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 0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5 Z/ E) K* I. r9 f% x4 {, |
作者--北京-谢芳3 R( y8 u4 S  }% k4 }+ u

  x( c; x% O. w  x100多年以前,法国社会活动家亚
$ G" _- n+ F/ G; H历山大·托克维尔在游历美国时悉心/ K3 S; J7 d- R+ }1 a
观察了美国人参与乡镇社区义务劳动后,做出如下描述:他们热爱、关心自己的乡' p6 B3 m: `, V& }( n
镇,把自己的抱负都投到乡镇上了,在力所能及/ C( @6 K1 U( A  X. n5 u# b. J& g7 c
的范围内试着去管理社区,并体会到社区这种
; O+ g, X1 |' \, f) o组织形式的种种好处,对义务服务的性质形成% N, L4 V. v! T' w! z% X1 ]
明确和切合实际的理念。他回到法国后,写下了' }, g* c: N) h' }
洋洋数十万字的传世名著《论美国的民主》。在/ K( I: m9 l. ^
这本书中,他对于美国社会做了一个结论:美国# [; ?& e' ?0 S: V6 Y/ d: G
是一个义工的国家。: X- T- v7 `4 l$ q
      在我没有去美国之前,我对美国人的志愿! p( [; K% G* m
服务虽有耳闻,但缺乏深度了解。现在离托克维
& M& `8 s2 H5 ~/ }0 E! b尔生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0()多年,美国社会也4 o% b. x7 p: \6 }7 I2 L! @
早已从农业社会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都- }; }6 o8 m6 J3 J2 \! j
市。在现代化都市中,她的公益精神是否依然存- w& d! j' `+ d" n& W5 |# V
在?1997年至1999年,我随先生前往中国常驻纽
( m5 X! y' ]  _! B约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在纽约市的曼哈顿区居" u9 D( i8 {6 r0 I$ q
住了3年。在此期间搬过一次家,使我有机会感
' J2 N! g$ p+ n+ s* b- F受不同社区的社区文化,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
" w8 s2 g# T  a4 T" \2 X9 B5 P$ _莫过于社区居民热心为社区服务的精神。不论
% G: ]% w- w+ Q$ D9 U3 A是在我居住过的上西区(Upper West Side,隶
9 F2 a8 Q9 t7 B0 t& U属曼哈顿第7社区),还是在我搬家后居住的茉莉8 f4 c. f! Q8 o% @  b
小丘社区(Murray Hill,隶属曼哈顿第6社区),
/ L. r' D4 n" j; R/ N居民们都尽自己的能力为社区服务,以至于在美7 E! M6 |( ~! c
国的报刊上经常出现“Communitariani'sm”这个
0 M  M$ W" Z7 q# b/ ?+ {0 |: W词,用来特指社会公益精神。本文将就我的观2 T" f6 t4 F3 }8 V
察、研究谈谈美国社区中的志愿者服务。
# I' H! K! \4 H/ G" }+ i
# M9 D" b; S: `. t3 {) _0 n
. R9 ?7 j* v" I* G$ O! n1 `
7 M, h, O( L3 Q5 x& j9 z# _5 ?( K: O
8 |4 i- q* J* ?3 i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0:59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35 | 只看该作者
