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鱼象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0722石门素疏【向阳花开】今日禅宗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0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给想认识佛教的朋友看一看!请耐心读完……
2019
10/20
09:44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1

什么是佛?

“佛”这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它是“智慧”、“觉悟”的意思。

当年为什么不用“智,觉”这两个字翻译呢,因为佛陀的含义是无限的深广,这两个字不能够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然后再加以注解。

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讲是“觉悟”。

2

什么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存环境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

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关系。

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不同于一般的教育,佛教讲的是三世的教育。即过去,现在,未来。


3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佛教的创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十九岁那年,他放弃了荣华富贵出家修行,三十岁得道,成道后称为释迦牟尼佛。

据中国历史记载,他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距现在两千五百多年了,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入灭,住世七十九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4

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是一个人吗?

不了解佛法的人,看了电视剧《西游记》后,常对如来佛和释迦牟尼佛这两个名词有错误的认识。

“如来”是佛的一种称号,释迦牟尼佛只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一尊佛,它方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诸佛。比如,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有十种称号:如来、应供、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明行足、正遍知、善逝、世间解、世尊,如果加上“佛”之名号共十一种。

如来只是一种统称,我们可以称释迦牟尼佛为释迦牟尼如来。

就像我们称呼老师,老师是一种统称,然后才有张老师,李老师。


5

涅槃是什么意思?

涅槃的意思,粗浅地讲,就是除尽了烦恼,到了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宁静的境界。

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现世间,同世人一样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办完了,佛就离弃肉身,回到原来不生不灭、永久安全和平、快乐安宁的境界中去了,那境界就是涅槃。

不懂得佛法的人,看见佛入了涅槃,就说佛死了,其实佛是永远不会死的。

佛如果有死,那就和凡人一样了,还能算是佛吗?再说俗点:就是我们一般人归西了,有道高僧就称为“涅槃”。


6

学佛只是追求心灵的寄托吗?

寄托心灵的方式有很多,学佛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

所谓寄托心灵,其所指的心灵,只是我们的妄念而已。追求心灵的寄托,为的是使心灵得以安顿。而寄托心灵的方法,不外是借用艺术或宗教等外境,以虚幻的外境羁绊妄念。但妄念是念念生灭、变幻不定的,即使暂时获得安顿,也不会永远,终究会再度失落,再度追求别的目标来求寄托。

虽有少数的人,能把一生、甚至把生命部献给艺术,但这是妄念强烈的执著,强烈的追求,不断加强追求同一境相为目标,表面上看似找到终身的寄托,事实上依旧是不断在追求,并不能使心灵得到安顿。所以向外追求心灵的寄托,事实上是不可能得到真正寄托的。

学佛,则正好相反,是向内追求自己的真心。追求真心的第一步,是止息妄念,使妄念对外境不起作用,而不是向外境找寄托,用外境满足妄念。

妄念止息了,身心自然安顿,而真正达到追求心灵寄托的目的。

但这并不是学佛的目的,而只是学佛的开始。


7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都会走到歧途去。

一般说来,学佛有四种不同的发心:

一是为了此生或下一生的福报,或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寿命健康,而来学佛;

二是为了自己解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而来学佛;

三是除了追求自己解脱,也要救度一切众生都能和自己一样解脱痛苦,乃至都能究竟成佛,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学佛;

四是了解一切生死轮回、或成佛涅槃,一切的痛苦与解脱,一切的众生和佛果,都一样只是虚妄的幻相,没有什么可追求,也没有什么必须脱离的,为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觉知这个道理,并回归这种超越的绝对境界,而来学佛。


这四种发心,虽然有层次上高低的差异,但基本士都还不算错误。当然我们不鼓励第一和第二种发心,但如果你是以这两种发心而来学佛,我们也不排斥,但你自己必须逐步调整自己的心态,随著对佛法了解的深入,和心量的逐渐开展,让追求的目的也跟著提升。

事实上,学佛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圆满觉悟。

除了这四种目的之外,如果你还有不同的目的,那就要小心了,最好自己彻底检讨一下。

特别是如果为了追求超常态的能力、为了感应、或通气脉、练灵动等等目的而来学佛,请一定要重新考虑,重新了解佛理,重新建立学佛的理念,等确定具有正确的动机后,再来学佛。

因为学佛是一条追求正确觉悟之路,而不是追求迷惑于超常态能力感应之路。

如果以超能力或感应来吸收信徒的,必定不是真正的佛法。

如果为了超能力或感应而来学佛的,必定会走入歧途。

拿自己的慧命去换取虚幻的超能感应的眩惑,那是最不值得的事。


8

佛教是迷信吗?

所谓迷信,是自己未经探究了解,就附和他人的说法,盲目地相信。

任何教法,都没有所谓迷信不迷信。迷信与否,是你信仰的态度。

如果你已经深入了解,经过观察和思考,认为它的教法没有错误,和你的观念相吻合,而产生信仰,那便是理智的信仰。

如果还没了解,只听别人说很好,或者依从家族的传统而跟著信仰,信仰之后还不深入了解,只纯粹当做是“信仰”,那即使你所信仰的教法有多好,你本身也是迷信。

如果你不了解佛教,只听别人说佛教是迷信,或看见佛教的一些仪式表相,未经深入了解其义理,就评断佛教是迷信,那你自己才是真迷信——迷信他人的说法、迷信自己的成见。

佛教从不赞同人迷信,相反地,它鼓励人怀疑,并把所怀疑的事提出来讨论。唯有知道怀疑,才会认真地探讨,而得到答案,如此才能产生埋性的信心。

事实上,没有任何宗教是像佛教这样容许怀疑,这样开放,这样不迷信的。


9

佛教是消极悲观吗?

许多人听到佛教讲“无常”、讲“生死”,就认为佛教是悲观消极。但是事实上,无常、苦、空、生老病死,都是这世界存在的事实真相,它不会因为你不谈它而消失。

消极或积极、悲观或乐观,不是在于无常、苦、空、或生老病死这些事,而是在于你如何面对这些既存的事实、你用什么态度来面对它。

如果你能正视它,这就是积极;如果你认为这些太消极,而不愿意谈,或者不敢碰触,以为不面对它就不存在了,这种逃避的心态,才是真正的消极,不只是消极,更是自欺欺人的愚痴想法。

如果你面对这些事实,而认为无法突破,甘心被它所限,因而消沉,或放纵享乐,那是消极;如果能正面探讨它,突破它的限制,就是积极。

如果你不愿去突破它,而认为人生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那才是悲观;如果你能从探讨和突破中发现人生的另一层真实意义,那就是乐观。

佛教正视这世界上一切现实问题的存在,用心来探讨,并找寻解决的方法,从内心真正的自己,来突破外在的限制,找到无量的生命的意义。

所以事实上,佛教是真正积极乐观的。


10

佛教相信死后的生命吗?

当然,佛教的生命观就是永恒不灭、无始无终的生命观。不只死后还有生命,生前也有生命。每一番生命的生死现象,都只是一次受业报的形态而已。

当这一阶段的生命“死亡”之后,会暂时进入一种叫“中阴”的过渡状态,等待再一次的“出生”。至于下一生的地点和形态,是依过去世所造的业而决定。这就叫做“生死轮回”、或“六道轮回”。这就是一般众生的生命现象。

11

什么是六道轮回?

六道,是众生死后的六个去处,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周而复始的在这六道中轮转,前三个为善道,后三个为恶道,造善业死后去善道,造恶业死后去恶道,随自己生前的业力牵引,该去哪一道就去哪一道。

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12

真有极乐世界吗?

