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风流贪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厮阅览室【中国与日本德国的差距/最古典十大名曲之《阳春白雪》】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0:37 | 只看该作者
箱子 发表于 2011-7-7 07:02


    但愿嫩永远是小小少年,不要长高,不要长大,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永远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1-7-7 10:46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嫩永远是小小少年,不要长高,不要长大,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永远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风流贪官 发表于 2011-7-7 10:37



    ‘通’长了,你不长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1-7-7 1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38# 风流贪官


    是的,很认同你说的,我也是这样做的,呵呵。 把钱变成房子、喜欢的东东(不包括收藏品、艺术品,哈哈,因为没多少钱 ),如冲水费、高档的户外用品等、网球费、喜欢吃的水果等等。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19 | 只看该作者
‘通’长了,你不长行吗?
参谋长 发表于 2011-7-7 10:46



     你俩都不要长了,我看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1-7-7 14:23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嫩永远是小小少年,不要长高,不要长大,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永远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风流贪官 发表于 2011-7-7 10:37



    谢谢前辈的祝福,我会一直记得嫩的祝福,如意地活着。。。。。。 谢谢。  “小小少年”让我想起德国电影《英俊少年》,老片子。那里面的两首歌曲,一直记得。。。  特别是“夏天最后一朵玫瑰”,对妈妈的深爱,对生活的执着,感动我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1-7-7 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蓅氓兔 于 2011-7-7 21:50 编辑

摘自于【特别关注】
                            另类自由学校
    德国法兰克福有个很另类的学校。名叫“自由学校”。这是一所被国家正式认可的学校。国家起初并没有认可它,学校为这事和政府机构打了好几年的官司,一诉再诉,最后闹到联邦最高法院,才把官司打赢。

    这所学校创建于1974年,全校共有50个学生(年龄分别在3岁到13岁之间)、十个老师,外加一个厨师。该校的教育宗旨是:反对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学校不分班,没有固定的课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什么、在哪里学、什么时候学、怎么学。3岁的学生如果有兴趣,可以跟着13岁的学生一起学算术。如果哪天有个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他在操场上荡一天秋千,也决不会有老师批评他。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老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学习他想学的东西。玩和学习是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这个学校没有作息时间表,更没有分数这一说。对此,创建者的解释是,分数本身就带有权威性质。在这个反权威的学校就不应该存在。学期结束时,家长会收到一封很长的信,那是老师对孩子一个学期的评语。

    这50个学生到底是怎么学习的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学校组织去去阿尔卑斯山春游。整整一个星期,全校都围绕这个主题学习。有的孩子研究高山植物,也许就研究到了史前社会;有的孩子研究地理,也许一直研究到板块碰撞上;有的孩子研究火车的历史,或许从蒸汽机一直研究到磁悬浮。最后,他们各自写一篇文章,把研究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未完待续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8-25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2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风流贪官


    是的,很认同你说的,我也是这样做的,呵呵。 把钱变成房子、喜欢的东东(不包括 ...
箱子 发表于 2011-7-7 14:18


    这样做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胀带来的损失,投资也好,无奈的选择也罢,但却比较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1-7-7 22: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风流贪官


    是的,很认同你说的,我也是这样做的,呵呵。 把钱变成房子、喜欢的东东(不包括 ...
箱子 发表于 2011-7-7 14:18


就我是笨蛋。我赚点钱都去旅游了,一阵风把钱刮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7:03 | 只看该作者
就我是笨蛋。我赚点钱都去旅游了,一阵风把钱刮跑了。。。
钓鱼得龙 发表于 2011-7-7 22:56


    没完全说实话,你不是也买了房子吗?再说旅游消费换来的是精神财富,不能用缩水与否来衡量的,因为很多东西是财富也换不来的,说白了你最聪明了,其他的尽是身外之物,你能够占有和带走的又有多少呢?只有精神享受是自己可以自己占有带走并能够分享给亲人和朋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钓鱼得龙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1-7-8 09:19 | 只看该作者
摘自于【特别关注】
                            另类自由学校
    德国法兰克福有个很另类的学校。名叫 ...
蓅氓兔 发表于 2011-7-7 15:42



    哇,这么好啊,咱们国家啥时也办个这样的学校呢? 不过晚了俺孩儿已经高考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0:05 | 只看该作者
          扯不断的女人缘               丁峰