社区的组织形式决定了
' w2 x2 u/ {) ?. k& i志愿者服务的重要性$ z1 L6 l5 y$ a; m
   
纽约市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它分为5
" `; x7 E7 W8 X& q6 |) G个行政大区,59个社区,现有人口732万。社区的( u7 u8 E1 V2 g
划分每10年进行一次,既照顾地理位置,又顾及
9 O% h# W& H) u# I- |8 j. Z, V人文因素。我曾居住过的曼哈顿区是纽约市政
+ j7 ~" H: N+ I6 ^府所在地,它被分为12个社区,每个社区里都设
# Y8 D* |8 u1 K0 V有社区委员会(Community Board )。社区委员会2 P5 E1 I4 |, ~
是美国最基层的行政自治机构,它的经费很少% O2 }4 f& a7 y4 M2 E/ ~' v. H
一部分来自来市政府直接拨款,多数由社区自
! |; M/ p8 M' K5 o己筹措。据1994年度纽约市财政预算年度报告,
" q* v$ |5 e9 g7 y" Y- n/ L" k4 K纽约市59个社区委员会的预算为960万美元。这
1 o) @: S0 r: N4 o3 o6 j笔经费如果摊到每个社区,大约平均只能摊上. A3 _4 Z% @5 J4 C6 F2 U
13万美金,大概只够雇佣2-4位工作人员。
' E+ O2 S/ }# [& Y7 L    纽约市的《城市宪章》对于城市社区的组织
! c; }( p2 B( z/ _6 b机构、权限、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纽约市的社区
4 u, P8 A0 a' p% w委员会委员都由市议会议员提名、区长任命,任
$ v* |2 _# h5 p$ h: W7 B期两年。区长兼任社区服务顾问团的主席。社区) Q+ z& U  f& e6 W, l
委员会的50个委员必须是所属社区的居民,或是
( x. p. x! \: ~8 e4 P6 \在该社区有生意的人,他们都是能够充分代表该
1 l' ?6 T9 z1 ]1 ~$ N5 T( f社区各个利益团体的、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最3 u3 g' M  U7 [# w
重要的是,所有50名委员都是不领工资的“志愿2 N3 I; p  B* D* j: G8 \
人员”,而社区的日常工作再由这50名委员去聘
% ^5 ~9 T! D& O* x任社区主任负责管理。社区主任是带薪的,其角
( T# x1 h0 A0 @3 Y色相当于企业的经理。他手下有3-5名工作人员,5 i* }; a& A- |1 H
他们的工资从市政府拨给社区委员会的预算中1 G3 N  J2 e6 D) H- l1 Y( Y1 Z
支出,不足部分社区自己筹措。社区委员会相当
) o* I8 i, s, ^1 n! y3 K! X于一个企业的董事会,它是社区的最高权力·机
) r0 w* m$ e2 o; j. B构,可随时罢免社区主任。所以,美国社区组织机: g: }8 b2 D3 `% Z. q8 v/ j
构的权力顺序应该是:社区主任对社区委员会负
2 G3 H1 o. V1 s$ ~% d7 K责,社区委员会对社区居民负责,社区居民是对
4 f  r- X/ i. i- N社区事务起决定性作用的人。
: C0 S2 K( z6 x% h- M7 ?4 V      除了不拿薪水的社区委员会委员以外,社
7 k$ C2 F% p5 p) p: x' `区还设立社区服务顾问团。社区服务顾问团的* r0 L8 _$ {) |, H  U  {
成员由纽约市各个专业职能部门的代表、市议
* I4 s( X- ?& X' B会中本社区的议员和本社区的居民代表组成,# _: g7 D# \: A- k8 N
这些人为顾问团服务都属义务性质。
$ l) G; C$ v2 a8 M      正是美国社区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社% ?3 y! `2 F% S' ~) R! y, m