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讲到的,佛制定的戒律里有不妄语,难道他自己反而说瞎话骗人吗?可见极乐世界确实有。


13

极乐世界和天堂一样吗?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极乐世界和天堂都是完全不同的。

天堂,是由众生的共业力所现的,一个供善业成熟的众生享乐的地方。每一层天大多都有它的天帝管辖,却不一定有佛法。

它的快乐是相对的乐,是感觉作用的乐,是终必会消失的乐,是会引生痛苦的乐,是不究竟的乐。

它的景象、享用的物品,尽管再多么美妙,也都终必坏灭,都不是真正清净的。

最重要的是,它还是在六道之中,福报享尽后,还是要堕入其他五道之中,继续再受轮回。


而极乐世界,它是由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建立的清净国土,是一个供发心努力修行者专心修行的地方。

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恶道,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也都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寿命非常长,长到足以修行成就,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永远没有机会再受生死轮回。除非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承著弥陀宏愿到六道中示现生死,广度众生。

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所有生活上的必须品,和修行上所需要的东西,都只要动一个念头就自然出现,不必再为生活和修行而烦恼,可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神都用在修行上,所以能够很快成就。

又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会障碍修行的事物,所有的事物都是帮助大家修行的,所以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很快就能成就。

所以生到极乐世界,必定都安享清净的究竟大乐,因此称为“极乐”!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加佛教论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2019年10月14日 14:01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中美加佛教论坛10月12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图片来源:人民网)中美加佛教论坛10月12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图片来源:人民网)
  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共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民网10月12日联合国电(记者 杨俊)当地时间12日,中美加佛教论坛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佛教界代表及各界嘉宾近五百人,聚会一处,共叙法谊。本次论坛以“觉悟在人间——禅的精神与实践脉络”为主题,通过举办学术、文化、音乐等一系列活动,促进三国佛教界友好交往,共同阐扬佛教理念,传播佛教慈悲、平等、中道、圆融精神,表达佛教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化解冲突、净化人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祈愿。

  本次论坛是继2017年在加拿大首次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为三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又一盛事。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率领中国佛教代表团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等三国佛教界重要代表人士通过视频的形式传达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祝福。

  开幕式上,与会代表首先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仪式。三国佛教界整齐宏亮的颂经声,响彻联合国会场,氛围祥和,庄严神圣。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美国佛教联合会会长明予法师、加拿大佛教会会长达义法师在开幕式上致辞。

  演觉法师指出,佛教倡导慈悲、平等、包容、中道、和平、圆融的思想,一直努力从根本上破除人类的偏执和隔阂,为不同文明的共存共容、化解文化冲突探索有效可行的途径。

  他强调,此次中美加佛教论坛,积极开展三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践行佛教徒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众生福祉的慈心悲愿,对促进宗教文化交流,增进人民的了解、互信和友谊,对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世班禅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文明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在各种文明崛起繁荣的时代,佛教如何为人类福祉、为世界和平作贡献,是全体佛教界应该思考和行动的方向。希望各国佛教界有更多的交流和交往。

  明予法师在致辞中指出,禅是佛教的特质。其既契合佛陀之觉悟境界,也超越种族、国家、地域等一切藩篱,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社会纾困解难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他表示,希望借由本次论坛,探索出一条符合人类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道路,进一步发扬禅的精神与实践,构建以心灵觉悟和精神幸福为核心价值导向的世界,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达义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中加美三国佛教界能再次聚会交流,携手弘扬佛教思想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三国佛教界应共同努力,将禅的智慧光布世界,造福人类。

  开幕式后,与会代表嘉宾围绕“佛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与担当”“觉悟在人间:禅的精神与实践脉络”“佛教的弘扬、传播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三场发言交流。最后,三国佛教界代表一致通过《第二届中美加佛教论坛宣言》。

  《宣言》指出,佛教是人类伟大的文明传统之一,佛教徒一直倡导世界和平、人心安乐之道,努力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交流沟通、互学互鉴,实现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宣言》提出六项倡议:三国佛教界要共同弘扬佛教自净其意的精神,消除人类自心中的无明、贪欲、仇恨,培植善心,践履善行;要弘扬佛教自他不二的精神,和友善邻,解纷息争;要弘扬佛教依正庄严的精神,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弘扬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倡导不同种族、族群之间和睦相处,增进众生福祉;要弘扬佛教中道圆融的精神,倡导多元、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开展佛教与其他宗教、文明的对话,推动不同宗教与文明的交流和谐;要弘扬佛教因缘和合的精神,倡导众生同体共生,反对战争和暴力,增进理解互谅,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向论坛发来贺信。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法师、永信法师、正慈法师、胡雪峰喇嘛、明海法师,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有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活动。

  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中美加佛教学术研讨会”“中国佛教梵呗艺术音乐会”“世贸中心遗址祈祷世界和平仪式”,中国佛教代表团还与美国基督教组织进行了跨宗教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0-21 06:43:26)转载▼
分类: 随机说法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

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对境,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应该扰乱自己欢喜的心情,不要让自己不愉快,要保护这种欢喜与平静的心态。若能如此,再多的敌人、再大的灾难都伤害不了你。



一个修行人应该有这样的境界:突然地震来了,海啸来了,心里没有不安与恐惧,仍然是平静的,仍然可以为众生祈祷,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看看你们自己,不用说别的,今天身边有一个人对你态度不好或是说话没注意,你的心情就不好了,就开始嗔恨了。



若想做一个修行人或者想成就的话,就要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如如不动的境界。在任何对境面前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对;若要面对,就要无有恐怖。若心里有恐惧或是心慌意乱,那就没有修行,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喜怒哀乐等等都是正常的现象,你身处人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喜怒哀乐是不可避免的,都是正常的,缘法就是如此,显现就是如此。但是心不能动,也就是说,在这当中没有受到影响,心里没有喜怒哀乐。



一旦出了什么事,若是你忧愁苦恼能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若是心慌意乱,事情就会变得更乱。这样无济于事,所以没有必要去忧愁苦恼。



比如你得了绝症,如果你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恐惧,病情会更加恶化。一个智者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先把心安定下来,之后再去想办法。办法总会有的,倘若你心里不断地烦恼或嗔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毁坏自己所积累的一切善根。所以无论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忧愁和烦恼。



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如果这件事情能及时地扭转或补救,就不应该烦恼和痛苦,如不小心将青稞洒在地上还是还可以捡起来一样,我们不应该忧愁和苦恼;若是事情已经没有扭转的余地、不可补救的话,犹如不小心打碎了碗一样,你忧愁和苦恼也没有用。



我们所遇到的事情可能就这两种,所以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应该观察一下:若是能扭转、补救的,就不应该烦恼痛苦;若是已经不能扭转、补救,也不应该烦恼痛苦,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你烦恼也没有用。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烦恼和痛苦。





——摘自《入菩萨行论》讲记(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10-20 06:00:05)转载▼
标签: 东林寺 大安法师 杨杰居士 杂谈        分类: 高洁大行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修学佛法,不仅是研究佛法,而且真的是身体力行。其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居士——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官也当得蛮大,位居太常(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之官),并且通宗通教。

      这位居士很了不起,他曾经跟随天衣义怀禅师出游,参庞公的机锋转语,登泰山时看到日出如盘涌出而开悟。在宗门下,他的修证是可以上《传灯录》的。

      杨杰居士的母亲去世,他在家里丁母忧三年,阅《大藏经》,对净土法门产生了信心,归心净土。他绘制了一幅丈六阿弥陀佛像,到任何地方都随身带着,观像称念佛名。

      杨杰居士临命终时,感得阿弥陀佛来迎接,便说了一首有着禅和净特点的偈颂:“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填写图片摘要(选填)
      前面四句都带有禅宗的特点,生死都是梦幻泡影,要看破,既没有什么可恋,也没有什么可舍;在太虚空中,“之乎者也”这些文字名相也都如同空中之花,没有实义。

