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指手摩天骑“马”游中国之九—半个中国(青海甘肃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陕西)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4-7-22 17:16 | 只看该作者
接上图 花园城市拜城





psbCAQTRWYR.jpg (75.49 KB, 下载次数: 55)

psbCAQTRWYR.jpg

psbCAG9T6LF.jpg (88.23 KB, 下载次数: 41)

psbCAG9T6LF.jpg

psbCA5PYBWE.jpg (101.54 KB, 下载次数: 34)

psbCA5PYBWE.jpg

psbCA1UX5MJ.jpg (93.33 KB, 下载次数: 36)

psbCA1UX5MJ.jpg

psb.jpg (105.45 KB, 下载次数: 48)

psb.jpg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4-25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4-7-22 17:18 | 只看该作者
花园城市拜城

psbCAVXNVC6.jpg (113.47 KB, 下载次数: 41)

psbCAVXNVC6.jpg

psbCAVRAMTH.jpg (114.78 KB, 下载次数: 41)

psbCAVRAMTH.jpg

psbCAUEIWXE.jpg (86.91 KB, 下载次数: 44)

psbCAUEIWXE.jpg

psbCASLTQFF.jpg (65.91 KB, 下载次数: 41)

psbCASLTQFF.jpg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4-25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4-7-22 1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7-22 17:20 编辑

  • 火锅店老板娘送到大西瓜和花生米

psbCAWXKH8M.jpg (88.41 KB, 下载次数: 44)

psbCAWXKH8M.jpg

psbCAM029GE.jpg (95.59 KB, 下载次数: 56)

psbCAM029GE.jpg

psbCAGKROQW.jpg (71.94 KB, 下载次数: 41)

psbCAGKROQW.jpg

psbCAATZGA7.jpg (102.92 KB, 下载次数: 45)

psbCAATZGA7.jpg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4-25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4-7-22 17:26 | 只看该作者
库车,进入南疆


psbCAZ2LG91.jpg (74.8 KB, 下载次数: 37)

psbCAZ2LG91.jpg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4-25 16:17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收起 理由
灯笼草 + 1 赞一个!
老鲨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4-7-24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7-24 10:27 编辑

《阿克苏,暴恐重灾区,温暖继续》 2014年7月22日

昨晚所住的五団镇联通宾馆之夜并不平静。宾馆位于二楼,一楼为商铺。临街一侧是采光窗和大通道,另一侧则为一间间的客房,每间客房面向通道一侧有一个大窗户。这里除了一些临时房客之外,还有一些长租户,包括在这里打工和做生意的。 夜里十二点多,隔壁的一对长租户夫妇发生了战争。一阵激烈的争吵之后男人动起手来。听动静,女方也不甘示弱,奋起反击。男方不时的发出“矮马呀,矮马呀,你这个臭娘们”的叫唤声。门口一对操着南方口音的夫妇一直在劝架,也无济于事。过了一会儿,肢体语言逐渐变成了马勒戈壁马勒戈壁的对骂声。但是没过多久,更加激烈的打斗爆发了,最终以女人被打倒在了楼道的地上,没有了生息而告终。劝架女人:“嫂子!嫂子”的呼叫着,劝架男人同时也在:“嫂子,嫂子,听见了没有?听见了没有?我是老张,我是老张”的呼唤着。劝架女人接着发出惊恐的喊叫声:“出血啦,出血啦,要出人命啦。快打110,120。”屋里得胜的男人叫唤到:“不要怕,死了算我的。”


110,120居然都打不通。最后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后,毫无声息的女人被几个邻居抬走去了医院。只听到南方女人急促的喊声:“嫂子,挺住,挺住啊。”已经是夜里两点了。三点多,貌似警察来了。 早上一睁眼,已经快九点了。急忙起床,简单洗漱后,推车出了门。门口是斑斑的血迹。 今天的目的地是大约60公里外的阿克苏市。

途中遇到一位来自德国的骑友,正在路边给自行车补胎,两位路过的维族人在一旁给他打下手,无奈语言不通。原来这位德国骑友五天前从喀什入境,本打算经新藏线去西藏,但是没有拿到进藏的边防证,被告知必须有导游陪同才行。于是只能改道,决定经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成都,昆明出境,两个月的签证时间内,需要骑行6000余公里。他带着帐篷和睡袋,包里装着一个哈密瓜。我问他一人骑行怕不怕?他说:“不会啊,中国人非常友好啊。”看来在这特殊的地区,特殊的时期内,一个外国人或许比一个中国人还安全。



