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姑娘”是怎样变成“老马”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 P/ l3 A5 [" J  W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L& X8 L, B& K! s/ o( z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6 T( `2 ~. h3 @7 S+ N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3 r; f/ `: M  b! [( ^, P9 Y    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
* v: t; C0 i. D* e2 Y: ^    为什么低着你的头?
( q* ^: w; [3 z    是谁叫你这样的伤心?
8 [5 U, I: C5 N: `    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

* x0 |$ _9 M. s  h7 e. s* |    你看吧,这匹可怜的老马,9 j! z# n5 q+ g' G( \
    它跟我走遍天涯。
, W" u5 ^, ]& S; [) d- R    可恨那财主要把它买了去,
6 E3 R0 [1 S# t9 T; R1 ^9 j    今后苦难在等着它。
- Y( @# X2 s4 B
    上面是俄罗斯民歌《三套车》的歌词,译者是高山先生。《三套车》这首歌在上世纪中期被译为中文后,很快就在神州大地上流传开了。. s* C, B' \$ Y, o" P
    记得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是19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在济南山东剧院举办的一场春节音乐会上。那时,作为一个喜爱俄国文学的少年,我已经读过了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忧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姚纳的老农夫。他的妻子和独生子不久前在贫病中相继去世。他在乡下生活不下去,就带着自己的老马来到城里,以赶车为生。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他等了一整天,才在深夜拉到一趟客人。他想向乘车的人诉说一下郁积在心头的忧愁,但乘车的人却冷漠地拒绝听他的倾诉。他只得在回到大车店后独自向自己的老马诉说心中的忧愁。第一次听《三套车》时,我就想到了契诃夫的《忧伤》中的老农夫姚纳。说来也惭愧,作为一个和俄语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同时又“读书不求甚解”的人,我在后来的四十多年里就一直是这样理解《三套车》的歌词的,根本没有想到歌词有什么问题,直到几年前蓝英年先生的文章《世事关心天地间》发表为止。蓝先生在文章里写道:“财主买老马干什么?当年译者误把‘姑娘’译成‘老马’,把同样可以代替‘姑娘’和‘老马’的人称代词弄错了。以讹传讹,一直唱到今天。”
! @: C& z+ X6 @. N) \. N$ L  F    我曾和蓝先生谈到他批评《三套车》歌词译文的事。他告诉我,以前他也是按高山译的歌词唱的,尽管觉得那意思很别扭。后来,有一次在朋友家听《三套车》的俄文唱片,才发现高山确实是译错了。/ n, e9 O4 B" ^
    于是,我在俄国的网站上找到了《三套车》的俄文歌词。下面是我补译后的《三套车》的完整歌词(前两段基本保留了高山的译文):
  f) ~7 ?3 l6 Z+ o6 [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 V5 `6 |8 ~# b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R7 \8 v4 ^) V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5 Y4 k/ h7 r  S8 E    唱歌的是那赶驿车的人。4 w% Q! s# [1 }2 I
    “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
* i8 j  P1 n* W. l1 P    为什么低着你的头?
& Y7 e: H. z9 A4 R; i: d. b, k    是谁叫你这样的伤心?”
; `, N7 _. \* D' S- c6 m$ z    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
( p- b8 k1 z, z( Q, T7 W    “唉,好心先生您听我言。( j7 t9 O& A, E( L9 Y
    有位姑娘我爱了快一年,
2 H5 O. a/ ]% a8 b9 `  j: d9 S    坏村长总骂我没有钱,5 l) i# f% _: M( d' _
    急得我心里似油煎。) F: a7 S0 `2 u
    唉,很快就要过圣诞节,4 a' ]% H5 {& p# d
    姑娘她出嫁在大年夜。
- D$ ^9 ?% l. P% [* |    她不爱的富人要娶走她,% a, ?6 s0 }$ p9 g% n9 X
    从此我俩将永远隔绝。”2 Y  @- f, R. ?6 ^: I
    赶车人讲完沉默不语,& ?! C6 G5 r* f! y" j3 ~
    把鞭子、手套塞进腰里。
3 e9 A. w8 b3 I    “到地方了,我的好马,吁!……”* o7 u& s" E& E2 L9 ]2 b
    说完又伤心地长叹气。- O& W% j# U9 |% o  o
    原来,《三套车》这首俄罗斯民歌实际上是一首情歌,它抒发的是沙皇时代一个农村青年未能和自己相恋的姑娘成为眷属的痛苦之情。但作为民歌,《三套车》不只是抒情,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有关当时俄国农村的社会面貌、民间风习的文化信息。而它的抒情,正是寄托在这些深厚的文化信息之上的。这也是它在俄国及俄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长久流传的原因。$ Y% t2 {2 y4 K3 V4 N: z0 k" v
    当时,俄国各地已经有了官办的遍布城乡的驿站,为出差公干的人提供马车和赶车的车夫。普希金的名篇《驿站长》讲的就是发生在一个驿站里的故事。《三套车》里的“赶驿车的人”正是一个被驿站雇用的农村青年,他赶的是公家驿站的驿马(这些马是不能随便买卖的,即使财主想买也不行),拉的是出差公干的官吏。他虽然有固定的收入,但毕竟工资不高,还住在农村,并爱上了一个农村姑娘。《三套车》中赶驿车的小伙子没有被恋人的父母、长辈们,包括村长这位权威人士看好。歌中的“富人”并不是财主,而只是比“赶驿车的人”富罢了。这里的关键不是“富人要娶走她”,而是“她不爱的富人要娶走她”,因为在“赶驿车的人”眼里,没有爱的婚姻才是不幸的婚姻。这样,在“赶驿车的人”的心头,除了无法娶心上人的痛外,又加上了为心上人未来担心的痛!
! W. K& Q2 a1 x8 p    把两种译文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高山先生漏译了歌词的第三和第五段,错译了第四段。而正是第三、第四段歌词说出了“赶驿车的人”“为什么忧伤”的原因。更合理的解释是:译者在左倾思想泛滥的年代,把文艺作品当作打击敌人,宣传群众的武器,对《三套车》的歌词进行了穿凿附会的 “再创作”,得出了他的译文。于是,一首青年人反抗旧婚姻的忧郁情歌就带上了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而姑娘也就变成了“老马”。
6 {' S/ q4 w8 t9 e5 g6 l+ M% y* X, N    (据《中华读书报》余一中/文)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唱了几十年的歌,竟被翻译忽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 10:2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4-1 11:16 | 只看该作者
啊·,是这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4-5 09:49 | 只看该作者
再把老马变成姑娘可就难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4-6 06: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老马也是姑娘变得就好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4-6 09:10 | 只看该作者
哦,是真相飘浮出水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4-6 11:19 | 只看该作者
马姑娘是哪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8-2 00:11 , Processed in 0.05470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