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白龙黑马 于 2011-10-5 23:42 编辑 : U0 M! }5 {3 _& m: N
; m/ k% W/ [# f8 M# h
今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央将在人民大会堂和南京、武汉、广州等地举行规模巨大、气势恢弘的隆重纪念活动。提起辛亥革命,有一位我们嘉鱼冬泳人引以为豪的志士。他,就是汪心源。
+ q( A; q$ S4 \/ S2 K" M' c# w* M- S4 K
汪心源是清朝末期人,出生在依江而居、以水为邻的嘉鱼县牌洲湾镇东岭村。这里的孩子都是喝长江水、玩长江水长大的。汪心源也不例外,从小就一年四季在长江中摸爬滚打,游水嬉戏,捉鱼捞虾,风雨中来,浪涛里去.。尽管当时嘉鱼还没有冬泳这个名词,但他实际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冬泳人。由于常年游泳,不仅练就了很好的水性,而且练就了魁梧雄壮的身材,长大后他在武昌当了一名警察。由于工作积极,踏实肯干,不久就在警察局任了个小职。.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他参加了辛亥革命。
+ O; v/ m C" g7 E. b) P @+ U- T6 S0 o' T1 }/ h* w
武昌起义以前,湖南湖北两湖革命党人已相约:若湖南首义,湖北立即响应;若湖北率先发动,湖南即日跟上。可是,武昌炮响,湖南巡抚余诚格当天就得到消息,但他却封锁消息,湖南革命党人三天后才得知武昌首义的消息,故未能及时发难。后经湖北革命军多次组织发动,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等才于10月22日领导起义成功,光复长沙,成立湖南军政府,焦达峰、陈作新出任正副都督。但带有浓厚江湖气的焦达峰、陈作新却只做了10天都督即被兵变军人所杀,成为辛亥革命中的一对冤魂。起义果实落入了时任湖南咨议局的议长是谭延闿之手,他出任了湖南都督。
1 y& Z* d* i. @! B6 c1 W 武昌起义令清政府惊恐万状,立即调集军队进行围剿。湖北省督军黎元洪(湖北黄陂人)便向湖南省求援。在全国一片汹涌的革命浪潮的声势下,谭延闿被迫发兵增援。" H" n# @# H1 M9 u3 k" p7 d
( f4 x3 C7 f4 K, `2 @
谭延闿为人圆滑,十分中庸,胡汉民称之为“药中甘草”。 发兵后,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一方面担心在与清军的决战中损伤了自己的军队,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担心增援湖北会“引火烧身”,招致清政府镇压。于是,他连忙书信一封,差人送往援军,要求援军踞扎在武昌城外,静观事变,暂时不要参战。
! @ Y% j, k. H- l* Y: H$ i# r4 ~
& y1 L; U* a; W; e' w 湖南援军出发后行昼夜兼程,疾速行驶,很快到了武昌白沙洲。革命党人为了防止清军袭击和奸细进城探情报、搞破坏,就派汪心源带人在金口一带设卡堵截,盘查过往行人。一天在盘查时,汪心源发现了一封书信。这封信就是谭延闿写给湖南援军的信。他看了信的内容,大吃一惊。由于事关辛亥革命成败,事关武汉安危,他立即将湘军信使控制,自己亲自动身,火速把信送给黎元洪。
/ X% _1 l- y k' X( e$ @) ]% H& u! q: C& h
金口到武昌,路途不算遥远,但这一路让他十分担心。前有湘军在白沙洲,他担心此信落入湘军的手中;当时社会一遍混乱,到处都有清军的密探和打劫的土匪,他又担心此信落入清军和土匪手中。为了确保书信安全送达,他不敢走大路只得走小路,过芦苇丛,穿荆棘山;因为陆路岗哨多、查的严,他能走水路绝不走陆路。走水路,他既不敢乘船,也不敢过桥,害怕码头和桥面有人查。他只有凭借自己从小练就的良好水性,泅渡过河。一路上,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信送到了黎元洪的手中。
4 O/ z6 l& Q% @/ c' H4 z6 @, Q; K; k- }
黎元洪看了信后,气得直跺脚,大骂湘军见死不救,不仁不义。骂归骂,但还得想办法解围呀。黎督军于是通知在武汉的湘籍政界、军界、商界等知名人士开会,通报此事,探寻对策:武昌率先起义,现在危在旦夕,湖南见死不救,起义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武汉很有可能遭受毁灭之灾。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你们诸位不仅在汉的利益将毁于一旦,而且可能连性命都难以确保。在此清兵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大家想想有何良策?这一下子把在汉的湘籍知名人士发动起来了。他们动用各种关系,做通了湖南军方的工作,促成了湘鄂联手抗清,打响了武汉保卫战,捍卫了辛亥革命,保卫了武汉安全。
" J* ^. h" T. r& ?& K" e4 O. A+ r6 \7 v8 M# i/ ~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成果,汪心源愤而离职,回家以酿酒卖酒为生。闲暇之时,就到他的“冬泳基地”——牌洲湾东岭村长江边,泡一泡,游一游,过起了以酒会友、以泳会友的淡然生活。3 f( S, ~* U, ?
) e4 x1 x g( b/ X 笔者在采写此文时,拜访了湖北省公安厅党委成员、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湖北警官学院现任党委书记、湖北省研究辛亥革命文化的著名学者赵志飞同志。赵志飞同志非常兴奋、非常自豪地说:在辛亥革命中,有四十多位湖北警察做出了重大贡献,嘉鱼就有汪心源、胡祖舜两位。汪心源冒死送信,功不可没!2 x5 G" q5 Z" j6 i
! w g. \8 ]+ V" |+ l; S2 F
冬泳前辈、辛亥志士汪心源先生的确功不可没,国家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笔者参加了查找汪老先生后人的活动。据悉,在即将于10月10日举行的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庆祝活动中,有关方面拟邀请汪老先生的后人参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