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51|回复: 1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罗大海冬泳日记——游进冬泳的“碗底”冬九九—冬至开始气温0度水温4度以下的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2 1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5-12 13:16 编辑

烟台专区冬泳网10157帖
            罗大海冬泳一年级——游进冬泳的“碗底”冬九九
                            ——冬至开始 气温0度 水温4度以下的滋味
     2011年12月22日,冬至。一九第1天。
    上午11:50分下海,气温0度,水温4度,飘着小晴雪,干冷干冷的。退大潮,迎着浪向海里走了90步,齐胸深,开游,冲了一下浪就向回游,游了50下上岸冲水。
     从11月8日立冬水温进入13.7度进入冬泳,游到今天冬至,已游了45天,避风1天没游,实际游了44天,算作第一阶段。
     从今日冬至开始,因也是“一九”开始,进入九九八十一天的“冬九九”。如果把立冬到冬至——水温从14度降到4度的这一段,看着是冬泳的“碗釰”的话,那么,从冬至进入冬九九,就算是“碗底”了,直至冬九九结束,再返回春暖花开气温上升的另一半“碗釰”。   
    冬泳这碗水究竟有多深?对老冬泳可能是小菜一碟,而对新冬泳则是深不可测。
    不知这个“碗底”游,冰冻三尺到底是何滋味?
    不知能不能将冬泳进行到底?
    不知这个一天一天数着过的“冬九九”会给人生留下什么?
    感谢冬泳网给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一边游着,一边记着——
    感谢身边的、天南地北的热心的泳友,一边看着,一边帮助指点着——   
    嘿!嫩看,咱冬个泳,抖不抖?!

161#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9:20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回放,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07:54 | 只看该作者
今日大暑,下海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12-5-11 22:47 | 只看该作者

  隆重祝贺罗大海冬泳一年级毕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5-11 13:22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9 20:04


                    呼啦!呼啦!第一年冬泳胜利啦!
   咱们冬泳的水温如果按14度以下来算,5月9日,烟台的海水水温就已经升到14度了,应该算游出了冬泳吧,罗大海的冬泳一年级算是毕业了吧。
   非常难忘这第一年的冬泳。也从来没有像这样天天用这样的“冬泳日记”来记载。谢谢冬泳期嫩的好多提醒与关照。罗大海应该说挺“囫囵”地游过了第一年冬泳!
   呼啦!呼啦!第一年冬泳胜利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25 | 只看该作者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9 20:04

您的身体恢复的怎样?还不能上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12-2-9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发表于 2012-2-8 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12-2-7 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12-2-7 2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12-2-7 10:31 | 只看该作者
罗大海 发表于 2012-2-6 17:09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  “六九”第2天
...

        海兄的帖子很多很精彩,有点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对于上网时间不多的人来说很难都能看得到,是否可以做些合并同类项处理,把他们合并到俩三个大项里面,在标题里加进新发的帖子,这样可能就比较容易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12-2-6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5 22:35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5 13:47
正月十五罗大海把灯笼挂在浪尖上赞一个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66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5日——正月十四  “六九”第1天   

       1、在冬泳的“海不扬波”中体味“渔家灯火”      
        2、庙岛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一、火红的“渔家灯火”——祈盼着“海不扬波”