简介:这是一部好看的当代长篇小说,讲述一个男人与七个女人的风风雨雨的感情纠葛。


  男主人公的金成帅气,相貌出众,很有女人缘。在他从农民到教师,到市政协副主席的成长过程中,陈文,吴卫,孙凤英,任静静、王前,等女性影子般相伴相随 ,共同演义出几段动人而交错复杂的情爱故事。


  在金成与身边女人花前月下,悲欢离合的故事背后,小说采用全景式描写,以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社会变革为背景,金成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无时不在映衬着时代的烙印,血雨腥 风,生死搏斗,成功和欢乐,痛苦和失败..........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作家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第01章

    小镇池塘边的大柳树下,半夜里捉住一个人。

  听说还是一位姑娘。

  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转瞬间飞遍了小镇,家家户户全在第一时间知晓了这一消息。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纷纷扎堆议论这件事。

  有好事者讲得眉飞色舞,唾沫乱飞。最激动要数金博士了,他兴奋得眼睛发亮,脸红脖子粗,不时还和别人争论什么。稍停,他端着一海碗稀饭兴冲冲地来到金成家。

  金成开始并不以为然,这年头,这种事实在太多了。金博士告诉他,今天上午队里批斗小铜匠汪四,姑娘将会“身份不明、形迹可疑”地当众“陪斗”。

  金成纳闷,怎么会身份不明呢,姑娘难道是个哑巴?她只要张开嘴巴稍加解释,一切不就十分清楚了。

  “嘴硬着呢,直到现在还一声不吭。”金博士显得有些得意,稍显花白的短发上直冒热气。说起金成的堂兄金博士,故事可多了,上到夏商周,下至元明清,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故人称“金博士”。他知道定军山武侯墓中没有诸葛亮的真身,只有一块石碑,连石碑上写的字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有一次吃醉了酒,他卷着舌头嘟哝道:“他妈的什么文化大革命,把功臣全整死了,好改朝换代。”慌得金成赶忙捂住了他的嘴。
    批斗汪四,村里人都知道。汪四是小镇上有名的铜匠,人称“小铜匠”。汪四人聪明,头脑活络,除了摆个铜匠摊头,还偷偷养了七八箱蜜蜂,每年也有上千元收入,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引得队里谁不眼红。为了割掉汪四资本主义的尾巴,队里派出十多个青壮年男劳力,三下兴化,四去林场,钞票用去几千元,才将汪四的蜜蜂逮住。根据大队革委会的决定,召开群众大会公开批斗汪四。金成妈听说还抓了一位姑娘陪斗,低声叹息道:“作孽啊,还是一个黄花闺女,这当众出丑丢人,叫人家丫伢今后还有脸面嫁人?”

  “想知道那丫头的模样吗?我全看清了。”金博士微仰起头,卖起了关子。

  金成一只脚已经跨出了门槛,金博士这才悠悠地说道:“这丫头长得俊,圆脸庞,大眼睛,还有一对漂亮的虎牙……”

  金成心里一凛,他已顾不上听金博士在讲些什么,“噌”的一下就蹿出了门,抓住停在门外的自行车就走。

  世界上的事有时就是怪,你越不愿意搭理的事,它偏偏就找上你。金博士的“圆脸、虎牙、大眼睛”这句话,直把个金成心里紧张得七上八下,老天保佑,别真的是她?金成自己也说不清到底为了什么,反正,他不希望这是真的。他在心里宽慰自己,全中国几亿女同胞,为什么一定会是她?
    关人的地方是生产队仓库,那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地方。远的不说,近几年阶级斗争搞得勤,稍有问题的只要提起去仓库,没有不变色心跳的。金成快要赶到仓库时,远远瞟见仓库的铁门虚掩着,心里直纳闷,守夜的民兵呢?他悄悄停好车,四周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正要挨近铁门,忽然听见里边有骂“流氓”的声音。他吃了一惊,知道守夜的民兵宏宝是出了名的色鬼,碰见稍有姿色的女人,就像猫闻到了腥味,没有不动手动脚的。他又侧耳细听了听,果然是小文的声音。他来不及细想,猛一下推开铁门,正和小文揪扭在一起的宏宝倒一下愣住了。小文的上衣已被脱掉,宏宝正发疯似的褪她的裤子。金成突然冲进来,宏宝抓住裤子的手急忙缩了回去。他凶狠地瞪着一双暴眼睛。

  “你来干什么?”金成搅了宏宝的好事,他直把金成恨得牙痒痒的。

  “刘队长正四处找你呢。”情急下,金成把生产队队长刘金根抬了出来。宏宝嘴里不干不净地骂了一句,不情愿地站了起来。

  这时,被叫做小文的姑娘猛地推开当门站着的宏宝,抢过门外金成停着的自行车,蹭蹭骑远了。很快,远处甩过一句话来:“小镇是个土匪窝。”