区的领导工作要由志愿人士来做,社区大量的
6 ~' f& o. G9 G) D$ j% [具体工作也要由社区的志愿人员(volunteer)来
3 S8 q7 l+ i& \4 z8 d& l完成。所以志愿者服务成为必须并构成了美国
/ i! o" f( Y" a7 I  P$ \( S社区文化的最重要的特征。" d9 o1 Y4 X$ P# T& x4 G2 x5 b
5 ^0 i0 t( c1 c" W* B" y1 c
! G( M9 M: @& Y+ W# X' p! n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37 | 只看该作者
学校从小培养孩子“回馈社区”的理念
. V8 W6 ]! k, ?5 I5 f. ?    参加社区服务的人大多是社区的居民,他
( M) ~9 `* v; V" ^们既可以是来自社区的中小学生、家庭妇女、退# i8 R+ A( h7 e4 M2 E
休人员,也可以是办公地点设在该社区的企业、2 @" s, S2 G" F4 _- `
机构里的在职人员,还可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1 `$ g% G) F4 @* s& d( G: }愿意为社区服务的人员。社区服务的内容包罗4 M5 h  g2 v8 V1 L
万象:去老人服务中心服务、去公立图书馆整理! _4 L7 G4 |0 F6 g
书,也可以去移民学校教新移民英语……我的朋友孙玲玲女士家住纽约上西区。她7 N$ F' c& l7 B: S9 a
的女儿张雪泥在赓乃迪戈1的兮所著名的私立  e' c. O0 G: p# p. o
高中上,,·透所学搜以_“质举的咏学闻贫全,
! p4 R, q. s/ f' a8 H% q* j9 v国,是全美升人常春藤大学比例最高的一所中
  x! Q, q+ v/ S4 u; _" y学。每逢寒暑假,这所“重点”中学布置给学生的
$ V/ U5 [% D7 i! c3 l; E0 x“作业”只有两项。一是让孩子就任何一个自己
: a2 E( J  U( V3 p; W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学术报告;另一个就是要2 u4 k- T1 P  C  G7 y
求学生去社区义务服务满一定的时间0所L}I,每
* w- J0 F) i9 b, Q7 `, q到放假的时候,小雪泥总是跟妈妈商量今年去+ c: F" E+ B8 b! K3 a6 d' S
哪里帮忙。她妈妈也会给她提出一些可选择的3 Q4 l& z9 t7 k3 d2 r$ L) X+ x
方案‘。诸如去老人中心给孤独的老人念小说,5 i% b" s0 x8 g+ J0 v6 E
去公立图书馆整理图书等等。据雪泥的妈妈介
* {5 s1 ~+ h; A! o: P. Z% O绍,雪泥的学校,对一位学生的评价,学习好坏2 Q/ f  q, R: F) O
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 P* a8 l  V9 \5 `. |1 m1 U
的品德培养扩其中能否为社会服务是一项很重, a' c  W+ R4 F% ?8 K
要的判断标准。在校期间。学校就把“社区志愿
" T" R8 Z4 U  {$ M# T5 `服务”作为一项固定的“学分”、,学生只有在完成( w- p* i$ f  {; e
要求的学分,拿到社区委负会开具的社区服务- M4 c: y  }8 r2 W7 }
证明书,才能毕业。否则,成绩再好,也拿不到毕
3 e/ K+ Q' l, x! r" w1 E5 n: A业证书。  ^. e, B8 A. R/ `) a) B
    据我个人观察,有许多著名的美国中学都' d' @/ r: ]% k, |1 ]9 X1 T) ^
把能否“回馈社会”作为培养学生的月标。它们9 c& `# o0 t" H6 D8 d6 P$ g: ~
经常自诩为是培养“未来领导人”(future.
