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36|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生态之旅4:堂安——现实中的梦境天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1 0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距离肇兴侗寨6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四面青山、峰峦叠嶂、梯田层叠、山清水秀、白云缭绕的好去处。入得寨门,只见鼓楼、花桥、亭阁若隐若现,宛如琼楼玉宇,这便是堂安侗寨。
6 I3 q" z% I4 Y0 Y7 K& ]     当挪威生态博物馆专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来堂安考察时不由被它迷住了:“堂安侗寨是人类返璞归真的范例,从
这个寨子的实物细细品味,完全可以证实它的历史悠久。"  该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共有居民800多人。从 1997 年到 2004 年,中国和挪威王国合作,在贵州六枝梭嘎苗族、黎平堂安侗族、锦屏隆里汉族、花溪镇山布依族四个古老的民族村寨建立了生态博物馆,形成了具有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生态博物馆群。堂安侗寨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号称“浓缩的侗乡”。
1 x7 I6 c& b1 r$ T1 Z! c     生态博物馆不同于通常概念中的博物馆,它没有固定的馆舍,却涵盖了整个社区及居民生活、生产的周边环
境。就是这整个村寨和周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j0 O! [; i6 u" ^* f+ l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就是保持这里的人文原始生态,并不是让这里保持落后的状态,寨子里有卫星电视接收装置,人们用沼气烧饭,
只能从衣着和面孔上感受这里的古朴气息,古朴的人,古朴的木屋,古朴的空气,古朴的习俗,这是全国唯一保留有“停葬”习俗的古寨,人死后先放置在田野,等到了神师算定的时间才入土为安。: ?9 n; }0 f! \8 _
 堂安侗寨的鼓楼、戏楼、吊脚楼民居、石板路、古墓葬群、古瓢井、水碾、石碓、纺车、禾晾、谷仓、水碾、鱼塘、井亭、祭萨塘等古朴典雅的实物,每个角落,都蕴藏着深厚的侗族文化内涵。! ~2 c, o- f4 Q& a; j1 \2 v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5 | 只看该作者

/ a% e- }& L: W# D+ T9 a# v6 m& E2 Y9 Y* R
    堂安侗寨寨门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7 | 只看该作者
( x9 B8 S2 J  b0 h+ }& T1 m, T
. w6 \2 L( t3 s! f5 K% l' s
   梯田下的堂安风雨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9 | 只看该作者

3 F" R1 T  b/ A2 I' H) g7 e( C$ h4 y$ |9 i+ l
     堂安鼓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09:59 | 只看该作者
0 D1 G4 Z& S/ k9 t

0 T$ W$ y. J7 Y2 \7 [+ r8 O" i     石板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ureland 于 2011-8-11 10:52 编辑
4 W5 M5 L2 t$ _# @1 u5 ~" t  R+ V) C; L* n, c6 \

+ k: D/ I/ Q$ D' G: g! c7 U4 V6 ?5 _7 q( B% R) k; K# T% `/ P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我认为堂安侗寨还有两样宝,古瓢井和梯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2 | 只看该作者
1 o" B. E2 k  @& f  ~) E1 ~+ h
3 ^, p$ R- c) c# a" d
      古瓢井,是泉水从山壁上的石虎口中喷出,然后倾泻于一个形似木瓢的石槽中得名。石槽底下由一个一米多高的石拄支撑,槽中的水满后,由石槽左右两边两个敞开的壶嘴流出。飘井的水冬暖夏凉,四季长流。瓢井的水特别清爽甘甜,堂安人视她为母亲井。不仅寨子里的人喜欢喝,就是6公里之外的肇兴人也常常来这里挑水喝。6 c' n$ L. F' E% H: L3 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3 | 只看该作者

' g% d6 U2 u9 j' R5 \% N& R% u9 L6 M
     古瓢井是堂安侗寨的标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9 {% ?# {) V& \0 h
$ R" ~( X. q! l  b/ [+ q0 N     堂安人傍水而居,特别珍惜瓢井里的水,流出的水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虎口中喷出的水按流经的地方分为五部分。石槽中的水为第一部分,作为饮用水,流经的第二个圆形水池用来洗菜洗肉,下一个长方形的水池用来洗衣服,当地人洗衣服都不用洗涤用品,所以流到下一个作为消防池的水还是清澈的,当地住户还在里边养了许多的鱼,最后从消防池中流出的水才会顺着河道流出山寨或是流入稻田。
. q+ u* _' r- L& y     这是洗菜池。1 w% t0 j/ ]# P' }/ q6 w7 m5 x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 p# [* V- |9 u3 U
* Y- y  W: @1 l6 t0 x1 Z: a. [5 g     洗衣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6 | 只看该作者

) z( q5 Y) F+ R5 {0 g
. {! e  `$ m# f7 ]     堂安梯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09 | 只看该作者

% Q0 Z7 H; q6 ?  \
1 Z& o+ h/ Y0 B/ Y- }     鱼塘点缀在吊脚楼民居之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8-11 1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26 07:14 , Processed in 0.08409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