  金成一下子没有回过神来。懵懵懂懂的宏宝呆若木雕,稍停,操着粗嗓门吆喝道:“抓住她,快抓住她。”
    金成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了。说起他和小文的认识,实属偶然。那还是两个月前,天气预报真准,说着11号台风要来,风就越刮越紧。天快要黑了,挟裹着浓重雨意的云团满天空翻滚着,不知名的小动物在草丛中惊慌失措地乱窜,这些更增加了金成对这鬼天气的敌意和恐惧。金成的自行车跑了气,车上的两大兜草山一样沉,眼瞅着这茫茫荒滩上没个人影,风又催命似的呼啸得厉害,腹中空空的他知道要在荒滩上过夜了。

  雨终于下了。瓢泼似的大雨一个劲地往下倒,浓烈的雨帘罩住了天,罩住了地,天地间霎时被黑暗所笼罩。前边终于有一个看草窝棚,金成急忙推开虚掩着的柴门冲进去,人也像一堆肉一下子软瘫在地上。

  第二天,当他醒过来时,只感到眼皮铅一样重,脑袋里似乎塞满了乱草,头都快要炸裂了。他努力睁开眼睛,狠狠地摇了摇头,这才看清棚顶上的苇席和塞在破洞里的塑料纸。在他身旁的地上,站着一位梳着两条小辫的姑娘,圆脸上两只亮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打量着自己。

  他问姑娘是谁,怎么会到草棚里来?姑娘摇了摇头,仿佛没有听见,目光仍然停在金成的脸上。金成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用手在面孔上摸了摸。

  “你一个劲地大喊大叫,是害怕了还是想吃东西?”她笑起来很甜,露出两颗漂亮的虎牙。金成无可奈何地苦笑了一下,他知道海滩上除了茅草就是苦涩的咸水。此时他的胃里好像有一头小鹿乱撞着,难受得简直要吐酸水。姑娘别转过身,变戏法似的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只黍饼来。金成的眼睛突然亮了,犹似荒漠中发现了甘泉,他很想从姑娘手里把饼子拿过来,可又有些不好意思。“要不要?想吃就点点头。”姑娘顽皮地歪着头,金成顾不得那么多了,伸手抓过饼子就啃,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看得姑娘“咯咯”笑个不停。
    胃里有了一点东西,身上也有了力气。金成用手抹了一下嘴,人也似乎自在了,他问姑娘叫什么名字,姑娘想了想说,你就叫我小文吧。

  两人就此熟识了。

  小文是上海人,今年才十七岁。母亲去世早,跟着外婆在城里上学,现在城里革命闹得凶,外婆不放心,打发她到她爸爸这儿来了。金成问她爸爸是谁,她迟疑着,轻轻说道,就在附近的场子上,金成明白她所说的场子就是附近的上海农场。刚解放,上海市十万劳改劳教人员来到了毗邻的黄海滩,那时没听说什么地方主义,国家决定了,用笔在地图上圈圈,几百万亩土地便划入了上海市的管辖,可是地方和农场的矛盾也跟着来了。

  金成想知道小文怎么会到窝棚里来,小文告诉他顺着草地一路采拾蕈子找了过来。金成笑了起来:“错了,春天下雾天才有蕈子,而且要有灰茅草地。现在都深秋了,又是黄茅草,你拾不到的。”小文疑惑地摇了摇头,坚持说她爸爸前天还采了一篮子。金成不想和她争论了,他得尽快补好漏气的轮胎,快一点回家,他知道母亲肯定急坏了。

  茫茫海滩上看不见一个人影,哪儿有修车的地方?金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虽然他家距离海滩只有几十里地,但那儿家家户户做饭的炊草却奇缺,当地人每年都要去海滩刈草,不少人还靠卖草为生。这可是一桩重体力活,人累死累活不说,要命的是还必须通过农场设立的卡口。大海每年向东方推移,每年要给平原涨出一块新草滩,三五年后茅草又长得繁茂森森。早先临海的农场,如今已被一条新的海堤所阻隔,农场,成了农民来去海滩的必经之路,这围绕茅草芦柴的纠纷也就经年不断,有一年甚至惊动了中央。农场设卡口不让通行,要扣下经过的草车。农民吃了亏要报复,大骂农场唆使劳改犯殴打贫下中农,是阶级报复。农场则抱怨农民偷他们的草。经过多次协商,数量多的草车不受影响,而走单的可就吃苦头了:兜中的草全部扣下。不过若要说句公道话,十有八九是农民专偷农场的草。金成可就犯难了,天地良心,他刈的全是海滩上的草,可草上又没字,谁能证明他的清白?