      就宗门下“破一切”的宗旨来说,心外求什么(甚至说求生净土)、称念什么(包括称念阿弥陀佛名号),这都是著相,都是错。

      但是杨杰居士能够“将错就错”,通过念佛感通阿弥陀佛前来接引,从而往生“西方极乐”。

     不将错就错,就一错永错;能将错就错,就能得到西方极乐。

     所以在《往生集》中,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对杨杰居士很是赞叹:“我希望天下所有的聪明才士都能像杨杰居士一样成就‘这一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佛学院比丘尼的学习随记
2019年10月21日 14:44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仔细观照时,无论跟谁一个房间,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动的只有自己的心。(摄影:海朝)仔细观照时,无论跟谁一个房间,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动的只有自己的心。(摄影:海朝)
  文/释续智

  我为什么出家?我出家来做什么?在自己做沙弥尼时,是否如法如律?现在我应该如何过好僧团生活?

  仔细观照时,无论跟谁一个房间,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动的只有自己的心。

  善业或恶业,或多亦或少;凡我所作为,今已终结了。往世造恶业,今生当受报,因我无再生,今生即终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出家来讲,记得在小众阶段,有看过一本《沙弥教育》。里面有句话至今未忘:你能当好如法的沙弥,将来一定是位合格的比丘。通过修学佛法,深刻体会到,当好如法沙弥和沙弥尼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听闻《菩提道次第略论》以及听法藏法师讲的僧伽教育,我的心中浮出几个问号来:我为什么出家?我出家来做什么?在自己做沙弥尼时,是否如法如律?现在我应该如何过好僧团生活?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内心无道,外仪无法。虽然现着出家相,内心外在所表现出的行为,与世俗人并无差别。

  在那本沙弥教育上也讲了,在做沙弥阶段,人人都可骂,人人都可使唤。但在此本该任人调伏,任人纠正错误,折服我慢的阶段,我呈现出的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状态。对自己同辈的小众不服,对比丘尼师父的呵斥白眼相看。在需要师父调治的阶段,自己却像一匹野马。后悔莫及,又无力改变,毕竟现在已经过了被调伏的阶段。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以慈悲心待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我却总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以至于不要说提高僧格,连最基本的人格都不够。今年的学习,闻法,让自己深感惭愧,一直在反省自己出家以来种种过失,反省自己的慈悲心平等心是否不足,常常忽视他人的需求,满足自己所需,总是执着于自我感受之上,很少自他相换的去考虑别人,不能广结善缘。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在修学过程中善知识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自己的师长不在身边,但身边的每一位都是善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认真去观察时,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仔细观照时,无论跟谁一个房间,任何人,任何境,似乎动的只有自己的心。别人好是自己看到的,不好也是自己看的。转了念,好的更好,不好的也是好。善恶真的是只在一念之间。

  有烦恼是因为自己不能慈悲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就像师父让我们观察身边同学的优点,这让我突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

  通过学习教理、律学、因果,我明白了好的不好的,都是有理由的,并非无缘无故。一切都是业感所招,不是别人无德和错,而是自己修行不得当,不够谦卑,不能反观自照,说错话,做错事。如果能慈悲看待任何一个众生,像常不轻菩萨那样,看人人皆当成佛,人人皆是菩萨,便会恭敬任何人。

  自己无福,错过种种因缘,但通过学习,希望自己今后能将世俗习性转为调柔、坚固的道心。多学习僧伽教育方面的知识,能够把自己看作沙弥尼,降服慢心,严格依律行持,成就生命内在的僧格,改变自己的不好习气。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无论过去,现在,未来,愿一切被我伤害过的众生,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与我有因缘的六道众生,分享我善业功德,投生善道,趋向解脱。

  愿我所有一切功德,回向一切有因缘的众生,有情无情,有形无形,有缘无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愿他们归信三宝,修学甚深般若,早成佛道!

  (文字:2018级律学大专班 释续智  来源:福建佛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自欺这点上我们和《白雪公主》里的皇后很相似 (2019-10-17 07:57:58)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扎西持林
暇满人身如初秋的荷花般美好而脆弱,圆满的花瓣只需一阵微风吹过便会凋落。——-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在自欺这点上我们和《白雪公主》里的皇后很相似

文:慧灯法师

我们都听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除了小矮人的可爱和公主的美丽善良,白雪公主的后母——皇后这个反面角色也让我们印象深刻,她最经典的台词就是:“魔镜魔镜,请告诉我,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魔镜每次都告诉她实情:“是白雪公主。”

皇后通过魔镜知道了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而我们通过闻思修佛法而了知自己得到了珍贵的暇满人身,知道了自己现在处于烦恼的状态和不修行的严重后果,故佛法如明镜,有使我们认知自相续的作用。可我们虽然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却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为之付出行动;这就如同皇后已经知道了自己不是最漂亮的,却一直不面对事实。

这就是自我欺骗的第一个方面: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愿认清自己的现状。

我们虽然知道了烦恼的严重性,知道了修持佛法可对治烦恼,也知道了暇满人身的难得珍贵,却不想真正修行,这就像皇后不想调整自己的心态,唯一想方设法谋害白雪公主一样。我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也知道了法的殊胜性,可就是不愿意用佛法改变自己,反而一心向外观察、向外期盼,好像这样就可以等到某一天突然证悟、突然解脱。其实,如果不向内观察而一直向外寻求,是很难将法义融入自心的,最终也难以获得法利。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故事里的皇后很可恶,可真实观察,现在我们知道了修行的方法却不修,在自欺这一点上,我们却和她非常相似。我们一直不愿意正视自己,也不想用正确的方法调整自己的身语意;即便在知道修行方法之后,还一直迷惑着自心,置生死于不顾,逃避真相,感觉就好像流转轮回的不是自己。

这就是自我欺骗的第二个方面:知道了错误和对治方法却不修行。

如同磁粉靠近磁石会被迅速吸引,紧紧地粘上去,我们也极易迅速地与恶法相应。皇后心心念念想要谋害白雪公主,只要一有时机和方法,她就会立刻行动。我们相续中的愚痴也是这样,对于轮回恶事念念不忘、兴趣浓厚,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不仅思考、讨论,还要身体力行。这其实就说明我们无法把握自己,对各种轮回之事念念不忘,一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投入进去。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法师:合适最好(图)
2019年10月23日 14:20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法无贵贱,适合为贵。(图片来源:星云法师微博)法无贵贱,适合为贵。(图片来源:星云法师微博)
  文/星云法师

  世间上什么最好?适用最好!

  绫罗绸缎而宽大的衣服,穿在身上不合适,还不如粗布便服来得实用;豪华别墅而空大的庭园,如果没有管家的仆人除草、浇水,偌大的房屋庭园也成为累赘。

  世间上,黄金钻石最贵,但是饥荒的年头,宁要一个面包,也不要一块黄金钻石;一双过大的皮鞋,因为不合脚,不如穿一双大小合适的布鞋来得自在。

  “法无贵贱,适合为贵。”百货公司里,消费者购买东西,都是选择自己觉得最合用的东西,但不一定是最名贵、最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机关里缺少职员,不一定征聘最高学历的学术人才,他一定聘请堪任其位的职员。

  化妆品,不一定名贵,适用就好;所谓酸甜苦辣,没有绝对的好味,自己喜欢就好。所以,吾人不一定赶时髦、找名牌,家里收藏很多古董、名牌,而生活艰难,又何苦来哉呢?