“你是北京来的刘先生吗?”电话里传来了一个女子银铃般的嗓音。“是啊,我是。”“我是阿克苏的,你大概什么时候到阿克苏?”“大约两点吧。”“好的,你进阿克苏时看到一个马的雕像,然后沿着国道往左一直到中心客运站,我在那里等你。”“好的。”“一点半时,我再给你打电话。”“我到了给你打吧。”“不用,你漫游贵,还是我打给你吧。”原来拜城玉萍的哥哥玉岐为了让我有安全感,拜托阿克苏的朋友给我接风洗尘。真是让他费心了。


快进城时,又遇到了两个年轻的河南骑友,两人正在路旁的草地上吃西瓜。盛情邀请下,立刻坐下和他们一起吃了起来。这两位骑友是从哈密开始骑的,也是计划骑新藏线的,打算明天在阿克苏休整一天。与他们互留了电话,约好了随时联系,可能的话一起进藏。 中心客运站门前,王峰(女)和黄沛莹(女),董杰骑着电瓶车迎接了我。在三团水库鱼庄请我吃了一顿酸汤鱼。喝了两瓶冰镇啤酒,真是爽极了。


据他们介绍阿克苏是兵团城市,70%是汉族人。目前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大约十天前,有七个暴恐分子,杀了警察夺取了枪支弹药;杀了田间的农民;杀了检查工作的维族干部;还有环卫工人。 为了防止暴恐分子在人员聚集的地方再次作案,当时全市的百货商场超市均关门三天。后来,官方出动数千武警官兵以及三架直升飞机围山搜捕。对于提供线索的人,奖励十到三十万。据说目前已经抓获了五人,还有两人在逃。包括王峰她们单位都安装了安检门,头盔,棍棒,盾牌等,进出人员一律开包检查。骑友公孙就是止步于这个城市的。一个星期前,当公孙骑到这个城市时,警察把他拦了下来,一个北京的警察(由于新疆警力不足,从内地抽调警察支援新疆)详细的向公孙说明了当时的局势,劝公孙回家。公孙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回家的决定。这之前本打算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就从阿克苏坐火车去喀什。


这两天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骑车过去。当然,原则上是走国道,不走小路,更不能走乡村。白天骑行,晚上休息,住正规宾馆。相信经历了六四,北京非典,2012年在新疆慕士塔格峰获得了二次生命的指手摩天一定会顺利的跨越南疆。钢丝锁已经解开挂在了车把上,水果刀装在了后背的腰包里,以防万一,但愿这些都不会派上用场。


和王峰,黄沛莹,董杰微博微信互加好友后,分了手。 多浪公园里,五块钱买了扎卡瓦斯,坐下来解渴。这种饮料据说是从俄罗斯引进的,有股红茶菌的味道,非常冰凉爽口,内地好像没有销售。公园的饮料摊,在大树下安置着一个个的方形木板床,上面铺上毯子,在放上一个小桌,许多维族人叫上几个小菜,或坐或躺的喝着啤酒,非常悠闲自得。 饭店住在了公安局对面的松鹤宾馆,一个老牌宾馆,标间138元,含早餐。 下节请看《油灌车》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老鲨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4-7-24 10:30 | 只看该作者


psb1.jpg (96.63 KB, 下载次数: 34)

psb1.jpg

psb.jpg (141.59 KB, 下载次数: 49)

psb.jpg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4-25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4-7-24 10:31 | 只看该作者

psb8.jpg (126.74 KB, 下载次数: 37)

psb8.jpg

psb7.jpg (108.29 KB, 下载次数: 55)

psb7.jpg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7-4-25 16:1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老鲨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4-7-25 05:57 | 只看该作者
小露维尼 发表于 2014-7-24 10:31

指手的朋友遍天下,祖国处处有亲人。美女粉丝太多了。真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4-7-25 09: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7-25 09:48 编辑

                   《油灌车》
                 2014年7月23日
          松鹤宾馆的早餐是从早上八点到十点。早上八点十分,除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个散客之外,三个大圆桌都是全服武装的警察和协警,每个警察都配有一把冲锋枪。早餐是棒子面粥,稀饭,几个凉菜和咸菜,主食是馒头。警察们吃完早点,就回到对面的公安局了,不知是不是因为公安局里没有食堂,还是食堂太小。老板娘说他们是执勤的。
       今天的行程比较艰巨,是从阿克苏到柯坪县,距离146公里左右。关键是气温38度,路线海拔高度不详,行者软件一直失灵。

       上午遇到一对从大庆来的,骑摩托车旅游的夫妇正在一个停业的加油站空场上吃饭休息,招呼我过去吃西瓜。男的姓黄,网名叫黄老邪,是大庆石油高级中学的老师。此次他们从东北出发,经内蒙古,甘肃,新疆,走新藏线到西藏,滇藏线到云南,贵州,然后到威海,坐船经大连回东北。老黄说他的摩托车是在北京提的,38000元,全下来花了43000元。


