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17时30分,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政府网 郭毅摄)
修济刚:专业救援队达灾区1000多人 通过应急指挥车保持联系
[主持人] 下午好,各位网友,欢迎关注中国政府网在线访谈。由于四川汶川县的地震灾情牵动了全体中国同胞的心,我们今天的访谈将和中国地震局的领导和专家共同来关注地震的最新情况,回答网友的相关提问。
这两天,中国地震局的同志们的工作特别忙碌、特别紧张,所以我们把演播室就设在中国地震局办公大楼。现在坐在我旁边的是: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今天访谈我们将和几位领导共同来解答大家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第一个问题。
[网民 打个冷战] 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救援队就是灾区人民的希望。能否介绍一下地震局救援队的情况?这支百余人的队伍能在如此重大的灾难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一线搜救主要有哪些工作?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中国政府网 郭毅摄)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 修济刚]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次5月12号汶川7.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灾害和损失,死亡人数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统计清楚。作为地震工作者,对此深感悲痛,我们也向在这次灾难当中伤亡的群众表示深切哀悼。作为地震部门,在地震发生之后,立即启动了地震应急预案Ⅰ级响应,做了大量的工作。地震局和武警总部、解放军部队共同组织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立即从北京乘专机开赴现场。由于现场交通堵塞,他们在都江堰往前走就很困难,由于这次地震震中区受灾比较严重,但是周边一些地区同样受灾比较严重,所以救援队到那儿就展开了搜救工作。
一共180多人的队伍,到今天下午3点左右,国家救援队已经救出了27名幸存者,但是光这支队伍远远不够,现在从各个省的地震救援队陆续到灾区已经有1000多人,这些各省的救援队已经陆续展开工作,我们刚刚接到报告,已经救出50多名幸存者。因为当地坍塌比较严重,大量的人员压在底下,比如温总理昨天到达德阳绵竹的汽轮机厂,现在还有200多人埋在底下。所以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员埋在废墟下,现场搜救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也很紧张。
但是救援的特点是需要一些专业的设备,为什么派这么多救援队?就是他们有支撑坍塌预制板的起重设备,又是便携式的,同时有生命搜救仪和搜救犬,这些都是吸取了过去搜救的经验。现在各省救援队到现场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光这样还不够,主要还是靠当地人努力自救、互救。
[主持人] 这支救援队如何和地震局保持联系?
[修济刚] 我们开进几辆应急指挥车,全国配置了一些地震应急指挥车,可以机动通讯联系,从云南、四川已经调往现场,另外,从北京也开过去应急指挥车,因为当地停电,通讯中断,现在这些指挥车已经可以发挥作用了。另外,从北京电信部门也紧急调往大量的无线通讯卫星电话,已陆续到达灾区。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局第一时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局领导包括局里的专家最关注的是什么?
[修济刚] 我们派出地震专家队伍,地震以后马上到现场,对现场进行地震流动观测,布设了一些流动观测仪器,地震仪器和地震前兆仪器。现在重要任务是监视它的强余震,因为强余震可能还会造成一些破坏。第一次主震之后,建筑物已经受损了,后边的强余震很容易造成进一步的破坏。所以现在四川的专业队伍和各个省去的专业人员都在密切注意震情趋势的发展,分析会商。
张晓东:对付余震非常重要 搜救人员需具备相关知识
[主持人] 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晓东指出,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余震是比较多的,到现在已有5级的余震有十多次,6级的余震3次,余震还在陆陆续续地发生。请问:这种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高频度和高强度的余震?余震的危害会有多大?对建筑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灾区群众和工作人员在遭遇余震时应该注意什么?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中国政府网 郭毅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 张晓东] 一次大的地震发生以后,按照以往经验,地震还是分类型的,有的地震很大,但是余震非常小、非常少,这是属于孤立型的地震。有些地震余震很丰富。这次地震发生以后,余震是很丰富的,我们监测到很多余震。刚才还发生了余震。地震发生以后,好多建筑受损倒塌,还有一部分建筑还没有完全倒塌但已经受损了,这些建筑再遭受后面比较强余震的时候,还会继续发生破坏,包括救援人员和被压人员,在余震中必须有一定的防护措施才行,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有可能灾情进一步扩大。所以余震的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余震发生之前我们要有一定的措施。再加上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还容易引起山体滑坡,这些余震也会使山体滑坡进一步加剧,所以对付余震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以前到过国际救援现场,参加救援的这些搜救人员和当地人员要有这方面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余震在陆陆续续发生,危险建筑都不应该靠近,要有这些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搜救人员也要有这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会在废墟里面工作,这个时候的余震可能会造成危害,所以专业人员都要经过这方面的培训,才能避免余震对人的进一步伤害。
[主持人] 对于余震方面有没有新的预测?
