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70|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冬泳运动是运动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23 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冬泳运动是运动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 N( `2 P. a- S# t/ U  r, P
【转贴】泳运动是运动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冬泳不单是运动,还具有冷刺激独到的健身医疗效果,这点已被世人所注目。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和冬泳爱好者都发表了很多有关冬泳学方面的论述。大量事实证明,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是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为一体的最佳项目。
& Q* L  a- r. O+ _9 d关于冬泳对人体的作用机制,“应激”论是目前被大多数公认的一种说法。) v" G7 D% w5 P3 Y1 d

7 ^# j& o: g; i+ d应激是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动因)作出相应的一些反应的全过程。* q- E3 |' k* \& m  |0 l$ h

6 B  X# I8 ~1 h4 X$ {3 y5 d, L适度的应激量可激发体内产生良性效应(产生适应力、抵抗力、免疫力),这就是应激的积极的一面,相反则损害机体健康乃致病。
) [' {, I& ]0 v' V  V+ u
+ C! p- B9 }% f5 }  R5 q- m0 _冬泳就是利用个体可接受的的冷刺激量来激发人体各系统功能向有利于自身健康生存方面转化。& v& p( l& r, B6 A" F, e

( P7 f- F4 V4 O一般冬泳爱好者应在夏泳的基础上逐渐过渡。慢性病患者参加冬泳应经过医生同意.初练冬泳时,每次时间要短夕刚下水时感到发冷,随后皮肤红,觉得温暖、舒适,这时应即出水,不能等到身体寒战、手脚发麻时上岸。9 [+ u( \) D( @3 s
/ Q& U# K  c& q
上岸后,应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直到身体发红为止,此时如较快地感到暖和,轻松,说明锻炼适度。上岸后如长时间暖和不了,即是过量的表现。经常按照科学要求参加冬泳,能提高心血管、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冬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9 @9 T* I, N+ \6 d
( o% z5 X& `, i) U" ^; N( E
按全国冬泳协会编辑出版的《冬泳》记载分类,在17.6度(广东虎门的冬泳水温)水温以下游泳就是冬泳了,然后再分3个层次:冬泳在4度以下水温时的为“冰泳”、在4-10度水温时的为“寒泳”、在10-15度水温时的为“冷泳”、在15-17.6度水温时的为“凉泳”。! ?+ y+ O0 P; _) ?7 `1 J

0 ]9 a/ W0 `  H- @- K由于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人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要比在空气中快许多倍,所以冬泳之冷冷在水中而不是岸上。在水中的冬泳者,: `- e) a+ S8 n- R
不但要为自己的肌肉运动供应能量,而且要通过血液循环向体表快速供热以保持体温% ^$ B  B3 q3 ?% }
冬泳之冷冷在水中,水温是冬泳难度的关键指标,而水有一大特点,即到了零度就要冰冻,因此全世界所有的冬泳者都是在冰点之上的水中游泳的。. _4 C9 o$ x" y" p
为什么敢冬泳的人不多,能坚持到底的就更少了?说到底还是人的意志问题,冬泳被誉为“天下第一锻炼”,又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原因亦在于此。这个“天下第一”的“勇敢者”确实不好当,即使有多年冬泳锻炼经历的人,每逢三九天还是要发愁,下水时也是要鼓起勇气的。1 E" {; L) d0 w: `; V2 ]5 `) N
: g# \! M# B  a
冬泳虽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运动,但只要了解了其中的道理以后,就不再那么神秘,其实它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了不起。我们只要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只要身体没有禁忌症,意志品质稍坚强一些的人都可以坚持下来。
  M' K- y+ s  p' a* i* j5 r/ _
9 D, U& l8 {6 X0 z0 C" ~“下水要果断”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使是游了多年的人,每次下水前也有程度不同的犹豫。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当只有你一个人下水时,你可能会感觉到很冷,但当一群人都下了水时,你的感觉就不那么冷了。所以,新手要尽量在人多的时段下水。6 X6 T0 g  s& n; m: A8 ?$ b3 t
冬泳是否指冬天里游泳?