    今天是正月十四了,“六九”第1天 。昨日立春——春打六九头。      
    上午10点,照常到第一海水浴场冬泳。原先还怕昨天的水龙头全冻了今天没有水,不想,水来了。
    今天风平浪静。冬泳的海水跟丝绸缎子一样。不仅继续联想到古老的拜海,其中一个重要的信念,就是祈望“海不扬波”。
    要说“海不扬波”,莫过于我们所熟悉的蓬莱的大季家镇初旺村的“渔灯拜海”了。
   初旺渔村的“渔灯拜海”跟海阳的“大秧歌拜海”同是正月十三日过,昨天我去了海阳,自然就没法到初旺了。但前几年我曾去看过。那时,初旺还归蓬莱市管。近两年,烟台开发区一再西扩,就把大季家镇连同初旺村吃了,成了烟台经济开发区的初旺渔村了。本来是蓬莱市的、又与蓬莱仙境有联系的“渔灯节”,现在成了烟台开发区的了。
    初旺的渔灯节很有自己的特色。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到自己家的船上“祭船、拜海”。有的几家“嘎伙”的,就这几家都到这一条船上一块祭拜。用红色的“大礼盒”抬着“贡品”:大猪头、大馍馍、大鱼等,浩浩荡荡抬到船上,摆到船头上,磕头、放鞭炮。
      各家的船都打扮得特别漂亮,最耀眼的当然是“国旗”了,高高的挂在桅杆上。因大都是木头机帆船。既有机器,又有风帆。几百只帆船停在一个港湾,还停的很整齐,一片红旗迎风招展,光这一大片红旗看着就很壮观。几百只船上贴满“福”字和对联。其中对联贴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出海平安顺,船归鱼满仓”,横批:“海不扬波”。
    初旺的渔灯节拜海,最讲究的就是每家要在自己的渔船上点燃一盏“鱼灯”。鱼灯是一支红蜡烛插坐在红色的胡萝卜上,用火柴点燃,象征着“渔家灯火”,火红火红——
   火红的“渔家灯火”——
   祈盼着“海不扬波”,风调雨顺——
   祈盼着“四海平安”,鱼虾满船——
   它是每一个渔家在“希望的大海上”心中的一盏明灯——
  
  火红的“渔家灯火”——,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深深地回味——
           “渔家灯火”——
           “海不扬波”——



   二、庙岛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4集)         
  庙岛“三拜”,是海上渔民众多习俗中最具代表的一种。这种习俗,对一代一代的渔民们为什麽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恐怕你只有了解了他们打鱼的艰辛与他们的心理,才能从中悟出点什麽。
风帆时代,是渔民以人力与大海较量的时代。因无力回天,败倒在大海风浪脚下而付出的生命代价无计其数。
     1911321日,飓风成灾,庙岛群岛的砣矶岛翻沉渔船14只,200多名渔民遇难。
     1946417日,风灾造成岛上翻船122只,破坏网具873具,128名渔民遇难。
     1964年,岛上25名渔民遇难。
     1974829日、1124日砣矶岛14名渔民遇难。
     1978年,隍城岛8人遇难。
     一次一次的风浪,带来的海难惨不忍睹。有的渔民一家几代人连尸首都没进过坟地。岛上流传着一句“能到南山去当驴,不到北海去打鱼”的谚语,恐怕是人们对海上风险的惧怕最深刻的说明了。
     你如果有机会亲自到大海上体验一下,你才会感到大海的神秘。在陆地,山再高再陡,沙漠再大再广,你也是脚踏实地,可停可歇;而在大海,你是一只永远摸不到深浅、随波逐流的小瓢虫,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这时,你才会理解常年漂泊在海上的渔民们,为什麽会在自然界幻化出一个神来,来弥补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屈从……
     你才会理解渔民们为什麽会把经自己辛勤劳动捕来的鱼虾,把自己遇难得救的功劳都记到庙的功劳上……
     你也才会理解渔民“庙岛‘三拜’”中的精神世界及不惜燃放几千元鞭炮的感情上的高投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2-2-5 1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2-2-5 13:47 | 只看该作者
罗大海 发表于 2012-2-4 20:09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4日——正月十三 “五九”第9天   ...

正月十五罗大海把灯笼挂在浪尖上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2-2-6 1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6 17:15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5 13:47
正月十五罗大海把灯笼挂在浪尖上赞一个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  “六九”第2天
     
      元宵节
我给大海“锚”红灯引起的童年记忆——
                         正月十五蒸“面灯”          
                 
     一、元宵节我给大海“锚”红灯  
     今天是正月十五了,是猜灯谜闹元宵的日子。年年岁岁闹元宵,年年岁岁花不同。今年自然是以“冬泳”来欢庆元宵了。
    上午9:36分高潮。我上午10:50来到海水浴场。带来两盏红灯笼,在灯笼的底下拴上绿色呢绒绳子,绳子上分别拴上一块石头当锚,正晌午时12点,一手拿着一个红灯的“锚”,带着两盏红灯下海。
   下海时气温3度,阴,有太阳。海水-1度。海水结冰,风平浪静。继续退潮,露出了一大片海滩,我小跑步100步,水齐胸深时,将两盏红灯“锚”到海里,像“浮漂”一样随海浪荡漾,挺漂亮的。一群逛海的男女看了直拍巴掌,有的掏出手机拍照。我回游30下上岸,回头再一看两盏红灯,确实漂亮。我冲完水,活动结束后,又要后来的泳友帮忙,把红灯从海里捞了上来,挂在冲水房的门楣上。
   今天的正月十五给大海“锚”红灯,对我来说可能会在久后留下久远的记忆。因在我的人生中,也过过不少正月十五的红灯闹元宵,但最使我难忘的有三:
   1、难忘小时候看《珊瑚颂》时,至今还永远留在脑海里的一首歌:一盏红灯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花开,哎——
   2、难忘小时候学唱的《正月里来挂红灯》:正月里来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3、还有一个最难忘的就是童年的温馨记忆正月十五蒸面灯”》。今天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说说自己的童年记忆正月十五蒸面灯”》。
                              