  小文要帮他看草,让他好找地方修车,金成拒绝了。他实在不想让一个素昧平生的姑娘为他的事着急,他决定绕开六支河卡口经过夏家墩回去。

  这真是一场毅力和力量的考验。一条废弃的河道,刚下过雨,河床上的小径泥泞不堪,不少地方还汪着一摊摊积水,瘪气的轮胎直接撞击着崎岖不平的路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平时多几倍的力气。地上铺着厚厚一层满含积水的残枝败叶,脚踏上去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穿过废河道,从一片草地中弯过去,前边的岔道口就能奔向夏家墩方向。

  “终于能绕过去了。”金成刚松一口气,突然,他看见前边道口坐着一个人,松弛的神经立刻僵凝,仿佛小鬼看见了阎王:陈麻子,怎么会是他?

  被称为“陈麻子”的人五十多岁,干瘪的脑袋,干瘪的身躯,面孔上隐着淡淡几个白麻子,走近了才能看清。下海刈草的人都怕遇到陈麻子,当地人有个说法,叫“陈麻子看草无路可逃”。此时陈麻子正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道口的一块草皮上,笑眯眯地瞅着远远走来的金成,那神情就仿佛专等猎物落进陷阱的老狼。金成头皮发麻,心里直发怵,他已没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往前闯。

  金成佯装没有看见陈麻子,只管自己走路。“站住!”陈麻子的声音并不高,金成只感到炸雷在头顶上响起。

  “老规矩,走人,草留下。”

  “为什么?”

  “不为什么,这是规矩。”老头儿仍然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讲不讲理,不是你场里的草,凭什么要扣下?”

  “这个理没法子讲,谁叫你从这儿经过?”老头儿悠悠地说着,身子仍然没有动一下。

  “我若不给呢?”

  “那恐怕由不得你了。”

  金成暴怒得像一头发狂的雄狮,恨不得把眼前这个可恶的麻子一刀给捅了。陈麻子仍然笑眯眯的样子,他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发怒的金成,就仿佛老虎在恣意玩弄掌中的猎物。“谈个交易怎么样?”想不到陈麻子先开了口,“你的胎跑气了,我给你补胎,你把草留下。”金成断然拒绝了他的提议。

  “年轻人,我反正没有事,你可耗不起这辰光。”狡猾的陈麻子瞅准了金成的“软肋”,狠狠地补了一句。

  看不出陈麻子倒是修自行车的行家,不一会儿,破了洞的轮胎就被补好了。

  “年轻人,你的外胎也该换了?”陈麻子一边收拾工具,仿佛不经意地又补了一句,“你出外刈草,还有时间看书?”

  金成开始一愣,想起一定是补胎时老家伙看见了他塞在草兜里的书。陈麻子鬼精,不声不响地走上前,抽出书看了看封面,点了点头:“《茶花女》是本好书,可惜也被禁了。”这时,对面白花花的盐碱地上,火红的盐蒿丛里,一条大嗓门甩了过来:“陈麻子,快来装车。”陈麻子什么也没有讲,就沿着机耕田里的小径匆匆走了,就像出现时那样突然。

  金成一下倒被弄蒙了,一切都像在梦中,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金成再次碰到陈麻子,已是第三天的上午。拐过六支河桥头时,金成的自行车前轮胎突然又瘪了。“真见鬼了,到了陈麻子的地盘就爆胎。”他想去找陈麻子住的简易窝棚,橼柱就地取材,堤旁的刺槐树削去枝丫,用绳子绑扎一下,顶上苫满了茅草。茅棚顺着大堤的走势,盖成当地人常住的那种顶头式,前边一间放满了各式杂物,地上堆满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山芋。靠门的墙脚支着一口用草垡头垒成的土灶,后边的房间里睡人。靠西的柴壁上开了一个小窗,棚里并不显得昏暗沉闷。金成刚跨进门,一眼就瞅见靠窗的小台旁坐着一个人。

  “小文!”金成高兴地叫了起来。

  小文冲她点点头,脸上的神色有些不高兴。“怎么啦,谁惹你不开心了?”虽然才见过一次面,金成觉得已像老朋友了。“都什么年代了,还让读这些书?”小文嘟哝着,随手把台子上的书往旁边推了推。金成已经明白小文就是陈麻子的女儿,他叹一口气,这个世界真小,小文怎么会是陈麻子的女儿呢?前天的那只黍饼,简直就是救命饼,现在想起来还心存感激。可那个凶神恶煞的陈麻子……他真不愿意想下去了。

  小文读的是一本初中英语,金成问她懂不懂,她老实地摇了摇头:“早就停课闹革命了,谁还读这种书?再说,书读多了又有什么用,像我爸,一肚子锦绣学问,到头来还不是发配到荒草滩上劳改?”

