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1215【石门随笔】学中西马 习儒释道 写诗书画 净身口意

  [复制链接]
1001#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佛禅题画诗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悟、对佛禅之理的领悟、对
画家心境的体察、对画面的观感交相为悟,并最终融汇在一起,从而诗人之眼与画家之眼相互视看,诗人
心象与画作心象相互印证,诗境与画境相互映照,从而实现了诗境与画境双悟,而其间发挥“媒妁”作用
的则正是禅境。这个过程,对于苏轼而言,既是以禅喻诗,同时也是以禅喻画。以禅喻诗,在苏轼佛禅题
画诗中表现更多的是譬喻。苏轼佛禅题画诗的般若譬喻种,最明显的主题是人生的虚幻不实。《书〈破
琴诗〉后》:“此身何物不堪 为,逆 旅 浮 云 自 不 知。偶见一张闲故纸,便 疑 身 是 永 禅 师。”[6]344 《题 杨 次 公
蕙》:“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6]334《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一:“老去君空见画,梦中我亦
曾游。桃花纵落谁见,水到人间伏流。”[6]350苏轼在人生的主题之外,结合其对绘画美学思想的体悟,创
造并丰富了以禅入诗、以诗喻禅、以禅说画的各色题材。因此,苏轼在其般若譬喻的题画诗作品中,也体
现出一种苏轼特有的禅味,这种东坡禅具有两重滋味:一是世间与出世间两皆无得,才是“究竟空”;一是
勿逐昨梦,以幻为戏,正是“游戏三昧”。东坡以禅入诗、以禅说画的结果,是在佛禅题画诗中融入人生哲
思与诗人对人世深刻的省思与领悟,因而也造成苏轼诗歌颇具理趣的思辨性与议论性。我们可以说,苏
轼由此展现了个体生命禅悦与坚定的自在之境界,同时也完成了北宋诗风“超越或扬起个人悲哀”、“议
论性”、哲学性之走向,从而打开宋代理趣诗的发展,也促进了文人画的产生,并且对后世文人画哲学层
面的美学意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2#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在《虔州八景图》之 一 说 道:“却 从 尘 外 望 尘 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 水 照 人 迷 向
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模糊不清、变化不定的烟雨之中,城中的楼台排列于天地之间,若隐若现。
那浩渺浑苍的水光山色,炫人眼目,置身在这气象阔大、朦胧迷幻的郊野,无法分辨南北东西,只好寻找
在波涛汹涌中的一座孤塔作为参照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3#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之后,“随缘自娱”“随缘委命”的思想更加显露,禅宗思想成为他生存的
一个支撑。由于外部直接压力的一时解脱,苏轼获得了一种萧散无碍的创作心境,这使他的创作呈现出
最佳态势,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只有与自然相对统一的轻盈的心灵状态,心存菩提,触目春
山。比如他的题画诗《又书王晋卿四首》之《西塞风雨》:“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
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22]这首诗轻快的语调,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
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苏轼所歌赋之画是王晋卿根据张志和《渔
歌子》的词境而作,苏轼以诗叙写王晋卿画中的张志和自道其隐居江湖、寄情山水之乐,虽“无家可归”,
但在“仰看云天真箬笠”的胸次怀抱下,实则可以处处为家,浪迹江湖,以获得在青山绿水间自由自在、自
得其乐和高蹈出尘的自我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4#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哲学和文艺思想中,儒释道三家融汇掺杂,根据他
的处境和作文时的语境而择其可用者为用,随其所用而灵活为变,但无论如何,佛禅思想始终是他诗歌
与绘画观念的一个重要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5#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虚静观
苏轼说:“虚而一,直而正,万物之生芸芸,此独漠然而自定,吾其命之曰‘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6#
 楼主| 发表于 2022-5-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送参寥师》一开头就说:“上人学空苦,百念已灰冷,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中间
又说:“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意思是说,高闲上
人苦修苦行,寻求超乎色相意思的空境,各种欲望杂念都灰冷消退,思想上绝无波澜,生命似乎已经枯
萎。诗的最后说:“阅世走人间,卧身观云岭。”说的是身在人间观察世象,横卧山岭体察身世,所呈现的
就不完全是佛家的空静观了,并不认为世界一切皆是空。这正说明苏轼吸收了佛家的空静观,经过改造
运用于诗歌创作中,认为在面对现实进行感受、想象、构思活动时,要有空静的审美心胸,只有处于静的
境界,才能了然掌握各种动态;只有处于空的境界,才能容纳万般景象。这就发展了佛家的空静观,并且
将之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理论批评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7#
 楼主| 发表于 2022-5-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是大乘佛教的两大传统,
二者具有上千年交流、 交融 的历史, 形成了 不
可分割 的汉藏佛教体系 。 藏传佛教在中 国历史上与汉传佛教发挥了 同 样重要的作用 ,
深刻影响 了
西藏 以外地 区和 民族的宗教信仰 。 自 西夏至清朝, 藏传佛教于历朝宫廷 内都 占 主导地位 ,
“ 领天
下释教

