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80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推荐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香”本是修行之事,要”这样烧“才能消灾去祸!
2019
08/25
20:19
梦回大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一般来说,初一、十五和神仙圣诞很多人都去道教宫观烧香许愿。很多道教宫观也以无求不应而闻名遐迩,受到很多信众的朝拜,香火不断。很多人也会以为这是因为自己上香的原因,才会得到神仙的庇佑,因而也会有很多人因为事情不顺利就到宫观上香,祈福禳灾。真的是因为上香的原因吗?


很多人对烧香的事情表示怀疑,烧香真的有这么大的功用吗?为什么要去道观烧香?烧香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在道教宫观求神许愿会比较灵?是不是只要求神许愿,神仙都会满足心愿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到道观里面烧香的那些事。


一、道教焚香只是通信,心诚方可感通三界


“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焚香是供养神仙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香烟缭绕可以结成云篆,可以上达天庭,奏表悃诚之意,所以上香前必须祝之以使心诚意真。在《祝香咒》中有“道由心学,心假香传。”也就是说,修道者用诚心来修道,借用焚香来表达自己得诚心诚意,将悃诚之意传达仙境。许多修道者都是通过虔诚焚香感应到三界的真师,为其传道解疑。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修道大家,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通过焚香这种方式求得真师真法的。


那么,是不是只要心诚了就一定能感通神仙呢?在道教科仪中,有“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从这句话,不难看出焚香需要心诚,烟便是通信的主要媒介,心诚就能感通三界,这样神仙都会下凡看我们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道教宫观都会烧香,也会虔诚地稽首磕头,希望能所求遂愿,无求不应。


那么,是不是只要心诚了就一定能感通神仙呢?在道教科仪中,有“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从这句话,不难看出焚香需要心诚,烟便是通信的主要媒介,心诚就能感通三界,这样神仙都会下凡看我们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道教宫观都会烧香,也会虔诚地稽首磕头,希望能所求遂愿,无求不应。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源,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人类道德的楷模。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用“道德”思想告谕、教化众生,追求天人合一、宇宙和谐、天下太平,教导人们通过修道积德达到安乐幸福、长生久视、得道成仙。




二、赐福消灾同赖善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求神许愿之后,很多人都会想着愿望会不会实现。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是不是只要供品多就能得到神仙的眷顾呢?对于这些问题,在很多道教经典中都有提及,比如《道德经》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三官经》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另外,在很多道教善书中也作了专门的讲解。从这句话不难看出,神仙不分亲疏,总是把善果报应善人。所以给大家赐福消灾并不是仅仅因为许愿或者求神仙了,而是因为自身的善功。


同样,也会有人问:为什么我烧香这么久,还会有这么多不顺和不快,为什么我的生意不挣钱,为什么我家里人得病,为什么儿子不听话,为什么我没房没车,很多人都比我强呢?


《文昌帝君阴鸷文》有:“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存平等心,扩宽大量。忠主孝亲,敬兄信友。各睦夫妇,教训子孙。毋慢师长,毋侮圣言。”由此可见,需要修福修善必须从心底上下功夫,而不是做表面工夫,做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以至于“利物利人,修善修福”,“人能如此存心,天必赐福于他”。


如果凭心做事,《太上感应篇》中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所以,就算烧香很多年,每个月都去宫观烧香,也未必能避免厄运的降临。香供养神仙不是在表忠心,交保护费,买保险,所以信神仙就按照神仙的教导去完善自己,勤修福慧,自然百福骈臻,千祥云集。




三、结交仙友栖集清虚,永断执迷咸归至道


道教是长生久视之道,是升天得道之道,而不是让他套上更多的枷锁,以至于通过求神许愿获取那些短期利益,朝真拜斗获取消灾解难。如果真的这样,就好比走入福堂转了一圈,只解决了自身问题,而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利益。


《早课经》有:“思沉沦苦,发清净心,皈奉圣真,特求忏悔,丐怜愚昧。原赦罪愆,解释报冤,蠲消魔障,所觊命逢昌运,名注丹台。际遇真师,亲闻至道,精修妙行,增长善芽,尽节玄门,怡神真境。他日运应灭度,自性不致昏迷。径生十善之家。能通宿命,还证上乘之道,承侍虚皇。”