                                 二、正月十五蒸“面灯”
   
     乡土的“五谷”在父母的手里也会变成一种农家的文化艺术。
     父母做为旧社会过来的人,对风俗的挺挺讲究,不仅体现在他的思想深处,还体现在他善于用自己精巧的双手,利用“五谷”面团团捏呀、蒸啊,捏、蒸出各种“面雕”,成为一种农家艺术,既给家庭带来欢乐,又给家人带来“口福”。正月十五“捏面灯”可算是其代表吧。
     乡间的正月十五有一种民俗文化“闹灯会”。如果说除夕夜“发子”是一种虔诚的“敬”的文化,那么,正月十五闹灯会就是一种欢快的“闹”的文化。                        
      闹灯会,有各式各样的灯,但在我家,就是父亲、母亲用双手“捏”的一种“面灯”,一种用来表达心愿、预兆吉祥的别具乡土特色的灯。
     面灯,是用“玉米面”掺合着“小麦面”捏成的各种形状的灯。过正月十五的头一天,父母亲就发一大盆玉米面,掺上三分之一的白面,和上“引子”(酵母),放在被窝里把它发好,十五这天上午开始蒸,父亲揉面、母亲“捏”。
    捏灯,首先是捏“月灯”。月灯是为一年的十二个月,每月蒸一盏灯,共蒸十二盏。月灯是一个圆柱梯形,底下粗上头细。上顶中间捏一个碗,好盛油。为辨别是哪个月的灯,一月的灯就在上顶的边沿捏一个折,二月的灯就捏两个折,三月的灯就捏三个折……,十二月的灯就捏十二折。十二盏灯中,其中农历六、七、八、九、十月这五盏灯上顶,要在油碗的边上再捏一条剩虫,盘在上面,以示这几个收获的月份,月月“五谷丰登”。
     “月灯”捏完后再捏“属相灯”。“属灯”就是“十二属相灯”,其中包括着“六畜兴旺灯”。它是根据家里有几口人,分别按各自的属相给每人蒸一盏。我父母同是1919年己未年生人,属羊,就捏两盏羊形状的羊灯。“羊”背上面留一个碗,在碗中间插一根灯草杆的灯捻芯,以备点燃。我哥哥是属虎的,就捏一盏虎头虎脑的虎灯,“虎”背上也是留一个碗。我是属“小龙”的,就捏一灯盏跟蛇的形状相似的长长弯曲的“小龙”灯。“小龙灯”的背上不是一个碗,而是九个碗,可点燃九支灯头。大妹是属鸡的,就捏一盏跟鸡的样子很像相的“鸡灯”。我弟弟是属老鼠的,就捏一盏“老鼠灯”。小妹妹是属“大龙”的,再捏一盏大大的长长的大龙灯。我家小妹妹岁数最少,可她是属大龙的,灯却蒸得最大。大龙背上的碗也是九个。
      捏完属灯,再捏“看门灯”。我家没有属狗的,属猴的,就再蒸一盏“狗灯”,一盏“猴灯”,好放在门口的两个门枕上看门。
最后还要蒸一些“吉祥灯”。蒸三盏“宝葫芦灯”,四间房子三个窗台,一个窗台放一盏。意为“丫丫葫芦压窗台,金银元宝滚进来”。蒸两盏“元宝灯”,以便放在大衣柜、衣厨里,还要蒸猪灯、鱼灯等。
      这些“面灯”,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真想不到父母亲的手怎么那么巧,会把一盆“面团团”变成乡土艺术。
      这些灯捏好后,其码要分两大锅蒸,父亲烧火。父亲拿来大笼屉,把面灯放进锅里,锅底下一改烧茅草的习惯,要点燃木头,旺旺的炉火,使蒸出来的面灯又暄又好看。
      这时,母亲就去掐来灯草杆,灯草杆又细又光滑,农田里不长,是父亲每年秋天去三十里外的昆嵛山割草时,专门从山峰上割回来的,留着做正月十五的面灯灯杆。母亲把灯草杆一根一根地掐成二寸长,再在每个杆头上捻上棉花做灯捻,等把灯在锅里蒸熟后,就把这些灯捻一根一根插到各盏灯的灯碗中间。然后,顺着每根灯捻,从灯捻头上往下倒花生油,以当灯油点燃。
     晚饭后,就开始掌灯。月灯、属灯、吉祥灯分别放在三个“戈档瓤”秸杆的圆盖子上,母亲亲手一盏一盏把所有的灯全部点上。三个圆盖子上的灯形成三团灯火,把农家的茅草屋照得通明。我们兄弟姊妹都围着灯看,高兴地直拍手。
     这时,母亲下令开始送灯。要让这些灯各就各位。十二盏“月灯”分别放的地方是:正月灯放在正屋窗台上;二月灯放在东厢屋;三月灯放在西厢屋;四月灯放在庭院中间凳子上;五月灯放在麦囤子里,意为五月端午是小麦收获的季节;六月灯放在谷囤子里,意为“六月六,看谷秀”;七月灯放在玉米囤子里;八月灯放在豆囤子里;九月灯放在花生囤子里;十月灯放在高粱囤子里;十一月灯放在地瓜干囤子里;十二月灯放在盛着“五谷”的一个专门的粮囤里,以示农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父亲作为一个庄稼人,自然年年向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这里,体现了他不仅用自己的辛勤——耕种“五谷”,饲养“六畜”,而且还通过正月十五“捏面灯”,把自己的这种向往、自己的这种愿望化作一种乡土艺术的“面雕”,再现在“闹灯会”的民俗文化之中。
     接着,把“属灯”送到各自的位置。羊灯放在羊栏里;虎灯放在门口;大龙灯、小龙灯放在院子里;鸡灯放在鸡窝上;鼠灯放在磨盘上;狗灯、猴灯放在大门口一边一个的门枕上;猪灯放在猪圈里,以示农家岁岁“猪羊满圈”;鱼灯放在水缸里,以示“年年有余”。
     二十多盏面灯各就各位,布满庭院。这是一年一度的农家院落里一个灯火通明的最辉煌的时刻。月灯兆丰年,属灯照平安,吉祥灯照亮幸福的前程。
     是啊,农家茅舍里的面灯,比起华丽的宫灯、彩灯,虽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它点燃的却是天下千万父母心中的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4 20:11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3 23:04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4日——正月十三 “五九”第9天   今日立春
     