  学子考试,不管工科、理科或是文科,符合自己的志趣,就是第一志愿。男女结婚,男人选择的对象,不一定是美女,女人选择的对象,也不一定是帅哥;毕竟花瓶不比一个饭碗有用,广场也不如一间小屋可以栖身。

  世间法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各得其所,各适其用;不要比较,只要有用,就是最好。有用,比有钱更重要,有用,比有名更好;有用的人,比虚而不实的人更伟大。

  甘戊奉命出使齐国,正当乘船渡过一条大河时,船夫说:“河水不过是小小间隔,你却不能自己渡过去,还能替国君去游说吗?”

  甘戊回道:“话不能这么说,世间事事物物,都各有长、短处。谨慎老实、善良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却不宜让他去指挥军队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良马,牠的脚力能跑上千里路程,把牠放到宫廷房间去捕捉老鼠,那就远不如一只小猫。干将是很锋利的宝剑,名声传扬天下,如果木匠拿它伐木料,那就比不上斧头。现在拿着船浆让船只在水中上上下下的随意流动,我不如你,但游说大大小小国家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世间三百六十五行,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所谓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可以是最杰出的人才,只怕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永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后必然一事无成,潦倒以终。所以,人的能力,不足是个遗憾;过份的眼高于顶,也是失败。

  ——摘录自星云法师著作《福报哪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憨山大师:步步着力必有真解脱时
2019年10月22日 14:19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人参与) 收藏本文     
步步着力,必有到家真解脱时也。(摄影:海朝)步步着力,必有到家真解脱时也。(摄影:海朝)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示刘存赤(乙卯)

  顷予投老南岳,甲寅冬暮,茶陵刘季子,远来参叩。雪夜围炉,寒灯相照,因问子一向如何用心。对曰:昔蒙和尚开示偈云:“莲华火里生,世人谓希有;不是火生莲,惟在心离垢。”每看此话,于末句颇得受用。老人深喜,因示之曰:

  子于心离垢一句得力,此语不虚,亦不易到。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但心净即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办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以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瞋、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名为佛,岂假他力哉。无奈一切众生,无始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假磨炼之功,故有参禅念佛看话头种种方便,皆治心之药耳。

  譬如镜光本明,以垢故昏,必假磨炼之药,然药亦垢也,以取能去其垢,故镜明而药不存矣。又如真金在矿,沙石垢秽,必须烹炼之法,金精而无用其炼矣。众生心垢难离,必须工夫精勤调治,垢去心明,故说众生本来是佛,非一向在烦恼垢浊之中,妄自称为佛也。参禅看话头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多落邪见。是故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若以念佛一声,蕴在胸中,念念追求审实起处落处,定要见个的当下落,久久忽然垢净明现,心地开通。此与看公案话头无异,是须着力挨排始得。若以妄想浮沉悠悠度日,把作不吃紧勾当,此到穷年亦不得受用。若以悠悠任妄想为受用,此则自误,不但一生,即从今已去,乃至穷劫,无有不误之时也。

  子向于念佛法门有缘,试着实究审,果在烦恼垢浊之中,一声佛号,如水清珠,以此受用但非彻底穷源耳。经云:“如澄浊水,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子只将此佛语默默自验,万无一失。若得到真离垢处,如经云:“明相精纯,不为客尘烦恼留碍。如此不惟弥陀接引,即十方诸佛,亦皆同声称赞矣。幸与子穷年雪夜,此段泠淡家风,世所希有。苟不负此嘉会,但从此去念念不离泠淡中,便是离垢一条径路。步步着力,必有到家真解脱时也。

  (来源:禅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中说的三轮体空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解一下?
2019
10/24
11:46
念念观自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金刚经》中说的三轮体空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解一下?

皆仁法师

有人问起什么是《金刚经》中所说的“三轮体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想要了解什么是三轮体空,先要了解什么是佛经中说的三轮相。

什么是三轮相呢?

就布施而言,布施者、受施者和所施之物称为三轮。而这三轮的相存在意中,就被称为有相的三轮,也就是三轮相。

而有三轮相在的话,那所行持的就不是真的布施波罗蜜行,终归只是有相的布施。

只有灭除了这三轮相后,住于无心而行布施,就像《金刚经》中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时,才是真正三轮清净的檀波罗蜜,也就是清净的布施波罗蜜。


此外,三轮相还有粗细之别。

《法界次第》中说︰“或谓三轮之相有粗细,即施者于自身起慢心,对受者怀爱憎之念,对施物生惜心,是为粗三轮相;未达万法如幻之理,执有实我法而布施者,此为细三轮相。”

这是说,如果布施者自己在布施时生起慢心,对受施者有或爱或憎的念头,对所布施之物生起贪惜之心,这就是粗三轮相。

如果还没有通达万法都是如幻一般的显现,没有永恒的存在,由此而执着实有一个“我”在行持布施的话,那就是细三轮相。

有时,会见到有人对法师说:“师父,我三轮体空布施您。”

一听这话,真让人满头黑线,为什么呢?

因为这话听起来,就像有人一边做好事,一边高声在说“我叫某某某,我做好事不留名”一样。

布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相宛然俱在,大家说说看,这是三轮体空吗?

那什么叫做三轮体空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三轮体空是出世间的布施波罗蜜,是菩萨们的行持,在世间法中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学佛修行菩萨行,就需要去学习它。

虽然以我们的能力不能完全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多了解多学习,让自己的修行更加精进。

如《大般若经》中所说:“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为施者,二者、不执彼为受者,三者、不着施及施果,是为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三轮体空的概念:

三轮体空是菩萨在修行布施时,应该具有的态度,又称为三事皆空。是指在布施的时候,住于空观,不执着于能施、所施和施物三轮。

一、施空

是指能施之人体达了我身本空,既然知道这个身体只是因缘聚合而成,而没有实在的能施之我,那布施的时候,就不会有希求福报之心。(皆仁注:然而,正是不执着追求福报,而福报自得。种下的善因,因缘成熟时,自然会得善果。)

二、受空

这是指体达了没有实在的能施之人后,也无他人成为受施者。(皆仁注:这样就不会对受者生起慢心,认为是“我在施舍你”,而起傲慢之念。)

记得以前看过一则故事:

有位富商供养了一位禅师一百两金子,然后满心得瑟地想等待禅师的感谢。

谁知道禅师一脸云淡风轻,并没有道谢。

富翁就当场炸毛了,觉得自己给了禅师那么多金子,禅师连个“谢”字也没有,太过分了。

禅师只是微笑着说:“如果你觉得我应该道谢的话,那你还是把金子拿回去吧。”说罢,就把金子还给了富商

富商当时就愣住了:这画风明显不对啊。

后来他才知道,禅师不道谢,是为了成就他的布施之心,不执着的布施,比慢心满满的布施,功德要大何止千百倍?