. H3 y: ^' g1 G2 Kleader)和“社会精英”(social elite)的学校。按他
4 z. |' _  P5 v% r3 x) p; N) @们的逻辑推理,“未来领导人”和“社会精英”自; \$ ~6 w& t% H% `1 O4 g
然要与“芸芸众生”有所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 k' e/ ?  x  H& ^! P+ B" s
就是“芸芸众生”是为自己的利益和生活在忙% f- Y5 I! {* r3 n) I# W
碌,而“未来领导人”和“社会精英”必须有为公
( F# M# Y8 d9 q0 o4 B众利益服务、为社会工作献身的勇气与决心。为
2 h8 N3 R( {% {) h! A' Z: L了倡导青少年服务社区的杜会风气,1993年下
2 j1 m* {; ?/ _* C8 i0 p/ X9 ]7 b半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家与社区服务
4 Q$ |( E/ F( o法案”( National and   Gomr}unity -Service  Act) ,, u. @  l/ ?# T1 P
鼓励青少年服务社区。法案中明确规定,凡做满5 i0 T) ~% d; e% f$ G3 X; i/ @2 g
卫400小时义工的青少年,美国政府每年奖励其) }7 B5 T' q$ a) x4 \( V2 ~
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以用来作为上大; P$ Z0 K9 J0 S
学的学费或做职业培训之用,还可用来偿还大: ^/ M% C( Q* T+ q
学贷款。
, \5 y, ^  o2 i" C      纽约大学(纽约最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社
1 E* @# `* i) Z/ V. `2 D* T会工作李院将社区服务列为必修课,规定学生: y7 {" Y7 R: v. n$ S$ g. [
一年至少要有600个小时(约75个工作日)的社
$ X% O$ J3 b5 a4 z会服务记录才允许学生毕业。像哈佛、耶鲁等一
( \1 ^$ b8 U$ V& N! e* [些常春藤名校,在录取新生时也把职社区志愿服0 a) Z: R" u: T7 E9 d
务”作为是否录取的参照标准之一‘所以一些旅
& S# d6 `4 g! N# q6 C居美国的华人朋友们的孩子,一上中学就早早$ s: p* \' [( b3 n/ B- C* l
地开始为上一个好大学“凑分”。他们的动机暂
2 H! [4 j5 j# R) i% k且不论,但为社区服务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最近* z2 ?$ ?2 O  E6 l" G% ]2 I
有消息传来,小雪泥已经被耶鲁大学录取为# ]* d/ m9 n2 X/ @' A7 e
2002}葡新生,这里既有她个天J天赋、学习成1 i! _2 m2 ~% B5 @% h
绩的因爽,还布衅}…p}鲜 o}}起国内的一
9 @& B& j% e2 I/ n& S) W1 `& L8 G. p些所谓的“贵族学校”的学生,有的连自己的生* M9 M9 `. M, Q& Z8 @
活都不能料理,你还能指望他成为栋梁之才、为
7 \) B( ~% D+ a0 }9 E9 }社会作贡献吗?!推而广之,在强调素质教育的
9 h" y1 z6 g4 {4 j- N- v今天,你又能在哪里找到一所将社区服务作为6 s* r: q- G& I4 u
评判学生素质好坏的学校?$ B3 M) L# Q( Z5 t! Q3 i: t; Q6 H

$ `& A2 j  o3 Q- j. R$ a1 \1 A" |, N+ H1 D, o& I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1: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38 | 只看该作者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 X' ]- a4 f5 E9 \社区志‘眼务不论背景

/ z$ J7 \# @  y! C      在国内的一些人眼里,在美国为社区服务- W. l  b4 [5 V3 s: k4 u5 c$ d4 i
的人肯定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然而,据我观
. `0 |3 ~* h% S0 N4 C2 Z1 r, u1 h察,在美国社眨全里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士中,有' f3 q" U$ S4 H6 x
钱、有闲的人是有的,但绝大多数还是有钱、没
