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保地球奖宋克明--新乡市农民, g% \0 w7 Z" h8 z* Y# |* [;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5-16 16:41 编辑 - Q" R, n' u+ J
( Z- J. B. s- w, d4 n开裂的房子、中国环保个人最高奖项地球奖杯在宋克明的身后显得分外刺眼。(陈祖强)
8 a& X; M# f" a( v/ [ 核心提示:他,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1996年因怀疑父亲胃癌与当地环境污染有关,开始走上了自费调查污染之路,而这一走就是10年。10年间,有关部门以他的调查为线索,关闭了上百家造纸厂、小水泥厂、冶炼厂等重污染企业。2006年4月21日,来自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的宋克明获得了中国环保单项个人最高奖“地球奖”。10年环保路,宋克明花费10余万元,为此,家庭贫困,儿子辍学,房屋破旧,但当他仍矢志不渝, - k" ]0 f. a. {3 Y# {: Z) r
5 ?+ u2 `! ^6 c. z: e 破旧的家与垃圾分类 % k+ y, j7 ?/ {- i6 c" S/ w v0 x
“这就是我的家,太破烂了。”宋克明指着村南头的一处最破旧的院落,满脸的不自然,“说不让你们来,你们非要看,很对不起大家。” 2 Y: ~' y* t w/ A
河南省长垣县城关镇吕楼村,村里很多人家都盖起了楼房,与这些新房子相比,宋克明的家显得更加破旧,低矮的院墙、裂缝的房屋、折断的电视天线。唯一体现主人身份的是,这个家庭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分类,不同的垃圾放在了不同的地方。
Z$ }! ]8 L: s
' B. }5 e% [" h& v' i7 V, U “真不好意思,不像一个家的样子。”宋克明再次歉意地笑着,“没有办法,钱都用到环保上了,只能这样。没有钱盖新房,先凑合吧。”
9 f% @, F7 V* V) z6 {2 L B 屋内,一个标有“地球奖”字样的奖杯与杂物一起摆在正中间的桌子上。 ) j" B* C- j5 l+ j8 @7 |
4月21日,2006年度“地球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宋克明与其他9人获得了这项中国环保个人奖项最高奖。 " p2 ]& ^ B+ |7 u U, V5 X
“颁奖的那天,北京刮起了沙尘暴,整个天空黄沙弥漫。”宋克明说,“可能是巧合,我们在屋里开环境会议,屋外却因为环境的恶化,沙尘铺天盖地地落了下来。” ! t4 I- `' J5 p: ?! s- t7 y
) I& m' ^+ B! D$ ^- _, i
时间倒退4天,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之际,也逢强沙尘暴肆虐。“沙尘暴连续发生,对我们是一个警示。我们感到肩上的压力。”温家宝总理如此表达自己的忧虑。
2 Y5 D% X7 p0 k* Q" b$ I" d
7 o( Y( T x/ V8 G 父亲之死与污染调查
& }" }' Z8 Y% F1 j* U: s; P8 y- q 宋克明当了长垣县城关镇吕楼村10年的村委会主任,直到2005年干部换届时才退了下来。
9 {/ ?0 o/ {# d6 Z( N( C “他不是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干环保和当村委主任有矛盾。”宋克明的妻子说。
% b# Y& l5 i3 U/ A$ X& Z7 O 1993年,宋克明所在的村庄受到当地一家冶炼厂的粉尘污染,一些村民因此患上了疾病。 + B: D7 M0 J! L
“村里有400多口人,可是在1993年的时候,患癌症的村民开始增多,到了1995年我当村委主任时,我的父亲也患了癌症。”宋克明的环保意识起源于村民的身体状况不断恶化,父亲的患病更增强了他的这种意识。“去安阳给父亲治病时,一个医院的病人中,有八九位都是我们村的。没有办法啊,看着村里人一个个先后去世,我这个当村委主任的也是急啊。”至今,回忆起那段日子宋克明仍然感到无奈。 4 T1 U# m, D7 P- l1 z N+ W
) ^ s+ _ t% J
最终,父亲还是死于癌症。父亲的去世对宋克明的打击很大,他发誓一定不能再因为环境恶化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 - f; ]1 h$ ?2 Z# t) b% g
为了改变家乡的污染状况,宋克明踏上了污染调查之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最终迫使这家冶炼厂关闭。 # _7 p+ ^3 z) a3 n& S9 H. A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宋克明认为,厂子的关门,可喜的是村子里的环境会好一些,但是经济上肯定要受损失。“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确实存在矛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多赚钱而断了子孙后代的路。再多的钱也没有办法挽回那些患癌症村民的生命。” / @$ r9 d' K3 a" j
- E" J, M) Q+ m# m) |
天然文岩渠是河南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作为黄河下游的支流,它由流经延津县的天然渠和封丘县的文岩渠在长垣县交汇成天然文岩渠,最后由濮阳县上界渠村乡入黄河,主要排除上游延津、封丘、长垣3县的涝水,同时在干旱季节引水灌溉农田。但由于上游封丘、延津两县的造纸厂将大量污水排放到渠内,致使该渠污染严重,不但不能灌溉农田,还直接导致黄河下游和濮阳市引黄供水的严重污染,濮阳市城市居民用水曾因为水源受天然文岩渠的污染而几度告急,沿河居民饱受其水质污染带来的痛苦。
( R6 r9 |3 c) q
7 x3 }% J+ x$ |' S “有些河段还没有被污染的时候,我亲眼看到污水在后面推进,一尺多长的鱼就往前游,村民用网在前面堵,一天下来,竟然堵了好几百斤大鱼。”宋克明说,自从那以后,天然文岩渠里再也没有见到有鱼游动了。 ) @' O5 c: d m3 d
1 w. L. J( f8 v8 u8 I7 e 2002年,宋克明为此进行了历时10天、行程200余公里的调查取证,取得了大量的证据,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 T0 e9 y% n6 \ c* i3 o7 P
个人力量与公众参与
6 U- |/ B/ B6 S: y3 O6 n 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在黑水面前,宋克明感到了无助。渠边的野草枯黄了,河里面的鱼儿绝迹了,岸边的农民吃水困难了,庄稼因为缺水干旱了。 # r, c2 I/ s% f( f f
8 p; W7 n; ^( G/ B
为了团结更多的环保力量,宋克明个人创办了全国县级第一家、黄河流域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长垣县绿色未来环境保护协会;并在2002年时自费召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万人环保大会,那次会议上共发放“保护母亲河”倡议书1万多份,他请人大代表递交的5份议案也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 ; T/ E5 b: S9 p9 _
+ b# M) p7 z) o2 m, a
2003年,宋克明在黄河滩区湿地和国家级豫北黄河故道鸟类湿地保护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保护鸟类活动,建立了3个鸟类保护站;2004年,宋克明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保护黄河、爱心传递”活动;2006年,宋克明个人筹建了全国第一家民间组织实施的“黄河民间监护站”,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等部门的肯定。 8 ?5 ?( t+ M: R$ Y! _) Q
+ s. G2 ?: ] p' i& F$ v
“他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人,作为一个农民,他付出了很多,能做到这一步很不容易。”2006年4月25日下午,长垣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侯泽民这样评价宋克明。侯泽民说,河南省政府对污染问题高度关注,关闭了上百家造纸厂、小水泥厂,如今天然文岩渠的水质已经达到了正常排放标准,断绝多年的鱼儿又开始出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