三、施物空

这是指了达所有的资财和珍宝等一切所施的物品本来皆空,如法行持布施,而对所施物品不起贪惜之心,布施之后也不生疑悔之念。

这样通达空性之后行持的三轮体空的布施,才是最为清净,最为殊胜的布施波罗蜜。

一如《大般若经》中所说的:“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以应一切智智心,而修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见施者、受者、施物,三轮清净而行布施。”

今天关于三轮体空的话题,我们就说到这里了。

最后,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偈子和大家共勉:“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当知证获波罗蜜,唯由心净不由财。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净心施少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从来不对烦恼说“我要远离你” (2019-10-24 08:10:28)转载▼
分类: 扎西持林
“我执”在我们的世界中就像空气,无形无色,无处不在,不但无法直接指认,且我们对它太习惯太依赖,以至于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我执有一个特性,就是烦恼。——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我们为什么从来不对烦恼说“我要远离你”

文:慧灯法师

烦恼的住处是哪里?——“我心中”,它的作用是什么? ——“任意伤害我”,烦恼随意伤害我们,想怎么糟蹋我们就怎么糟蹋我们。或许你会说:“烦恼没有那么可怕吧?它没有这样伤害过我。”

下面举几个比较明显的例子。

我们可能都会非常执着世间的感情,不论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还是夫妻之情。这些感情往往令我们饱受身心痛苦,有的人甚至不惜以结束生命为代价。这些痛苦到底是受谁的支配呢?就是受我们自相续中的烦恼支配:因为喜欢而生起贪心,在贪心的驱使下产生了执着;因为有执着,得不到会痛苦,得到了不满意也会痛苦,甚至由此付出生命。

或许你会说:“我身边没有这么严重的现象,也没有这么极端的行为。”那我们再来观察,其实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巨大的家庭和工作压力,并由此产生焦虑。有人表现为厌食,觉得任何食物都索然无味,吃不下去;有的人则表现为暴饮暴食,要吃很多东西才能使自己得以慰藉;而有的人表现为情绪暴躁,总想发脾气,一旦事情出现问题就要骂两句,好像这样心里才能坦然……这些都是压力大导致的。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压力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执着,因为“看重”才会有压力;其实,如果不看重它,就不会有压力。而执着既包括“想要得到好的”,又包括“希望远离坏的、令人痛苦的”。——“想要好的”就是贪心,“排斥坏的”就含有拒绝甚至嗔恨的意味。还有些压力源自攀比、嫉妒等烦恼。由此可见,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痛苦都来源于烦恼,换句话说,烦恼在随意伤害着我们,让我们随它而转去糟蹋自己的身心。

我们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呢?纵然烦恼百般伤害我们,我们却从未想过舍离它。比如感情受挫时,我们可能从未觉得是自己太执着,没有意识到是一念贪心害了自己,反而责怪对方有负于自己——我们不责怪烦恼,而是责怪外境。又如我们因为暴饮暴食而把胃吃坏了,身体垮了,但从来没有责怪是竞争心、贪心等烦恼导致自己压力过大,反而责怪饮食让自己身形不佳、身体不好。

《佛说无常经》云:“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众生就是这么可怜:本没有人伤害我们,让我们痛苦并流转于轮回,是我们自己像蚕一样,不断吐出丝来把自己层层包住,作茧自缚。我们一直向外寻找,却不去找痛苦的原因——烦恼,反而一直任由烦恼造业,由业感受痛苦。

由此可见,我们一直珍惜、百般疼爱着自己,最终却被自相续中的烦恼所伤害——是我们自己害了自己,可我们却一直忍受着烦恼,从来没对它说过:“我要远离你!”有时我们甚至认为有烦恼才正常。比如在工作中一旦远离了竞争,或可以轻松一段时间,我们马上就会想:“我是不是已经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工作的节奏了?”所以,我们往往不但不想舍离烦恼,甚至还有一点害怕舍离它。

——文章根据菩提洲网站在线课程讲释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慧长老: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2019年10月24日 14:3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以心为门修习禅定,是佛法修行中最核心的内容。以心为门修习禅定,是佛法修行中最核心的内容。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门。所有修行的法门不出这三种。

  息道观

  “息道观”是基础,修所有的法门都要以“息道观”作为修行的基本条件。因为我们人身有种种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跟我们生命现象联系得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呼吸。呼吸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每一刹那都没有停止过,呼吸一旦停止了,那就一口气不来,进入了休克或者死亡的状态,生命又要来一次大的转换。所以,呼吸与我们人的生命关系最密切,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得到。

  平常,我们自由自在地活动,会感觉到呼吸很平稳,一有了剧烈的活动,或者说比较出力气的活动,呼吸有时候就会比较急,特别是年老的人,上一层楼还没问题,上两层楼,就感觉到呼吸有一点儿紧张,三层勉强,上到六层楼,那就很费力气,那就是年老气衰,年轻人则年轻气盛。年老气衰,年轻气盛,都和我们这一呼一吸有关系,年轻与年老的区别,当然有许多的现象,可以判断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气,是气衰还是气盛。

  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身心修养比较好的人,和身心修养比较差的人,在呼吸上可以明显地判断得出来。比如说,我们每天练习打坐,打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呼吸调整到恰到好处。所以说,入禅的三门以“息道观”为基础。

  不净观

  “不净观”是从色门来修。“不净观”主要是针对出家修道的人,因为贪欲心不容易排除,以不净观为对治。所谓的贪心,在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时候贪什么,有一定的阶段性。小孩子贪玩、贪吃;长到20岁左右贪色,男孩子想要跟女孩子在一块儿,女孩子想要跟男孩子在一块儿,这是人的天性。那么,作为出家人,有没有这种念头,有没有这种现象?这也是很自然的。如果说这种贪欲心很强烈,就没办法修行,进入不了禅定,就要修“不净观”加以对治。

  “不净观”就是要把我们这个身体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生到死看得一点干净的地方都没有。不管男孩子长得多么漂亮,女孩子长得多么漂亮,如果以“不净观”来观察,都不过是在一张皮里包着血肉而已,都不过是在一张皮里包着一堆臭秽之物而已。“不净观”就是从观察人体内外不净入手。如果把一个人的身体从头到脚,把皮肤观透了,看到心肝五脏,看到一个好好的身体,慢慢地长疮、化脓,烂了、臭了,你的贪爱心还生得起来吗?一个人的身体从烂透了以后,成了一堆白骨,每个人都不过是一堆白骨,一个骷髅壳而已,通过如是观察,贪爱心还生得起来吗?生不起来。

  所以,“不净观”是对治贪欲心最有效的法门。“不净观”从何下手呢?从观察自他的身体入手,即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察自身和他身,大地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的这个血肉之躯是干净的。由此观察,贪欲之火会渐渐息灭下来,无上的清凉当下出现,这个时候,就能逐步进入禅定。“不净观”有很多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以上所讲的仅仅是以观身不净作为最基本的观法。“不净观”是出家的年轻众对治贪欲障碍最好的法门。佛陀开示的修行法门中有五停心观,即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和念佛观。此五法各有对治:散乱心重者修数息观,贪欲心重者修不净观,嗔恨心重者修慈悲观,愚痴重者修因缘观,业障重者修念佛观。五法中以数息观和不净观作为重点,适应性较广泛。作为在家众,以修慈悲观、念佛观、因缘观比较适合在家众的生活环境。

  以上对息门和色门均略作介绍,关于以心为门修习禅定的内容比较广泛。因为佛法以心为本,修道亦以心为本。不论是修“息道观”,还是修“不净观”,都要归结到心法上,都是调心的过程。所以,以心为门修习禅定,是佛法修行中最核心的内容。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本文选自《真际禅话》2006年1月8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后自称平生不曾丢失过东西,最后佛陀道破了其中奥秘
2019
10/25
11:30
念念观自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皆仁法师

大家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曾丢失过东西。但是佛在世的时候,却有一位王后自称自己一辈子都不曾丢失过东西,就算暂时丢了,也能很快找回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当时的东西还带GPS定位了?