            海阳大秧歌拜海      
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3集)      
         
     
一、“忠于”冬泳——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冬泳——立春的冬泳

    今天是正月十三了,今日立春。标志着春天来了。
    昨天下午4点,跟35个泳友一起乘车去海阳看“大秧歌拜海”。计划今天下午5点回来。为了不耽误今天冬泳,就提前拿回了冬泳的“家把什”,提溜着到海阳去,想着今天下午5点一下车,直接去冬泳。
     今天下午2:30分回到虹口,就径直去了第一海水浴场。
     一到,冲水房锁着门,就耐心等。我的一个伙伴终于等不及走了。我就执意死等。我就不信就没有人拿钥匙来?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来了钥匙。
    开开门一看,自来水龙头全冻死了,一个也不能用了。怎么办?不是大庆工人有句名言吗?“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咱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咱怕谁?毅然就我1个人穿好泳裤,下海!
   今天仍然冰水0度,气温3度,向前走40步,冲过两个浪,回游25下上岸。没有水冲就不冲了,身上不就是有点还少吗?多大点事。就直接穿好衣服,活动了一会儿,身上暖和了,花11块钱打“的士”回家冲凉水澡。终于干完了今天的“活”——游了一个“立春”的冬泳。我觉得可能是“海阳大秧歌拜海”没有白看,这算是“忠于”冬泳了吧。