       中午在沙井子维族烧烤拌面店吃饭时,碰到一群施工验收人员。其中一个官员听说我一人骑车往南走,说了句:“别骑了,不安全。”其他人则问这问那,很是好奇。三个女秘书模样的人忙着用手机拍照发微信。第一次没有拍上,麻烦我走出饭馆站在车前又拍了一次。官员们吃的是馕坑烤肉和拌面。女秘书拿着两大串馕坑烤肉走了过来:“北京驴友吃点烤肉吧,下午好有劲赶路。”啧啧,看人家这素质。


       吃完饭,站在饭馆门前,大家纷纷和我拍照留念,还有一个大肚子官员是深圳来的。刚才那个说危险的官员问我:“你不是去喀什方向吗?为什么要去柯坪县呢?离开国道又远不说,还要爬坡进山。”“是因为听说路口的阿恰勒乡没有汉族旅馆,为了住宿安全才打算去柯坪县的,第二天还要从柯坪县再回到国道路口的阿恰勒乡,是挺麻烦的。”“阿恰勒乡有旅馆,有汉族人开的旅馆,没问题的。”官员肯定的说。“哦,那就没必要爬坡去柯坪县了。”我犹豫的说到。


       下午骑行了70公里,进入启浪乡之前有一个加油站。进去买了瓶饮料,一边喝着休息,一边询问前方阿恰勒乡是否有住宿。这个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中,两个女孩是汉族,其中一个好像还是领班。其它四个都是维族小伙。汉族女领班和一个维族小伙说阿恰勒乡肯定没有住宿。汉族女领班担心的对我说到:“你别再往前骑了,就在我们启浪乡住下吧。要是真的到了阿恰勒没住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咋办啊?最近我们这边连续三天杀了三家三口之家,吓的我们都不敢出门了。”加油站门口登记身份证的两个维族工作人员却肯定的说阿恰勒有旅馆。不知他们真的听懂了我的问话了没有。看看手表,刚下午三点,距离阿恰勒还有四十公里。于是决定继续前行。


       下午的骑行越发艰难,气温38度,脖子周围仿佛像火烤的一样。屁股粘在了骑行裤上,蹭来蹭去越来越疼,速度越来越慢,还是顶风。
        七点钟,骑行了117公里后,终于坚持到了阿恰勒乡。走进一家小商店,先来一瓶冰镇开心柠檬再说。果然,商店的汉族老板告诉我这里的确没有住处。他家孩子放假回来了也没有多余的房子,否则的话,我可以住他家。另外我如果带帐篷的话可以在他家后院搭帐篷。以前有驴友这样做过。这里距离下一站三岔口镇还有100公里,那是明天的行程。而柯坪县距离这里有27公里,并且是上坡。商店老板建议我到路口那个有小棚子的维族商店门前拦车去柯坪县。看来只有这样了,再骑行27公里的上坡路,体力有点不支不说,也怕天黑骑不到,同时会透支明天的体力。


       正当我在大棚下为自行车如何搭车发愁时,一个汉族人走了过来。主动热情的和我搭话,问我是哪来的。当听说我是北京来的时,他说:“你应该走张家口,经内蒙过来啊。这样比较近。”我说我要去兰州跑马拉松。看来此人对路线比较门儿清。果然此人姓王,陕北榆林地区人,是开大货车的,来新疆十多年了,目前开油灌车,正在等着卸油。他同样开油灌车的朋友对骑行也很感兴趣,问了我许多骑行路上的事情,还试着骑了骑我的车,一再说:“不错不错,好车。”哈哈。当他俩得知了我的难处之后,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王师傅说:“得,你在这等我两三个小时,我去后面的炼油厂卸完油,带你回三岔口镇。”原来这种拉危险品的车按道理是不能随便搭人的,出了事是要担责任的。三岔口镇正好是我明天的目的地,这样省了我一天的路程。我说:“好,把你手机号告诉我好吗?”他看出了我的担心,便说:“放心吧,我说了就没问题。”之后,他便开车进炼油厂卸油去了。这时才七点二十左右。坐在维族人开的商店门前大棚下,边等边写着游记。一会儿又去旁边的河南人的瓜摊买了西瓜回来,邀请商店维族老板和他的儿子一起吃,毕竟坐着人家的凳子呢啊。哈哈。维族老板也骑上我的车转了一圈,直说:“好滴很。”八点二十左右,维族老板一家要关门回家了,告诉我可以去路对面的饭馆一边吃饭一边休息。于是把车锁在大棚铁杆上,去了饭馆。吃完拌面,喝了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老王的油灌车还没出来。过去了许多和老王一样的白色油灌车,没有一个停的,担心老王看不到我开过去了。去柯坪县的末班车也过去了,包括一辆可以装下自行车的皮卡私家车看看没人搭车也走了。也曾想过搭车去柯坪县,万一老王开车走了呢?不过既然约好了就应该没问题。十点过了,天色慢慢的暗了下来。炼油厂的两个带着红色巡逻袖标的汉族小伙子,每人提着一个大棒子和一个女工一起走了过来。跟我聊了几句后走远了。周围的人逐渐变少,剩下的也就是维族人了。当我把我的事情跟汉族商店的老板老板娘说了后,他们说:“那太好了,今晚你可以去三岔口镇住了。放心吧,他说了就肯定会搭你的。”正在焦虑时刻,老王的油灌车出现了。赶快奔跑两步,和老王一起将自行车的前后轮拆掉,把车座放低,正好车架可以斜着放进工具箱。嘚嗬,上车出发。


