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0 12:05

6000人平均每人瘦掉20斤肉 这就是青藏铁路精神<br>被誉为“虎胆指挥长”英雄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建工集团(简称中铁建工集团)拉萨火车站指挥长兼总工程师段永传做客新华网时说,我们6000人平均每人瘦掉20斤肉,这就是可歌可泣的青藏铁路精神。<br><br>  从全国征调管理人员和农民工队伍上高原,段永传用了什么方法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呢?段永传介绍说,当时调6000名员工上去,难度非常大。当时是冬施,很多人要回家过春节,逆返乡潮组织劳动力确实非常难。我和集团做了汇报,想了很多措施,和自己以前干过的队伍做工作,他们的领导层要说服民工放弃回家到拉萨去。那里很艰苦,一提拉萨大家都不愿意去。再加上很多工人在外干了一年,家里人盼着,自己也盼着和家人过团圆年。我们向职工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并在工会费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从经济上给予大家补偿,来回的路费由企业承担。我们曾经亲自到农村、乡里做工作,要求乡政府、县政府出面一起做思想工作,组织了6000多人。<br><br>  段永传说,到了施工现场,有200人由于身体不适受不了又回家了。有一个40多岁的人和我说,我春节能不能回家,我不是不想干,确实是有劲使不上,喘不上气来,让我春节回家行不行。我和他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你干几天试试,如果不行再回家,能够坚持尽量坚持。大家感觉是一样的,我也感觉头疼、气喘,但也要完成任务。他说我听你的,我尽量坚持下来。还有我们的一个管理人员上去以后连续三天三夜睡不找觉,夜里起来转,说真是受不了,难受的没有办法。我看了直掉眼泪,就说你干脆回家吧。他说不行,我们什么时候都没有装过怂。这种例子很多,我们的职工没有一个说病了以后就不来了,都是坚持不住才到医务室打吊针,有时看到屋子里一排人都在打吊针。我们最多的掉了30斤肉,少的也掉了十五六斤。就像我们段秀斌董事长说的,我们6000人平均每人瘦掉20斤肉,加起来有12万斤。12万斤血肉之躯尽了12万分的努力,最终确保了青藏铁路7月1日的通车,这就是青藏铁路精神,可以说是可歌可泣。 <br><br><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8 08:56

青藏铁路、滇藏铁路未来将构成两条进藏铁路 <br>青藏铁路设计总工程师李金城6日对在拉萨采访的中央对外新闻单位记者团透露,有关进藏铁路的远景构想为“一横一纵”两条铁路,分别是青藏铁路和滇藏铁路。 <br><br>    “因为青藏铁路的修建比滇藏铁路相对容易,所以先修建了青藏铁路,但滇藏铁路远景规划是要修建的。”李金城对记者说。 <br><br>    如果滇藏铁路经评估可行,将是继青藏铁路后的另一项浩大工程。设想中的滇藏线将自拉萨延伸线的林芝进入云南,经丽江抵大理,与完工的昆明到大理铁路接轨。滇藏铁路全长与青藏铁路相当,同样行经地形复杂的大山、峡谷,横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br><br>    据悉,滇藏铁路一旦建成,不仅将为西藏开通东南出海口,进一步拉动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和滇越铁路、昆曼公路整合,在西南地区首次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组成的运输大动脉。 <br><br>    同时负责青藏铁路延长线设计规划的李金城说,滇藏铁路目前还仅是设想,并未纳入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但近期有关青藏铁路延长线建设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始。 <br><br>    他说,全长248公里的拉萨—日喀则铁路建设项目现在已经完成空中拍摄地形并绘制出地形图,下一步准备开展实地勘测工作,并等待铁道部批准开工建设。 <br><br>    此外,根据设想,2010年前,还将修建全长415公里的拉萨—林芝铁路,逼近尼泊尔的铁路对接点。到2020年前,铁路还将从日喀则分别延长到樟木口岸和亚东口岸,打通南北亚交通动脉。 <br><br>    李金城曾先后参与和负责了昆玉、候月、孝柳、西南、黎钦、尼日利亚国际铁路以及包兰电气化、宝兰增建二线等20余条铁路的勘测设计。(<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3 19:43

获得西藏首位旅游形象大使称号的昂旺琼杰在展示个人才艺。<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13194233.jpg<br><br>西藏历史上首位旅游形象大使在首届“藏族佳丽·西藏旅游形象大使评选”决赛中诞生,来自拉萨的昂旺琼杰获得西藏首位旅游形象大使称号。据介绍,这次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主办,共有来自西藏各地的27位参赛选手参加了个人才艺展示、旅游知识问答、服装展示等多个环节的比赛。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3 19:40