  “你放屁。”小文话音刚落,门外炸雷似的一声响,陈麻子不知什么时候闯了进来。只见他麻脸紫涨,双目含威,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小文早就吓得蜷缩在桌旁不敢吭声。

  金成觉得应该帮着小文讲几句话了,劝道:“大叔,小文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满腹文章,不能充饥,现时斯文扫地的年代,谁还愿意做读书人?”听了金成的话,奇怪的是陈麻子只是直直地盯视着金成,一句话也没有说,仿佛蔫霜的秋瓜,低垂着脑袋,然后径自向河堤下走去。

  一场争吵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停止了。小文感激地对金成说:“幸亏有你在,要不我爸不把我揍扁那才怪呢。”

  秋天的海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不知名的野花把草原打扮得分外妖娆,雪白的芦花雪片似的乱飞,白茫茫的盐碱地上,一簇簇盐蒿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烧红了半个海滩。野黄牛早已绝迹,丹顶鹤(当地人俗称风鹤)在草丛中“咯咯”乱叫,看见有人临近就慌忙逃开,鲜红的鹤冠在秋日的阳光下分外醒目。芦花白,茅草黄,煮盐割蒿跑海忙。这就是黄海滩上特有的景象。

  脱离了陈麻子的管束,小文快活得像挣脱笼头的小羊,只管在蒿丛中乱跑,带来的英语书早就扔在一边。金成说:“你不读书,你爸又要骂你了。”小文说:“管他呢,我爸就是烦,别人家的书早就烧光了,他也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这本破书,一个劲地叫我读。”

  太阳开始西斜,海滩上的动物又开始忙碌起来,草丛中一片“沙沙”的声音。“嘘”,小文突然伸出食指,止住金成继续向前,然后弯下身子,悄悄地向前摸去,不一会儿,只听她突然高兴地叫道:“抓住啦!抓住啦!”右手紧抓着一只扑腾着翅膀的肥草鸡。

  “这下你爸可开心了,不会再骂你了,多好的一道下酒菜。”金成也显得十分高兴。突然,小文的神情显得有些僵凝,抓鸡的手也停在那儿不动了。“怎么啦?”金成不解地问道。

  “还是放了它。”

  “为什么?”

  小文什么也不讲,慢慢松开了手,不一会儿,获得自由的草鸡很快飞向不远处的草丛中,看见了妈妈的小草鸡又欢快地尖叫着。

  碰见陈麻子已不是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事了,金成和他已成了忘年交。小文还是那样,看见金成来海滩,和陈麻子讲一声,怀里揣着英语书,就跟着他走了。陈麻子也不阻拦,一声不吭,看着两人走远。金成也慢慢喜欢上了这个长着一张圆脸、两颗虎牙、笑起来泛起两个酒靥的小姑娘。不过,他倒是像大哥哥一直在督促小文认真看书。

  “别像我老爸一样老管着人,烦不烦?”小文装着不高兴的样子,嘟哝着小嘴埋怨道。

  “小文,别任性了,你爸要你念书是为你好。读了书人能长知识,思想才开窍。我学过高中英语,我来教你。”

  小文用怪异的目光打量着金成,不响了。小文天性聪颖,一般的知识一经点拨马上领悟,金成讲课时,她就用手支着下巴,静静地看着金成,神情专注严肃。那一次,她突然嫣然一笑,脱口说道:“金成,我看你像一个人?”

  “像谁?”

  “我不说……”不知怎么,她的脸上突然飞起两朵红霞。

  有一次,小文半躺在草兜旁,两眼直直地看着远处飘动的云团,一动也不动。

  “你在想什么?”

  “海滩。”

  “海滩?”

  “大海每年都向东方退去,照这样的话,总有一天,我们会和地球上的其他国家连在一起,你说对吗?”