所以,皈依正道,结交仙友,以至于栖集清虚,而长生久视。而不仅仅只是求神许愿,满足日常生活安定无虞,更应该“存平等心,扩宽大量”、“语善,视善,行善”,德蒙神仙赐福消灾,永断执迷咸归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单霁翔:让文化遗产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
2019
08/31
15:23
中国新闻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单霁翔在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期间作主题演讲。
中新网贵阳8月31日电 (冷桂玉)“不要把文物锁在库房里,而是让这些文化遗产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时,人们才会去自发的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会有尊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如是说。
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期间,单霁翔亮相贵阳并作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主题演讲。
单霁翔在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期间作主题演讲。
白衣、蓝布裤子、布鞋是单霁翔的“标配”。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他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得观众笑声不断、掌声不断。
故宫博物院是享誉世界的五大博物馆之一,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的博物馆,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殿建筑群,以及门类齐全、数量众多的珍贵藏品。
自2012年担任院长以来,单霁翔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让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焕发出勃勃生机及生机,让故宫走向大众、贴近大众,他因此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网红院长”。
演讲过程中,单霁翔通过详实的案例、数据,展示数百张珍贵图片,从故宫博物院便民服务、环境整治、文物修复、文创产品、数字故宫社区等角度,讲述了故宫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分享了故宫博物院通过改革和创新不断让传统文化焕发新魅力的经验。
“故宫从来不缺观众,但是细细想他们真是观众吗?实际上很多人进了故宫博物院,都跟着导游的小旗儿,盲目往前面走,各宫殿再看一看,就走出去了。实际上他们只是‘到此一游’。”
如何让游客真正体验到博物馆应有的魅力?
单霁翔首先启动了“厕所革命”。在故宫里,经常看到很多女士去洗手间经常要排很长的队。单霁翔和故宫的工作团队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女性洗手间应该比男士洗手间大2.6倍。为此,故宫增加了女性洗手间的数量。此外,还设置了母婴室。
从增设座椅、平整路面、推行全网预约售票,到使用LED冷光灯点亮馆舍、进行艰苦卓绝的环境整治、在淡季举办各式展览分流观众……随着一项项改革的推进,观众的体验感越来越好。
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单霁翔带队梳理安全隐患,实施安全防范系统,安装防震设施,加强防雷设施的提升和检测等方面逐一入手;故宫年轻员工还组成消防队,定期开展消防演习等,提升文物防护水平。
故宫还建立了“文物医院”,有200名文物修复医生;故宫成立了故宫研究院,建立了古建筑、档案、文物等32所故宫研究所。“年轻人跟着退休研究员进行学习研究,这样故宫文化研究就很好地传承下来了。”
“开放得越少越安全吗?”“得不到保护的文物是蓬头垢面的、是没有尊严的,只有他们得到了保护,将它们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下,才能把文物保护得光彩照人、神采奕奕。”演讲中,单霁翔妙语频出。
单霁翔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故宫逐步开放了所有的花园、城门和角楼。从2002年到2012年,故宫的观众增长了一倍。到2017年,故宫开放区从2012年的30%增长到了76%,目前已达80%。
“紫禁城初雪”的照片在微博上就获得了1425万的阅读量;《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刷爆网络;故宫开发的故宫口红、故宫睡衣等文创产品畅销世界各地。近年来,人们都说:“故宫出品必是精品。”
2019春节,故宫开展《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活动,同时开展了《紫禁城上元之夜》灯展,还把开展万寿灯、天灯、宫灯等文创进行公益拍卖,所拍卖的20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用于扶贫。
2020年故宫将迎来600岁的生日。“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单霁翔说。(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9-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和我的相遇,都应该很好地去珍惜
2019
08/31
22:09
如瑞法师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古人说:“四十年知三十九年非。”这个话我早就知道,实际我到六十岁的时候才有一点点的感觉,忽然觉得每个人和我的相遇,都应该很好地去珍惜。即使我的眼睛充血红了起来,在山上还是照样接待。为什么?我觉得坐在那里的时候大家需要我,感到自己的这份重要,就觉得实在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
再者,以前总提醒自己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父母,慢慢地我才发现,遇到的每个人,都值得自己好好学习。再不好的人,也能从他的身上找出优点来。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里有人问:若说引曲向己,推直与他,有的人我看他没一点好,看我自己没一点坏,如果硬说自己不好别人好,那不是犯了谄曲,甚至妄语吗?贤首大师回答说,除了佛是一个完满的人,任何人乃至于菩萨,他只要还有一点烦恼没断,都不是一个完满的人。你自己离成佛还有多远呀?你自己就那么好吗?
要想想这个就知道,不要说和那些大菩萨比,就像昨天我看到那么多人去做饭,就觉得自己不一定能下得了厨房,对方太值得我去尊重了!这也就是说,修行了那么多年慢慢地才体会到,我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应该为之去付出,应该不讲任何条件地去为众生奉献。因此,贤首大师说,再不好的人,你实在找不出来他一点点优点,想想他还有佛性,他未来会成佛,你怎么能够轻视他呢?
这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去应用的,不是说单单说了学了,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静下来思惟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上课?实际我讲的这些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不一定去应用。就像自觉一样,你真正生起来出离心了吗?这就是提醒你再再地练习,你去生出离心吧!
那现在你再再地练习,生起来普度众生的心吧!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离苦得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我们要懂得开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要开发我们成佛的潜能(潜在的力量)。如果能够开发出来,我们不仅会珍惜自己,同时也会珍惜别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让人舒服
2019
09/04
06:21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有人说:“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舒服地待人。”
确实,无论遇到多大的问题,优秀的人都有将问题化解于无形的能力,而且姿势永远那么好看,就像他们生来就如此一样。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
01
孔子的弟子子夏评价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即是如此。
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
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良、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一种高贵。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貌、能力、脾气、品格、心性。
对应的品质同样是五个层次:颜值、才华、性格、人品、慈悲。
细细品味,这五个层次,既是身处世间的识人之法,也是涵养内心的修行之途。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这便是那条完整的路径。
02
生活中,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有人生怕别人舒服,尽量让别人不舒服,而只要自己舒服就行。
还有一类人生怕别人不舒服,尽量让别人舒服,哪怕委屈自己。
曾问一个做猎头的朋友,年薪高低的人有何不同。他说越是高薪的老总在与其交往中他会越让你感觉到舒服。
跟千万年薪的老总谈,谈上两到三个小时,无论他说的话是酸甜苦辣等味道,他们都能把每一句话平缓接起来回答,而从不让一句话落地或磕碰,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对于高层次的人来说,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问题。
所以,他们不会去在意是谁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了这个问题,谁有没有超越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没有越界,有没有看不起我,是不是故意为难我;也不会去考虑,这件事情是不是让我很没有面子,这个人让我太难堪,所以我要对他心怀芥蒂。
层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自卑,会越没有底气,深藏在内心的自卑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
他们之所以挣千万年薪,自有千万年薪的价值,让人舒服程度也许就是一个衡量指标。
最好的教养,是懂得给人留点优越感。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说的,给别人留点“面儿”。
03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的魅力,让你想要与之接近,放下心防,倾诉心中的秘密?
他们让你感到舒服,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像听一曲舒缓的音乐、品一杯醇厚的热茶、看一朵花静静的开放、让时光如流水般恬淡素净。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他们更懂得尊重中包含的平等、价值、人格和修养的意义。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就会让你不舒服。
有些人总会把处处给人难堪以彰显个人性格当做真性情,用压制别人来体现自身的优越。
人的修为和高度只有到这份上,才会生起慈悲。慈悲,是一种境界。
所以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不见世间过,是因为只看此心动与不动、自心清净与否的修行心态,更是因为一份慈悲。
04
《菜根谭》说: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到了这份上,如何不是人品的极致?
我们或许达不到慈悲的境界,但至少还可以去尽量将心比心。那样,就是在努力成为一个慈悲的人。
始于颜值,
敬于才华,
合于性格,
久于人品,
终于慈悲。
做人如此,交友亦如此。
世间纷扰,乱相敝目,混沌蒙心。
守得住这条正道,才能在万千人当中,交下最值得交的那个;在万千种选择中,选出最有意义那种。
若能如此,便是不枉此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9-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019
09/04
20:23
诗词大会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有人说,人有个好的心态,才能享受人生。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活着,就是一场修行,把复杂简单化,将心归零,驱散阴霾,心有阳光,那么,漫漫人生,就会收获美好,一路芬芳。
心有阳光的人,是一个豁达之人。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宽容之人。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乐观之人。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开朗之人。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看得开之人。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正能量之人。
《龟虽寿》
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积极向上之人。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淡定之人。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从容之人。
《小窗幽记》(节选)
陈继儒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温暖之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善良之人。
《首尾吟》
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为见圣贤兴有时。
日月星辰尧则了,江河淮济禹平之。
皇王旁伯经褒贬,雪月风花未品题。
岂谓古人无阙典,尧夫非是爱吟诗。
心有阳光的人,一定是个知足常乐的人。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心中有阳光,又何惧人生荒凉?内心有温暖,你就不会惧怕冬天的寒冷,内心有阳光,你就不会惧怕阴雨,内心有快乐,你又何惧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9-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游记》告诉我们: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2019
09/06
06:00
明伦书院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
人活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人生在世,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断交错,于是人便不知不觉地在欲望的海洋中沉浮着,便有了悲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
有这样一副对联,对人生颇有指导和规戒的意义:“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人处世上,要八戒更须悟空。”此联构思颇为巧妙,分别嵌入了《三国演义》与《西游记》中人物的姓名,并巧用了双关。尤其是下联,更引人深思。
在《西游记》中,当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时,他自己说:“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于是唐僧为其取了别名——八戒。
八戒所说的“五荤三厌”,属于宗教戒条规定不准食用的八种食物。五荤,是指佛教忌食的五种辛辣蔬菜,即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茗葱;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
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视听歌舞,不食非时食(即正午过后不食)。
这“八戒”对于普通人来说,要一一做到确实很难。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其指导和规戒意义在于它提示了我们,人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过度、醉心于灯红酒绿之中这些,无论何时都应该是人生的禁忌。
关于“悟空”,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陷溺于生死轮回的苦海而不能自拔,就是在于先天元始而有的“无明”遮障了佛智,使人执著于尘世诸色,贪恋荣华富贵,至死不悟。要排除“无明”,就必须溃破红尘,证悟“空”谛,意识到我、法皆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学也是“空”学,“空”字乃佛门教义的根基。如果不参悟空谛,纵然读遍佛经,也不能成佛。正是有鉴于此,菩提祖师为孙猴子起了个“悟空”的法名。孙悟空到最后倒也真的就“悟空”而成为“斗战胜佛”。
对普通人来说,人生要尽可能“八戒”,但更要学会“悟空”。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
也许有人会问,若真有如此人生又如何能成功呢?但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平安快乐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成功的人生?
人生短暂,轰轰烈烈、曲折传奇也许是一种成功,但安然淡定、平安幸福更是一种成功。
天亮睁开眼,还活着,真好;天黑闭上眼,能睡好,值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98岁翻译家许渊冲:来成都,是为了把中国诗歌带给世界
2019
09/08
07:56
澎湃新闻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0


