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y; M. c3 U9 h& M7 u 转眼间又到农历三月,一年一度的清明就在眼前。《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秀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 S e; r' w( U/ V5 e
千百年来,中国人非常看重“孝”,天下之大以“孝”为大,百善之首以“孝”为先。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多以扫墓祭祖为主。 x# L" H0 T. ]0 f+ h$ i4 p
在商丘一带,扫墓一般在清明节前或当天,忌讳推后。迷信认为,清明节后,鬼魂便归天界,直至农历十月初一(商丘民间称“鬼节”)方被放回,故上坟扫墓必须在其离去之前,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说。清明上坟,家家户户都要在祖坟前给祖宗焚烧锡箔、纸钱,并往坟头上添几锨新土,有的地方在坟头上放两个土块,称“坟帽”,有的还插上“招魂幡”或压上白纸条。新中国成立后,清明节除祭祖外,给革命烈士扫墓、献花圈者颇多。 9 q% g6 G* Z. E4 W 清明节这天,民间有不少人家在门头上插柳枝,傍晚以前,也有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的,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许多老年人还用柳枝将烙制的烧饼串起来,挂于屋檐下风干,以备小儿食用,据说可消食化积。 / _: w7 L1 [. t8 |' C9 ^5 M& c s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生离死别的辛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Q) {: T6 j9 i 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在外忙碌的人趁着这个假期回家去,除祭祖外,也陪陪父母走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尽尽孝道。 4 e. g6 p! A t% A,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