, 并发展为西夏人 ( 党项人 ) 、 畏兀儿人 ( 回鹘人 ) 、 蒙古人、 满洲 人和大量汉人等多个
民 族百姓的共同 信仰 。 藏传佛教是 中国 佛教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藏佛教应当是 中 国佛教十分
重要的身份认同 。
藏传佛教最重要最鲜 明 的特性就是其独

无二的 密教性质, 藏传密教是世界密乘佛教唯一

和最好 的传人 , 藏传密教的历史是世界佛教史上最灿烂 的篇章之一
。 藏传佛教之所以 于今 日 之世
界能得到 如 此广泛的 传播和热烈的 追捧 , 其神秘的密教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楼主| 发表于 2022-5-2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所讲的“业”是指一种行为,包括身体、
语言与意识活动三方面的行为,即身口意三业,“业报”或“业起”致病,是说缘于个体行为不当而导致的
疾病。应该说,这是最主要的病因。绝大多数疾病缘于我们自己不恰当的行为,尤其是不恰当的伦理行
为导致心理疾病,进而出现生理上的病变。
业报的疾病,智顗给出的医方很简单,但也很难,“修福忏
悔”:真心悔过,多做善事,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由于患病,既有可能导致轮回六道,也有可能借此修行,成就声闻、缘觉、菩萨和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9#
 楼主| 发表于 2022-6-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意趣要乐,气度要宏。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很强的抗病能力,有80%的疾病完全可以靠自身因素来解决。当然,这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就是要有乐观的心态,把握住快乐的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从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须知人之修持,果真诚无伪,便能转业,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凡夫肉眼,只能见当时之吉凶事实,不能知过去与未来之因果何如。


如所说念佛之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此系一定之理,断不致或有虚妄。然于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此种不合理之疑议也。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


  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


  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复周颂尧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1#
 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变换中得到休息;伺侯同样的主人是疲乏的。
•        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
•        如果没有不义,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        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
•        善和恶是一回事。
•        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失败可能有多种形式(因为恶属于无限的那个类,像毕泰戈拉派所说的,而善属于有限那一类);反之,成功只可能有一个方式(因此为恶是容易的,为善则是困难的——射不中目标很容易,而射中目标则很难);也是由于这些缘故,所以过度和不足是恶行的特征,而适中则是美德的特性。因为人们为善只有一途,为恶的道路则有多条。


福居利德的祷告是明智的——“许多事物当其适中是最好的;在我的城邦中,我愿处于一个中间的地位。”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        死与生之间并无分别。
•        我下功夫做一个诚实的人。


分给每一个人的是无限的不可测的时间中的多么小的一部分!它立即就被吞没在永恒里。还有,分给每一个人的是整个实体的多么小的一部分!是普遍灵魂的多么小的一部分!你匍匐在上面的是整个大地上的多么小的一块土壤!想到这一块,就要认定:除了按照你的本性所领着你去作,以及忍受共同本性所带给你的东西之外,就没有伟大的事情了。这种思想,最适于我们轻视死亡。一个人,如果对于他只有那在适当时机来临的才是善,那么,对于他,作较多的或较少的合乎正当理性的行为乃是同样的,对于他,有较长或较短时间来默想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个人,死亡也就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了。


荣誉还有一种缺点,就是它能驱使好名的人为人处事完全依世俗的意见为转移。追求世俗所追求的事物,规避世俗所规避的事物。


经过深长的思索,使我确切地见到,如果我彻底下决心,放弃迷乱人心的资财、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则我所放弃的必定是真正的恶,而我所获得的必定是真正的善。


信息化时代人与人之间有很多交往方式,但任何交往都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2#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


  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


  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复周颂尧居士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12 00:15 , Processed in 0.13089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