首位旅游形象大使<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13193926.jpg<br>来自拉萨的昂旺琼杰获得西藏首位旅游形象大使称号

老梢公 发表于 2006-8-8 11:43

练好身体,攒足银子,找好伴侣,瞅准机会,去看一看西藏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6 18:56

<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6185459.jpg<br><br>进入殿门,房顶上挂着一双脚印,大约是常人的两倍大小。喇嘛说那是“shijiamani”的脚印,应该是释迦牟尼的意思吧。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5 21:18

北京、拉萨、日喀则双卧十日游(北京起始) <br><br>    D1上午09:30乘火车硬卧赴拉萨。住火车D2火车上沿途欣赏美丽的风景。住火车 <br><br>    D320:58抵达拉萨后入住酒店,适应高原反应(拉萨海拔3650米)。住拉萨 <br><br>    D4早餐后游览世界最高宫殿——布达拉宫,下午参观公元7世纪寺庙——大昭寺,八角街手工艺市场购物,药王山远观布达拉宫全景。住拉萨 <br><br>    D5从拉萨出发,参观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后乘车经新路赴后藏重地日喀则。住日喀则 <br><br>    D6参观历代班禅喇嘛住赐地——扎什伦布寺,寺内供奉的强巴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铜制佛像,高28米。瞻仰十世班禅大师灵塔,日喀则市场自由购物,午餐后乘车返拉萨,沿途欣赏雅鲁藏布江峡谷风光,抵达拉萨后自由活动。(日喀则-拉萨,行驶时间大约要6小时左右,全程285公里)。住拉萨 <br><br>    D7拉萨-纳木错-羊八井赴天湖纳木错参观(车程8小时),湖面海拔478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返回拉萨,途中参观地热蒸汽田——羊八井,可自费沐浴温泉。住拉萨 <br><br>    D8早08:00乘火车硬卧返北京。住火车 <br><br>    D9车上住火车 <br><br>    D10早08:00抵北京,自由活动,结束愉快而神秘的西藏之旅。港中旅提供 (晓雪采集) <br><br>    拉萨、日喀则双卧十日游 <br><br>    D1:晚21:30从北京乘火车赴西藏。住火车上 <br><br>    D2:途中(不含餐)全天火车上,沿途欣赏美丽的青藏高原。住火车上 <br><br>    D3:拉萨(含晚餐)一路欣赏青藏线迷人风光,欣赏青藏高原壮阔与秀美。晚上抵达日光城——拉萨,入住酒店休息,适应高原气候。住拉萨 <br><br>    D4:拉萨(含早午晚餐)拉萨市内世界遗产参观,参观西藏的标志性建筑、达赖喇嘛的驻锡地——布达拉宫,之后参观建于公元七世纪的大昭寺,一睹由唐代文成公主入藏带来的十二岁“释迦牟尼”等身金像的尊容,之后在保留有藏民族旧格局特点的八廓街自由活动,感受当地民间商业活动的乐趣。住拉萨 <br><br>    D5:拉萨(含早午晚餐)驱车前往羊八井地热温泉区,在4300米的海拔、四周雪山环抱、阳光明媚中感受泡温泉的惬意(温泉费用自理50元/人),之后沿青藏公路前行参观天湖——纳木错,之后乘车返拉萨。住拉萨 <br><br>    D6:拉萨-日喀则(含早午晚餐)早晨前往观看四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错,途中翻越4900米的岗巴拉山,感受梦里羊湖的迷人,之后沿318国道前往后藏第一大城市——日喀则(日喀则是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交通的中心,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抵达后入住酒店。住日喀则 <br><br>    D7:日喀则-拉萨(含早午晚餐)早餐后前往班禅大师的驻地、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参观,瞻仰世界上最高的铜制坐像——强巴佛像,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灵塔等,参观结束后由日喀则市出发,返回拉萨。住拉萨 <br><br>    D8:拉萨-太原(含早餐)早餐后,从拉萨西站上高原列车返回北京,在环境优雅的高原列车里,透过车窗感受高原风光,雪山、草场、蓝天、白云、湖泊、藏羚羊、野牦牛、牧民、帐篷……住火车上 <br><br>    D9:全天火车上(全天不含餐)住火车上 <br><br>    D10:早05:01抵北京,回到温馨的家!商务国旅提供 <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2 17:23