4 _6 h  U' y2 M$ J这样理解不够全面。我国辐员辽阔,地跨寒、温、亚热三带。秋末初春时节亚热带“温暖如春”时,寒带还是“冰天雪地”。冬泳一般是指头年秋末至来年初春在江、河、湖、海,露天泳池水中游泳的称谓。室内游泳也能健身,但效果不如在大自然中的低温水里好。
% t% D$ L9 f* @6 z1 T& e# f7 E4 L: E, |" @) B$ P
冬泳时水温多少度最理想,游多少距离最好? 2 M" a( q5 T. m
这不能硬性规定。应根据所在地水域的水温,天气来调整游的距离和时间。水温1℃一15℃左右,冬泳都能取到理想的效果。气温低、风大时游的时间要少些; E- K' A( M" k1 B8 f9 F
冬泳下水前应做哪些准备? 1 m" C1 g* U3 e3 t3 z, H& ?
换上泳装后,在低温中活动腰、腿、肩3-5分钟,接受低温的空气浴,使皮肤表层适应零下左右的冷空气,这样在2℃的水中就比较适应了。( M0 K5 ]. d9 e
2 A, O" a! Y% ]/ {5 X
为什么说冬泳是“血管体操”? 2 N( x+ G4 f- u1 P' |2 E. m
冬泳是通过冷空气和冷水刺激人体进行锻炼,它能促进血液加速循环流通。皮肤在强烈的冷刺激下,表皮的毛细血管急剧收缩,促使血液回流心脏及深部组织,促使主干血管及心脏加速扩张,而后血液又被心脏强力泵回体表。如此循环往复,一张一驰冲击锻炼,血管的弹性增强了,延缓了血管的老化。同时血液在血管中快速强劲的流动,冲刷着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和胆固醇颗粒。即预防了血栓的形成,又减缓了血管硬化,故冬泳得到了“血管体操”的美称。7 R% i' y4 q9 i7 l

  S, g- ?4 P- I3 z' Y冬泳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哪些益处?   B* i, d& P9 w8 ^! [6 x
正常状态时,人都是胸式呼吸,即肺叶上半部的肺泡在扩张工作。其余的肺泡主要是下叶的肺泡长期闲置不用,逐渐失去活力,微血管闭塞,细胞膜功能退化,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易产生呼吸系统的疾病。冬泳时用腹式呼吸,全部肺叶都要运用,同时全身肌肉都在剧烈活动中,需氧量很大,呼吸次数又受技术动作限制,只能大口快速的腹式深呼吸,呼吸系统受此锻炼,肺叶扩张有力,肺活量增大,肺功能得到增强。所以冬泳对人的肺功能的锻炼能起到很好的作用。2 \: ]- j+ }! s$ R3 m- f( S

1 q* z9 P5 ~  i( g5 x冬泳对人的颈腰及关节疾患有什么益处?
2 _) R' P7 x6 r人类站、座、走、跑都是直立姿态或直立运动。从幼儿会走路开始,全身的肌肉只用于单向运动,缺少逆向运动,关节伸展运动大大缩小。直立形态时,脊椎间隙相互叠压,又缺少多轴性运动,颈、腰椎因气血流通不畅导致疾病从生,四肢因此血流受阻,大脑供血不足。而冬泳是平身和低头位的运动。蝶、仰、蛙、自由泳的姿势都是平位的全身性的逆向运动,仰游还有倒走的效果,自由泳和仰游的交替划水和打腿,能调整左右半脑神经的协调性,对调节运动系统的功能,开发人的智力好处很大,加之冷水的刺激,促进了血液流通,许多慢性疾病不治而愈。% d* `( Q% x0 A2 U% L( m

/ {0 j; b' y5 w0 h6 b- _1 i7 d冬泳对皮肤有什么危害? + o" l3 u; L- O9 [& O9 r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00-800倍,冬泳时全身皮表层都得到水的按摩,皮表层水按摩与皮下的强力血液循环不是同步的,这样改善了皮肤表面的细腻性,提高了皮肤的弹性,肌肉显得饱满,减少了皮肤的皱纹。冬泳者的皮肤光泽、红润、有弹性。由于在有风的大自然中脱换泳装,风吹后,下肢皮肤易干裂。预防的办法是:下水前腿部擦润肤甘油,每周洗1-2次热水澡,并擦甘油。
2 w' O* G% C  Y! ^3 z1 A% s5 W" [! k4 D$ W
为什么说冬泳是高速高效的运动? ; P/ l- Y' N; T5 _, W4 j