       二、“海阳大秧歌拜海”确实值得一看
    “海阳大秧歌”,我早就看过,不是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还上过奥运会的开幕式吗?但“海阳大秧歌拜海”我还是第一次看。不过,看,就是得挨点冻。
      昨天晚上6点到了海阳宾馆住下。晚上住的标准间,条件挺好的,有暖空调。可能由于春节期间没人住,床比较寒气。我穿着棉衣在被窝里暖和了半天,被窝仍冰凉。睡觉时,我想脱下棉大衣铺着,大衣不是不凉吗?睡了一会儿,全身还是凉,冻的睡不着。干脆不脱衣服了,大衣也穿上了,“囫囵个”钻进了被窝里,没想到睡得还挺好。早晨6点叫醒时,还在做梦呢!
    早晨6:30吃饭,7点出发。先去海阳大辛家“龙王庙”看“海阳大秧歌”拜龙王。挺好看。我用录像机录了全过程。
    9点又到大辛家东海看“海阳大秧歌”拜海。连乳山的秧歌队都来了。嫩想,在扭着秧歌中磕头,把磕头变成了文化艺术,不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好看,真的好看。与嫩看舞台上的海阳大秧歌绝对两个味。我也录了像。我觉得我的任何的文字描述,都描述不好。我就不描述了,嫩去想象吧。反正挺好看的。我在看期间,光顾的看,忘了脚下踩到了一墩酸枣刺,“刺啦”一下把我当裤子挂了一个大口子。一直看到上午11点。来看得人那是挤不动,汽车停的漫山遍野。我们的大客车差点被堵到里面开不出来。还有一个大客车挤的真的开到沟里了。就今天演一天了,明天就不演了,嫩要想看——再等到明年春节吧——拜拜!

三、 新春拜海(4集连续剧——第3集)
  
  三拜妈祖——保佑平安。
  庙岛显应宫的大殿正中,端坐着妈祖雕像。
  妈祖,是我国沿海渔家、商客对海神林默的尊奉。
  相传宋太祖建隆元年(860年)农历323日,福建莆田湄州林家生一女,因她“生至弥月,不闻啼哭”,父母乃命名为“默”。林默自幼好学,聪明过人,水性极好,熟悉海上气象,风浪天独驾小舟为渔家排难,救死扶伤。
    17岁时,见一商船遇险,即投草化木,落水者得木还生。林默自幼有一个怪习惯,只要海上风浪大作,她即可有精神反应。一日,她父亲林源和哥哥出海打鱼,突然遭风浪遇难。林默在昏睡中,咬牙握拳,大汗淋漓。母亲以为她中邪入魔,便朝她右手一击。林默猛然惊醒,捶胸顿足地说,刚才正在海上营救父亲和哥哥,右手拉父,左手拉兄,母亲这麽一击,父亲从右手中脱落入大海。母亲认为她在说梦话。第二天,见其哥哥独自回来,才信以为真。从此,林默一病卧床不起,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去世。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妈祖信仰传播到庙岛,宋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福建商贾和当地船民集资兴建了这座妈祖庙,取名显应宫。自此,海神娘娘妈祖成为当地渔民保佑平安、征服海洋的精神支柱。每逢渔家出海、渔船下坞、逢凶化吉,平日也必来庙岛朝拜。而正月十五则为最盛大隆重。
   人们对妈祖的敬拜仪式主要有三:一是进香烧纸,燃放鞭炮;二是敬献绸缎被面、靴鞋、服饰和供品;三是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船作成一个船模献给娘娘,以入娘娘的“人船保险”。
    因在长岛,有许多具有几十年闯海生涯的老渔民都有一种现身的说法:每当遭风浪、遇险情时,多有海神娘娘显灵。即她赐的红灯常在船头或桅杆顶上显现,引导人船化凶为吉。其实“红灯”是一种自然现象。当船在海上遇到风雨交加的险情时,空中云雨积满了带负电的电荷,而在船头、桅尖篷顶则聚集着带正电的电荷。此时,弥漫在空间的介质,是不甚导电的湿空气。当电场强度大时,会产生电闪雷鸣;当电场弱时,电荷就会从桅杆顶释放,产生具有光亮和声响的静电放电现象。渔民不懂这些,以为是 “娘娘赐灯”,便越发对海神娘娘信服的五体投地。渔民们敬拜海神娘娘的最大心愿,就是祈求娘娘保佑平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2-2-3 23:04 | 只看该作者
罗大海 发表于 2012-2-3 14:28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3日——正月十二  “五九”第8天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3 14:29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1 00:05
同意龙王大哥的建议罗大海写得书名就叫【烟台人的冬泳日记】:v ...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9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3日——正月十二  “五九”第8天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2集)      
         
