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an老兵新传 于 2014-7-1 19:56 编辑 % |' C9 f, N0 W0 X+ _2 ?
 4 X0 H# ]( I3 a1 R6 n
         今天是七一,昨天预报的大雨、暴雨都没有下成,就连更改后的天气预报中的中雨也烟消云散。         不过,整个白天都感觉到随时都有可能下大雨。那就按照原定计划,到长江游泳去,中流击水,用这样的方式迎接一个特别的生日。         光我知道,前天(6月29日星期天)在硚口区东风冬泳队基地进行渡江节方队训练时,东风冬泳队也在今天组织队员,在长江进行长距离的漂流活动。# Z& r2 H( ]# {" O3 a, c1 Z8 }1 x) J( y3 ?6 A
 
         在江岸冬泳队基地,我特意等到了我的天门老乡陈玉华。我跟在他后面下水,不一会就超过了他。         逆水游了295次蛙泳,仰头一看,已经过了长江二桥。我看时间才11分钟40秒。再继续游向水上公安的趸船(白船),也才103次。         逆水往上游,共398次蛙泳,共15分13秒的时间。坐在船尾看陈玉华,还在老远的地方。         我看着手腕上的秒表,2分42秒后,陈玉华游了过来。他对我说:你游那样快干嘛?又没有与你比赛?         我知道:陈玉华这样的速度,是不能够将400米的测试游进10分钟内的,也难怪,他没有参加江岸冬泳队6月7日的测试。         陈玉华哪里知道,这就是我现在正常的蛙泳速度。我自己都感觉到蹬腿有力,一气呵成,游过来丝毫不疲劳。7 E7 ?, R9 U! U 
         看到陈玉华直接向更大的“白船”尾部“蛙”去,我也跟在了他的后头。哪里知道他被湍急的江水,渐渐地冲了下来。         我知道,陈玉华肯定游不上去。因为以前就有过这样的情况。于是我按照自己正常的节奏往上“蛙”,游到了白船尾部。一看,陈玉华在我的下游好远处,只得一松手,让激流冲了下来。我得尽快向他靠拢。 - a0 {* Z- S3 H' e
         我们基本靠拢在了一起,有了个照应。         回游很随意。一会儿仰躺在江面上,一会儿手抓“跟屁虫”(漂流袋),只用脚蹬水,一会儿练习自由泳。就这样到基地上岸,总的时间为25分52秒13。         这比昨天同样的线路的25分52秒57还快。这样的时间,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有过? - X# M  ^9 _2 ^, ]1 E% {3 e
         感谢武汉进入了“梅雨”季节;感谢长江的水位高涨;感谢江水的流速相对变得缓慢了一点。         还有,前面进行的“蛙泳”手部和腿部的分解练习,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更要感谢为参加“中国武汉第41届渡江节”而进行的5次正规(3次编外)的合练、训练、演练,有点魔鬼式的训练,让自己的体能和耐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V6 p. p# I0 I: w3 I2 Q: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