9月7日,98岁高龄的许渊冲出现在第三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上,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无数国人耳熟能详的中外名著经他之手流传,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2014年,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在论坛上,许渊冲分享了几个自己翻译的代表案例,他声音洪亮,能听清他人对话并迅疾地作出对答。据许渊冲身边的工作人员透露,他最新的翻译作品可能于今年10月出版。在简短的论坛间隙,澎湃新闻专访许渊冲,请他谈谈对翻译和诗歌的看法。
许渊冲在论坛现场。张莹莹 图
【对话】
澎湃新闻:这次参加成都国际诗歌周,您有怎样的体会?
许渊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中国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东坡都出生在四川,所以在成都开这个会特别好。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事就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把世界文化发扬光大。来参加这次会议,我很高兴,也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例如,余光中曾说杜甫《登高》的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无法翻译的,但是最后在我的译本中,将“无边落木萧萧下”译为“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不尽长江滚滚来”译为“The end less rive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像这样的句子,显示了不同文化在传播上的隔阂,要让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是困难的,但这是我努力的方向。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当代的中国翻译家,哪些是您特别关注的?
许渊冲:现在参加论坛的很多翻译家,都是我的第三代学生了。我来成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全世界传播中国的诗歌作品。这次成都举办的是国际诗歌节,来这里的都是世界各地的诗人,所以我要趁这个机会,把中国诗歌推广到世界。
我已经快100岁了,看得更多的是50年前的事情,可能不够了解年轻人的世界,我也没有重要到那个程度,只有当他们来找我时,我才稍对他们多了些了解。
澎湃新闻: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最近的生活状态吗?您的翻译新作进度如何了?
许渊冲:我一生在钻研文学,现在还没完。我最近的工作是把英国的莎士比亚和王尔德的作品译成中文,带给更多中国读者。现在我每天工作1000字,大概一页左右。虽然还没出版,但是来约稿的出版社已经络绎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9-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学佛、吃素到做公益,41岁的刘涛满满正能量!
2019
09/09
07:00
禅风网
企鹅号

分享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color=rgb(255, 255, 255) !important][url=][/url]

评论
1


近日,刘涛携子女首度登上封面,照片中她身穿深米色连帽运动衫和浅褐色高腰打褶长裙,低调柔美地站在两个孩子身后,满眼温柔,温馨有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美丽女人,把婚姻和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幸福来之不易,你值得拥有
熟悉刘涛的观众都知道,当年新婚不久,丈夫王珂就破产欠下巨额债务,还患上了抑郁症。刘涛在产房里生二胎的时候,老公在另外一个病房里急救。很多人劝刘涛离开可能一蹶不振的丈夫。王珂也做好了离婚准备,准备把剩下的一切都给刘涛,不想再拖累她。但刘涛却坚持:“我是他妻子,我要守他到底。”
于是马上复出,一边照顾孩子和老公,一边拼命工作拍戏。几年时间,刘涛成功塑造了数十个荧幕角色——《妈祖》中大爱无疆的妈祖、《白蛇传》中敢爱敢恨的白素贞、《琅琊榜》中驰骋沙场的霓凰郡主、《欢乐颂》中睿智精明的公司高管安迪、《芈月传》里敢爱敢恨的楚国公主芈姝。事业开挂的刘涛还玩起了跨界,化身全能女神,唱歌、综艺、主持,没有她征服不了的角色。在真人秀《花儿与少年》和《亲爱的客栈》里,涛姐更凭“无所不能”实力圈粉。
我的信仰是:我要做一个好人
从低谷到巅峰,这一切与刘涛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但多数网友并不清楚的是,支撑她一路走来的,还有她的佛教信仰。
刘涛说自己懂事的时候就开始信佛,很早就开始了解和接触佛教,不过家中没人信佛,没有什么人的指引,也没有什么事件的转机,她说:”因为我有慧根”,说出这句“大言”后她自己也笑了起来。
“我没有把信佛当成一件多么神秘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是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约束。信仰能让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这个世界上,不管做什么,做人是第一标准,佛的道理会给你很多启示。这个是我信佛的原因。”
在刘涛的理解中,佛教是她的一种信仰,而且是种让人向善的好信仰,既然是好信仰,不妨多传播开去,多影响些人。
“我去信佛,不是说‘佛啊保佑我今年拍什么戏赚多少钱’这种,没有。我就是很干干净净的,跪在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的信仰,我的信仰就是我要做一个好人,什么是一个好人,你就要去学,很简单。”
当媒体问到刘涛,到底是什么秘诀,可以令她汲取力量,功力全开地做到这一切。刘涛回答,“同甘共苦,我不能失去我的爱人,不能失去我的孩子,我的家庭,这是我的根。”这恰恰印证了刘涛的信仰:我要做一个好人。在信仰的支撑下,她与她丈夫患难与共,不离不弃,一起度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顺其自然是美的最高境界
除了按部就班的人生轨迹,信仰还为刘涛赢得了一份顺其自然的心境。一直以来,她对自己的评价都是四个字:平淡如水。
“我是一个柔和、简单的人,在外表和内心都没有太多雕琢装饰。在我的思想深处,有很多很淳朴的东西。平常工作不忙的时候,我喜欢待在家里,上午睡个懒觉,然后起来收拾收拾房子,接着就是出去走走,去市场买点菜,回来煮饭给自己吃,我会烧很多种好吃的菜,虽然都是些家常菜,但是吃自己烧的饭总会特别香。”
帮我放下屠刀的是一只羊
虽然对于饮食管理有着比较宽松的理念,但是熟悉刘涛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资深的“素食主义者”。从当初的无肉不欢,到后来的安心食素,刘涛说:“帮我放下屠刀的,是一只羊。”
那还是在拍《永乐英雄儿女》的时候,有一次路过大食堂,她看见一只很漂亮的白羊拴在门口就上前询问,工作人员说那是拍“烤全羊”时要用的。刘涛回忆当时那只羊的眼神好像是在向她求救,“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再也不碰肉了,我能体会到当有人要伤害我时的那种恐惧。”
虽然长期食素,但刘涛决不会拿这种行为四处炫耀。“吃肉与否其实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没必要矫揉造作。朋友和我一起出去吃饭,我绝不会说:我是吃素的,你们不许点荤菜呀。如果朋友点了青椒炒肉,我也会吃里面的青椒。吃素固然是珍惜生命,但信佛的关键还是内心的感触。善待生命,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刘涛说:“吃素并不是代表信佛的虔诚。吃素是因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是生命就会有痛楚,我们要去爱护他们、保护他们,所以不主张吃荤。”
梦想建一所养老院
刘涛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慈善公益,歌手韩红曾晒出了一份明星为环卫工人捐款的明细,近80人的捐款名单中,刘涛捐款最多。她接受专访时说:“慈善是从内心而发,真心做就是慈善。”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刘涛一直对关爱儿童的公益项目有着自然的亲近。“我参加的公益活动大都和孩子有关,包括一些关怀留守儿童的项目,就是真的不忍心看到,发自内心地希望能去做点什么事情。”
刘涛曾在访谈节目中坦言,自己从小就和老人孩子最亲近,因而她个人的公益梦想,就是能开一家自己兴办的养老院,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我特别想做一个为老年人服务的公益项目,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应该享享福,舒舒服服地安度晚年。”
刘涛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上网查了办养老院的方式,也和一些帮助成立基金的人了解过。“这是我最大的一个心愿,希望能在全国各地建立养老院,使一些孤寡老人不再靠居委会、国家福利的救助,我希望是不收费的,完全靠基金运作的一个免费的公益机构。”
对于慈善,刘涛曾说:“公益首先源自于爱。爱身边的人和一切事物,就是慈善的来源。
所以不得不承认,刘涛确实是个有慧根的人。其实按照佛教的观点,刘涛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她自身修来的福报。
能嫁入豪门,衣食丰饶,是她前世修的福报;遇到变故没有彷徨退缩,也是种下善因,为今天的好日子修下了福报。
所以我们每一个修佛人都应该要明白,如果当下生活安逸,那就要珍惜福报,好好修行。如果当下生活困苦,那也不要退缩放弃,而是要加倍修行,为日后种下善因,让着福报早日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霸道总裁范、语出惊人、天生段子手:这些老师我受够了,实名举报
2019
09/10
06:34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读读散文,品品诗歌,共享雅致生活!