       上了车,老王给了我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接过来,再兑上我茶杯里的茶水一喝,哇塞,爽极啦。别提心情有多好啦。


       老王今年48岁。从21岁当兵时就开车,一直到现在,走遍了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许多城市。他自豪的说,他在北京有八个战友,包括怀柔密云。他第一次去北京是六四事件时随戒严部队去的。老王有一个儿子,23岁,在喀什当兵。他说他完全可以现在就不干了,回老家。可是还想再挣点钱,把将来养老院的钱挣出来,万一儿子不养呢?哈哈。他说他目前的工作一点都不累,每天都可以睡觉,每四天就可以回趟位于阿克苏的家。老婆在阿克苏开了个服装店。老王说共产党对老百姓太好了,已从习老板上台后,苍蝇老虎一起打,真是大快人心啊。看得出,老王对于习老板这个老乡还是很满意的。老王姐弟三人,排行老二。十二岁时没了父亲,不久前把老妈接到新疆阿克苏和他们一起生活。不过老妈总是抱怨没有人说话,吵着要回去。另外,老王的丈母娘去世早,媳妇在家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老王自然便担当起了老大的职责。把三个小舅子也带到了阿克苏打拼。老王买了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另一套,三个小舅子谁先结婚就给谁住。老王说谁叫咱是老大呢?对吧!


        100公里路,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三岔口镇。老王问我是不是跟他们一起住,我说行。因为大家住在一起即方便又安全,更何况已经夜里12点了,哪有时间再去找房呢?黑灯瞎火的。车子刚刚停稳,老王就隔着车窗喊旅店老板娘:“来客人了,有单间没?”得到肯定答复后,把车开到了后院,一看已经有好几辆油灌车并排停在了那里。旅社全是老式平房,单间30元带电扇,自行车可以推进房内。老板娘二十多岁的小妹妹开朗活泼可爱,穿着一条浅黄色的裙摆内卷的小短裙。来回两趟为我登记住宿后,把身份证和零钱送到了我的房间。不要一分押金!这素质!


        冲完淋浴后,坐在了饭厅里。我说:“老王辛苦了,今天这顿饭我请啊,不要跟我争。”旁边老王的同事笑到:“是车拉的你,又不是他。”老王嘿嘿一笑。点了两个菜:一个皮辣红,一个黄瓜炒鸡蛋。菜还没上,一不留神,看见老王从厨房里拿着零钱走了出来。他把帐结了!说什么也没用。老王不抽烟,不喝酒,一会儿,两个大白馒头就下肚了,把大多半菜留给了我喝酒。他说他不吃菜馒头也能下肚。两瓶冰镇燕京啤酒,两个菜,外加拜城老板娘给的花生米,加油站小妹给的细黄瓜,夜里一点,一天的奔波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第二天早上九点我出门时,老王还没起,他今天不用出车,可以睡个懒觉。没留电话,也没照照片,只知道他姓王,新疆的陕北榆林人。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妫川人 + 3 还是好人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4-7-25 09:50 | 只看该作者

psbCAMA8YXI.jpg (68.8 KB, 下载次数: 43)

psbCAMA8YXI.jpg

psbCAAQ43UW.jpg (76.06 KB, 下载次数: 52)

psbCAAQ43UW.jpg

psbCA74ITF6.jpg (93.15 KB, 下载次数: 34)

psbCA74ITF6.jpg

点评

欣赏  发表于 2017-4-25 1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4-7-25 10: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7-25 10:19 编辑

“你只管小舅子,那自己的儿子呢?”我问到。他说:“他,我不管,有没有对象他也不说,我也不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4-8-13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8-13 10:28 编辑

出差数日,继续更新。

指手摩天8月13日更新:好几天,没电没水,没信号,上不了网。已进入西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4-8-13 1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8-13 11:27 编辑

