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嘿 这是网上看到的哦,我不懂阴阳之说,只是好奇,拿来放在这里了。供大家参考啦!
. R! M( g) o- X- w+ X2 C
; k) z. [ I$ T Z3 F: L! c 当夜幕悄悄降临,霓虹灯开始闪烁,街上的女人便活跃起来。一个个浓妆淡抹、暗香盈袖的女人,或穿梭于车水马龙,或纵情于歌厅酒巴,或相会于花前月下,……这时的女人一改白天的疲惫,情绪与生理都异常兴奋,把黑夜当成了悠然畅游的大海,成为黑夜的主人。相比之下,在白天生龙活虎的男人,这时则显得比较疲惫,顶多撑到23点左右,便再也提不起情绪。
& x0 V/ Y9 y. y; A" _6 ?/ c4 \! P2 r* x9 S7 x1 i) `5 z" t ~
女人为何在黑夜里特别兴奋?
, f: S( e& s# q* R 从生理学上解释,黑夜是女人的情绪高潮期。至于为何是高潮期,就难以详解了,就好象只知道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其实要是用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来看,则是比较浅显易懂的。
( {/ ]& E9 Y" u2 M5 \" h \6 ~! ?: \- Q0 X6 p% X
中国古人在看待大千世界时,总能运用一些概括性的理论。而这些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一些基本法则。比如阴阳五行学说,它的起源要上溯到四五千年以前,从《黄帝内经》到《伏羲八卦》,都充满了阴阳五行的味儿。后来的《易经》更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再后来的道家把阴阳五行学说发挥的淋漓尽致。道家把原始状态比作“太极”,太极生“两仪”,此“两仪”便是“阴阳”。 9 H$ x+ t& H/ l8 Q- _. |* D
" I4 C" R# @/ T, D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阴阳属性的。正是由于阴阳的交合,才产生了万物。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比如男属阳,女属阴,阴阳交合,才能生育下一代;天属阳,地属阴,天地交合,才有风雨雷电,才能滋生万物等等。阴阳不但存在于异体之间,同时也存在于个体之中。男人全身属阴,只有一点吐阳,而女人全身属阳,只有一点含阴。这种状态在道家的“太极图”中表现的尤为明了。“太极图”有一条阳鱼和一条阴鱼组成,阳鱼有个黑黑的“阴眼”,而阴鱼则有个白白的“阳眼”。如果你观察一下,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太极图”的构造,竟然与现代人所拍摄的银河系的形状惊人地相似!
& ~$ r3 h. D$ L# m0 s5 }& }
+ ^! d. Z+ J. Z' k0 E% E 古人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为何能观测到遥远的宇宙天象?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0 u, Q1 h3 {0 `# h7 ~0 G9 o0 u其实中国古人,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运用自身的智慧进行推理,这种推理不仅是逻辑推理,而且也是形象推理。他们把逻辑与形象完美地结合起来,就能推导出一片科学的天地。
( @$ h% o: V) O! t. g9 x8 a# N# I5 W2 W# e5 U4 q' Y2 J- \
古人推测到,每天十二个时辰,都是有不同的五行属性的。而这十二个时辰也可以子午对分,比较而言,其中白天阳气较盛,从“子时一阳生”,到午时阳气盛极,开始减退,至亥时末完全退尽;黑夜阴气较盛,从午时一阴生,到子时阴气盛极,开始减退,至巳时末完全退尽。阴阳二气象潮水一般,相互交替,此消彼长,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现代科学证实,这种阴阳交替,既如日月交替,又如潮汐现象,其实是太阳和月亮之间,或太阳月亮与其它星球相互作用的结果。
. w" X$ q* ]* \" [' z0 j" K9 ~/ @+ c) i( ~4 f& `, R( g& \( d+ {, ~" K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大千世界的一分子,这种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理与情绪。从一定意义上说,男人属阳也喜阳,所以在阳气较盛的白天特别有精神;女人属阴也喜阴,所以在阴气较盛的黑夜特别活跃。这就是女人在黑夜特别兴奋的原因所在。
+ X, x) b! D. }3 @; g7 f$ i; }
D3 |. A$ T4 g2 N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其实,纯粹的黑夜女人也是不爽的。她们喜欢月光如水的黑夜,喜欢花前月下的温柔;她们喜欢黑夜里的光线,喜欢黑夜里的灯红酒绿,喜欢各类灯光与黑夜交织成的黑紫色。同时,黑夜里的女人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女人与黑夜浑然一体,天生尤物,就象红与黑很容易混为一体一样,透出一种迷幻诱人的色彩与情调。而男人之于女人,则象是黑夜里的一束束阳光,照亮了女人的眼睛,激发了女人的欲望,更增加了黑夜的情趣与魅力……
- J9 R6 {6 G( Z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