冬泳在水中的时间并不长,因不同地区的水温气候不同,冬泳者在水中游的时间约l一2分钟至十几分钟,用最短的时间就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水的导热能力是空气的30倍,冬泳一分钟相当于在陆地上跑半小时耗损的热量,所以人们称冬泳是高速高效的运动,而冬泳不流汗,人体的矿物质不失散,又大量吸收水面上的氧离子,对皮肤身体非常有利。4 q" d  I+ ?5 L
: e5 i/ G/ |/ _. s( g7 }9 v/ {
怎样才算科学的冬泳? + o5 @/ @% w) b7 Y  \
冬泳不是水温越低越好,游的时间越长越好。不能蛮干,不能攀比,要因人因地而异。应注意下面几点:(1)参加冬泳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从夏季开始,天天游或隔日游直到冬天,身体对水温、气温有了同步的适应过程。(2)身上有汗不要下水,下水前必须作准备活动,脱衣后适应一下气温,再向身上浇点池水适应一下水温,然后才能下水。(3)冬泳不能过量,要适可而止,掌握好“度”。身体状况和水温、气温决定人在水中的时间,刚下水感觉寒冷刺骨,不太适应,游一会儿就适应了,游到又有冷的感觉前,尽快出水上岸。(4)冬泳者之间不要互相攀比。在水中时间的长短,要因人、因时、因水温和游的快慢而决定。(5)出水上岸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穿好衣服,搓手按摩或慢跑使神经末端恢复正常体温。(6)过饥、过饱都不要下水,吃饭后休息一会再下水。(7)饮酒后,不宜下水。因人体进入冷水后,体表血液急速向心脏回流,与酒后血管扩张相对抗,且酒后加速了体表更快的散热,换气量大增,人体耗氧量成倍增加造成体内温度下降,表现为气短,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因缺氧导致窒息休克。(8)身体不适,休息不好,心情不好都不要勉强下水。+ v% c5 M- J0 w. T1 b& t
$ p2 N5 b7 ~; E
科学冬泳的这个“度”人体怎样掌握? 5 F1 _% p6 i$ J
可从三个方面掌握:(1)感觉;下水游一会,适应了水温后,再多游手指尖、脚趾的末端神经稍有麻的感觉应迅速出水上岸。(2)上岸身体发抖、打哆嗦,这是游的超量了。(3)观察:离水上岸后,皮肤发红,有还想游的感觉,此时正适量。反之皮肤发白、发紫,说明游的过量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2 收起 理由
过江猴 + 2 很给力!
白龙黑马 + 10 很给力!
金石茶园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9-11-23 20:5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才算科学的冬泳? ' p, D& w6 m: `9 M; w" P2 P/ e: m
冬泳不是水温越低越好,游的时间越长越好。不能蛮干,不能攀比,要因人因地而异。应注意下面几点:(1)参加冬泳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从夏季开始,天天游或隔日游直到冬天,身体对水温、气温有了同步的适应过程。(2)身上有汗不要下水,下水前必须作准备活动,脱衣后适应一下气温,再向身上浇点池水适应一下水温,然后才能下水。(3)冬泳不能过量,要适可而止,掌握好“度”。身体状况和水温、气温决定人在水中的时间,刚下水感觉寒冷刺骨,不太适应,游一会儿就适应了,游到又有冷的感觉前,尽快出水上岸。(4)冬泳者之间不要互相攀比。在水中时间的长短,要因人、因时、因水温和游的快慢而决定。(5)出水上岸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穿好衣服,搓手按摩或慢跑使神经末端恢复正常体温。(6)过饥、过饱都不要下水,吃饭后休息一会再下水。(7)饮酒后,不宜下水。因人体进入冷水后,体表血液急速向心脏回流,与酒后血管扩张相对抗,且酒后加速了体表更快的散热,换气量大增,人体耗氧量成倍增加造成体内温度下降,表现为气短,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因缺氧导致窒息休克。(8)身体不适,休息不好,心情不好都不要勉强下水. ]: O( u3 p% |/ K7 j
) U/ T% _! R6 h) v+ S  t7 A7 i
科学冬泳的这个“度”人体怎样掌握?
