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数百男子每天结伴在长江裸泳(组图), p* D* k* e/ a/ X. K5 J/ W& a, Z
v$ T. d( `2 d/ q( F D& F& a2013年07月23日 07:08 来源:人民网( p- [6 e: y0 F1 ^7 v, f, e9 ^
![]()
u7 x N: f) \* b8 ~, K# U; u5 ^# q- m( V0 t. k; ~
7月22日,重庆九龙坡区建设码头,探访重庆裸泳滩。图为通往河滩的道路被洪水淹没了大部分,裸泳爱好者们席地而坐,谈家常。中新社发 渝友 摄…6 e3 I# e0 {6 ]/ w! R( M' \
1 P! W+ R, c5 z - i% t# v& b+ [" F
' Q6 N2 S9 g. J& F$ a2 h/ T
6 ?* c( e3 ]! b! F1 _$ f! a) G- L; I" h' t: x) e! R
$ l8 N8 j9 Q7 F8 R8 j3 _
" j9 M8 U! V# k* ^, e
& B5 h v8 w8 {4 x1 ]4 F% J
! ~% Q3 O* |: p/ C$ S7 J/ x2 h![]()
! i( `3 {; i& W# n t7 ^" u, R
9 D# h( [/ b6 u8 Z- k3 z. n) X( c, N |% L* |. {9 F
1 j! t: E0 i! f* Q) e" Z% o, G4 }8 s![]()
; K! v: [ ~4 x, P7 u4 I' e' ] y) Z
原标题:重庆:裸泳队每天游长江 女士误闯裸泳滩面对赤身大汉很尴尬" ?: G0 u9 Q4 R: S# u! w
: D1 l4 J1 s( w5 g/ R9 i
* x1 w" V0 I2 x4 g9 A' i2 @1 \ 上月底开始,在谢家湾建设医院脑外科住院部33号病床上,躺着一位患有脑瘤的病人,每天来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称呼他为“黄部长”。奇怪的是,前来看望黄部长的人,时间几乎都集中在9点以前,最早的探望在清晨6点都有,而且只有男没有女。从住院那天起,大家一百两百的捐,为他筹集了治疗费近一万元。照顾黄部长的家属也都习以为常,面对探访者的离开,最后一句话不是“再见”也不是“谢谢”而是“注意安全”。) k! x U6 ?1 s
: z* J/ p, _% x8 Z 九龙滩,重庆最后一块民间裸泳池
2 v3 _+ R9 v& x( R
6 T3 ]; a* H6 b+ y1 j; `9 A- L1 w4 | 记者打探到,“黄部长”原名黄巨华,今年67岁,原建设厂退休职工,同时也是杨家坪建设码头裸泳队的发起人。“裸泳”,没错,黄巨华已经在长江边上裸泳了近四十年,现在跟着黄部长一起在长江中裸泳的队伍壮大到两三百人了,他们选择在谢家湾建设码头旁,两个高架桥墩下的一处空坝上,坝坝也由此得名“九龙滩”。
- X) I- Q8 l9 s
" i% c: E& {5 X6 M 昨日上午7点半,记者找到了九滨路长江边上的这处九龙滩。滩子是在滨江路旁的景观小路旁,也许是近日涨水的原因,石梯下的空坝已经被长江水淹没了,两棵黄桷树的枝头也从长江中冒出来,感觉像是漂浮在江中的两堆水草。在石梯上方是景观的人行道,几个上了岁数的老婆婆正在人行道上打太极。记者来到岸边不到5分钟,就有一个大汉走下石梯,朝着湍急的江水中走去……& r( t. P) K# U: Y( {
$ \* Q7 G5 v- a8 o “喊我张胖子、张大胖都可以,他们都是嫩个喊的。”通过聊天记者得知,今年56岁的张胖子也是建设厂的退休职工,来九龙滩裸泳已经有7年了。张胖子说,从98年开始,他就在这里游裸泳,后来去了外地,直到08年回到重庆后才又下的水。当张胖子在记者面前一边脱衣服一边闲聊时,他一点没有感觉到不自然,反而还了全身说起裸泳的故事。/ b: L9 q) k. S1 b5 w
4 U3 @5 Z8 V. g$ a8 N
张胖子说,在九龙滩裸泳队伍中,没有组织者,没有考勤打表,凡是过来游泳了也没有硬行要求必需。大家都是自发来这里锻炼身体,相互也没有觉得尴尬不尴尬。一年365天,从早上6点一直到下午6点这里都有人,人来得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近两百。“现在涨水了,人要少一些”张胖子称,特别是涨水季节,水面上涨十几米,把九龙滩的空坝都淹没了,再加上涨水后,长江水变得浑浊、湍急,很多裸泳爱好者还是有些畏惧。/ K2 n9 S7 e1 }8 Y z! y
, s, J Y* ^/ c0 J' G w 记者看到,在湍急的江水中,九龙滩被两个高架桥墩所庇护,形成一个”U”字型的天然泳池,水面十分浑浊时常还伴有小型漩涡。一旦有船只经过,半封闭的九龙滩也会迭起几十厘米的浪子。张胖子告诉记者,其实他并不建议刚来的人独自就下江裸泳,一般来了后都要跟着他们在岸边泡上半个月,在江中呆上三个月以上才能离开岸边。记者看见,张胖子在离岸边十几米的地方畅游,两只手掌卷曲在江面上拍打,发出“啪啪”的声音,他说这个叫“拍长江”。