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学生时代,总有几位老师让人无法忘怀。他们或循循善诱,或幽默可亲,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让我们的梦想更加透亮。


那么民国时期的老师们是什么样的呢?

时间转场到民国时期

随着晚清覆亡,思想解放

以及大量西方文化涌入

民国时期文化异常繁荣,

呈百家争鸣的盛景

出现大量文化、学术、科学巨匠

他们留洋归来,投身教育

立志唤醒民族意识。


但如果你以为这些大师都是

自持身份、刻板守旧的老古董就错了

用现在眼光看

那都是不折不扣的麻辣教师

邪魅狂狷,霸道总裁范

通晓九门外文的辜鸿铭

回国后几经辗转,到北大教英语

瓜皮帽下轻轻摇曳的小辫子

就成了北大著名一景

但在滑稽的造型下,

辜老师却是一位霸道总裁


每次上课,都会一甩小辫子

来个霸气三连:


顿时就能吓得开小差的学子们噤若寒蝉


语出惊人,天生段子手

语言学家黄侃

一本正经的外表下,却是个天生的段子手


每次上课讲到精彩要紧处

学生记笔记记得飞起时

咱们黄老师便戛然而止,低调的说

“这里有个秘密,我不能讲,

除非你们请我吃饭才行。”


这种神转折,就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上课随性,打分更任性

对现在的学生们来说

钱玄同绝对是心目中的好老师

因为——他上课从不点名


钱老师上课总是用铅笔

在点名簿上一“竖”到底

也不细看学生们是否全到齐,

就立即开讲

更重要的是,他从不安排考试

每学期批定成绩时

他是按点名册的先后,60分、61分……

如果学生有40人,最后一个就得100分

请问这样任性的老师哪里有?

请给我来一打

三尺讲台,也能吞云吐雾

西南联大的古代神话课程

一直是当年的爆款

不仅因为闻一多老师学识渊博,

讲课6得飞起

可能还和他上课允许抽烟有关


闻老师上课,

总会慢条斯理的点燃烟斗

学生们也掏出纸烟匣

在云雾缭绕中,

师生一同探索伏羲女娲的远古秘密


虽然用现在眼光看

那个时代的老师们上课时

多少有些不按套路出牌

但他们都是有学识有才情的好老师

他们用学识传承中华古老文明

也让我们感受到属于那个时代的卓然风骨


那段泛黄的流金岁月

“先生”们演绎了灿若繁星的传奇

近百年的历史风烟,世界重换新颜

但师者那颗传道授业解惑之心

却始终未变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9-12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名师的“人设崩塌”?这些“名师”也有着令人捧腹的“标签”
2019
09/10
18:02
四川文艺出版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自古以来

我们国家都尤为崇尚尊师重道

每当教师节来临

就是全国人民回忆青春读书时光的怀念day,

也是学生作文集中喷发激情的时刻~


咳咳……让我们收回多余的激情!

话说回来

其实作为我们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老师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处事性格持续影响着我们

……

而在古代

这些“名师”们也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标签”


三十一岁的孔子,有一天突然想要环游世界(周游列国)。那时候他正在山东曲阜办私学,准备动身去一趟当时所有诸侯国的共同首都——洛阳,进行一番学术讨论。

但是,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没有汽车和火车,来回走一趟,人吃马嚼花费实在不小。而且,学术讨论总得见见名师吧,这拜访的礼物又是一笔费用。算算经费,还真够孔子喝一壶的!


好在孔子是个好老师,有个名叫南宫敬叔的学生,念在昔日师徒情分,觉得自己有责任帮老师申请一笔学术经费,于是直接去找了国君拉赞助。国君一听是利国利民的学术项目,大笔一挥,便批给孔子一辆马车、两匹骏马,还配了一名专职司机。国君还让南宫敬叔跟着孔子一块儿去,路上的费用也就顺便报销了。

《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

《孔子家语·观周》:“南宫敬叔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公曰:诺。与孔子车一乘、马二匹,坚其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


除了这类国家赞助,也有私人赞助,比如鲁国大夫季孙氏,曾经一次性送给孔子师徒小米一千钟。一千钟小米有九十吨,就算孔子师徒七十多人都来吃,也能吃个三四年的。

《孔子家语·致思》:“孔子曰:季孙之赐我粟千钟也,而交益亲;自南宫敬叔之乘我车也,而道加行。故道虽贵,必有时而后重,有势而后行,微夫二子之贶财,则丘之道,殆将废矣。”


孟子是比孔子工资高的,因为不差钱,所以脾气就大,性子就硬,能不迁就的事情就绝不迁就。

比如说,收学生,孔子是典型的“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交上十条干肉的学费,他就没有不教的,最后有了传说中的三千弟子。

而孟子就不一样,他有“五不教”:

自以为身份高贵的,不教。

自以为品德高尚的,不教。

自以为辈分高的,不教。

自以为有恩于孟子的,不教。

自以为跟孟子交情深的,不教。

《孟子·尽心上》:“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以上五种不教,是孟子明说的。还有两种不教,孟子没有明言,但是可以看出来。

一个叫乐生子的人,想拜孟子为师,风尘仆仆到了齐国,发现没有住的地方,于是先去找房子。有了落脚之处,才去拜见孟子。

孟子很生气,问他:“你来齐国几天了?”乐生子说:“来了好几天了。”“你第一天来的时候,怎么不来找我?”“我在找住的地方。”“是住的地方重要,还是拜见长者重要?”乐生子无话可说了。孟子又说:“你这个人哪,拜师的目的就不纯粹,你不是找我学道来了,你是来学习怎么挣饭吃来了,难道我教的那些学问道德,只是用来挣饭吃的吗?”