; b% S7 I$ X1 w$ a可从三个方面掌握:(1)感觉;下水游一会,适应了水温后,再多游手指尖、脚趾的末端神经稍有麻的感觉应迅速出水上岸。(2)上岸身体发抖、打哆嗦,这是游的超量了。(3)观察:离水上岸后,皮肤发红,有还想游的感觉,此时正适量。反之皮肤发白、发紫,说明游的过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2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11-23 22:10 | 只看该作者
冬泳运动是运动医学中一门新兴学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24 09:10 | 只看该作者
冬泳是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为一体的最佳项目。冬泳就是利用个体可接受的冷刺激量来激发人体各系统功能向有利于自身健康生存方面转化的。1 j6 R' g5 @# l! l  F
; t" G/ k- k" i2 l4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24 15:19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坚持科学冬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24 2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11-24 20: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对冬泳运动的五个误解- Z# X6 q# u# w  R6 ^
资料来源:HULIANWANG
( P: ^- c- F5 H3 Q" O
: E# ?. Y2 I! k" ?% a误解之一:冬泳不冷   常有人问冬泳者:“冷不冷?”,年少气盛者一昂脖子回答:“不冷!”其实这纯属吹牛。你一个恒温36度的血肉之躯,没有海豹鲸鱼那般的皮下脂肪,在冷水中会不冷?真要感觉不到冷的话问题就严重了,肯定得去看医生了。由于一些泳友的豪言壮语,许多人便认为冬泳者火气旺不怕冷,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冬泳是非常冷的,至于冷到什么程度,不亲身体验一下是很难描述的。如果你在冬天用冷水洗过衣服,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估计:双手浸入水中的皮肤面积,大约只占全身皮肤面积的二十分之一。所以冬泳算得上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寒冷之最。 ) l0 h  Z" j1 ^+ K+ i$ p2 `* a
误解之二:冬泳与洗冷水浴差不多   不少人有冬天洗冷水浴的经历,便认为冬泳的滋味大概也差不多,这也是对冬泳的一个误解。冷水浴与冬泳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洗冷水浴时,皮肤表面只有局部区域有薄薄一层冷水流过,人的体温很容易将其加温,所以往往洗得全身上下热气腾腾,而冬泳时人全身浸入水中,身体根本不可能使周围的水升温,只能全力维持自己的体温不降低。所以洗冷水浴与冬泳相比可谓小菜一碟。这样说可能会开罪洗冷水澡的朋友们,但却是真话,不信你可以去试一试。不少冬泳的人以前是洗冷水浴的,对此都深有体会。
* g/ U5 l, O7 r8 J, p% l误解之三:岸上冷,水里不冷   有一些人以为:冬泳者脱了衣服光膀子暴露在空气中会很冷,下到水里就好了。这是极端错误的。由于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人在水中的散热速度要比在空气中快许多倍,所以冬泳之冷冷在水中而不是岸上。在水中的冬泳者,不但要为自己的肌肉运动供应能量,而且要通过血液循环向体表快速供热以保持体温,冬泳的热耗极大的原因即在于此,初试者几乎个个会胃口大开。
$ e- U1 X+ {$ S: R误解之四:南方的冬泳比较容易   人们常在电视上看见俄罗斯人、哈尔滨人在冰天雪地里冬泳,认为这才真正了不起,其实又是一种误解。笔者就亲身在俄罗斯、哈尔滨尝试过,他们的冬泳并不比南方的冬泳艰难多少。原因十分简单:上面讲到冬泳之冷冷在水中,水温是冬泳难度的关键指标,而水有一大特点,即到了零度就要冰冻,因此全世界所有的冬泳者都是在冰点之上的水中游泳的。在隆冬季节,南方的水温也会接近冰点,与北方冰层下面的水温相差无几。
$ R1 P: m/ o3 t. c误解之五:普通人不适合冬泳   常人对冬泳运动的最大误解,莫过于认为该项运动需要特别强壮的体魄而不适于普通人。出乎他们的想象,人在冬泳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人类至少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原始状态,当时的人冬季赤裸着身体四处活动,难免过河甚至下水渔猎。而人穿衣御寒并借助桥梁舟揖之利的历史,至多也只有万把年。无数代老祖宗储存在我们的体内的能力还远未真正退化,只不过潜藏起来罢了。所以普通健康人的身体完全适宜冬泳。但为什么敢冬泳的人不多,能坚持到底的就更少了?说到底还是人的意志问题,冬泳被誉为“天下第一锻炼”,又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原因亦在于此。这个“天下第一”的“勇敢者”确实不好当,即使有多年冬泳锻炼经历的人,每逢三九天还是要发愁,下水时也是要鼓起勇气的。 ) W+ H8 T" ]7 d: Q6 X4 B

