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刘永峰,家住保定市百合园小区。他是周围居民口中的发明“达人”。六年时间里研究出7项发明,均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他发明的专利又会给社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 潜心发明六余载 10月30日,阳光明媚,云卷云舒。记者来到保定市百合园小区,见到了居民口中的发明“达人”刘永峰老人。老人精神矍铄,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发明经历。“我原来在冶炼厂上班,后来承包了一个小厂子,生产停电应急灯、停电供电器等电器。之后厂子不弄了,但还剩下很多小电器,没有精力去卖,想着能不能把东西组装起来,就试着做成了一个多功能保健治疗仪,这是我的第一个发明。” 2010年,刘永峰发明的多功能保健仪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2010年至今的六年时间里,他已研究出了7项发明。就在半个多月前,他发明的多功能美容仪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这是他收到的第七个国家专利证书,7项发明均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 刘永峰希望,他的发明能够真正服务百姓,让百姓都买得起,用得上。 刘永峰说,现在的年轻人,每天都对着电脑坐着,尤其是白领人士,都有腰酸背痛的毛病。于是,他决定发明一款既能穿在身上,又不会影响工作的按摩仪器。经过三年的潜心研发、不断改进,在2013年,多功能按摩马甲终于研制出来了,并取得了国家专利认证。“有时候看见很多老人躺在床上,动也动不了,都长了褥疮了。有钱人家可以花钱请人来照顾,但还是有很多人没钱请人照顾。我就想着发明一个偏瘫康复褥,躺在床上就可以按摩了,不一定能治好病,最起码能舒服点。”刘永峰表示,如果有厂家愿意投入生产偏瘫康复褥的话,他可以不收钱,免费给厂家生产,就是希望可以将产品价格定得低一些,让大家都买得起。 边学习边发明 虽然搞发明是这几年才开始的事,但发明的萌芽,却是从年轻时就开始的。高中毕业后,刘永峰去望都县当了一名电工,没事干的时候就看看电工原理方面的书,积累了扎实的电工学基础。以前家里的电视、收音机坏了,抹不开面子找别人修,他就尝试着去修,越来越熟练。后来亲戚朋友的电器坏了,也都找他去修理,这为日后的发明创造攒下了丰富的经验。 潜心研究发明后,遇到了很多问题,刘永峰则是边学习,边发明,不懂了就找书看看。说着他就带记者走进了卧室,书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多是电工学、保健方面的。“一有时间,我就去书店转转,看看书学习学习,不然跟不上潮流啊。申请专利都得是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才行,我得随时跟进,可不能落后了啊!”刘永峰说,在发明多功能按摩马甲时,他看了很多中医按摩学、经络学方面的书籍,“发明的东西都得有理论支持,通过看书研究,我知道了膀胱经,按摩这个对内脏有好处。” 为了能专心研究发明,刘永峰有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就是刘永峰曾经住过的旧房子,搬了新家后,就用来放置杂物。旧房子相对安静,研究发明的时候都在那,久而久之就成了“工作室”。记者随刘永峰来到了他的“工作室”,一进屋,就看见了台钳、手切割机、万用表等各式各样的工具,一应俱全。 阳台上的一个小桌子,就是老人的主“阵地”,桌子上摆满了电烙铁、钳子、剪子、电线等各种工具,略显凌乱。刘永峰说,屋子里没有暖气,下午暖和的时候他就过来研究发明,“坐下没一会儿工夫,三四个小时就过去了,忙起来的时候时间快得很!” 刘永峰拿出了他发明的多功能按摩马甲,记者现场试穿。打开开关后,马甲上的多个按摩头同时工作,酥麻的感觉,腰部、肩部都得到放松。刘永峰从箱子里拿出另外两件按摩马甲,向记者讲起了按摩马甲的“进化史”。几年时间里,按摩马甲在不断改进,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越来越轻巧,样式也越来越漂亮。“如果能投入生产,可以有很多颜色和样式,适应更广大人群。” 曾经有人要出高价购买按摩马甲的专利,目前双方还在协调之中。 “风光”背后 刘永峰取得了7项发明专利,“风光”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刘永峰曾多次受骗。2013年武汉一家公司称愿意出资60万美元购买他的专利,但需要双方律师洽谈,刘永峰听了对方的建议,从那家公司代找律师,花了近万元,但之后这家公司却没了音讯,再也联系不上。“有一个北京的公司,说是交两万就能检测一次,然后帮忙报道宣传,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最后什么结果也没有。”多年的摸索,刘永峰已经有了经验,学会了分辨。刘永峰表示,国家正式的服务平台是可以相信的。 发明中遇到的困难,并没有让他退却。勇于挑战,善于学习,在刘永峰身上,体现突出。刘永峰告诉记者,发明使用的材料都得在网上查,但最开始的时候,他对电脑还不熟,很多软件都不会使用。后来,他一有时间就研究电脑,不明白的就记下来,查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通过一点点地摸索,对电脑越来越有兴趣,操作变得越来越熟练。“常常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没有了思路,得想个好几天。”说到这里,刘永峰仍然很从容,表示他会一直坚持,不会放弃。 研究发明,有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说到这里,刘永峰的脸上洋溢出幸福和满足,多功能按摩马甲是他老伴帮着缝的,儿子为了老爸的发明,也拿出了5万元来支持。“他整天忙活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搭进去多少钱了,到现在一毛钱也没收回来。他不爱抽烟,也不怎么喝酒,平时就是一门心思地研究和设计,有时候感觉他像是被"洗了脑"似的。”刘永峰的老伴向记者“埋怨”,他每天午休后,就跑到“工作室”忙活去了,一忙起来就忘记时间,有的时候天黑了还没回来。 在老伴眼里,刘永峰就是一个“不听话的老小孩”,不做家务、不接孩子、不听她的话。老伴虽然“埋怨”着他,但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平常我就干我的家务事,需要帮忙我就帮忙。”老伴说,两人退休工资不多,基本都花在了研究发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