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赶海fficeffice" /> 说来可笑,虽在海边长大的我,相隔不到20几里路程,但是去海边的机会很少,平均一年划不到一次,更不知什么是赶海。我所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赶海,还要从建港那段时间说起。日照大港刚刚开建,临沂地区成立了《临沂地区行署建港办公室》我有幸被调到建港办公室工作,负责建港(填海)工程进度情况的调度,从而让我天天有机会接触大海。 这年一个夏天的晚上,建港办公室相邻的邮电局小宋、指挥部的小王等一帮青年人,吃完晚饭没事,天又闷热,就起哄说今晚大退潮,咱们赶海去。就这样,我们一行几个人,拿着渔网(挂网),提着水桶,带着铁超和抓子等用具来到海边(二三里地)。说了也许你不相信,明净的月亮是那样的光亮,如同曙日,斑斑点点的人在黑礁和蓝水之间清晰可见,尽管潮水已退去了好大一片,在夜色下,仍看到白色的浪花在黑蓝的海面上舒卷,大小不一的礁石在洁净的海滩上犹如一座座小山,一群群男女在海滩上唧唧喳喳,让夜色的大海更加生机和活力。 就当我脱掉鞋子与伙伴们一起走进大海的时候,发现不远处的海礁石旁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影在一起一浮的游动,我忙问身边的小赵“她们在干什么”?小赵随意的说“赶海呀”。 奥!这就是所谓的赶海。走近那些弓腰下蹲的人们跟前,看到人们手提的竹篮子里面有很多的螃蟹、香油螺和普通磨螺、海星。有海水深的地方,女的裤腿卷的高高的,男人有的索性只穿裤衩,蹲在齐腰的海水里捡磨螺,尚未成年的小孩光着屁股跑来窜去,好一番热闹景色,更不亚于今天的一个集贸市场。说真的,在宏观调控年代,在集体主导生产下的经济,没有所谓的个体户或者什么私营企业,海边更没有什么这样那样的虾池或者养鱼池,当然,赶海的也不像今天这样人山人海。为此,赶海的人们每次总是收获丰硕,大红眼蟹、大海螺、鲜亮透明的海带应有尽有。最多的就数香油螺、普通磨螺,不用捡用手向袋子里捧就行了。 玩了一会儿,我的胆子开始逐渐也就大了,就学着赶海人的样子,到较深的海水中用手沿着礁石缝隙摸。很多礁石旁边海水深,看不到深处的东西,只是凭感官去摸。偶时,也有时会摸到软软的一团,吓得手一缩,就见一团肉乎乎的东西顺着缩手的方向飞了出去,赶海的人手忙脚乱的赶紧跟着去捡回来,稍一耽搁这肉团就会缩进石缝杳无足迹了,不用看,触到的是章鱼(内陆叫八脚鱼)或也会碰上几个马粪海胆,刺刺的但扎人并不很疼。要说最难忘的就是你在礁石深处用手陶摸大闸蟹被缠住那一霎间,痛的让你直流泪。当然,你却不会因痛而放弃。反而你会一边捂磨被缠的那只手,一边呼救援兵。因为经验会告诉你,缠的越痛就证明一定是一个大闸蟹。手出血也没什么,想收获就要有血的付出吗。最关键的是想办法把缠你的大闸蟹掏出来。哈哈哈哈…. 不知不觉月亮来到了头顶,白色的浪花也逐渐地涌来,涨潮了。 我们一行几人回到单位,七手八脚的找来电炉、锅(不用调味品),围坐在一起煮磨螺、蟹子和海胆、章鱼,遗憾的是没有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