8 D3 F" Z. B* w; o+ F$ o; ~
$ u) g6 h# |9 g! k8 I9 U, U5 c 在九龙滩裸泳中,离岸边距离也分大湾和小湾,大湾江水相对来说要湍急很多,一不小心很容易被湍急的江水冲到下游。张胖子说,上周才有一个裸泳爱好者游到大湾时,被大浪打昏了头,至今都没有捞到尸体。一般来说,敢游大湾的人都是有7、8年泳龄的,就算是水性很好,也不可避免不被江水冲走的可能性。张胖子说,去年他就被湍急的江水冲到了建设码头,上岸后一直从滨江路落体走回九龙滩的。“多亏遇到了好心人”,张胖子说,路边一个出租车司机拿了张报纸出来给他遮挡,他才跑回的九龙滩。; c# M, I5 A# t8 h
: |/ H' R0 S1 _% \ 裸泳已成习惯,不由自主的下水游泳( N9 l6 U, C F
7 ]. G9 n5 t! ]( a) ~. S
但究竟为什么非要裸泳呢?一边游泳的胡健将告诉记者。他偶然的一次路过长江边,看到江下很多人都在游泳,于是他也想加入进去,就在商场花了30块买了条游泳裤。当他穿起游泳裤来到江边时,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江中二三十人竟然都在裸泳。胡健将告诉记者,头两次他都是穿着泳裤,跳进长江中跟着大家一起游泳,也没有人说他,但看到大家都是,自己也干脆全部了,至今那条游泳裤还挂在胡健将家里。说起裸泳的历史,也是因为从黄部长那里开始的。6 u* }2 K& ?5 F6 T8 H
& b& M, v4 O& ? “大家都很熟悉,也不存在尴尬”胡健将告诉记者,在这支裸泳队伍里,大部分人都是原建设厂的退休职工,当然也有从李家沱、大渡口过来的人。每个人身份不同,有20几岁的上班白领,也有50几岁开宝马的老板。“还有过外国人来跟我们一起裸泳”,胡健将说,曾经有过德国人和俄罗斯人看到他们裸泳,也加入进来了,以前也有女的来游,但看到大家全部,就没有来第二次了。
2 z9 r* n. R! w; \( k( x7 |/ G/ n" V5 R8 b" x
在一旁打歇凉的戴婆婆说,来裸泳的人来这里已经有十几年了,很多老太婆都在上面打太极,帮他们照看东西,但从来没有下过水。戴婆婆还表扬他们见义勇为,几乎每年都要在江中救人,所以她们也时常说裸泳的人都是好人。
& P) q: `' |6 @; B' O' ?
' W& c9 L! e1 S/ `4 F6 ^ 昨日下午,记者在建设医院脑外科的病床上,见到了九龙滩裸泳队的发起人黄巨华。病床上的他已经不能开口说话了,一旁拿着杯子倒水的胡於堂正是黄部长的老伴,当记者进入病房问道黄巨华时,她脱口而出一句“游泳的哈”。胡於堂说,最近来看望黄巨华的人她都不认识,但他知道都是他裸泳的朋友。胡於堂告诉记者,她还不认识黄巨华的时候他就开始在长江边上裸泳,至今已有近40年了,他每天早上坚持去九龙滩,从来没有断过。就连他发病都是在江边,被一行裸泳的朋友送往医院的。
7 k* P9 H0 {8 ^! T0 P% ]8 \9 [. H e9 H9 u: ?5 s% u
“但毕竟是在长江上,游泳还是有危险”记者对胡於堂说,但她说,本身游泳就很锻炼身体,老黄也游了这么多年了,每次出门我都会提醒他,不要逞能,注意安全。“我从来没有去看过他裸泳”胡於堂说,老黄这个人很老实,话也不多,这么多年下来,在长江边上救了不少人,他回到家中都不提,很多事情都是几年后家里人才得知。“去年才跟裸泳的人救起一个大学生,我都是看报纸才看到的”,胡於堂说。( @3 l" e8 R9 A7 M+ e& O* @
1 h5 o* p8 P# Z9 U8 c( U1 }% u: e 市文明办提醒,裸泳文化有待改良,安全最重要' A3 c# ^* ?% R0 x
6 D& T2 E; ]* ^8 E0 F: Q 重庆市精神文明办工作人员称,裸泳文化本身在老重庆就有,大多在东泉和南泉设有裸泳池,但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裸泳逐渐的淡薄在人们的视线中,被大家视为不文明、不雅的象征。但像九龙滩裸泳队聚集在长江边上自发性锻炼身体是可以提倡的。也许,这支裸泳组织是重庆最后一块民间的裸泳池了,但集体裸泳毕竟有伤风化,希望他们改正。特别是在湍急的长江水中游泳,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做好安全措施。 ![]()
$ p* ]1 j# G- O/ Q: r+ n- J
+ v, e# s+ R* C, C& m
5 f0 c( j" p+ T5 R5 \! k. v! C, }3 @0 i! ?% Z. B2 \
: ?: L# {# W2 e& {8 J;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