月5日于泰山南天门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