《戈壁滩上的高温》
          2014年7月24日
         早上九点推车走出了旅社,看到大街上停满了大货车。三岔口镇是通往阿克苏,喀什,巴楚三个方向的交通要道,所以选择在这里过夜的大货司机比较多。
       一些当地人睡在了露天里,在自家门前放个行军床,盖着厚被服,因为这里的夜晚还是很凉爽的。即能照顾到生意,比如给大车加水啊,补胎修车,卖瓜什么的,还能望着天空数星星,哈哈,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明这里很安全。
       镇子上没有汉餐早点,只有维族人开的拌面馆。门前支个大棚,摆上桌椅,垒个炉灶,用来煮面煮肉,拌面价钱依然是20元一份,和白天一样。大早上的,没有拌面的胃口,吃了半块桃酥点心凑活了事。接受昨天的教训,买了三瓶冰冻矿泉水,两瓶冰镇饮料,一个哈密瓜,这里的哈密瓜还算便宜,三块钱一公斤。外加包里昨天剩下的一瓶水,自认为准备的比较充分,便出发了。谁想到仍然低估了途中的困难。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314国道从三岔口镇到西格尔镇98公里,之间居然没有一个加油站,也就是说没有便利店;没有一个乡,甚至连个村子都没有,也就是说没有吃饭补给的地方。虽然吃饭可以吃点点心凑活一下,但是所带的水根本就不够。三十八九度的高温,国道两旁是荒凉的戈壁滩,连一颗树也没有。从中午就开始为水担心了,在这炽热的戈壁滩上没有水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骑友公孙说过,他曾经在国道上举着茶杯尝试过要水,但是没有一辆车停下来。也是,由于车速过快,等司机看到你手中的茶杯明白你的意图时,车子已经过去了,谁又会为你紧急刹车呢?相反,朝停在路旁的货车司机要水基本上都没问题。正在这么想着,突然发现前方有辆水泥罐车停在路旁。紧蹬两下赶了上去,原来司机正在休息。当得知我的来意后,送了我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当我提出要给钱时,司机拒绝了,说到:“一瓶水,一块钱的事。”多了这瓶水心里便踏实了一些,继续往前赶路。下午气温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热。经常是每喝完一次水,刚骑了一公里,便开始口渴,嗓子冒烟,坚持再骑两公里后,就不得不停下来再次饮水。由于顶风,总感觉是在上坡,可是一看海拔表,上下海拔落差居然不过二十米。前齿轮一整天都在二挡三挡,从来没有上过一档,速度基本上在每小时十公里左右。屁股又粘在了骑行裤上,生疼生疼的,每隔几分钟就要抬起屁股松弛一下,否则PP肯定会磨烂。骑了六十多公里时,对面来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车斗里装满了西瓜。赶紧上前买了个小西瓜,一块钱一公斤还算便宜。骑到七十公里时,看到一个维族人卖饮料的大棚子,毫不犹豫的买了三瓶冰冻矿泉水和一听没有汉字的红牛,矿泉水也是当地产的戈壁花雨矿泉水,包装质量比较差,但是管不了那么许多了,有了这三桶矿泉水,基本上到达目的地就有了保障。
       西格尔镇唯一的一家招待所,西格尔水库招待所,是由一个来自内蒙赤峰的老汉经营的,位于镇子里唯一的一个二层楼房的顶层。标间八十元,窗户上的纱窗是破的,卫生间里的马桶是黄色的,洗手池比马桶干净不了哪去,整个卫生间散发着异味。在楼下,一边坐着喘口气,一边和老板聊了一会天后,老板同意降到七十元。别无他选,因为老板说了,除了他家,镇子里就只有大车店了。值得一提的是,马桶没有坐垫,两次方便都是以骑马蹲裆式完成的,难度比较大。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淋浴之后,赶快往屁股上抹油,否则,明天就别想再骑了。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4-8-13 10:32 | 只看该作者
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4-8-13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8-13 10:55 编辑