  “奇谈怪论,哪来这么多的问题?”金成笑了起来。不过,他也觉得小文的问题既荒诞又似乎有些道理,但他无法反驳。好长一段时间,两人一句话也不讲,周围的空气也仿佛凝结了,听得见对方的心跳声。

  “小成,”小文的神情一下子严肃起来,这和她才十七岁的年纪极不相称。“人干吗要互相争斗呢,像乌眼鸡一样,非要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你看,我妈死了,我爸原来是一名教师,就因为一句话,被打成右派发配到这荒草滩上来。我真害怕,害怕我的将来也和爸妈一样……”话未说完,她已倚在草兜上“呜呜”痛哭起来。金成的眼睛也湿润了,他轻轻走过去,抚摸着小文稚嫩的肩膀,小文就抱着金成的身体,哭得更伤心了。

  两颗孤寂的心使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金成邀请小文到小镇他家去玩儿,她爽快地答应了,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尴尬事。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8-25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1:42 | 只看该作者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钓鱼得龙 发表于 2011-7-6 20:15


   自然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11-7-8 11:46 | 只看该作者
就我是笨蛋。我赚点钱都去旅游了,一阵风把钱刮跑了。。。
钓鱼得龙 发表于 2011-7-7 22:56


哈哈!挣的钱花了的是你的,剩下的不一定是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11-7-8 11:48 | 只看该作者
没完全说实话,你不是也买了房子吗?再说旅游消费换来的是精神财富,不能用缩水与否来衡量的,因为 ...
风流贪官 发表于 2011-7-8 07:03


赞成官兄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1-7-8 12:39 | 只看该作者
摘自【特别关注】             另类自由学校(二)



   学校招生的对象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学校有一个招生委员会,由一名老师和两名家长组成。通过和孩子家长的谈话,他们最终决定收谁不收谁。学校的学费并不贵,基本上是每个德国家庭都可以承受的。
   
    等孩子到13岁的时候,必须进入整个学校学习。学校专门为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配备老师。帮他们进行准备。

    当年跟政府机构不屈不挠打官司的学校创始人是个女教师,现已白发苍苍。碰到电视台有关教育的脱口秀,偶然也会把她请来秀一秀,她的教育观实在是太另类了。最近的一次脱口秀上,主持人委婉的问她,您的学生13岁以后转到正规学校,是不是会不适应?她回答说,不管哪个学校的学生,转校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主持人问,您的学生里是不是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老太太说,您的意思是指这个奖哪个奖吧,这些发奖的机构本身就不权威,我的学生不会太重视它们。主持人又问,您的学生大部分从事什么工作?她很耐心的回答说,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善良的、有能力养家糊口的纳税人。

    我一直听的不以为然,我的孩子就是笨的上天入地,我也不会把他送进这样的学校。我希望我的孩子一学期下来的成绩单上是爽爽气气的分数,而不是密密麻麻的三页文字,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推敲老师的微言大义。但是老太太最后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有正义感、善良、能养家糊口”,还能给国家纳税,这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可贵的公民。一个健康的社会,就是由无数这样的公民组成的。能够培养出这样公民的学校,就是一个好学校。
















0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8-25 14: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发表于 2011-7-8 17:52 | 只看该作者
摘自【特别关注】             另类自由学校(二)



   学校招生的对象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学校有 ...
蓅氓兔 发表于 2011-7-8 12:39


《“有正义感、善良、能养家糊口,还能给国家纳税,”这是一个最普通也是最可贵的公民。》这句话太好了。我经常在外面旅居,有时候因为是外地人觉得矮人一等。当我想到自己正义善良,能养家糊口,还能为国家纳税。我就特自豪,脊梁就挺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发表于 2011-7-8 17:59 | 只看该作者
没完全说实话,你不是也买了房子吗?再说旅游消费换来的是精神财富,不能用缩水与否来衡量的,因为 ...
风流贪官 发表于 2011-7-8 07:03



谢谢官哥,  这是你回给我的最温暖最贴心的回帖了。你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9:54 | 只看该作者
哇,这么好啊,咱们国家啥时也办个这样的学校呢? 不过晚了俺孩儿已经高考完了
肥妮 发表于 2011-7-8 09:19


   孩儿高考完了她妈也可以去吧,谁喜欢谁去反正是自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20:0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挣的钱花了的是你的,剩下的不一定是你的!
黄河樂 发表于 2011-7-8 11:46


   兄弟所言极是,花了不会后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20:04 | 只看该作者
赞成官兄的观点!
黄河樂 发表于 2011-7-8 11:48

   怎么与贪官同流合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9 13:05 , Processed in 0.0842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