这件事情说明,对于那些关心自己胜过尊敬老师的学生,以及那些只是为了找工作而求学的学生,孟子是不教的,至少他不想教。

《孟子·告子下》:“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墨子尚俭,厌恶任何不必要的花费——吃饭,能吃饱就行了,不强求精美;穿衣,能挡寒就行了,不强求好看;住的房子,只要坚固、安全就行了,不强求豪华。

为了节省财政开支,以及让更多的人都去参加劳动,生产出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墨子还反对听音乐,他不让君主们听,自己也不听,一辈子不唱歌曲。

墨子及其门徒过的生活,类似清教徒,极像苦行僧。墨子去世后,其弟子秉持老师的节俭精神,重视生产,不重视消费,吃粗劣的饭食,穿破旧的衣服,坚决贯彻老师的节俭主张。


《说苑·反质》:墨子对学生禽滑厘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

孙诒让《墨子间诂·墨子传略》:“墨子非乐,生不歌。”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经济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9-1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良是好事,但需要智慧的锋芒
2019
09/16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来源:茶的故事(teastories)

你的善良,需要理性的锋芒。

中国有句俗话,叫“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意思是在一个人快饿死的关键时刻,你给他一斗米,让他活了下来,他会感恩戴德,把你奉为恩人;可是如果你一直帮助他,他就会养成依赖,把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某天你没有帮助他,他会把你当做仇人。

这就是“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

行善需要理性的锋芒,一味地付出、给予,只会助长他人的贪欲,养出恩将仇报的“白眼狼”,你帮他一百次他不知感恩,但只要一次不帮他,他就会心生怨恨。

“人海茫茫,狼在两旁;大千世界,毒蛇隐藏。暖不热蛇,喂不熟狼;擦亮双眼,不得不防。”

你的善良,需要理性的锋芒。


有句古话,叫“帮困不帮懒,救急不救穷”,在别人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帮他一把让他渡过难关,他会感激不尽。如果帮懒救穷,只会让对方贪得无厌,更加依赖你,就像填一个无底洞,最终把自己拖垮。

广东湛江企业家陈生发达后,花两亿在家乡建了258套别墅,无偿送给乡亲父老。本来是扶贫济困的善行,以为家乡人会感恩,没想到村民得寸进尺,纷纷说:

“我儿女结婚了,一套不够,我们家要多分几套。”

“我家虽然已经搬到城里了,可我从小在这儿长大,我也有资格分一套。”

“你拆了我们家的老房子,你除了要给我们分别墅,还要给我们赔偿损失。”


村民的贪得无厌,让陈生非常心寒,连续两年没回故乡过年,他说:“一回去,每个人都提出各种问题和要求,所以我干脆就不回去了。”

《教父》中有一句台词:“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当善良没有边界和原则的时候,只会滋生恶意,让对方理所当然地接受你的好意,肆无忌惮地践踏你的善举,如果你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记恨你。

所以,帮困,不帮懒;救急,不救穷;行善,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正因为有了善良,这个世界才有了温暖和希望。

然而,善良也需要智慧,需要理性的锋芒,无知的善良,就是愚蠢。

从前,有位禅师在水边打坐,突然听到异常的响动,原来是一只蝎子落水了,正拼命挣扎。禅师伸出手将蝎子捞起来,却被蝎子蛰了一下。他忍痛把蝎子放到地上,继续打坐。

不一会儿,蝎子又落水了,禅师又伸手把它捞起来,又被蝎子蛰了一下。后来,蝎子又落水了,禅师还是伸手把它捞起来,又被蝎子蛰了。


有位渔夫看见了,问禅师:“蝎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蛰你,你怎么还要救它?”禅师说:“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

这时,蝎子又落水了,禅师正要伸手去捞,渔夫捡了一根树枝,蝎子顺着树枝爬了上来。渔夫说:“慈悲没错,但首先要对自己慈悲,好好保护自己,才能对众生慈悲。”

善良是好事,但需要智慧的锋芒。人心复杂,世途艰险,无知无理性的善良只会让贪得无厌的人得寸进尺,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这世上,真心未必能换来真心。你的好心给了贪婪无度的人,只会换来失望心寒;你的善意给了不知感恩的人,只会得到翻脸无情。

善良不能盲目,要给值得的人。

感动中国的好人丛飞,用他微薄的力量,资助了近两百名山区贫困学生,捐款300多万,自己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2005年,丛飞确诊为胃癌,治病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当丛飞的朋友向已经工作的学生求助时,得到的回答是:

“我知道了,让他安心养病吧”,“我现在工资才三四千,我没办法帮他。他当初资助我的时候,也没说过要回报啊”,“我没钱,也没空去看他,不要再打过来了”......


甚至还有家长来催钱:“你不是说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才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骗人吗?”

丛飞家人解释说丛飞得了胃癌,无法挣钱,家长说:“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

不懂感恩的人,不值得你付出好心;恩将仇报的人,配不上你付出真心。好心,要留给知恩图报的人;真心,要留给有情有义的人。不要为不值得的人浪费时间精力,你的善良,要给值得的人。

小恩养贵人,大恩养仇人。做人要知恩图报,千万不可得寸进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9-1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心犹如春雨,默默地滋润身体
2019
09/17
06:38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容。

````````````````````````````

人一宽容,气就不会郁滞;气不郁滞,血就通畅,所以,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

宽恕是一味良药,你在宽恕别人的同时,也就敝开了自己的心灵,此时,愤怒、怨恨和恐惧就会悄悄溜走,你的内心没有了郁滞,气血也就通畅了。

````````````````````````````


````````````````````````````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

人一善良,心就宁静。宁静之心能让我们的身体远离喜、怒、忧、思、悲、恐、惊。

善心犹如春雨,默默地滋润身体,它能让气变得柔顺,让血变得通畅。


人有了慈悲之心,内心就会充满爱。

````````````````````````````

爱就像春风,能吹散七情的乌云。

````````````````````````````

人有了慈悲之心,也就懂得了感恩。

````````````````````````````

人生如寄,我们的生命是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

````````````````````````````

感恩是人的本性。我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父母,感谢食物,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并使生命得以维持。


人一旦懂得感恩,心就会平和下来,因为感恩者知道人只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谦卑地面对自然。

