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 难忘的情缘》
郭儒贤
一
未见过包成山时,我就从诗刊上读过他的诗,被他的真情所感动。特别是他在乡下劳动写的诗作,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我通过别人了解到他下乡时在白马石公社,我当年下放到山神庙公社,两社接壤。相同的地域,共同的经历和感受,让我与他神交已久。
2005年春,我第一次见到成山,是在绿萼诗社的一次给我祝寿的聚会上。成山一进门与我握手,我感到像是老朋友重逢一样。我们畅谈起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情怀。当我背诵出他1969年写的一首七律《掐糜子》:“桃红柳嫩梦依稀,秋到田园景更奇。翠岭接天腾骜骏,金粮铺地动涟漪。刀光映手勤成趣,穗浪拍胸爱若迷。身在山乡图画里,与农同乐数晨夕。”他听后非常惊讶。我说:并非我记性好,而是你的诗深深感染了我,引起共鸣,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后来他还回敬我一首词《临江仙》。就这样我们以文会友,一来二去,成了忘年交。
二
想给包成山先生写出什么所谓的诗评,但是看到达宇师的《情到痴时自有诗》里边精辟的论述,恰到好处的分析,一曰感情的真挚性,二曰形象的鲜活性,三曰语言的质朴性,四曰题材的拓新性。还有顾节维老师的引经据典的鉴赏,分析研究到家了。特别指出包成山的《缘情集》并非尽善尽美,包君成山要知道,“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删尽冗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盼望成山为锦州诗坛肩起承前启后的重任。老前辈的话,说到家了!那是一颗金子般贵重的心。
吴勉与成山是老同学,又是45载的情谊笃厚的好友,在《成山其人》的序言中,可见他了解之深,我无以复加。网友李不学的《以情驭笔,笑对沧桑》一文,真是慧眼识英才,一眼就看出《母病吟》是绝对好诗,他分析点评得十分透彻,说明了我们辽西诗词界高人辈出。
三
我就不写诗评了,我想独辟蹊径,从包成山经历的岁月去感悟他的情缘。
包成山今年是花甲之岁。他1948年出生,与共和国一块长大,正是“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他在幼童时经历了战火的洗礼,青春年华饱尝酸甜苦辣,百般滋味。1964年,他16岁以高出当年一高中录取分数线的成绩却走进了二高包成山。包成山一进二高中就被选为班级学习委员,接着当上团支部书记,是学品兼优的拔尖的学生。他是十七年所谓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贯彻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培养出的一个英才。当他风华正茂时,却遭遇“文革”的袭击。1966年6月,轰轰烈烈的大批判的狂潮在全国掀起,矛头直指刘少奇、邓小平的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接着大字报铺天盖地。二高中也不是桃花源,老师惨遭被批斗。由于其祖父是“富农”,隔代的他,却背上了这口黑锅。教室门前满墙的大字报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走白专道路的黑典型”、“黑支部的黑书记”,随后被打入另册。冤枉啊!学习好也有罪?不让他参加红卫兵组织,不叫他乱说乱动,他只好做“逍遥派”。横扫“四旧”、静坐绝食、两派武斗,他只能隔岸观火,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斗二批三改”的教育。不让他乘火车去北京,他不甘心,决定徒步进京去见毛主席,“里程九百锤肝胆”。文化大革命对成山来说是一场噩梦。1968年10月8日,在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中,他和同学被大卡车送到锦西最为偏僻贫困的白马石公社插队落户,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许多同学或参军,或被招工,都陆续返城,而他在山沟里一呆就是十四年。这难忘的岁月,使开始思考,并用诗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感慨。“文革”将美丽变成丑陋;将高贵变成低贱,将思想变成盲从,他无力改变客观存在,只能“手握红书作指南”了!
他学农,播谷,春种,夏锄,秋忙,种菜,掐糜子……在劳动中寻求快乐。他思想感情还是单纯的,只能适应环境。不适应又如何?