8 i9 f: L9 _# g# h$ |: G[ 本帖最后由 KK搏浪 于 2009-11-25 14:0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11-25 15:22 | 只看该作者
普通健康人的身体完全适宜冬泳。但为什么敢冬泳的人不多,能坚持到底的就更少了?说到底还是人的意志问题,冬泳被誉为“天下第一锻炼”,又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原因亦在于此。这个“天下第一”的“勇敢者”确实不好当,即使有多年冬泳锻炼经历的人,每逢三九天还是要发愁,下水时也是要鼓起勇气的。
7 p; A$ |: c7 \0 U' L% L           我是一个新队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冬泳的确是人的意志问题,并没有那样可怕。只要鼓起勇气下到水里面,能坚持三十秒左右的艰难呼吸。就没有问题了。冷也就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11-26 20:01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11-28 12:07 | 只看该作者

冬泳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利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测量14名坚持冬泳1~6年男性的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发现冬泳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认为冬泳可改善脑血流状态,增加脑血流量[1]。李雪丽等对坚持冬泳4年以上者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冬泳组与对照组心率分别为(64.86±5.28)和(71.31±3.84)次/min(P<0.05),心搏出量分别为(90.53±10.45)和(77.50±15.12)ml/每搏(P<0.05),心输出量分别为(5.86±0.72)和(5.28±0.49)L/min(P<0.05)。肺脏最大自主通气量分别为(85.47±13.62)和(55.12±13.42)L/min(P<0.01),肺活量分别为(3520.13±577.81)和(2512.64±581.28)ml(P<0.01)[2]。任淑兰等对55岁以上冬泳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对照组1993年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差于1983年(P<0.05~0.01),而冬泳者却保持在较高水平。1983年的肺气肿对照组到1993年时大多数已发展为肺心病,心肺功能多次衰竭;而1983年患肺气肿的冬泳者,经10年的冬泳锻炼,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1983年两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接近,1987年出现差异,到1993年,冬泳组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心功能指数、心率、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01)[3]。综上所述,坚持合理的冬泳锻炼,确能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 A0 h' N7 M- i0 ^9 n9 X   冬泳健身注意五个方面(转贴)6 f% ?9 {& r0 `& T/ @& L5 m( C
4 y# R7 b4 U9 L# S) _* u! D# e
3 |2 B+ R2 \3 R' Z
冬天里,一些人喜欢以冬泳锻炼身体,但是专家提醒说,冬泳是大部分人都可以参与的,但是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科学进行,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必须注意以下五点:$ d$ }& J4 I( N3 t+ {
2 B/ r7 D( `4 O) V- U  v
  第一,因时、因人、因地而异。参加冬泳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健康状况、游泳技术等确定游泳时间。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水温、水域、水质和流速;
, f& P+ P, N; [7 V7 s7 ]4 t5 L
8 @& w& k" b. o( Y7 Z, A3 ?  第二,要循序渐进。这一原则对于初次参加的人和有经验的人同样适用。初次体验冬泳的时候,会感到很强烈的冷刺激,当身体感觉承受不了时一定要及时出水。随着对冬泳的逐渐适应,再渐次地增加时间;% `+ e9 U! c- k0 m

& T: l2 F9 a% O! j  第三,要持之以恒,保证一定的冬泳频率。游泳要从夏天开始坚持不懈,逐渐适应水温的变化,这样就不会因为在冬天突然下水而感到不适。同时,冬泳对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只有多下水尝试,才能更好锻炼身体;
6 [9 J6 g% O# j2 y4 E" w& U: e" `, L, [5 j
  第四,入水前后都要进行适量的运动。由于冬泳具有冷刺激强和散热快的特点,因此,在入水前要活动全身筋骨,加大深呼吸次数,使身体逐渐适应低温。出水后应通过跑步、跳绳等活动尽快恢复体温;
8 ]8 b, f7 ?' H$ ?
