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葫芦 于 2013-8-22 17:20 编辑
& d: o( y. A0 ^; `
, i3 K' ?, y% W: A- l0 ?! S: E5 r 夏日的拉萨,天蓝得诱人。沿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去俊巴村,路边缓缓流淌的拉萨河,同不远处的高山、白云一起,构成一幅水墨风景画。金黄色的油菜花有的星星点点,有的蔚然一片,让人有去徜徉花海的冲动。不时出现几棵柳树,做了绿意的点缀。
. ^" Q! [0 H" Y; A" `- d 拉萨河在曲水境内汇入雅鲁藏布江,俊巴村就坐落在江河交汇之处。通往俊巴的高速公路窄了一些,但风景依旧喜人。且不说道两旁的树木,但是河里的野鸭、水鸟便给你一种久违的感觉。村子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几十间房屋林立在依山傍水的山坳里。村中央的一块空地上,三五孩童正在追逐嬉戏,上了年纪的扎桑老人坐在门口慈祥地看着。7 p( R: z' n3 X5 P: `
俊巴村独特的不只是风景,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西藏其它村庄不同,这里是唯一一个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村子。对于从不吃鱼的藏族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立独行的地方。
% l0 {3 N, ^0 k 本来,在西藏鱼是上天在凡间的代表,是不可以吃的。村民只所以靠打鱼为生,有个传说:有一年,拉萨河的鱼类猛增,有的甚至长了翅膀飞上了天;遮天蔽日的“飞鱼”使万物生灵都难以生长,于是“天神”下令俊巴村民进行捕杀,并允许他们吃鱼。这才有了俊巴村捕鱼吃鱼的传统。
$ a# y4 V) u' t, H, l! k0 } 奇怪的是,这里的船不是用木头做的,而是用牛皮制成。这种船一般用几张牛皮缝制后,固定在木质船骨上,牛皮船浸水后变软,晒干后变轻,既能应对急流险滩,又便于携带。
$ R+ \- [5 O" s0 l1 Y$ g" c 每到打鱼好季节,村里家家户户便开始忙碌起来。河里鱼类众多,有白鱼、花鱼、尖嘴鱼、胡子鱼、薄皮鱼、棒棒鱼、藏鲶鱼等,几网撒下,就能让小船摇摇欲坠。一天下来,少说也能捕个六七百斤。每到藏历3月,俊巴村都要举办“捕鱼节”,渔民们背上牛皮船载歌载舞,几个年轻人在腰部绑上船桨,将牛皮船扛在背上,依次排开,随着领舞者的歌声敲打出有节奏的撞击声,很是悦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