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急速贬值更像一个陷阱 时寒冰 12月3日,美元兑人民币盘中波动区间为6.8502元至6.8845元,连续第三天触及0.5%的当日波动区间下限(即所谓“跌停”)。但因市场传言央行进入国内汇市提供美元,最终脱离“跌停”,报收6.8815元。 人民币这次贬值的时间非常微妙,因为12月4日上午,第五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就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了。有关这次贬值存在着种种猜测,有人推测说是中方故意这样做的,以此显示人民币贬值是市场的内在要求,让保尔森不再要求人民币升值。 我认为这种猜测缺乏逻辑性。 美国一直在要求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升值,每次中美对话,人民币汇率问题都是对话的焦点话题之一。无论人民币快速贬值是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如此急速贬值,都必然在美国引起激烈反应,岂不是挑逗美国等西方国家给我们自己施压吗?法国《论坛报》的评论文章用的题目就是“中国贬值人民币挑战西方”,文章说,人民币到底会贬值到什么程度,将取决于西方的反应,西方认为这种政策绝对是“致命的”。英国《金融时报》则评论说:“中国的汇率变动将引发担忧,即中国正准备发动一场贸易战争。” 中国愿意给国外这种挑战性的印象吗?显然,认为中方故意让人民币贬值的说法,缺乏可信度。 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中国还是日本,都是救市,并且,资金往往非常巨大。这些数额庞大的资金从哪里来?发债、印钞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全球性的货币贬值趋势会日益明显。在中国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后,国外一片震惊。英国《泰晤士报》认为:“中国这时候则亮出一项谁也没见过的让一切相形见绌的计划。” 但随后,西方国家就开始担忧人民币贬值问题。因为,中国4万亿投入,相当于我国2007年GDP(24.6390万亿人民币)的16.23%,而美国8500亿美元的救市资金,也仅仅相当于其2007年GDP(13.8万亿美元)的6.2%。中国财政自1980年以来,除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全部都是赤字。那么,钱从哪里来?西方国家推测,中国将采用人民币贬值的办法,来解决资金缺口。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推出4万亿救市计划后,地方政府推出了超过18万亿的更庞大的计划。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可能贬值的预期加大。 另一方面,目前,全球许多货币都在贬值,以期渡过危机。而中国担心出口下降,导致大量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出台了大规模的出口退税政策。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为了抗击经济放缓,中国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政策工具,“现在手中还剩下一张牌,那就是人民币……中国政府提振出口的意愿将战胜其他支持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引自2008年12月4日的《环球时报》) 加上11月11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巴西参加国际结算银行会议时曾放话:“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推动出口可能性。”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可能贬值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但是,人民币急速的贬值恰恰容易中断这个进程。因为,一旦市场上形成对人民币将大幅贬值的预期,盘踞在中国国内的热钱可能加快撤离步伐。事实上,在人民币露出贬值端倪后,就有媒体刊发了《人民币连连“跌停”楼市热钱“闻风而逃”》的报道,称某外资购房客急打8.5折甩卖房屋,外资基金亦纷纷取消“订单”暂作壁上观。从而,导致中国房价暴跌和股市反弹夭折,并可能导致国内一些资金外流避险。 在眼下资金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这三种局面都是中国政府比较忌讳的。即便如某些经济学家分析的那样,“央行意在适当贬值支持出口”,也不会是人民币急速的大幅度的贬值。道理很简单,动作如此之大,不是等于向全世界发布货币贬值的号召吗?那样的话,“中国贬值人民币挑战西方”不真的变成事实了吗?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更不符合中国的行事风格。 我更倾向于认为,西方国家在故意制造人民币即将大幅贬值的印象,达到让市场恐慌的目的,以逼迫中国在人民币贬值问题上更加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就容易招致“围剿”。 就中国自身利益而言,在国际主要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使人民币适度贬值是有一定益处的,并且,现实的种种因素也决定着,人民币贬值趋势几乎是必然的,ZF必作此选择,大家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但是,必须认识到,人民币贬值也有几个弊端: 其一,中国商品出口萎缩并非价格不够低——我国很多商品的价格低于国外制造同类产品的成本价格,而在于次贷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的降低。这不是通过货币贬值就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外部市场对我国快速增长的出口的承受能力已经很难再突破。2007年,中国对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出口占比高达59.5%(不包括转口贸易),如此大的市场份额本身就说明,出口可挖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 其二,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不能向外传导,就只能由国内的民众自己承担。在国内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民众资产的缩水和购买力的下降,将给民众带来更大的生活压力,进一步抑制内需。要知道,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已经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 对中国民众而言,人民币升值痛(升值也是对外升值对内是贬值的),贬值亦痛。因此,我认为,仅仅通过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化解目前的危机是有限的,且必须防止因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可能给民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应该通过诸如大幅度降低所得税这样的方式,来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启动内需。比如,目前的个税起征点过低,缝缝补补有失其严肃性。1981年职工平均工资约为每月60元,而起征点为800元,大约为月工资的13.3倍。如果比照1981年时的比例,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起征点至少应该定在25000元以上才算合理。在增加国民收入方面,政府应该摈弃施舍的心态,拿出魄力和勇气。 中国必须从过于依赖出口的误区中走出来,想尽一切办法启动内需,这几乎是唯一有效的出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增加民众收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压缩政府开支。 而令人担忧的是,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趋势之下,政府仍在变着花样加薪。 网上一篇题为《政府似乎在变着法子给公务员加薪》的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公务员局12月2日连发《公务员培训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三个试行规定,并于即日起生效实施。根据《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公务员年度考核累计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对应工资标准可提高一档工资;累计五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所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晋升一个级别,并享受年度考核奖金。公务员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要被降低一级职务,该考核年度不计算为上述晋升级别和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不享受年度考核奖金。《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如有“为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爱护公共财产、节约国家资财有突出成绩”,“在对外交往中为国家争得荣誉和利益”,“在抢险、救灾等特定环境中做出贡献”等十种情况的,应予以奖励。对获得奖励的公务员,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奖金。该试行规定还以附件形式列出公务员奖金标准:嘉奖为800元,记三等功为1500元,记二等功为3000元,记一等功为6000元,授予荣誉称号为10000元。在我们看来,政府有在变着法子给公务员加薪的嫌疑。按照相关规定,对领导成员的考核,由主管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这种内部的评定如何保证客观公正性? 对于这类善意的批评性建议,政府应该认真对待。 在危机重重的困境之下,国民需要团结一致,共同抗御危机,使我们这个民族走出危机,走出苦难。政府应起带头作用,以公心为重,为公众作出表率,有此前提,中华民族才能渡过眼下的危机。 于2008年12月4日夜(这是4日为报纸写的评论,有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