9 q, m: @$ f- f% P5 S  第五,一定不要单独进行冬泳。冬泳对人体有着很强烈的刺激作用,而这项运动大都是在野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冬泳的时候,一定要有同伴。这样冬泳者之间可以相互照顾,降低危险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交流,在锻炼身体之余愉悦身心。
# M" A  g, l* V. M: A5 D) F   转贴中国冬泳网)2 x3 j- c( h  F1 a  _* Z
冬泳需要讲究科学。概括起来,就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 U% _( M( z$ J2 N8 Q( K3 Y
除了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精神障碍、体质过弱,以及妇女经期等原因,一般人都可以参加冬泳。据现有文献记载,冬泳时寒冷的冰水刺激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没有什么不利影响;已怀孕的妇女参加冬泳,也未见对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实际上,冬泳大军中,一般都以中老年人为主力。在冬泳群体中,流行着“六十畅游,七十慎游,八十停游”的说法。当然,这说法只能让一般中老年冬泳爱好者作为参考。冬泳的兴趣不减而身体强壮者,“七十畅游,八十慢游”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 p' R+ @2 O8 N1 p, E参加冬泳,必须先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一般来说,从安全角度看最起码的条件是用任何一种姿势能游500米。冬泳是人体从舒适温暖的环境突然进入寒冷艰苦的环境的一种运动,因此,对人的意志品质要求较高。泳前的肢体活动、高声大叫、唱歌及其他形式的热身活动,都是为提高承受能力而作的准备。
% f3 q4 _1 S# _冬泳者入水后,精神要高度集中,动作要十分谨慎,避免任何可能会伤害身体的情况。 . d% v' i/ B) }# k6 \; I8 u
要想冬泳,应该从夏、秋就开始游泳,逐步过渡到严冬。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我国北方,最艰苦的游泳时间,应该是结冰前的一二十天,这是最考验人的时间段。过了这个阶段,即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也无所畏惧。
0 w" K1 M+ {: u" b一天中什么时间下水最好?每个人的条件和习惯有所不同,但若从自然条件而论,当然是中午前后的一段时间为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日照充足,气流相对稳定,风力不大。 # R. I( ^" a( a: e- I* i% y) |
冬泳的量是个大问题,是科学冬泳的核心内容。冬泳不像一般游泳那样强调距离和速度,冬泳更注重的是在水中游泳的时间。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游泳的技能尽管差别很大,但在寒冷的冰水中游泳时间的长短则差别不是很大。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和娱乐,不是一种挑/ A! X* y4 l3 L5 k9 e& G
战极限的运动。至于在冰水中游多长时间效果最佳,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也要因人而异。在水温为1~3℃时,有的人只能双手动作十几下,游几十秒就上岸;多数人游一两分钟;能游三四分钟,就很了不起;如游七八分钟,就要有拼搏的勇气了。 * J: v- x8 b9 G. x& M; u
冬泳要量力而行,任何人冬泳,都要掌握一个度。不少冬泳者在冬泳的实践中根据个人的情况总结出来了适合自己冬泳的度,十分严格,运作起来也十分自觉,十分认真。冬泳时间上的度,乃是广大冬泳者结合个人身体状况所形成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有着生理科学和/ K# K( t( ?. A( _  b  {- M
生化科学的依据。不按照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逞能和蛮干是要不得的。
, |. _; w: ?3 @6 z8 |7 Z% H冬泳出水后的恢复性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进行跑步、跳绳、擦身等等。 0 ]/ H/ j& ?8 L! o5 s! z2 u
至于冬泳的地点,可依条件而定。最好是在室外江、河、湖、海、水库等自然水域中进行,但一定要有安全保障,不要在不熟悉的水域贸然下水。
8 J1 V1 v7 @& A1 l最后提一句,冬泳是一项群体性很强的运动,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6 ~( X: s; |6 ]+ G
  冬泳注意事项+ F; J2 h$ Z* s  R) Y& f4 R6 }
自然水域最佳