````````````````````````````

我们既要注意外在的风、湿、寒、暑、燥、热,更要警惕内在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

心宽了、血通了、病退了。

````````````````````````````

说得真好,送给朋友们一起品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9-1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赵朴初和启功的幽默对话,看完豁然开朗!太经典了
2019
09/19
06:00
国学生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今天,国学君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流传于网络的有趣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和著名书法家、教授启功先生。

相传,一次体检时,两位老人相遇了。

赵老说,你说吃了一辈子素,还得个高血脂。启功先生听了立刻找大夫讲理:你看!你看!你让我少吃肉,我就说这和吃肉没关系嘛!

赵朴初先生还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只有高兴是现款,其他都不过是支票而已。”

两个多么快乐好玩,满满童心的老人啊!所以,他们才能都笑到了九十多岁的高龄呀!

好了,回到正题,今天发来的这篇文章是这位赵朴初先生所作的:“感悟有七”,供大家一起品读,让人眼前一亮!


赵朴初(1907-2000),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也是20世纪中国佛教界的杰出领袖。

老年感悟有七

赵朴初

我今已古稀,感悟有七,写出来与老年朋友们共勉。

一、活着:日出东海落西山,活一天,少一天。过一天,乐一天。乐一天,赚一天。

二、高兴: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高兴了就好,只有高兴是现款,其他至多不过是支票而已。

三、自己的:地位是暂时的,荣誉是过去的,健康是自己的。


四、不一样: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是有限的;

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父母有病,子女对父母问问、看看就知足;

子女花父母的钱,理直气壮,父母花子女的钱,就不那么顺畅;

父母家也就是子女的家,子女家可不是父母家。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明白人把对子女的付出视为义务和乐趣,不图回报,一心想回报,就是自寻烦恼。

五、指望谁:养病指望谁?指望子女,久病床前无孝子;指望老伴,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只能指望钱,用钱养病。

六、怀旧:常想一二忘九八,健康长寿样样有;老当益壮天地宽,满目青山松和柳。

七、直面死亡: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人人平等,要有思想准备,一旦阎王策小鬼来叫,无牵无挂无语,跟上走就是了。


《宽心谣》

赵朴初

日出东海落西山,

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钻牛角尖,

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领取养老钱,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

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

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常与知己聊聊天,

古也谈谈,今也谈谈;

内孙外孙同样看,

儿也心欢,女也心欢;

全家老少互慰勉,

贫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劳勤锻炼,

忙也乐观,闲也乐观;

心宽体健养天年,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老之歌》

孙稚如

老!老!老!

你老我老他也老,人生自古谁不老,早老晚老总要老,天若有情天亦老,切莫把老当镣铐,切莫把老当烦恼。

老是人生的结晶,老是成熟的的写照,老是深刻的标志,老是智慧的代表。

老有老的脾气,老有老的情操,老有老的哲学,老有老的诀窍。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的养生之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我们的基本信条。

老气横秋、老调重弹、老牛破车、老奸巨猾、坚决不要。即使老马识途,也不要倚老卖老。

老态龙钟,迟早会到,这病那病,总会缠绕,年纪虽老,志在崇高,老有所为,量力为好。

我们应该承认老,一切想开想透,尊重自然规律,不必自寻烦恼。

相信年轻人,自有创造,一代会比一代好!


延年益寿

箴言:天下没有偷懒可得的健康。

二话:对于以往不愉快的事和逆境,不发牢骚、不念旧恶。对于未来的日子没有奢望,但求平安幸福。

三养:保养、营养、修养。

四忘:忘记年龄,忘记钱财,忘记子孙,忘记烦恼。

五福:有健康身体谓之福,有兴趣读书谓之福,有知己好友谓之福,有人惦念你谓之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谓之福。


六喜:一喜退而不休,二喜儿女独立,三喜无欲则刚,四喜问心无愧,五喜好友甚多。

七乐:知足长乐,闲中作乐,自得其乐,及时行乐,助人为乐,行善是乐,平安最乐。

八点:嘴巴甜一点,脑筋活一点,脾气小一点,度量大一点,心放宽一点,做事多一点,说话轻一点,微笑多一点。

九常:齿常叩,津常咽,鼻常揉,眼常动,面常搓,足常磨,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

十则:少肉多菜,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食多嚼,少衣多浴,少言多做,少欲多施,少忧多眠,少车多行,少气多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9-9-2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 醒 的 人 是 幸 福 的

作者:马亚伟 朗诵:史丽娟

我一直觉得,早醒的人有着最灵敏的听觉、嗅觉和触觉。

他们与大自然保持着某种神秘的联系,能够感知到新的一天里最新鲜的气息,也能够捕捉到新的一天最灵动的那抹晨光。

有的人习惯深夜写作,觉得夜深人静之时更能与心灵对话。而习惯清晨写作的人,应该是跟万物一同醒来的,所以他们除了与心灵对话,还会与世界对话,与万物对话。

人的心灵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延展,获得开阔而清朗的境界。


世界初醒时的美妙,是习惯睡懒觉的人无法领略的。

启明星微光隐隐,天幕呈现出黎明前特有的青蓝色,隐约之光正在蹑足前来,一切都是安宁的。

这种安宁仅仅是表面的,如同破壳而出之前的悄然巨变,所有的生灵都在做着醒来之前的准备。

忽然之间,一种神秘而神圣的力量远远地冲撞而来。黑夜与黎明交接的那一刻,仿佛听到了一声呐喊,顷刻间唤醒了睡着的一切。

那一刻,人也跟着醒来了——早醒的人是有福气的!


睁开眼睛,打开窗子,心灵的窗子也敞开了。一夜酣眠,换来的是神清气爽。

黎明之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动态的。如果说黑夜是一潭湖水,黎明就是溪流的清唱,婉转,清丽,悠扬,轻快。

时间久了,人与自然就达成了一种默契——到了某一时刻,人一定会醒来,即所谓的生物钟。

生物钟,多么生动的说法,大自然的闹铃声唤醒了人,这种醒来的状态最自然最轻松。


梭罗说:清晨的散步是对一整天的祝福。

早醒的人,一定要走出家门,去拥抱第一缕晨光。很多人有看日出的习惯,福楼拜就是这样,每天都坚持看日出。

看日出是保持生命健康旺盛的一种方式,拥抱第一缕晨光,感受那亲密而意味深长的吻,心灵就像被洗涤过一样,清澈,舒畅。


蹲下身来,与一棵青草对话,与一滴露珠对视。

你瞧那草尖上的露珠,莹透透的,清亮亮的,就像是在为清晨在吟唱一首婉约美丽的小令。

走在路上,与一棵道旁树招手,朝花圃里的花朵微笑。黎明的晨光中,树叶绿得青葱,花朵艳得明丽,仿佛都在感激清晨的恩赐。

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像梭罗一样,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我一定每天做一个早醒的人。

早醒的人,心灵也会跟着醒来。

做一个心灵醒着的人,清醒而畅达地活着,淡泊而诗意地活着!


作者:马亚伟,河北保定人。期刊、副刊作者,写作至今已发表900余万字。笔名王纯,文心等。作品风格清新淳朴,细腻雅致,以情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9-2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名家字号,一个比一个有趣
2019
09/23
19:59
飞鸟孤独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正文字数2939

在姓名之外,还有字号

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书画领域


倪瓒《墨竹图》册页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古代文人,大多有字有号



宋代的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元代的倪瓒

(字元镇,号云林)

明代的沈周

(字启南,号石田)

清代的画僧八大

(朱耷,别号雪个)

等等...

这一传统直至近现代

乃至当代仍被书画家所继承

书画家在作品上签署名款时

有的把姓名字号均署在作品上

有的则往往仅以别号为署

因此在鉴看书画作品时

对作者的名字、别号的了解和掌握

是十分有必要的

王墨


王墨,唐代画家。

他的真名叫王洽,墨是他的号。

由于他经常饮酒,每当喝得有几分酒意时,才将墨泼于绢素之上,开始作画。

依据墨迹流溅扩散的形状,脚踩手抹一通,使其疏密相间,自成浓淡。

在绘画史上可谓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号称“泼墨”。因此,“王墨”成了他闻名于世的别号。

丁野梅

丁野梅,宋朝道士,居庐山清虚道观,擅画梅。

他的真实姓名为丁野堂,宋理宗赵昀召见时问:“你所画的恐怕不是‘官梅’吧?”

他回答说:“臣所见的只是些‘江湖野梅’(沿江路上野生的梅花)。”

因此自称“丁野梅”。

苏东坡