大家别着急,请听我慢慢道来。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国王带着他的王后在一条大河上欣赏美景。

不知怎么的,就说到了王后身上。

王后说自己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曾丢失过东西,就算是暂时丢了,很快就可以找回。

旁边的宫女也纷纷为王后作证,说是据她们见闻,王后的东西还的确不曾丢失过。

国王哈哈大笑说:“这世上还会有人从来不曾丢失过东西?我不信。”

王后微微一笑,从把手上的戒指褪了下来,拿着亮晶晶的戒指对国王道:“大王,如果您不信的话,可以试上一试。”

国王脸上一变:“王后,这可是本王送给你的定情信物啊!丢不得!”

他话音未落,王后已经把戒指抛向大河之中。

只见戒指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之中,落入了水中。

国王大急,连忙派人去找,却被王后劝住了,王后说:“大王,莫要着急,这戒指丢不了。”

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国王因为丢失戒指而有些闷闷不乐。王后看在眼里,也不着急,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到了用餐的时间,宫中的御厨们就地取材,给国王和王后烹制了一大桌子的河鲜。其中有一条肥大的鱼很是吸引大家的目光。

当国王意兴阑珊地吃鱼的时候,居然发现鱼身上发出了闪亮的光芒。国王定睛一看,他送给王后的戒指可不正躺在鱼腹中吗?

国王神色一振,立刻问御厨这是怎么回事?

御厨回答说:当时捕到了这头大鱼,剖开它的时候,在鱼腹中发现了这枚戒指,于是禀报了王后。王后说要给大王一个惊喜,所以就把戒指放在鱼腹中呈了上来。

国王高兴地哈哈大笑:“好!王后,你的东西果然是不会丢失啊。”

不过,国王对王后自幼不会丢失东西的原因很是好奇,于是广问群臣到底是什么缘故?

有位大臣对国王说:“大王,佛陀是一切智者,不如去请教他看看?”

国王闻言,就带着王后前去拜见佛陀。

佛陀微微一笑,告诉了他们一个故事:


原来,在过去生中,有一位孤苦无依的老妇人,她年岁大了,身体也渐渐老去,身手也不太利索了。

而在她居住的村子里,却发生了一场瘟疫。

村里的人们纷纷扶老携幼,收拾细软,离开了家园躲避这场瘟疫。

而老妇人因为年纪大了,又孤身一人,所以就没有跟随大家一起离开村子,而是选择留下来,为大家看守那些不便带走的财物。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勤勤勉勉地守护着村子。

当瘟疫过去之后,她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村子里的人也陆陆续续地回到家中。

他们还以为自己的家一定残破不堪了,让他们感到意外地是,家中的东西都保留着原有的样子,一件东西也没有缺少。

村民们慢慢知道是老妇人为他们守护财物,所以家中的财物才可以完好无损,于是对她很是感谢。

佛陀对国王和王后说:正是因为这位老妇人勤勤勉勉地为大家守护财物,而不致于村民们造成丝毫的财物损失,所以,这位老妇人得到了生生世世不丢失东西的善报。而这位老妇人就是王后的前世。

国王和王后听了这个故事之后,感慨不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一法师:命中注定无常改
2019年10月26日 10:07  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佛教的最基本的真理是无常。(摄影:海朝)佛教的最基本的真理是无常。(摄影:海朝)
  文/明一法师

  宿命的人总是在研究自己的命运,认为命中注定的有无问题是真实的。佛教从因果的关系来看,也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从无常的观点来看,这又是错误的观点。这样看来佛教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那么正确的佛教观点到底是什么呢?因果还存在吗?

  自己曾经写过很多有关命运的日记,主要是讲在我们的生活中命运存在的因果关系。今天种了如是的因,明天的命运就会有如是的果出现,这是必然的。尽管有的时候会延迟或者是暂时看不到果,但是都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来说明了。事实上,这是非常科学的解释。

  因为因果规律就是自然规律,是必然存在和运行的规律,也可以说是目前的科学认同的规律。尽管这个规律有的时候从眼前来看似乎还有些出入,但是从长久来看是不会有出入的。从这个角度看来,佛教是认可命中注定这一说法的。因为命运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就是命中注定的。

  换一个角度,佛教的最基本的真理是无常,也就是说一切的事物是变化不定的。那么这个与命中注定这一说法就貌似有些矛盾了。在以前自己有关命运的日记里面也提到这样的事情,比如现世的人做好事却得不到好报,而做坏事的人却非常风光,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当然,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有我们看不到的原因。归结为以前的因太强大,以至于短期中还在延续以前强大的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无常的原因。从长远来说,命运的流转还是会顺从因果规律的。只是当事人不知道延续目前这个情景的办法——转过来行善,兑现以前的善因得善果。

  这实际上就是无常在起作用。因为一切是无常的,是变化不定的,所以,使得我们的命运由命中注定变化为可以自己掌握了。掌握的方法就是行善,兑现以前的善因得善果。这实际上就是从一个场景转变为另外一个场景了,或者说是由一个时空换到另外一个时空了。

  这里面说明了两个大问题,一个固定不变的因果规律,一个是无常的变化不定。佛教的因果发展是按照在某个场景或者叫时空而发展的,所以在这个场景或者说是时空是固定不变或者说是命中注定的。当场景或者说是时空改变的时候,命中注意定就被打破了。

  从无常的这一点来说,我们知道要好好应用无常的法则就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突破自己以前行为的规律,这样我们就能跳出循环,佛教叫轮回。比如命运这个循环,要想跳出命中注定的循环或者叫轮回,那么就要应用无常的法则,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跳出以往的循环或者叫轮回。

  所以,佛教认为命中注定是对的,认为命运是可以把握的也是对的。只是场合或者叫时空不同而已。在命运的问题前面是如此,在其它的事物面前也是如此。要擅长于根据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善法去面对。这就是佛教教导我们的相当有操作性的修行方法。也可以说是佛教教导我们的“折腾”的方法与艺术。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来面对命运等等一切的事物,我们就能成为一切事物的主人,就不会被一切事物牵着鼻子转,就能把握事物的发展方面,就能轻松面对我们这个人生,就能……这就是《楞严经》里面讲的“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如来”两个字本来就是不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山大士诗:
  世有一等流,悠悠似木头,出语无知解,云我百不忧,问道道不会,问佛佛不求,仔细推寻着,茫然一场愁。
  《华严经》(卷十九)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永明延寿禅师:
  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垣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心烦躁不安但又不想念佛,怎么办?
2019
10/26
10:47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Q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么办?

就是念佛中途会退转,退转得佛号都不想念。这是从一开始,你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没有建立,也确实对念佛一门的信心建立是很不容易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种真正的信心一个是来自于多生多劫深厚的善根,一个是来自今生各种困苦、挫折、头破血流之间深刻的反省,才有可能建立死心塌地的信心。

你这个信心建立之后,就会去念这个名号,在名号当中得到了消息,得到了法喜,那“如决江河,沛然莫御”,就不会出现连佛都不想念的情况。

连佛不想念是什么情况?你信心不够!跟这个佛号很难产生感应,于是念得很枯燥很无聊,而妄想杂念的力量反而大,超过了你的念佛的力量,所以就烦躁不安了。

烦躁不安是你的无明烦恼,五欲六尘的力量在那里占主导地位。当你的烦恼,烦躁不安的时候,你的身、口七支就受这个烦恼的意所驱使,你就坐不住,口就随便讲那些是非,都守不住。这里归根到底还是对念佛的信心没有建立的问题。

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建立信心!这个信心,第一是要听闻净土法门,要闻、熏习。第二,要观照自己是什么根机。第三,还是要勉强去念佛。

名号里面有令我们产生信心的功能,你要把这个功能给挖掘出来——智慧光,我们没有信心是缺乏智慧,一定要开发智慧,才能得到信心。

智慧开发跟我们修福德也有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好好持戒,奉行净业三福,在家孝养父母,福德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转化为智慧。

智慧有了就能产生信心,有信心了你这句佛号才能把得住,念得有味道,就不会出现“佛也不想念,烦躁不安,身口意都守不住”,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找到它的病源。


一般的信众常常会问:信心这么重要,我怎么来判断我有没有信心呢?