     
一、“人和海鸥共舞”——向大海祝福。
    今天是正月十二了。 “五九”第8天,上午7:12分高潮。我上午11:35分下海。下海时气温3度,暖洋洋的。海水-1度。海水结冰,风平浪静。继续退潮,露出了一大片海滩,一大群海鸥啊在海边觅食、戏水,我就在它们的跟前游,海边有几个小朋友特意拿着食物在喂它们。有的海鸥在我头顶盘旋飞翔,挺有意思的。今天我还是头一次遇到“人和海鸥共舞,向大海致意新春的祝福——”
我向前走40步,水齐腰深,趴下向前游3个蛙泳,又向回游15下,算是“海鸥点水”吧。上岸时,要跨过一条两米多宽的冰凌,因海浪把冰凌一层一层的都推到了水际岸边。冲水后,手指、脚趾没冻麻。赶紧穿好衣服,活动。仍重点做“冒凉气操,脚跟操,脚尖操,狗熊操”,全身扭动,关节全打开冒凉气,挺好的。一会儿,15分钟就出汗了。又到海滩上跑沙滩,出汗了,恢复正常。
                    
                二、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2集)
二拜龙王——鱼虾满船。
  庙岛显应宫大殿内两侧,摆着四海龙王的塑像。古代的渔民认为,海龙王是掌管四海众生之王。渔民们每次打鱼多少,取决于龙王的恩赐。恩赐的多,就鱼虾满仓;恩赐的少,那就只有空手而回了。   
这些想法,虽然有些愚昧,但却体现了海龙王在渔民心中的地位。因此,对于祭拜龙王,他们不仅心诚,而且身勤。除了每年正月十五来庙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外,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祭拜。便在各岛渔港的山坡上,都建有小龙王庙。大钦岛西渔港山坡上的一座小龙王庙,拆毁了3次,渔民就自动捐款修了3次。
当渔船满载而归的时候,渔民遥望着渔港的龙王庙,遥望着渔港等候的新媳妇,心情那个美劲,渔号子那个豪迈劲:嗨哟!嗨哟!使劲摇呀,快向龙王,报喜信呀!嗨哟!嗨哟!使劲摇呀!小红鞋呀,在家等呀!又烫酒呀,又炒菜呀!搂着她呀,笑哈哈呀!嗨哟!嗨哟!  
这丰收的喜悦,洋溢着“敬拜龙王”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2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12-2-2 20:13 编辑
沙中金 发表于 2012-2-1 00:05
同意龙王大哥的建议罗大海写得书名就叫【烟台人的冬泳日记】:v ...


烟台专区冬泳网10357帖
    罗大海冬泳日记——
        2012年2月2日——正月十一  “五九”第7天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一集)      
   
     
     一、蛙泳“拜海”。

    冬泳中心潮澎湃来“拜海”
    今天仍是入冬以来寒冷的一天。气温-11度,水温-1度。冲水房的自来水管只有一个还好用,其余的全冻了。地上有水的地方也结冰了,上单杠时都得非常小心,杠底下都是冰。