+ p" m- S: \# C/ z* E闲或没钱、有闲,或干脆是没钱也没闲的人。总
9 w/ ^, j2 o: T. C; J+ I; o之,只要你有为公众服务的意愿,谁都可以参加, t3 U+ ]- [) k, H: }: \/ o
社区服务o, ;6 Y. ~9 m" \- y/ j4 w" M) y
    我是在一所社区学院里认识比利·菲茨杰
* T0 |) K- j" k' B, g+ H1 k拉德先生的。他是美国第四大银行—信孚银) b7 X7 s' u. ?+ w
行(Banlter's Trust)的副总裁,他40出头。每周, W: e3 @3 _. x9 l: H( R7 p
有两个晚上,比利都在社区学院义务教授“银行/ r: E' h7 D& I4 B5 s: G7 D- u
货币学”。‘他白天的工作是做银行业务中最复6 s; }7 I& Y2 q2 {. t: @
杂、也最具风险性的工作—金融衍生物的买
6 {) ?& Z. V; n5 U$ K卖,做的是股票期权的交易。一天工作下来,对
" @* \: {0 @0 X! v" {* b/ ~, p/ I8 o脑力和体力都是一个考验。然而在他授课的半
; D& B# h* m+ x年时间里,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比利从来没有/ L' J# ?3 s, D8 p4 O; [
迟到过。. c( Y: H9 B6 w0 L
      比利的家在长岛。从曼哈顿驱车回家大约
& n) \$ x" D+ z0 y9 g需要40分钟,而在社区学院教书的这份志愿工" ]. |8 u9 _- Z) d+ {; M
作他已经坚持了4年。想到他每周有两个晚上需
, O% N* q( ^' F2 z6 e# [在夜里l0点以后才能到家.第二天一大早还得, F6 ~; n  q7 |) ]( A
往城里赶的情景,使我对毛主席“一个人做一件
* `7 S0 E" S$ m* i5 p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甲辈子做好事”的谆谆教导$ n, y) e5 \: y# |( P# ]$ F+ S
有了更深的体会。
( Q% @9 J5 x, ^% @    一次课I'T休息,羲写 t}利谈起他不拿报酬、+ ]- \% C" }$ @6 U7 H6 n) T
志愿服务的事时,1}籍}荟听他说一些“豪言壮6 i- S8 W1 d: m1 V
语”,没想到比利的回答简单得让我失望,他只
& `/ h0 x  n+ m" o% e' ~* w& l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而后,在我与比利的# `2 ^! _, p6 `; d# ~% d
几次交往中,我了解到,比利从事的工作压力非2 W  {) j% A3 O4 C* }, x# T
常大,竞争也很激烈。他告诉我·;每年的夏季休
4 O9 p. M4 A! A! y1 I' q, C9 g$ t假一过,他的办公室里的同事就有1!3不再露
6 S( T2 v7 K( ~. v) e: M/ i% B面—要么是被老板炒了鱿鱼,要么是受不了
) b# i0 k( o0 J( X金融界的压力而自动离职。
6 g% c. [, `- |5 L- l) L! c# A; k      于是我经常在想,如果不是比利从小受到
3 U. w( F  F( h" u  R- Z/ y0 @“回馈社会”的素质教育,要在纽约这个$ l- s8 m; z, {* [, ?4 E8 u1 u
物欲横流的环境里“几度春秋、痴心不改”(指为社区服
, U  I  i3 v& |0 @务的信念),是一件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7 J' c: g* V+ ?( \- ?0 J/ f

( i  P) z# y  d8 |7 m( S4 K" [4 q6 g7 Y& |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39 | 只看该作者
在纽约我得到两位老人的帮助
2 N6 d# A5 Y4 w9 z2 u      在纽约期间,我得到两位老人的帮助,他们
: [( m  c* t7 b' X" _6 F义务给我教授英语。一位是人高马大的戴维斯& U5 g; s. o# f, v, w0 l
先生,一位是纤细优雅的路易斯女士。戴维斯每
( |) v2 l: K, z. t+ g周四晚上教我美国口语、英语写作;路易斯每周. T! S) G  H8 _& z, v* k
三上午教我美国文学、历史。他们两人出身、年$ Q, Y  L- ^5 j' U$ ~. Z; }
龄、阅历不同,但均属于衣食无虑的一族。) d. `. f9 k0 _5 D
      戴维斯先生娶了台湾姑娘做妻子,退伍后,
; h: K: f- z( w5 C0 h继续在台湾师范大学学习汉语。1970年代末回! G9 ^# K+ R4 W9 B/ x, ~9 [3 Y
美国找工作,尽管戴维斯先生汉语水平炉火纯