苏轼,北宋大文豪、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们因其号而称之为苏东坡。至于东坡居士的来历,还要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起。


苏轼《寒食帖》

白居易因上表请求通缉刺杀丞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东山再起升忠州刺史,后又升中书舍人。

忠州城东有一片坡地,闲暇之时,白居易经常至此栽花种树,并写下了大量借景抒情的诗作,其中多有“东坡”二字。

如《东坡种花》二首:

其一有“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

其二有“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之句。

又有《步东坡》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种树。”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虽然恃才傲物,但对于白居易的诗可以说是仰慕至极。

在其《赠写真李道士》中有“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赠善相程杰》有“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

苏轼的仕途命运与白居易也颇有相似之处。他与当朝宰相王安石政见不一,后因作诗讽刺王安石及其所推行的新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苏轼深感自己与白居易有着相同的遭遇。因白居易自忠州升任中书舍人,而苏轼也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东山再起。便一方面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一方面从白居易的忠州诗作中撷取“东坡”二字为已号。

果不其然,宋哲宗即位不久,苏轼便经由常州也升任了中书舍人,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

倪瓒


元张雨题《倪瓒像》

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字元镇,号云林。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

他一生不做官,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亦号“倪迂”。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 画像

八大山人,朱耷的“耷”,据考,实“驴”之俗字,有大耳朵驴的意思。

除了有禅宗思想“骑驴觅驴”喻其在现象之外找真实,应当还有恨自己当了和尚无力对抗清政府的自嘲和讽喻之意。


八大山人 芭蕉竹石图

因为和尚被世俗骂为“秃驴”,而他做了多年和尚,于国无补,是一种驴子般的愚蠢行为。

“八大山人”真迹署款曾署“驴”、“屋驴”,未有署“朱耷”的。

作画史传记者因嫌驴名不雅,所以写作“耷”。

朱耷的书画多署名“八大山人”,他把“八大山人”重缀起来写,既像“哭之”,又像“笑之”,其间寄寓着国破之痛、家亡之恨、哭笑不得的心情。

吴昌硕

吴昌硕,号“老缶(fǒu)”。

他名号的来历是这样的,1882年,他的朋友金俯将在古圹得一古缶,赠给了他。


吴昌硕 《篆书三言联》

他十分爱好,有诗云:“以缶为庐庐即缶,庐中岁月缶为寿。俯将特赠情独厚,时维壬年四月九。”因榜其画室为“缶庐”,自号“老缶”。

又因擅篆刻,且篆刻早于书画,当时求之者众,他疲于奏刀,因之号“苦铁”。

晚年时,双耳失聪,因此自号“大聋”,并把“大聋”二字手刻腰圆朱文印。

徐悲鸿


徐悲鸿 照片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

从小家里没有钱,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但是从小就喜欢画画。

为在社会上立足,想在洋学堂学习,可是家里没有钱,别人又不肯借钱给他,对此深感世坛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于是把名改成了“徐悲鸿”。

齐白石


齐白石 照片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名璜,字濒生,号白石。

齐纯芝27岁时,教他画画的胡沁园老师说:“离你家不到一里的地方有个驿站叫白石铺。

白石铺虽无名山大川,可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我看你就以‘白石山人’为号吧!”

后来,齐纯芝题画时,常只写“白石”二字,久而久之,他便以“齐白石”为名,成为驰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张大千


张大千 画像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

1919年,他到松江禅定寺为僧五个月,逸琳法师取《长阿舍经》所说“三千大千世界”,为他取法号“大千”。


张大千《嘉耦图》

“大千”的含义是指“三千大千世界”,简称“大千世界”。

出自古印度的一个传说,谓广大范围的世界,以日月环绕出没的须弥山为中心,同一个日月所照的四天下为一小千世界,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

张正权从法师为自己取的法号中悟出,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可包含在一个人精诚专一、锲而不舍的一念之间,从此以张大千为名字,别号“大千居士”。

关山月


关山月 照片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

1912年出生于广东阳江县一个贫寒的教师家庭。父亲擅画梅、兰、竹、菊,受父亲影响,自幼喜爱绘画。


关山月《梅清图》

1933年毕业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后任小学教师。同时在中山大学旁听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讲课,后进高剑父创办的春睡画院学习。

在此期间他请老师给自己起个名字。高剑父想了想说:那就叫关山月吧!


关山月《梅雀图》

“关山月”本为乐府汉《横吹曲》名,多写伤愁离别之情。

但关泽霈很喜欢老师给起的这个名字:

一是“关山月”多为人知,可激励自己发愤成才;

二是“关”、“山”、“月”皆可入画,变幻无穷,妙不可言。

于是他便一反古曲本意,以“关山月”为名,热情描绘祖国壮丽山河。

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

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乡下读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划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


丰子恺《长堤树老阅人多》

老师说,浙江读音这两个字差不多,而且“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

他以这个名字进入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经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


丰子恺《勤俭持家》

单不庵觉得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

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那是“子恺”二字的英文拼写缩写。当时的子读作“TS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9-9-28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2019
09/28
07:06
散文诗歌诗词悦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4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经典散文精选美文,我们一起品读。

本文来源于:诗词天地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中年以后,从北到南,却是接连被贬,直到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

观其一生,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青年时看远,中年时看开,老年时看淡。

这种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学习。


青年时看远

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有一篇散文《伤仲永》,故事如下。

有一个方仲永的小孩,不曾读过书,却在五岁时就能够写诗作赋,文采斐然。

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就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方仲永的才能就慢慢消失了,等到他二十岁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因为方仲永父亲的短浅目光,就埋没了一位天赋异禀的孩子,这是何等的荒唐!

若是你觉得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古时,那就来看看另一件事。

前两年,人民日报在微信上发过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公然批判那些舒服地坐在象牙塔里,虚度光阴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学生们。


这些年,各大院校本硕博学生被劝退、被开除的事情屡见不鲜。

一些学生到了大学以后彻底放松了自己,混学分,混文凭,对学习没有基本的敬畏感,每日醉生梦死。

说到底,就是这群年轻人看得不够远。在最该努力的年纪,却选择了享受。


回望古今,凡有大成就者,皆是青年时便心怀壮志,心系远方之人。

苏轼在年幼时,在书房门前写了一幅对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他从小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每天废寝忘食的学习。