   下海前,发现我的两个膝盖右外侧有筋鼓起,右腿下面左侧也有筋曲张的现象。给泳友看,可能是出现“静脉曲张”的现象。大家议论
冬泳对血管好,但对筋骨的损伤还是挺难掌握的。不少泳友都要静脉曲张的现象。我也是感觉昨天下海砸得两膝盖有针点似的疼。这要警觉了——冬泳是一条艰难之路。  
   今天是正月十一了。 “五九”第7天,下午6:24分高潮。我下午4:00下海。下海时气温-8度,雪花横飞。海水结冰,4排浪,属于“上中农”的浪了。今天走40步,水齐腰深,趴下向前游3个蛙泳,算是向大海磕头“拜海”吧。又向回游15下,上岸。冲水后,手指、脚趾倒冻麻了。可能是由于穿的冬泳袜子,戴的冬泳手套,海里不嘛,上岸麻。赶紧穿好衣服,活动。仍重点做“冒凉气操,脚跟操,脚尖操,狗熊操”,全身扭动,关节全打开冒凉气,挺好好。一会儿,15分钟就出汗了。恢复正常。
     二、正月十一——正月十五是“拜海”的日子。
    在中国的版图的上,自南到北有着很长的海岸线。在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渔民们有着一个古老的“习俗”——新春“拜海”。
    我有机会从海南岛、澳门、厦门、长岛、旅顺、秦皇岛、山海关等沿海看了、一知半解地了解了、混着葱一块跟着拜了几次海,也算亲身参入了和感受了一下“拜海”。
   但真正理解“拜海”,还是通过今年的冬泳,对“拜海”有了“更上一层楼”的认识。有些冬泳人也“拜海”,但大都没有规范的“仪式”,一般“磕个头”了事,就算“拜海”了。如果看一看渔民拜海,我们冬泳人,我们冬泳人虽不算渔民,但也算是“弄潮儿”,对大海的那个顶礼膜拜可就不仅仅是在海边了——
    渔民的“新春拜海”,全国各地的“礼仪”虽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新春“拜海”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大都在正月十一到十五之间。只不过有的到妈祖庙里拜,有的在渔船码头的船上拜。抬来“贡品”——大猪头、大馍馍、大馍馍元宝等,放鞭炮、磕头烧香等,挺气势,挺热闹,嫩如果有机会,不妨去看一看,因现在嫩是“冬泳人”呐!
   我这里说一下咱身边的“渤海海峡庙岛”的新春拜海,也算一个代表吧。不过,说这个“拜海”可真得来点“连续剧”了,4集,自正月十一到十四,每天1集。嫩可得有点耐心吆!
           新春拜海 (4集连续剧——第一集)
  庙岛,是渤海海峡庙岛群岛中一座仅有1.43平方公里的小岛。岛虽小,却因岛上有一座供奉着海神娘娘的妈祖庙而名扬四海。庙岛“三拜”,是每年正月十五,渔民到庙岛“一拜祖先、二拜龙王、三拜妈祖”的一种海上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庙岛热闹非凡。一大早,渔民们就自发地从四面八方驾船赶来。岛上的大客船也忙得不亦乐乎,免费接送着岛外前来拜庙的人流。
    拜庙的人之多,多得大都连庙门都挤不进去,能够挤进庙门,亲自跪拜妈祖的就算很幸运了。挤不进庙门也算来了,就在庙外烧着香、纸,燃放着鞭炮,摆放着供品,默许着心愿。心那个诚,情那个真,说来你可能不信,有人竟一次燃放8000多元的鞭炮;有一位在仙境源烧了3000多元的香、纸,把香炉都烧爆了。
    然而,这才是拜庙的前奏。正式的拜庙仪式是“三拜九叩”:
     一拜祖先——“枯木为舟(“枯”本应写作“”,音同,剖开,挖空的意思。)
     岛谚云:船是渔家的聚宝盆,桅是渔家的摇钱树,舵是渔家的命根子。
      正是祖先发明了船,才使渔民有了赖以生存的生产工具,所以首当拜祖先。
      这座妈祖庙名叫显应宫。宫东西两侧陪殿内,分别陈列着渔家祖先发明的从原始的腰葫芦舟——独木舟——筏子——木帆船——钢壳船等一系列舟楫模型。
      万年以前祖先发明的“腰葫芦舟”,是用葫芦缠在腰里以作浮具。它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舟,而真正意义的舟则始于独木舟的发明。
       独木舟的发明,是“石斧”与“火”的技术结合的“结晶”。即:祖先们按着“船”的构想,将原木欲舍弃的部分用火烧成灰碳,再用石斧将灰碳刮去。如此这般烧烤一次,削刮一次,反复进行,直到“刳”出了独木舟。创造了造船史上“刳木为舟”的文明,创立了独木舟为船舰之祖。
      承继着这一思路,祖先们不断发明出了一代又一代新的船体,并使辅佐工具产生了相应的变革,一步一步走出了由篙挽——橹桨——篷帆——螺旋桨的船舰发展之路。世上仅有的两只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模型,一只在加拿大国家航海博物馆,而另一只就在庙岛的显应宫里,岛上渔民把它视为渔家镇海之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11-23 09:23 , Processed in 0.05593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