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力而行,科学适量
) K/ Y) k4 J9 ` x$ z7 V4 K M8 C' N! W& ] @7 ]% R
1),冬泳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每次冬泳的时间宜相对固定,让身体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到时身体会主动做好适应冷刺激的准备。
% D$ n' s+ @# F7 ]. ?1 N2 Y+ w* G ) C" C$ D4 l- e5 o7 f
最好选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左右的时间,若只能早晨冬泳时,要在起床后少量进餐和运动半小时以后再进行冬泳。饭后、睡前不宜冬泳,大雾天、大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冬泳地点宜在背风向阳处,这里气温较高,人在水中或是出水后都会感到舒适。 + r( q' O6 r4 o( Q' g
: B$ }9 @7 c' f0 m I 2),要作好准备活动,下水前要把肌肉活动开,然后更衣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大约要5分钟,身上有汗时不要冬泳,要等汗散发,让身体凉下来,然后走入水中,先往身上撩一些水,再全身入水,这样可以防止发生抽筋现象。 ) M4 o8 T6 V4 u6 {: X) Q( H* X2 O
4 A+ F4 n" L; z( Y. ? 3),冬泳时的感觉和泳量的控制:泳友入水后的感觉过程一般是冷(寒冷期)-暖(热张期)-冷(寒颤期)。在感觉暖的阶段是可以继续冬泳的时段,下水后游过一段时间以后,当手指和脚趾先感觉麻木难耐时,应及时结束冬泳,如未上岸继续冬泳,就会出现身体感觉第二次寒冷、皮肤发紫并呈现鸡皮疙瘩,即为运动量过度,是须上岸的紧急信号,应立即上岸,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 ( ]% I- b8 P ^
5 D7 a- v, t& z+ T4 ^
因为冬泳时人体会产生内啡呔,泳友的心情特别愉快,有些泳友就误以在水中冬泳的时间越长越好,产生过一些反面教训:据《全国冬泳通讯》资料记载,出现过因泳友冬泳时间过长、运动太剧烈而昏迷、带来心脏病等严重后果、甚至猝死的几例教训。冬泳爱好者还是谨慎一些、注意科学冬泳比较稳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