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心的人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总是短暂的,容易被一些细微的事情打断。而快乐之所以不能持续,在于我们的快乐需要“刺激”。从根本上讲,它们是食品、新奇事物等外界环境“刺激”的产物———这也正是我们人生之乐的日常状态。 但是,用刺激“制造”而不具“独立性”的快乐,很容易“疲劳”。快乐的“刺激机制”时间长了就会钝化,需要不断的新刺激,由此陷入“新鲜-厌烦-新的刺激”的疲劳循环。如同我们的食欲快乐,如果天天吃山珍海味,很快就会食而无味。这时,我们的饮食之乐,与刚刚解决温饱之时并无两样,也许还要更少。更为重要的是,刺激带来的快乐与没有刺激时的空虚、痛苦,是“携手并进”的--当我们所谓的快乐“升级”时,痛苦也会加重。
' A9 v B( w% v; ?1 H g# Y 国学大师梁漱溟曾提出,人的快乐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向外寻求“刺激”,靠外在的环境改变来“创造”快乐;第二种存在于活动中,可谓“游戏的快乐”,如画画、唱歌,但也需要外在环境的支持和改变;还有一种人生快乐,即“自主的快乐”。
4 K" e% H! t. V 前两种就是现代消费文明的产物,它们刺激人的欲望,让人在不断增生的欲望中“收获”快乐;这种快乐的获得方式(特别是物质刺激),投入不仅会越来越大,而且容易陷入快乐刺激机制的“疲劳循环”。
/ F, H6 d- q1 H$ e$ Y “自主的快乐”则跳出了“刺激-满足-厌倦-新的刺激”的循环。这种快乐在梁漱溟看来,就是生机的活泼、畅达与波澜;“乐是人心上的”,用不着寻求刺激来获得。“要是当真把生活重心--情趣放在生活本身,那么,生活就时时是新。”快乐源自生活本身,而不是“悬坠”在某处的果实,得到了就快乐,得不到就痛。' `; n x w2 \% J
孔子所谓的“仁者无忧”,按照梁漱溟的理解,“仁”就是“按照他自己的生命之理去生活”,他可能也会悲,也会哭,但他是感触而止,过而不留,所以他的生机依然流畅而不停滞堵塞。这就像小孩子没有忧愁一样,他们即使哭,也是畅快的,不会让痛苦停留于心,因为他们的生机流畅。
1 M4 g+ k: e+ H+ q% C6 K 人追求外在的情趣,寻找快乐的刺激,一路下去,总会面临苦与乐一同“升级”,所谓“苦乐参半”,人只有把情趣转移到自身,才能让快乐“可持续”。很多人在欲求的循环中不能自拔,正是因为不能把快乐的重心放在生活本身。
# x! G" T- h! b q$ B' b 这种“可持续”快乐观启示我们:在基本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快乐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多寡或社会地位的高低。芸芸众生,多数人注定平淡,但他们却可以成为一个让自己很快乐的人--快乐存在于看似普通平淡的生活本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