2 K; w2 u7 j* @3 V6 ^/ D, p青(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岳飞的“满江红”他" M- A3 w; V) ^& L7 a, W9 Y
都能琅琅上口),但要想在美国大学里谋一教职, B2 _: C" [* [" X
绝非易事。美国大学里东亚系有很强的门户之
1 N' r& o8 ?, T6 j5 @见,在中国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美国却是
2 x! j% q' |$ w( q4 ^非哈佛、耶鲁、哥伦比亚东亚系毕业生,你即使4 v% b, w) e! H1 S0 H
能耐再大也别想进去当教授。戴维斯先生一气; G5 H9 N. c# x9 b( r  a& Y
之下将所有中文书都烧了,用自己的退伍金炒7 q- q+ I2 p( h8 X) I: g( c! S
股,没想到居然发了财。
) z/ y3 Q6 _* x, |$ q    股市上赚的钱足够戴维斯的开销。除了每
( [7 L. @1 m  `1 m天上午给券商打打电话、委托交易以外,别的时
& \( h! y  ?1 X+ C2 d% t5 f# n6 M& E间都是自己的了。时间一长,戴维斯难免寂寞,& Y0 S4 j% \  \( U
不时地想起他酷爱的中国文化。中国常驻联合7 e& g% j" j  B- \% g5 y" ]) H: D
国代表团离他家就五个街区的路程,他就利用: R  N+ Z5 a9 }2 I" w: a" B
他懂汉语的特长,成立了“戴维斯语言工作室”
. {$ [8 z- p* o" @6 `(实际上只有他一名教师),义务教代表团的外4 H( x* R9 Q) c
交官夫人们学英语。戴维斯语言工作室对于没/ H( }% i+ g& N! u: {: ~9 K/ L
有英语底子的中国外交官夫人来说好比“雪中
2 g6 b! r: B! R送炭”。在那里培训一段时间后,基本上可以应
& o$ o8 v2 d2 @1 G2 ]付日常对话了。而对于英语基础好的人来说,那
' q& _6 J- y% s就是“锦上添花”了。在那里我学到了正式课堂: l- I) k7 w2 U9 t$ G$ V2 W8 [* M
上学不到的纽约理语,英语写作水平也有很大
4 f- N2 I; `3 V' s, ?. S9 K% \: X6 Q提高。
3 F& U- Q, W4 |      路易斯女士是典型的纽约人(尽管她自己' V$ S5 ~) k  p4 x4 N/ _
不这样认为)。她的先生在退休前是一所美国大
( b4 _0 r$ {* m* N. F6 D学的校长。她出身于纽约的一户殷实人家,父亲/ G+ D) h* a' e: S8 k2 X& D( s1 B
是投资银行家。她大学毕业后就嫁给奥克斯先
( J/ M" Q8 V2 k# i. p生,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此后,她就在家相夫教
# q0 ], S3 Q  a5 r2 g+ s子。家庭经济的富足,使得她没有必要再去为生( ^* N( k( f7 ~# i, c
活奔波,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非
* u9 t2 ^, A5 w' `常普遍。孩子长大离家后,使路易斯拥有大量的9 K2 U$ s9 |' s
空闲时间,她最终可以从事自己喜欢干的、对社
3 K6 e7 X- L  f5 u会有意义的事情。她自告奋勇地为联合国东道7 F: t" u5 {5 ^9 U
主委员会工作,在委员会下属的语言学校义务
/ A8 d3 G1 e0 c. o为各国外交官夫人讲授英语。后来因为联合国2 _8 X, \+ x4 M+ C$ s- l0 F# a
经费紧张,该语言班就解散了。路易斯决心将这
, E7 t- H7 V+ R( c3 y! {个班办下去,从此以后每个礼拜三上午,她的家
% f9 A! {2 _/ S2 [& N, y" Y就成了各国外交官夫人聚会的场所。我在那里
/ ]# L- h/ G9 c4 o0 u. w' u0 |渡过了在纽约期间最美好的时光。

+ J6 I; Y* E; y& j) d: S' J7 z; w4 _, T2 D8 g3 P* m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0:41 | 只看该作者
9"11事件后,社区志愿者服务
  K0 S9 \) D' l: x5 |5 I发挥了重要作用

! i0 s9 I0 |5 x: i4 d/ e- d3 q      在美国其他城市的人眼中,纽约人给人的
' i3 y% E( S# S) ?5 _印象并不太好。前任纽约市市长朱里亚尼留给
: d0 Y0 m  y% C/ t我的印象也好不到哪里去。以我与纽约人打交6 a8 Y0 I. S& a0 E$ J0 N, y
道所得的经验,纽约人因“见多识广”,平日里给7 v! T! E% C& ?