因此,才能够有后来的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的苏轼。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付出和收获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里会逐渐形成两种人,一种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种因懒散而失败。

只有志存高远,才能找到奋起的动力、前进的航标。

所以,青年人要脚踏实地,行得稳、看得远,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玩乐,而是要懂得沉下来学习知识,实现心中的抱负。


中年时看开

青年时一帆风顺的苏轼,中年时却尝遍了人生的苦辣甜酸。

公元1079年,苏轼迎来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乌台诗案。

42岁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是一个毫无实权的低微官职,这对满腔抱负的苏轼而言,是何等大的打击。

可他面对那些苦难却能看得很开: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

他从不会因为命运的磨难而意志消沉,反而在此期间创造出了许多豪迈大气的不朽名作。

一如苏轼诗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命运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他都能变成生命里的风景。这大概就是苏轼的魅力吧。


人这一生,苦乐参半,肯定会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没有谁会是一帆风顺的,凡事看开一点,保持一个好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将来才会过得更舒心洒脱,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痛苦时,学会把自己肩上的负担减轻,轻松前行;

难过时,学会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去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压力;

开心时,更要学会分享,把自己的快乐传播给他人。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说: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

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凡事看开,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


老年时看淡

绍圣四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他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人生如登楼,一岁一台阶。看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

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鸡毛蒜皮。

当人生到了老年,就应如同高楼观物,看淡烦恼,珍惜美好。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

没有豪华别墅,能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便是幸福;

没有万贯家财,家人健健康康团团圆圆便是幸福。

当你看淡了很多无谓的东西,才发现接下来还有更好的在等着你。人生处处有磨难,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当你看淡了很多无谓的东西,才觉得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微笑面对生活,不焦躁、不抱怨,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苏轼的一生让我们明白:

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不可沉溺于玩乐,才能活得自在广博;

中年人要洞察世事,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活得豁然通达;

老年人要淡泊从容,不为物欲而牵绊,才能活得谈定从容。

人生的道路很长,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不如意事常八九。

漫漫人生,一时的风雨其实并不算什么。

如同潮涨潮汐,花开花落,人生的起起伏伏也是世间常态。

风雨人生,困难逆境无可避免,我们需要的是,在逆境中保持一颗淡然豁达的心。

不管世事沧桑,不论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无论风风雨雨,愿我们都能像苏轼那样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出道33年零绯闻,55岁却仍不未婚,只因亲生哥哥的一句承诺
前不久的热播剧《都挺好》大家肯定都非常耳熟了,苏大强一家子成为了网红,而其中有一个角色戏份不是很多,但却贯穿了整个剧情,如果没有这个角色,这部剧就没法演下去,这个角色就是苏明玉三兄妹的妈妈,一个重男轻女又很强势的妈妈。


苏母的扮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陈瑾,曾经演过非常非常多的电视剧和电影,出道31年曾获得无数奖项,比如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奖等等,在事业上陈瑾可以说是十分成功了


但是在感情上,陈瑾出道的这33年来可以说是完全空白,一个绯闻都没有,而且今年陈瑾已经55岁了,却一直没有结婚,很多人好奇到底为什么不结婚,直到有粉丝扒出了原因,陈瑾不结婚的理由,只是因为她的亲生哥哥。


陈瑾的哥哥是一位著名的摄影师,是个不婚主义者,大概是收到了哥哥的影响,所以陈瑾本人对结婚也没有太大的欲望,再加上哥哥曾经给过她承诺,表示希望自己可以活的比陈瑾更长,这样就可以一直照顾自己的妹妹了。


这一对兄妹的感情可能常人无法理解,但又何尝不让人羡慕呢?小编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辈子不结婚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金庸
2019
10/30
07:20
工人日报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5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像金庸一样在华人圈子内产生如此大的当量,上至社会名流,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对金庸小说推崇备至、击节叫好。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今天,金大侠逝世一周年。其影响了几代人的皇皇巨著,在未来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像金庸一样在华人圈子内产生如此大的当量,上至社会名流,下至贩夫走卒,无一不对金庸小说推崇备至、击节叫好。


上世纪80年代初,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大陆“解禁”,一纸风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红楼梦》哀婉凄绝,《三国演义》奇谋叠出,《水浒传》豪气干云,《西游记》舍生取义。而金庸的十几部小说,几乎每一部都成为经典,每一部都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最脍炙人口的几部小说,在长篇小说领域被奉为圭皋。

而金庸的影响力,又何止在文学方面?如同蜘蛛侠、钢铁侠之于美国人一样,金庸的小说就是华人文化圈的超级大IP,带动了影视、歌曲、游戏等多个领域的繁荣兴盛。

金庸的小说创造了影视剧中的初代偶像。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射雕英雄传》,在大陆、香港、台湾等地都带来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果。尤其是在彼时娱乐业不发达的情况下,黄日华版的郭靖、翁美玲版的黄蓉,更是成了万千少年的偶像。那个时候的学生,有谁没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贴过那些剧照的贴纸呢?

随着《射雕英雄传》的大获成功,更多经典的金庸剧被创造出来。而古天乐、李若彤等一大批港台演员,至今被奉为剧迷们的心头好。


金庸的小说一再被改编,就是因为其故事讲得好,而主人公的形象更是在长篇巨著中被摹画得栩栩如生,几乎要从书页中飞跃而出。在中国导演普遍被诟病不会讲故事的情况下,直接改编金庸的小说自然成了影视界的“保命秘籍”。

随着影视剧一起诞生的,还有剧中的主题曲。龚先生记得,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午后,一个男生在宿舍用收录机放着《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随着高亢激昂的音乐响起,奔腾的马蹄声犹如撞击在心间,罗文的男中音和甄妮的女高音,瞬间点燃了一个宿舍楼的激情——“嚯!”“哈!”几乎一整栋楼的男生都在随着音乐嘶吼。那样美好的午后,那样昂扬的青春,都在音乐声中肆意挥洒在了大学校园里——而这一切,都拜金庸的小说所赐。

不管是影视、歌曲,还是游戏,带上“金庸”两个字就能火,这最终都要归结到金庸小说的超级魔力中来。

金庸的小说,不激烈、不过火,主人公身上从来都附着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侠义、坚贞、善良等美好品质。而在武侠之外,金庸小说更是将爱情刻画得荡气回肠、令人神往。郭靖和黄蓉、杨过和小龙女、令狐冲和任盈盈,无不是经历千般险阻,最终得以结成神仙眷侣。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人压力山大的当下,金庸的小说不啻是提供了一个快意恩仇的精神高地——在那里,“江湖事江湖了,江湖儿女江湖老”,哪还管得三五斗米的烦人琐事?

点一炷香,执一本书。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金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5-5 07:01 , Processed in 0.09233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