四
当年,毛主席这句话说的很对“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乡下老百姓看出有才华,极力推荐他到师范学习,然后回来教书。于是三尺讲台,有了他的英雄用武之地。他在《园丁情志》中写出:“园丁岂可清闲,为几亩春苗紧周旋,愿课兼文理,班带复式;启蒙增智,德育当先。小树今朝,栋梁来日,立地擎天多壮观。雄心在,付千辛万苦,绝不食言。”正当他施展才能,不舍昼夜为农民子弟尽职尽责之际,1974年的“反击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又兴风作浪,他一夜之间又成了黑典型。被白马石公社师生大会批判后,由中学教导主任贬职到只有四名教师的一个村小学当负责人。他在搬家途中沉吟道:“勤勉偏因勤勉辱,赤诚竟自赤诚罚。”当时是由于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的黄帅被老师批评了,她给报纸写信,却被江青利用她来反对“师道尊严”!于是全国各地来反潮流!却深受其害。黄帅与张铁生一样是四人帮的整人的政治运动工具,也是社会畸形的产物!1979年9月5日,黄帅跨进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当时胡耀邦说:“黄帅考了320分,不录取,小孩子犯错误,能让她自己负责吗?有的同志就没有大眼光。黄帅如吸取教训,四五年后也可能了不得。一个人有正反两方面经验,就很了不起。”
然而包成山的无辜,何处去讲理? 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又重视教育了!公社党委调包成山到白马石中学任校长。他写出《重返校园二首》:“从教当年动乱中,丹心一片苦经营。肩挑重担推难忍,胸有良谋干不成。一介书生耕地垄,几番夜梦做园丁。而今步入中心校,定让学苗又样红。”
毫无疑义地说包成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的。他将火热的青春年华,毫不保留贡献给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尽管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风吹雨打,“几次含苞萼欲凋”,但他不消沉,“剑气上云霄,生我何甘落寂寥”,意志坚定,信念永恒。
他不攀比,不动摇,尽管许多同学参军入伍,招工回城,推荐上工农兵大学,都是没有他的位置,还是埋头苦干,为祖国的未来尽心尽力,实在是难得的雄心壮志!
五
“文革”中有一个知青叫柴春泽的号召大家“扎根农村一辈子”,在农村安家落户。包成山没有号召过,但是他却以实际行动做到了。1974年他与本地女青年登记结婚。他们是经过两年多的相识,相知到相爱。他们志同道合,在《初次约会》一词中写道:“……并肩十里心相送,今日同行。昔日同行,一样山川两样情” 。勾画出心心相印,互相爱慕,依依不舍的画卷。他爱诗词,他妻子也喜欢。他们诗词唱和,看他妻子的律诗《童年苦》:“家住群山岭上房,蓬门筚户好凄凉。弱婴坠地皮包骨,慈母缺粮泪满裳。年少丧父立事早,童龄持家叹声长。睥睨双眼千人有,日夜耕读泪两行” 。他们真的是一对苦鸳鸯!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遇断肠人。
1975年至1978年,他们有了一双儿女,组成一个欢声笑语的家庭。但是婚后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1981年他妻子带着三岁的儿子去支援地震后的唐山重建家园,七岁女儿到锦州爷爷家里上学,包成山仍在白马石中学工作,四口人分三处,独居的他有诗四首:下班,铲菜,对镜,夜思。不禁使我想到苏轼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之慨叹。他们以诗词代信,表达相思之苦。“清秋冷夜弯弯月,单枕只身荡荡屋”,“遥念夫君伏案处,孤灯做伴少红装”。
他们也是幸福的,每当夫妻生日来临均能诗词互赠,其情真意切,毫无矫揉造作,令人感动,令人信服。
六
包成山的诗词就是一部现代生活史,言情也罢,言志也罢,那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遥想当年他绝对没有想过出版发行,成名成家,他们是普通老百姓,留存了生活的足迹。他就是“袒露胸怀留本色,宕开笔墨写真情。”
《缘情集》包括许多方面,有“事业情志”、“社稷情怀”、“天伦情结”、“伉俪情缘”、“师友情谊”、“旅途情思”、“览阅情致”……
包成山的人生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如他写道:“谁言往事随烟去,闻有梅香谢苦寒”;在《梅花》诗中还写道:“孤标不与百花争,逸韵清香万众倾。览阅三思何处寄,梅花数点现衷情”。
我不是诗评家,说不清所以然,只不过是成山的诗词感动了我,我在他的人生坎坷之路与他有过风雨同行的历程,写出一点所思所想所感,也许对大家欣赏他的诗集有所帮助。最后我借用锦州德高望重的诗词理论家、评论家李达宇教授写给包成山的贺联结尾:
“文生天籁成佳构,心吐人情是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