人以冷漠、傲慢、自以为是的印象。然而,在去年5 F0 j% k2 C$ v
9·n恐怖事件发生后,纽约人的行动却让全世: U+ v% M/ P3 J, u/ r/ U( N
界的人刮目相看:他们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从9 Q$ }# B( \+ b* P( N2 |) d
容不迫”,以及在危机时刻的“休戚与共”。听刚- N. ?! ^' `2 K8 w* v! s
从纽约回来的人告诉我,我在纽约居住的社区6 Q* g# O6 {5 Q( o
里有一家纽约市最大的医院—纽约大学医学# i! X* b1 E  Q. E6 \; f  t
院,恐怖事件发生后急需大量血液。于是乎,纽: w& P1 I/ G5 p* q+ r! x2 E: t0 r
约大学医学院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献血队伍,
- ^$ C; @, W: C而且献血者的构成也体现了纽约市人口多族裔/ F9 A/ w: ~2 \5 [
的特征,有白种人、黑人、亚裔人、西裔人。当许4 D2 z$ C+ P4 S! q$ {" E$ F0 R) Q
多献血者看到医院门口挂着的“只要O型血”
+ _, t) {* z4 D(Type O Only)的牌子时,大失所望。以我以往
- b* k, S6 a2 P6 q4 r$ M7 l5 s/ n对于纽约人的了解,纽约人是比较害怕献血的,
% D3 l* V& R( S, n/ Q害怕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怕伤“元气”,而是因为
8 ?9 v8 e+ `6 G9 ?8 m* M怕献血感染上爱滋病毒。然而这一次是个例外,
3 x, C' J7 w9 v0 J- A  e. @$ T全市所有的血站都在很短的时间里纷纷挂出牌
; |+ N" o3 B; W2 F. x( {子,说明血库已满,让大家不要再排队等候献血
$ Q0 H8 @$ f! l2 r) o6 }* [) F5 N了。在组织救助中,除了国民警备队的官兵(纽5 g4 n4 b% S  E2 Z
约市的许多主要路口已由军队把守)、警察等政5 ~" K' I! @, t) l1 k! W
府雇员发挥作用以外,曼哈顿的许多社区的志8 {1 ~7 `  {) g7 D( r
愿者纷纷组织起来向遇难者家庭提供援助,如
( I# ?3 A& @* D$ J. g2 K募捐、维护社区治安等等。大家都觉得在这个时
' z2 j) W2 ]6 k9 Y* p( I刻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的同胞。在社. f4 G  N& k, D5 `% P
区居住的一位百老汇的演员,看到自己除了捐
# ^* w8 Y  r8 E; a% z1 H钱帮不了什么大忙,便站在街头唱了一夜悼唁3 @$ \; i$ [- i* e8 j" J
死者的歌,据她讲,这样做她的心情会好受些。
1 u- L) j2 n- l$ R$ ]      还有,“心理救助热线”在恐怖事件发生前
8 ], p+ L2 j* ~8 T; X的曼哈顿就有。这个热线是由曼哈顿各个社区
- E/ p4 a0 e5 \的志愿者主持的,意在帮助那些需要心理咨询
6 d! @4 @- n/ H) G$ b& T& t# _的人。比如说:纽约市妇女遭强暴的心理咨询热% t8 }; N4 H/ J3 `2 \* K
线一直以来是妇女在最困难的时候摆脱精神折0 k' ~( E0 ~" T- `( ?