《阿图什,宾至如归》(上)
2014年7月25~26号
早上临出门前,当听招待所老板说从西克尔镇到阿图什市一路上没有饭馆时,立刻警觉起来,丝毫不敢怠慢,在招待所老板家的超市买了七桶冰冻矿泉水,一袋面包。同时把两个750毫升的茶杯和水杯都灌满了白开水,这才敢出门。
同样,在维族人的大棚下吃了早饭,手抓饭一份30元,因为里面有两大块羊肉。这里的羊肉通常按块儿卖,一块儿带骨头的羊肉一般是20元。
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抓紧时间赶路。前20公里非常顺利,天气还算凉爽,路况是有点小下,经过处理的屁股也似乎非常给力。十点半太阳冒出来以后,气温开始回升,骑起来就没那么爽快了。与前两天不同的是路旁多了些瓜棚,基本上卖的全是哈密瓜,三块钱一公斤。买了一个最小的三公斤,给了十块钱后,维族老爷子没有找钱的意思,一问才知没零钱,哈哈,那就算了。
路上一起交通事故比较惨烈。四辆车相撞,其中一辆运羊的车翻倒在路基的下面,运羊的维族青年沮丧的对我说死了60头羊。处理交通事故的警察告诉我撞的最惨的那辆车司机没有生命危险。两位交警对我从北京骑行到这里感到非常吃惊,说我一点都不像X十多岁的人,最多也就X十岁。当我拿起相机拍照事故现场时,维族警察对我说:“拍一两张就行了,不要多拍,这也就是你,别人我们不让拍。”哇塞,维族警察太给面儿了。不幸的是没过半小时,相机镜头发生故障,不能正确的伸缩了,充电宝前两天也不工作了,都要等到喀什修理了。
“你是北京来的刘爱国吗?”电话里再一次响起了银铃般的嗓音。“是的,是我。”“我是阿图什的,你下午大约几点到?”“大慨七点吧。”“好的,到了给我电话啊,晚上请你吃饭。”哈哈,阿图什市里有卧底。对,没错,北京的郑工是这么说的。郑工说他与阿图什的赵艳媛也好久没联系了,就像安插在阿图什的一个卧底,这次我路过这里,刚好启动卧底负责接待工作。哈哈,让郑工费心了,给艳媛添麻烦了。
西克尔镇到阿图什市108公里,中途大约60公里时有个加油站可以补给,一路上没有吃饭的地方,午饭只能靠几个面包充饥了。离阿图什还有十公里的地方有个检查站,旁边一个维族青年守着一个冰柜,里面放着冰冻矿泉水和饮料。两块钱买了一瓶冰冻矿泉水后,总觉得有异味,旁边的汉族兄弟提醒我他这个冰柜以前可能是放羊肉的。难怪瓶子盖上味儿大不说,还有些粘糊。骑出去几百米后,越想越不对劲,感觉手上,嘴上,鼻子孔里都是味儿,于是赶紧下车,从包里拿出那瓶矿泉水后,洗了手和鼻子嘴,剩下的水喝完后,把瓶子扔掉了。但是,自此以后,情况变的有些不妙,肚子开始不舒服,一阵阵的呕吐感。不好!几天来的高温骑行,大概是中暑了。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4-8-13 1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8-13 10:58 编辑