这个问题常常有人问,但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它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它很难量化。虽然不能量化,但是信心里面具有一些法义在里面。

信心有澄净之义

具足信心的人,你当下的念头、心性就逐步地清净了,所以信心如清水珠,能清我们怀疑的浊水,所以讲信心的体性就是清净。

而跟信心相对立的就是不信,或者说怀疑。如果信心以清净为它的体相,不信、怀疑就是浑浊之相。

那清净之相不仅使自己清净,也能使一切跟你接触的人也清净,也产生这种信心。那一个怀疑的人,不仅自己怀疑,他也把这种怀疑传染给其他人,跟他周边的人都不相信。

所以怀疑如极秽之物,自秽秽他,就好像一头猪它在污泥浊水滚了一下,然后这个猪摇摇摆摆,走到哪里,都被它粘上了泥巴。

信心有决定之义

为什么会有决定之义?《华严经》讲信心这一门,是以文殊菩萨为代表的,文殊菩萨代表大乘的根本智的。所以,为什么净土宗祖师来判信心属于智慧的范畴?没有智慧是不可能产生对净土的信心的。

所以,《阿弥陀经》为什么要以舍利弗作为当机?舍利弗在佛的十大弟子当中就是智慧第一。在与会的菩萨当中,以文殊师利菩萨为首。这就代表大小乘的这些为首的弟子,都是把智慧第一放在首位的。有智慧,才有决定之义,才能令你的心如金刚般的坚固,你就不会受其他的观点所动摇。


信心还有欢喜之义

真正获得一种超越的、不可思议的、他力救度的这种法门的信心之后,一定心生欢喜。

就像《法华经》这些与会的声闻弟子,他总认为自己到家了,想不到《法华经》还和盘托出摩诃衍一乘法。这些声闻弟子才发现,自己——流浪的穷子,自己的大富长者父亲是把他所有的财宝都要给他的,是要给他大白牛车的,自知当作佛,心生大欢喜。那有这种欢喜,就能断除我们心性当中的忧虑、苦恼。弥陀名号当中也有一束光,就叫欢喜光。

所以,看你有没有信心,如果你越念越欢喜,有点信心样子;如果越念越忧愁,越念越锁着眉头,越念越觉得自己吃亏了,那说明有怀疑。

在信心里面,还有尊重之义

尊重己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当下能念佛的心是这么样的高贵、尊严,他一定是尊重自己的生命的。而且对其他有德能的这些大德们,他也会心生尊重,不去轻慢。

信心还有随顺之义,叫信顺

信是你能信之心,那所信之境——佛陀的教示、敕令、教诲,那你就会随顺。佛遣舍者则舍,佛遣去者则去,听话,依教奉行。


所以信里面,它确实包含了这些非常正面的、非常有智慧光明的这种意思在里面。

虽然这样,在三十七道品里面,首先讲五根、五力,都是把信摆在第一;百法当中讲十一种善法,也是把信摆在第一。

信首先要有根——信根。刚才讲,这种信心有清净之义、决定之义、欢喜之义、尊重之义、随顺之义,这些从哪来?这一定要有根。

根是什么?一切树木、花卉它都有根、根须,这个根一定是扎在地下,而且它会扎得很深,一棵大树它就会向下面无限地纵横扩展,它这种根须的力量真的不可思议。

就是一个很不怎么起眼的一个草,它的根须都非常长,比人都长,比它自己在地面上长的要长好几倍。为什么?由于它要顽强地找到水。如果根没有水,它在干燥的沙砾、沙漠上,是不行的。

所以这个信根需要落在我们的心田里面的,这个心田里面一定要有水。其实,这个水就是智慧,智慧为水,才能滋养这个根。如果得不到智慧水的这种滋养,信根是没有基础的,它很快会枯萎的,它向上伸展不上去。

所以,根有能持之义,这个根能够持地面上的树木、花卉,但自己的根须也不失去。

这个根它就有一个特点,它一定向下长,向下伸展,在地面上是看不到,它非常隐秘。而且,它向下伸展的力量非常坚固,它一定要找到水源。

然后,这样扎到了一个有水分的这种田里面,它才有生长之义,使地面上的树木、花卉枝叶繁茂,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信心它还真的不容易,一定要有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的宗旨是信愿行
2019
10/26
10:47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信愿行三法,信是什么呢?信,从事相上来说,就是信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信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种两土苦乐的对比,要相信,相信这个世间是苦,就会产生厌离心;相信极乐世界是乐,就会产生欣求心。这是从两土的苦乐去相信,然后从自己的根机和对佛力的相信。信机就是信我现在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断烦恼,证真常,要有自知之明。这是从善导大师到印光大师一直强调的,不能自负。往往一般的人总认为自己了不起,一修行他就目空一切,认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没有对自己的业力做冷峻解剖的结果。因此祖师传达这个话,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决定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断烦恼的,不能了生脱死的。我们要这样相信,通身都是业力,通身都是业力的众生,既然自力不能解决问题,那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束手待毙了呢?正是有了阿弥陀佛的同体大慈悲心,他观察到我们这些业力凡夫靠自力解决不了问题,他才来帮忙,他才发出四十八大愿,这就有了大誓愿,就是为了救度我们这些自力不能解决生死问题的业力凡夫而发的。


所以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只要相信弥陀愿海,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求往生净土的心,就能感通弥陀的愿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定会现前接引,令生西方。这个信,信自己的基和佛的大愿,这两者构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愿,我们要发愿,有信就会启发这个愿。愿的本质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从厌离的角度来看,要快速地离开苦难的世间,这个苦世间给它定了个性,娑婆世界都是苦的。哪怕你作大官、发大财、子孙满堂,各方面顺利,他本质上还是苦。为何?你这些荣华富贵都是不长久的,它都是无常的,都是败坏的,你迟早是会死亡的。就这一点它也代表着本质上的苦,更何况得荣华富贵的人少,处在衣食都没办法解决,种种精神的、情感的、环境的这样逼恼的众生更多。所以三界是火宅、是茅坑、是牢狱,我们要常常作这样的知见,每时每刻想到要出离这样苦难的娑婆世界,这是愿的第一层意思。由出离心,他出离到哪去呢?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那才是清凉池,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才是我们本有的故乡。这个世间都是流浪的客旅,是不值得久留和留念的。信愿行三资粮的行门,行门是要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里注意,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念佛行人,往往在这里没有注意,至诚心、恳切心、如救头燃的心,水中落水呼救的心。只有把这样的心态念出来,才能够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感通,念佛一法是要感应道交,才能产生作用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最后往生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最愿意说的一句话。他说:念佛一法并无奇特(并没有奇特),但至诚恳切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印祖留下这句话:它没有什么奇特,你只要至诚恳切去念,没有一个遗留的。莫不——都能够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所以至诚恳切去念,这就是我们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你只要做到这句话,就能带业往生,一次决定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光法师: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
2019
10/26
10:47
五台山文殊道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1

文钞原文: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素位而行,尽己之分。如是则终日俗务纠缠,终日逍遥物外。所谓一心无住,万境俱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者,此之谓也。

至于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为了生死,则生死之苦,自生厌心。西方之乐,自生欣心。如此则信愿二法,当念圆具。再加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而念。则佛力法力,自心信愿功德力,三法圆彰。犹如杲日当空,纵有浓霜层冰,不久即化。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必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俾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彼自惧获灭种,即相率归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帅不昏不惰,常时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灭贼,反为贼灭。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摄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摄心,则妄念当渐渐轻微,以至于无耳。故云,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