[张晓东] 余震我们一直在监视着,我们是24小时严密监视。
地震预报是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 不存在因奥运会召开而瞒报
[网民 地球人的家园] 网上传闻地震前有很多征兆,比如动物异动等。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样的征兆?这些征兆是否一定能和地震相关联?对这类征兆信息,地震专家是否有相关的收集分析机制?另外也有人说,在地震发生前有专家分析过这种动物异动是因为环境好的原因,有这样的事情吗?
2008年5月14日,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修济刚、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访问,就四川汶川地震相关情况与网友在线交流。图为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中国政府网 郭毅摄)
[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 张国民] 地震以前有出现动物习性的异常,在以前地震历史上都有记载。但是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地震是这些异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蟾蜍出来很多,这种情况除了跟地震有关以外,跟气候因素、天气条件都有关,所以这种情况跟地震有没有联系,或者说跟地震发生有没有密切关系,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修济刚] 地震发生之前会有很多动物的异常,但是反过来说,我们看到动物异常,比如看到蟾蜍过街,数量不是很多,我们很难判断这是什么,有多种可能性。现在看来,这个事情还没有听到更多的说法。
[张晓东] 从古到今的记载,大部分大地震之前也有动物异常的记载,有些专家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动物出现异常以后,跟地震的关系非常复杂,只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判断这些动物异常是自己有病了、是环境变化了,还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异常变化,还是这种变化跟地震直接有关系,这些问题都还在研究。
[主持人] 有网友说,此次地震据说事先有预报,但因为要召开奥运会而瞒报,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张国民]地震预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应该按照科学的事实来判定,不应该按照某种意志来取向和转移。地震预报是非常严格的科学检验,如果因为某些事情就不让报,地震一样会来,同样会造成损失,这是更大的事情。因此,地震预报问题不是说因为某种需要去报告地震或者不报告地震,而是要根据科学依据来决定。从我自己了解而言,不存在因为奥运会要召开,我们有情况也不让报地震,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修济刚]对地震,很多人有兴趣,每次地震以后都遇到这种情况,就是社会上有一些爱好者,也有一些是专家、科学家,他自己用某种方法常年做一些工作。但是这个意见应该报给有关地震工作部门,地震工作部门有一套工作程序,会研究他的意见、分析他的意见,根据综合的判定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有些个人最后认为他是有道理的,很坚持,只是根据他自己一些单向提法,专家集体很难作出这种判断。比如有的意见可以说的尺度很大,时间很长,范围很广,这种意见可能对长期的判断有参考价值,但是真正有减灾效果的短期和临震预报是无法参考这种意见的,因为政府作出这种决策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意见,而且我们对明确的意见,预报有工作的程序和发布规定。刚才张教授说,我们不存在瞒报的问题。
[张晓东]您说的这个事情我们都注意到了,情况正在调查和进一步核实中。地震预报有一套地震预报发布规定,地震预报意见要经过评审之后进行发布,有一道程序,其实在这之前都是专家研究的意见,不是预测的意见。专家研究的意见有很多,包括国内外都有很多专家研究,它不是一种地震预报的意见,所以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网民 angelagu]看到有报道说,目前地下有地裂300多公里,在往东北方向。而且也有网友间引用美国地震官网信息,说之后还会有余震往东北方向,即甘肃天水和西安之前。请问此消息是否真实?!!我家人在西安,我很担心!感谢专家!
[张晓东]每次余震的发生我们都能够比较准确的定位。余震发生之后,我们看余震的分布还是比较广的。现在看余震的尺度大体上有300公里,所以这次地震很大,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在地表形成破裂的话,也是比较长的。但有一些地震没有破裂到地表,地表上看不到,但是在地下也是有破裂的。我们用余震区的尺度看破裂的尺度。另外就是余震预测问题,应该说国内外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在地震现场也在实践,有些余震还是能够被预测出来的,但也有一些余震预测不出来,每次地震和每次地震之后的余震情况也是不一样的,经过专家认真分析研究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