磨的一种社区救助工具。9"11恐怖袭击事件发
: P, I" h5 ]  f& t! e+ @: Z生后,曼哈顿的许多家庭失去了亲人,受害者家  m. F* N) ~9 m, M7 y& k+ [; r/ R8 L
人日夜都遭受失去亲人的精神折磨。举例说,+ b4 G+ R8 W  s% c$ L& O
在9"11恐怖袭击6 ^/ c; Y* L% p9 S$ \6 P- e
事件中,纽约市各种职业中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0 ?4 m/ M% f1 ?7 j% L3 X消防队员,总数大约超过了300百人。一位在救
& G8 T3 m3 b* z$ U* T9 L助世贸大楼大火中牺牲的消防队员的妻子几次
' X4 a3 p  M) L# O打电话给救助人员说,她接到了她丈夫打来的
9 y+ J; f7 Q6 `' V/ }1 q/ s6 r8 ?手机电话,称他与另外10名消防队员在废墟中6 [% Y# i9 q' S5 [: e8 Y2 O
的某一角等待救助。救护小组立即按照这位女
8 b) k7 a4 f8 S1 ~% ?; C士的描述在废墟中仔细寻找,结果怎么也找不
' d7 c% y) R$ A$ b  F2 R+ V) t8 X+ U到。而那位女士还是声称她又接到了她丈夫的
7 E, t# _+ J1 G, Q* i- ~' c) d8 C. w电话。后来,人们发现是因为这位女士不能接受
% W: u5 u5 B: `; G5 U  u" p她丈夫已经死亡的事实所产生的幻觉。可见恐5 X9 B1 y- s: f7 ?) F. _) e5 A5 a
怖袭击事件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更难以弥合。" a7 r) A7 B) q4 ^. n: O4 Y: p
因此一条旨在帮助遇难者家属的救助热线
, v: j3 \  F9 G# X" n( s% A5 `( z(Line for Victim of .Crime)就产生了。这条热
/ N3 D/ N1 s" E7 y; d+ X! a线由著名的心理学家轮流值班,解答遇难者家, E5 H/ r" i% ?6 `$ [
属的心理问题。专家们帮助遇难者家属努力恢
. ?) H* a( l2 ?  B复自信,接受朋友和社区的帮助。当然,心理救
" G& V( {8 t' O5 A) F助热线只不过是社区帮助遇难者家庭的许多方( r. u  a# E+ h" L; _
式中的一种,别的事例还有许多。最让人感动的, J- _7 r) {7 ]! F" w; ?
是许多外州的青年志愿者自己驾车几十个小8 E7 B  n$ |6 U) q* }
时,有的甚至从美国的西海岸过来加人纽约市
1 j1 c$ K9 o9 g社区的救助活动。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真正体0 r% ]) a0 ?" n  b. Q, ~
会到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感。5 d& @, T' a5 f$ T( W5 a: d, ^( z: h
      一座城市最基层的组织是社区,城市的人6 T: C5 M4 ^( `2 H  O' N
文精神是由无数个社区的人文精神支撑培育
- I7 n! m: A" T/ ~# ^4 ^9 E的。更确切地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
. e" U, X6 x" {6 m  U社区里的普通市民展现给世人的灵魂!纽约之- X0 X! H0 l( ?" m6 k$ V$ b& ~
所以成为世界名城,不是因为一、二座摩天大楼
! r/ }& W, J6 I给她带来了什么荣耀,也不是它所拥有的财富
/ q2 z+ j2 T( B的多寡,更不是因为她的不可一世的统治者,而
$ q$ d0 i- U6 V: I是因为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社区居民创造的延$ z- N* B& B3 \, m
绵不断、世代相袭的人文精神,而在这璀璨的人
8 w7 }' P( c: z+ R9 N  e$ _% X文精神中,志愿者服务精神是其中最美丽的一- A& e1 e+ [$ o
朵奇葩。
0 R, \! w6 n0 `0 C, Z5 X; n
, f+ Z9 r& z  K, k
[ 本帖最后由 冰岩 于 2010-1-21 01: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9-14 20:15 , Processed in 0.05071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