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女道
* c) m; ^' j: W: Y% ]. x2 ~ n8 B/ G5 E& |
子女是一家的天贵星,以孝为根。为人子女,年幼时很难在生计上帮助父母,最重要的是少让父母担忧,不让父母担忧,是最大报恩。长至成人,要尽心尽力孝父母之身、之心、之志。作为子女,应以尽孝为己任,能承祖业,弘扬家风,立志超过前辈。给老人物质上的满足,那是一种义务,还不算孝,“孝”,是完善自己的本分,给父母放心,不给父母添麻烦,才是真正的孝。“顺”,即接受父母的言教,让父母安乐、放心,即使父母明显是错的,也不当面顶撞,父母有过,不但不埋怨父母,还把父母该做的事情也完善起来,这叫做为父母补漏。父母有过,子女能为他们补漏,才真正是一家的天贵星。若一味顺从,难免陷亲于不义,也不算真孝。) ^! M ]9 c/ X" r. }
* @( g7 Q0 N5 f- m" `
生命降临在这个家,等于是和这一家的生命有缘。想尽孝,要从性、心、身三界入手。性不化不能孝性,心不诚不能孝心,身不修不能孝身。想要真尽孝,必须清三界。“孝亲必得孝亲之三界”。三界指性、心、身说。孝身要在父母衣食住行上留心,养父母之身。孝心要处处顺父母的心,父母所爱之物,我必爱之,所近何事,我当奉行之,所亲何人,我当敬之。孝性务要使老人天性和乐,面无愁容,不使老人动性,含饴弄孙,以乐天年。孝分有理孝、事孝、身孝。理孝,就是道理,就是要尊重理解父母。事孝,就是我们尽己所能,为父母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身孝,就是我们要完善自身本分,不让父母担忧。给父母吃穿是孝身,让父母顺心是孝心,心存父母的志,使父母安心、快乐,不令父母操心,这是孝性。子女不孝,就不会有福报,子女孝顺,父母自然就长寿。父母长寿子女不孝顺,那就给父母一生带来很大的烦恼,这样的子女就成了败家星了。老人在世能令其安心快乐为尽孝,老人临终能令其安详含笑而去,算是尽孝尽到头了。5 r) S3 ~- s# q0 a: f( y2 p+ U, n9 t/ }
: l2 u7 U" o" q$ G4 Y
姑娘道0 D* {9 C. Z' E: p- D, d
% e; b. l: k4 S6 V 欲当好姑娘,可得明白姑娘道。姑娘是一家之贵星,以志为根,即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男侄女。姑娘在家是半宾半主,要心知众人的好处,能提起全家人的和乐精神,结一家的缘。3 C" B! ]; f) _2 O$ Q
1 {3 y. C) s$ @, G+ i1 \ 姑娘是和谐婆媳关系的门轴,遇到婆媳不和时,要两面劝解,在母亲面前说嫂子的好处,在嫂子面前安慰她的心,体谅嫂子,提到平日母亲的好处。这样在母亲面前尽了孝道,在哥嫂面前尽了悌道。
; M7 r1 s3 H9 n. t' Q7 x* n- D) t* D8 q4 q
未结婚时,预先把做媳妇的道理练习明白,才能把握将来婚姻的幸福美满。父母对于女儿,是至亲骨肉,大多十分融洽,所以,女儿的言语行为十分自由。加上女子的天性,在自己父母面前,不免恃爱撒娇,做父母的不忍拂逆其意,遇到事情总是顺从她,免不了养成娇惰的习性,有所要求,一不从意,便负气使性,不达目的不止。若成家后,仍执娇惰习性,必然导致家庭矛盾产生,自己也痛苦万分。因而,女儿在父母跟前时,先要学会侍奉翁姑的道。姑娘在娘家,对于经济方面,不负责任,若贪图享受,养成奢侈的习惯,到自己组建家庭,对于家庭经济是负绝对或相对的责任,但由于自己奢侈浪费的习性不改,必定引起家庭矛盾,自己也受苦。所以在姑娘时期,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培养勤俭的美德,是构建未来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石。当姑娘时,就应练习家政,如经济的支配、家庭的操持、子女的教育指导等等,都是将来成家后必须面对和承担的,也是自己本分内的责任。若自己一味娇惰回避,父母也放任偏袒,将来吃苦受罪的还是自己。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公婆,全家和乐,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成为一家的福星。姑娘道明白了,会做了,则本正源清。
, y- W. l4 e. m. Z5 d2 ^: N2 P6 `# }5 z" s3 m" J
兄弟姐妹道" o j" p4 G9 E$ X9 r) ~/ ?
+ S8 w% d; \( B, W, x& R) H 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天辅星,以义为根。“义”就是无条件地帮助,不惜一切代价,一人有难,其他人要到位帮助。条件好的,应该尽量帮助条件差的,若同室操戈,同根相煎,会令祖上蒙灰,而且自己势单力薄,孤立无援。若兄弟姐妹间不能相亲相爱,父母一定忧心,孝道仍不能圆满。所以孝敬父母,就得和睦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情同手足,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相互帮助、相互补漏。得到兄弟姐妹的帮助,要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兄长是半个家长,要以身作则,助父立业,协助父母完善一切。要承父母志,继祖先德。兄长对弟妹,要和父母一样有爱心。当弟妹的,应该把自己的兄长(大姐)当作长辈。兄长做不到位的要为他补上,不传是非闲话,不怨兄长父母。活泼节俭、受命不辞,义所当为则尽力而为。学习全家人的德行,把优良家风发扬光大。做得到,一家就兴旺。成家后,要互相竞比家风,一家比一家做得好。兄弟姐妹之间,不要为家产而你争我夺,也不要因为娶媳妇后伤兄弟情谊。兄弟之道就是“悌”字,悌道不尽,累及孝道。8 }0 H' J+ Z2 k4 t) d: ^
' P' K2 h/ p/ m 婆媳道' r- W. Y7 A! Y, O" C) C8 J
* y2 ]) k& V" r
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分居另过,家庭分崩,家道不兴。婆婆是当媳妇多年熬出来的,等到娶了儿媳,便当了婆婆。媳妇是在娘家当姑娘,一出阁到了婆婆家,便当了媳妇。婆婆是早来的,一切事务全都明白。媳妇是晚来的,一切事务全不明白,婆婆就要把媳妇领到道上。待媳妇如女儿,不知道的告诉她、指导她,不得作难。本来媳妇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如不明白,未先施恩,先扬短处,或以大压小,用脾气来管她,说话净种恶因,婆媳哪能发生好感情?每个家婆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_# V9 }: u* C( ?
* x2 Y: {. \ \6 Z
说话常提儿媳长处,感激她娘家的教育德行。儿媳如有过错,婆婆赶快兜过来,先宽容,后在背后指教她,千万不可与她吵闹,媳妇自然会感恩、报恩。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己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 ]" G7 ^, @- S2 `
9 e8 V; X% W) y4 k8 n/ m( l 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婆母所爱之物,我当爱之,所爱之人,我当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欢心。理解老人的心,顺老人的意。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根,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敬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家和万事兴,要相夫贵妻贤,就要孝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8 U2 k! d5 B0 A0 V) s+ ?
' B+ X E& ~- r9 m1 ` 祈愿:家家和睦,户户美满;人人快乐,天地祥和;国家安宁,社会和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