《阿图什,宾至如归》《下》
坚持骑进了市内,住进了艳媛为我预订好的亚星大酒店,四星级宾馆,标间220元,是艳媛单位和酒店的协议价。赶紧吃下了最后的三片藿香正气胶囊。一会儿,艳媛和朋友陈绪荣便赶到了我的房间,带来了一盒藿香正气水和两大盒藿香正气丸(浓缩丸),还有冰镇矿泉水,原来北京郑工把我可能中暑的事已经告诉了艳媛。
晚上艳媛带着漂亮的女儿朵朵和陈绪荣一家三口在一湖南菜饭店热情的招待了我。一桌丰盛的菜肴摆满了餐桌。先吃菜,把呕吐感压制下去后,再开喝。先啤后白,啤的是冰镇乌苏红牌,白的是绪荣爱人从家带来的伊利特,朵朵出去买回来的奶啤解酒开胃,味道也是相当的不错。
阿图什市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首府,素有"无花果之乡"美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为界,边境线长129公里。据艳媛介绍,市内人口大约五万多人,维族最多,汉族大约一万多人,占30%多,难怪每次在饭馆餐厅吃饭都能见到艳媛的熟人以及朵朵的同学。艳媛是在阿图什出生,父母当年是从内地支边来到新疆的。艳媛工作非常辛苦,所在的单位已经好多年没有进新人了,单位员工四十多人,汉族十几人,一个部门四个人,工作量很大,周末加班是经常的事。另外这边喝酒很厉害,刚参加工作时,和单位同事出去喝酒,三杯白酒起步,一斤的量,经常是还没尝到菜是什么滋味就已经被送回家了,哈哈,够猛吧。而绪荣夫妇则是陕西宝鸡人,绪荣在新疆伊利地区当兵,复员后,由于各方面条件优秀被留在了阿图什国土局工作,每月工资3000块钱,据他讲,由于是国营单位,工作十几年的和刚参加工作的工资收入上相差也就二三百块钱。另外他们还有一个聪明活泼的儿子。为了提高汉族人的比例,去年开始政府规定汉族家庭也可以生二胎了,而维族家庭一般至少都生三个孩子。
第二天早上艳媛十点钟还要去单位加班,九点多开着电瓶车来酒店接我出去和朵朵一起吃了当地特色的早点。两大块羊肉,我和朵朵一人一块,一个卡扎馕,一种里面羊肉,外面烤得焦黄的圆饼。一人一碗菜饭,即羊肉片汤。艳媛还从路旁买来了无花果,阿图什素有“无花果之乡”
的美称。这种果子必须当天现摘现吃,否则时间长了就会烂掉。吃饭时遇到了乌鲁木齐公安局的领导在当地公安人员陪同下也来吃早点。据他讲这是他两个月内第三次巡视南疆了,每次都是和田,叶城,喀什,阿图什,库车,乌市绕一圈。他非常关切的给我提了两点建议:一,白天骑晚上不骑;二,走大路不走小路。对此表示非常感谢。
上午在酒店房间里休息,快中午时,肚子又开始不舒服。中午两点酒店退房以后,艳媛和朵朵带我去一家当地非常有名的穆斯林餐厅为我送行。餐厅非常优雅,装修完全是民族风格,吃饭的也是维族人居多。饭菜非常正宗,品尝了当地风味拉面,酸奶和烤肉。饭桌上,朵朵说出了她的理想是要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去北京上大学,因为上次春节,妈妈带她去北京时,参观了北京科技博物馆,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点二十与朵朵合影留念后,与母女俩分手告别。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白吃白喝,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照料,真是感恩不尽。祝愿朵朵茁壮成长,祝愿艳媛父母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饭桌上朵朵两次问我:“叔叔,你还会再来吗?”是的,阿图什,来的机会的确很少。朵朵下次再来北京时,叔叔带你去天文馆,一言为定!
请看下节《挺进喀什》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4-8-13 10: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挺进喀什》(上)
          2014年7月26~29日
        二十六日下午三点二十分,告别了艳媛母女,一个人上路,继续前行。前方喀什市,距离约40公里。从阿图什到喀什314国道是全程封闭式的二级公路,是慢上慢下起伏的山路。身体不适,再加上天气炎热,慢慢的骑着,身上不时的冒着虚汗,要时不时的停下来喝水。
       骑行20公里时,路边有一个加油站,赶紧停车,走进便利店,打开冰箱一看,居然没有通电,没有冰镇矿泉水和饮料。好心的维族工作人员告诉我旁边汽车修理铺里有个商店卖冰镇矿泉水。果然如此,但红牛没有凉的。喝了冰冻矿泉水,吃了八粒藿香正气丸后,继续赶路。半小时后身体状况开始好转,一小时后奇迹出现,浑身开始有劲,好像完全恢复了正常。海拔也在下降,从1300多米下降到1200多米,一路下坡。通过检查站时,警察有的在查大巴车,有的在查小轿车,自行车没人管,于是便溜了过去。进入迎宾大道,由北往南,一路高歌,不用蹬,速度便20多迈,向着喀什市区挺进。
        到了市区边上给老朋友何如打了个电话。“老刘你在哪?”电话那边的何如从深圳发来了问话。“我骑到喀什了,马上进城。”“几个人?有住处没?我马上给你联系啊,不用谢。”五分钟后,一切搞定。住进了深圳公司在喀什的办事处宿舍。
       在喀什计划休整三天,准备进藏行囊,三天后出发,英吉沙,莎车,叶城,然后挑战新藏线。
        首要任务修理相机,喀什街景随后呈上,敬请期待。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4-8-13 10: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香妃墓》
        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4.8公顷(72亩)。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4-8-13 10:3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挺进喀什》(中)
          2014年7月26~29日
          喀什的住处是一座位于农三师附近,克孜勒都维路旁的四层的老式小楼。一楼大门是一个刷着红漆的上着锁的铁门。来自乌鲁木齐的35岁的王双庆王经理对我说:“刘哥,放心,咱们这非常安全,进出门上锁,没有外人。”楼的后面有一个封闭的大约200平米的小院,种着几颗大树和两排至少十年的葡萄树。养着一只三个月大的小狗和一只鸽子,小狗据说是一个月前在门口捡的,活泼可爱,精力极其旺盛。
        在这里办公的是一家深圳公司和一个乌鲁木齐的公司,大约有十几个员工,一日三餐有专人负责做饭,当天晚上吃的是羊肉汤,皮辣红,馒头,绿豆汤。看来吃喝不用发愁了,哈哈。
        第二天是星期日,上午双庆开着车和来自呼图壁的王凯一起带我去修相机。先去了深圳电脑城,又去了米兰数码城,找到了熟人唐总。唐总是喀什本地人,和夫人高红雨一起在米兰数码城经营着一家电脑音响电器店。得知我的情况后,红雨亲自带我去了马路对面的百老汇数码城,找到了一家相机修理店。修理工来自安徽,答应修好了给我电话。喀什没有厂家自己的售后维修站,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忙,自己找起来一定会非常麻烦。
       晚上,在住所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和唐总,李洋,双庆,王凯一起吃了大盘鸡,看来川菜馆也不得不入乡随俗居然做起了新疆菜。席间大家频频举杯,欢迎我来到喀什。
        二十八号上午,经过头天的一次返修,终于拿到了修好的相机,修理费经红雨中间说情,降到350元。没有相机,后面的行程就会大受影响。
       中午,热心的红雨带我去了喀交会,品尝了烤羊排,老汉瓜,卡瓦斯。据说受局势影响,今年的喀交会规模和参观人数与往年相比都有所下降。又去了香妃墓。景区门口五块钱一碗的刨冰防暑降温效果一流。第一次听说刨冰用的冰是山泉水,冬天冻好后放在冰窖里,夏天拿出来用尖刀铲碎后,加酸奶,加蜜做成刨冰的,并不是用冰柜冻的自来水。难怪这冰即坚硬又晶莹剔透,爽快的很!另外,好心的红雨见我的充电宝坏了,立刻送了我一个,真是万分感谢。
       双庆开车带我去了刘萍的公司,见到了小豆,取回了北京寄来的帐篷睡袋羽绒服等进藏装备。刘萍刘大夫去深圳出差了没有见到,小豆曾经是我们12年登慕士塔格时大本营的厨师。
        前方叶城方面传来不好的消息,今晨距离叶城70公里的莎车县发生大规模袭警事件,高速公路,315国道均已关闭,伤亡人数不详。莎车县是喀什去叶城的必经之路。原计划30号出发,沿315国道骑行到英吉沙县,31号骑行到莎车县,8月1号抵达叶城县,即新藏线的起始点。鉴于目前的局势,也许不得不改变计划了,决定坐火车去叶城。
       晚上在三眼居餐厅,深圳公司的陈总设宴为我接风洗尘,和双庆,王凯,李小姐还有陈总的女儿一起品尝了鲜美的鱼肉火锅。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4-8-13 1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露维尼 于 2014-8-13 10:59 编辑