6 V$ c" Q# }7 x6 J# U' P4 T" \自然水域是冬泳最适合的场地,包括河流、湖泊、人工水库、室外游泳池等水域。由于室外环境中日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清洁,能很好地利用空气、日光和水进行锻炼。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要了解水质情况,有无污染,还要弄清水下情况,包括水深、水闸地区、急流动向、水下有无杂物和水草等。其次,在结冰期间注意不要以身体接触金属物体,在冰上行走应穿拖鞋等以防划伤或冻伤。在海域中游泳应选择有沙滩、无礁石的岸边。由于海水冰点比淡水低,在北方地区往往水温低于零度仍不结冰,因此在严冬季节冷刺激比淡水还要强烈,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应相对减少。8 o3 D1 A$ k8 v( Q" e  z7 o0 Q
中午冬泳最好6 T# Y' o: {9 J8 v2 s4 }
选择冬泳的时间,根据个人的生活和锻炼习惯、工作条件因人而异。由于冬天天寒,以中午游泳最为合适。此时日光充足,气温相对偏高,对于在职的爱好者来说,利用午休时间进行冬泳比较方便。应注意饭后冬泳不宜过于剧烈,以免影响消化。6 v) u' ^! y% B! i' w: ]4 C. |: |
早晨冬泳的优点是空气新鲜,水净浪缓,河岸和海滨负氧离子含量较高,但缺点是气温较冷、日光不充足,水温也是一天中最低的。夜间冬泳光照不足,易发生事故,应特别小心。
1 P) n8 z1 o$ ~8 E特别注意头部保暖
- T2 t6 ^+ s: L冬泳时在水中游进尽量使身体保持水平状态,泳姿以平稳游进的蛙泳为最好。当水温很低时,采取抬头蛙泳的姿势,以免头部受到冷水刺激,对体弱和老年人更为重要。
( d; v% M- n! ^2 @" P6 ~  _  U对于全年进行户外游泳的人来说,在较暖的季节里,采用多种姿势要比单一泳姿好,可以延长游泳距离,同时使身体肌肉及心肺功能得到全面锻炼。对于老年人来说,应该尽量避免跳跃入水,以免因瞬间加快心率和增高血压而导致疾病。另外,当水温接近零度时,入水应采取渐进方式,即:脚、下肢、腰、胸逐步入水。脚先接触冷水,可引起皮肤、内脏和肌肉温度的升高,使机体获得良好的预刺激,缓和冷水刺激的突然性。& w' T9 ?$ P* J/ m  A1 _
重复下水要在10℃以上( p8 p5 {4 n9 x& O$ V9 \$ T* r
重复下水是指在冬泳中采用分段游、多次下水的方法。这种游法可以利用冷水重复刺激,将冷水浴和空气浴紧密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当水温与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时,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例如每次游50至100米,上岸休息3至5分钟。但当水温在5摄氏度,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时,会出现水中与陆地上过强的冷刺激与散热现象,不利于冬泳者的健康安全。: R1 o- T0 v% ^  F
饭前锻炼效果最佳1 S' `, G0 p/ H4 x# D
有些冬泳者认为,吃饱了去冬泳比较有劲也会有更多热量,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化器官对温度的反应很敏感,热刺激可以引起消化器官兴奋,冷刺激则起到抑制作用,吃饱后立即冬泳影响消化吸收,容易引起急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而饭前冬泳,脂肪细胞内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通过运动比较容易将其“动员”出来转化为热量消耗掉,效果最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KK搏浪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11-28 13:0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17 0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17 18:42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白龙黑马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8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龙黑马 于 2013-1-18 09:28 编辑 % g6 V1 S2 `- [  b% O+ f' r/ f9 D

( e6 z5 ^! A1 ]- ^: F温故而知新,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18 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9-18 09:39 , Processed in 0.048768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