——《印光法师文钞》 复徐彦如轶如二居士书

白话译文:

所说的:俗务纠缠,无法摆脱。正当事务纠缠的时候,只要能够不随俗务所转,那么即纠缠就是摆脱。如同明镜能照万像,外像来了不抗拒,外像去了不留恋。如果不知道这个意义,纵然是排除俗务,什么事务都没有。仍然都是散乱的妄想心,纠缠坚固,不能洒脱。学道之人,必须依自己本位而行,尽自己的本分。如此就能每天俗务缠身,每天逍遥在事物之外。所谓的:一心无所住著,万境都闲静无系,色声六尘不去厌恶,还是等同正觉自性,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至于念佛这一件事,最重要是在了生死。既然为了生死,那么对于生死的痛苦,自然生起厌离心。西方的极乐,自然生起欣求心。如此则信、愿这二法,当下一念圆满具足。再加上以志诚恳切,如子忆母一样的来念。那么佛力、法力,自己心中信愿的功德力,三法圆满彰显。犹如烈日当空,纵然有浓霜冰层,不久就融化了。初发心念佛,没到亲证念佛三昧之时,谁能没有妄念。所可贵的是,内心要常常觉照,不随妄念所转。譬如两军相持交战,必须坚守自己的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等到贼兵一旦发作,就迎向敌人去攻打。必定要使正觉之兵,四面合围。使得妄想之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妄想之兵自然害怕被消灭,就相率归降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於主帅要不昏沉,不惰怠,恒常要清醒明白。如果一旦昏沉惰怠,不但不能消灭贼兵,反而被贼兵所灭。所以念佛之人,不知道摄心,愈念愈生妄想。如果能够摄心,那么妄念应当渐渐轻微,以至于没有。所以妙普性空大师说: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

——如诚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药师佛简介
2012年11月12日 11:49  新浪佛学
  农历九月三十日是药师佛圣诞。药师佛,梵文为Bhaisajya guru vaidurya prabharaja,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譬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污。

  他与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为“横三世佛”,亦称三宝佛。在佛教内,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同被视为解决众生生死问题之两大并行法门。药师佛法门除同样鼓励命终往生净土外,另着重蒙药师佛愿力加被以求现生即得利益安乐,增福延寿,消灾免难,以免修行多所障碍。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东方过娑婆世界十恒河沙佛土之外,有佛土名为净琉璃,其佛号为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以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为二大胁侍,化导救济有情众生,得到究竟安乐的境界。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清净琉璃光明炽燃,是成就世间光明的清净,亦是成就出世间光明的清净,所以他的净土世界是净琉璃光所成的世界。东方净琉璃光世界的众多菩萨是由二位大菩萨所领导,一位是日光遍照菩萨,一位是月光遍照菩萨。这两位菩萨将于药师佛涅槃后,依次递补佛的位置。递补后的名号仍然称药师琉璃光如来。

  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身相端正,资具丰饶,离诸横难等,并导入解脱,而以愿满故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与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并恭敬如法按该经所示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等,其临命终人得以苏生续命。此种药师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

  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

  又一般流传之像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此二胁侍在药师佛之净土为无量众中之上首,是一生补处之菩萨。亦有以观音、势至二菩萨为其胁侍者。此外,或以文殊师利、观音、势至、宝坛华、无尽意、药王、药上、弥勒等八菩萨为其侍者。

  依唐代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载,药师佛又作七佛药师。即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慧游戏神通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其中前六如来为药师如来之分身。七佛药师法则为日本台密四大法之一。如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修息灾等法,则称为药师法。其仪轨与七佛药师法相同。其三昧耶形为药壶。

  南怀瑾先生认为药师佛本愿构成东方琉璃光世界,阿弥陀佛本愿构成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国土。西方国土是你本身不敢成就或尚未成就的时候,你到他那国土里,阿弥陀佛加庇你成就。而东方药师佛则一开始就暗示你,要你在东方‘即身成就’。

  药师经的文化,其实与中国(东方)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同一个东西。因此之故,药师佛一传到中国,便与儒、道思想一拍即合(释迦牟尼佛说“东方琉璃光世界”与“西方极乐世界”等无差别。)。

标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电玩游戏中打怪、杀人,算是造杀业吗?

  造业,是指心念指挥影响我们的嘴巴跟身体去造作善恶业,当还没有变成实际的行为,没有真正伤害到众生,就不算造了业,纯粹只是心里的念头而已。因此,在虚拟的电玩游戏中打怪、杀人,没有真的伤害众生,还不算造杀业。

  但以大乘佛教的立场来讲,心中有贪、瞋、痴就是不清净,所谓‘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 如果心里一直熏习‘杀’的念头,久了会变成习气,这个杀的习气会一直潜伏着,如果哪一天遇到境界、因缘具足时,杀的行为可能就会表现出来,而真的造了杀业,不可不慎。

  (来源:法鼓山至《人生杂志》349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7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星云大师:向药师如来祈愿文
2012年11月13日 02:25  新浪佛学
  文/星云大师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我的报告,

  今天世界上的苦难实在是太多了!

  烧杀掳掠的侵犯,

  贪官污吏的迫害,

  政治经济的动荡,

  地水火风的灾变,

  往往使人们在瞬息之间,

  失去了所有的一切。

  那四大不调,缠绵病榻的痛苦,

  即使英雄好汉也呻吟难安;

  那贪瞋愚痴,烦恼丛生的业海,

  有如波涛汹涌地翻滚不停。

  慈悲伟大的药师如来!

  我们再不倚靠您,如何出离苦海?

  我们再不仰仗您,如何降伏怨魔?

  我今天虔诚地--

  称念您的名号,

  礼敬您的圣容,

  不只是祈求您能加被我个人,

  更希望众生都得到您的庇护,

  安居乐业,欢喜融和。

  慈悲伟大的药师如来!

  我们深知

  在这个五浊恶世里,

  天灾人祸是共业所感召;

  在这个娑婆秽土中,

  身心疾苦是烦恼所造成。

  如果要彻底消除灾难,

  先得消除自己的罪业;

  如果要建立琉璃净土,

  先得净化自己的身心。

  所以我要祈求药师如来您,

  消除我们的贪婪瞋恚,

  消除我们的无明斗诤。

  我们愿将所有善根功德,

  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让大家都能--

  生活自在,事事如意。

  慈悲伟大的药师如来!

  更祈求您以神力加被我们,

  我在您的面前也发如是清净本愿:

  第一愿:愿所有众生平等自在,

  第二愿:愿所作事业利益大众,

  第三愿:愿惊慌恐怖从此远离,

  第四愿:愿一切有情安住菩提,

  第五愿:愿天灾人祸消失无形,

  第六愿:愿残缺众生复健正常,

  第七愿:愿病苦众生恢复健康,

  第八愿:愿人际关系沟通调和,

  第九愿:愿邪见众生改邪归正,

  第十愿:愿受冤囚者平反冤屈,

  第十一愿:愿社会大众丰衣足食,

  第十二愿:愿所有众生包容尊重。

  慈悲伟大的药师如来!

  我们以清净的身口意业供养您,

  我们以精进的戒定慧学效法您,

  祈求您施舍大慈大悲,

  将您的威德遍满法界,

  满足我们的愿望,

  让我们人间也能建设琉璃净土。

  慈悲伟大的药师如来!

  请求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请求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4-6-5 17:52 , Processed in 0.21566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