《挺进喀什》(下)
2014年7月26~30日
二十九号上午得到的消息是二十八号早五点三十,新疆沙车县发生大规模暴动,暴徒七八百人,袭击了两个派出所和公安厅住村工作组,拦截十几辆车打砸烧杀,死亡人数不详。至今没有官方报道,但是,莎车发生暴乱之事是毋庸置疑的了,因为高速和315国道莎车段仍然没有开通。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告诉了先前在阿克苏认识的两位年轻河南骑友。他们正准备从喀什出发去英吉沙县。经过再三考虑,他俩仍然决定继续骑行,途中如果交通管制没有解除的话,再考虑坐火车。与他们不同的是在喀什市内马路上认识的小鱼等三位骑友想法跟我一样,把自行车托运到叶城,然后坐明天的火车去叶城。
下午,在双庆和王凯的帮助下,把自行车,驮包装上汽车,去喀什火车站办理了托运手续,同时买好了明天下午两点十一分去叶城的车票,K9773,空调快车。喀什火车站广场围起了高高的栏杆,要经过两次安检才能进入售票大厅。火车站极其冷清,没有了往年的车水马龙,排队购票的乘客也只有三十来人。
回城时路过喀交会展览馆,原本为期三天的喀交会也提前一天关门了。
去米兰数码城红雨的柜台将多余的衣服和甘肃新疆地图册通过快递寄回了北京。新藏线要翻越N个5000米以上的达坂,行李的重量每增加一点,都要付出极大的体力代价。
七点多,去清真寺附近的汉庭宾馆见到了昨天夜里下山的宋玉江和石家庄山友高玉海。听说他们B队12名队员前天全部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向他们表示祝贺。庆功宴,庆功酒是绝对少不了的了。一家四川饭馆里吃了一顿味美价实的新疆菜,椒麻鸡,皮辣红,尖椒皮蛋,皮辣肚丝…听宋玉江一说才明白,真正的皮辣红是用色拉油和盐拌出来的。味道真的不错,以后回北京家里也学着做做,洋葱对降血脂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是开斋节,相当于伊斯兰教的新年,维族人全部放假,许多维族餐馆也停止营业。
宋玉江,资深高山协作,从事了十多年的雪山攀登及组织活动。据他讲经他组织带领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不下500人。
最新官方报道:
新疆莎车发生严重暴恐案
28日凌晨,新疆莎车县发生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一伙暴徒持刀斧袭击艾力西湖镇政府、派出所,打砸焚烧过往车辆,砍杀无辜群众,造成数十名维汉族群众伤亡。公安民警迅速依法处置,击毙暴徒数十名。
去年12月30日,新疆莎车县曾发生过团伙持砍刀、投掷爆炸装置袭击公安局以及纵火焚烧警车的暴力事件。

点评

了解  发表于 2017-4-25 1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13 21:40 , Processed in 0.13844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