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新年抒怀
4 m! }6 y' C; W! H- Q 我“乐活” 我健康 我蓬勃# e- b! ^9 S" O1 ~# y
——献给青年冬泳会员朋友
: @& W2 Q- X& ]+ R0 C0 V0 S ] (2008年12月31日)& C2 d# Y1 u7 p
4 `$ F5 q) M4 F5 m/ p' ~! I 若水
J0 n/ Q1 ~ b$ M8 L9 K- m1 V 1985年,时龄39岁、刚踏入白领坐车族(吉普车)的我,就几乎心存反感地远离官场“四风”(即吃喝风、麻将风、摆谱风、奉迎领导风),不怕非议、胆敢在县城追求时尚——(仅在单位联欢时)跳交际舞(被称为“风流局长”), 竟然经常上班步行、下乡骑车(有公车少坐——被称为“傻瓜”)。
0 ~9 g8 R, f" Q& u9 q# J! M1987年奉调省教育委员会工作至1990年代初,我不但渐渐远离“四风”,更先后断然实行“三戒”(即戒麻将、戒烟、戒酒)。每天到儿童公园坚持晨练、放声学习唱歌;而后,腰别日本记步器、强行每周力争七万步。' g, W! `3 J, R" E5 i+ R6 r
2000年,当离开教育局长兼党委书记岗位到省教育学会工作之时,我便以“思维不乱、思想不僵、志存高远、青春永驻”十六字自勉。转岗第一天就心情愉悦地在斯大林大街上急行军7.5里路上班,头浸微汗。
1 _: J' l6 f1 [ 2001年夏,在我主持的(第二轮)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重点课题“青少年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全省开题会上,将我书写的“播种责任、收获良知、祛除浮躁、远离功利”十六字条幅挂在主席台上,作为我们——研究者之间研究宗旨与日常行为的共勉。
; s6 ~9 W2 e9 p( R. k' y 2003年春,当SASI肆虐之时,我毅然地跳入儿童公园“水之恋”泳池,由春夏至仲秋。10月19日,作为一名新兵被(冬泳)救生员动员又加入冬泳行列。从此,回到阔别34年的南湖泳区,冬泳至今一发而不可收。' h& E* H; M8 m
东北师大毕业从教四十年——至今我仍担当繁重工作,仍抱着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在近60岁前后)又学会(夏季)轮滑、(冬季)滑雪,随即也爱上骑行、登山等户外活动,近两年,又增加在冬泳基地健身房的健身项目。
- J6 K3 ?$ {6 Q% ?, n 尽管不少人认为我不合时代潮流、不谙练官场法则,批评我是失败者(表现:1、没有充分利用公权力资源;2、没有再上官阶)也不乏其人。但,窃以为:我选择了一条不悔且可老来自慰的人生道路。一面学习、一面工作、一面健身,并附之以书道、茶道,岂不乐哉!
3 d2 W; d# X7 z: x0 |5 R& u% h自2000年以来,像白领、嬉皮士、小资、中产……等诸多概念一样,“乐活”这个发源欧美,经日本、港台,又引入内地的新鲜名词逐渐在大学校园里风行。甚至有人把即将到来的2009年称为“民间乐活年”,它试图提醒人们: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给健康,给快乐,给自己。# B% B3 @5 |, Z# M- M }
以“健康、环保、可持续”为核心的“乐活”主张,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顺应社会和谐的时尚,“乐活族”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现代的思想理念和美好的生活方式。
2 b8 C' H- l! u1 \7 w9 u/ X 我们所追求的不正是强身健体、绿色饮食、终身学习、阳光生活吗?在后奥运时代,“绿色”如何保鲜?“全民健身”如何普及?“健康第一”如何落实?“乐活”无疑是给我们一个最好的答案。
& Y8 \' U- G Y# Q/ E/ H t7 A
2 ^0 a1 _2 v9 l8 c
: U5 @. v8 l* O[ 本帖最后由 RS若水 于 2008-12-31 19: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