进藏游必修课<br>如果你打算去西藏旅游,就必须尊重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比如,藏族人的头是不能随便摸的,在他们的传统中,只有长辈和活佛才可以摸他们的头,随便摸藏族人的头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br><br>    其实藏族人是很好交流的,他们害羞,可是很热情。如果你想拍他们,先给人家一个微笑(对小孩糖果是最管用的),然后举起相机示意一下,争得人家的允许再拍。到寺庙参观,如果你想拍照或者是参观,事先和喇嘛说一下,问问有什么是不能拍的,有什么忌讳的。你客气,人家往往比你还客气。一个眼神,一句问候,能省去很多的麻烦。 <br><br>    看到转经和祈祷的人,一定不要挡在人家正面拍照,从侧面用长焦比较好,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br><br>    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去寺庙参观,大声喧哗;到圣湖游览,随便拿人家的玛尼石等等,这些在藏族人看来是大不敬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毕竟您代表着游客的整体形象呢。 <br><br>    西藏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感动的地方,在西藏旅游,你一样会被感动的<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1 21:35

依山而建的扎什伦布寺很醒目<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11213423.jpg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11 21:32

日喀则有一条美丽的河<br><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1121329.jpg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25 21:07

<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2521718.jpg<br>冬季,畅游拉萨羊八井温泉的国内游客。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8-25 21:06

<br>/attachments/Upfiles/200682521529.jpg<br>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布达拉宫辉煌的金顶,布达拉宫广场上依然是人头攒动。拥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古城拉萨,正以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传统与现代恰如其分地融合而成为我国西部最有吸引力的城市。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8 19:08

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产品开发、促销、服务进一步加强,风俗旅游等旅游产品开发进一步加快。各地市把各地民族节庆活动与旅游促销串联起来,因地制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增加旅游产品,丰富和提升了旅游的民族文化内涵,使旅游业保持了淡季不淡的态势。并充分利用旅游业资源,使民族手工业和旅游业形成了良性互动,在旅游业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藏药生产继续较快增长,在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基础上,藏药已开始进入社会化生产,有的已经形成知名品牌,打开了区外乃至国外市场。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优势凸显,大棚蔬菜、优质白绒山羊、优质奶源、藏猪藏鸡等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成绩喜人,建成了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基地,农牧业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的态势开始呈现。虫草、松茸、野生菌等林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资源优势切实转变成经济优势。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8 19:02

传统节日的无穷魅力——访藏学专家格勒<br><br> 记者:今天特别高兴能请您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聊聊热闹的西藏雪顿节。雪顿节在西藏是非常有名的,但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并不是很熟悉。今天特意做这个专题来介绍雪顿节。现请老师来介绍一下雪顿节的情况。 <br><br>    格勒:藏传佛教的各大派别里,最大的就是黄派。到了夏天休息的时候,寺院里的僧人就像过节一样到外面去休息,老百姓就会拿酸奶来招待他们,所以雪顿节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后来就变了,成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节日。除了僧人老百姓,连政府也参予进来。开始时是散落的,后来形成了以演藏戏为主的形式了。现在是专业的藏戏演出。以前是不开放的,只有雪顿节那天才会开放。后来又出现了展佛的活动,很多寺院都会有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来观看,现在人更多,所以雪顿节去拉萨的好处就是什么都能看到,不好之处就是交通、住宿并不方便。 <br><br>    记者:看来现在已经不是只有信教的人才能参加了。 <br><br>    格勒:是的。最早是宗教节日,但后来就变成了全西藏的节日。藏族很多的节日已经有所改变了。已经有了买卖、节日演出等活动。节日的内容已经开始变化了。 <br><br>    记者:旺季需要注意提前预定旅店吧? <br><br>    格勒:是的,现在是旅游的旺季。所以去的人很多,提前预定旅店是很必要。要不然来拉萨找不到旅店会对你的旅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br><br>    记者:雪顿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br><br>    格勒:传统雪顿节主要有哲蚌寺展佛、藏戏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动,而今,雪顿节已经演变成为西藏自治区影响最大的群众性综合节庆活动和物贸交流盛会。 <br><br>    记者:雪顿节的举办时间每年都不一样,那是怎么定的? <br><br>    `格勒:雪顿节在每年藏历6月30曰(公历8月下旬左右)开始,通常历时5天左右,因此其公历时间每年都不一样。 <br><br>    记者:什么是藏戏,藏戏和那些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傩舞是一回事吗? <br><br>    格勒: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在藏语文中被称为“阿吉拉姆”,是‘仙女大姐”的意思,简称“拉姆”(即仙女)。是藏族人民创造的古老的表演艺术形式。它既有中华民族戏剧共同的风格特征,如歌、舞、剧、技的有机结合,虚拟写意的表现型戏剧,程式化的表演手段,自由灵活的演出时空概念等,又具有与古希腊戏剧很类似的贯穿始终的讲解人和伴唱伴舞队,面具表演,三面乃至四面观众的广场演出,一部分生活化写实表演,演出时空的间接固定场景,讲唱文学的剧本结构和说唱艺术的演出格式等特殊之处。 <br><br>    藏戏本身有着许多不同的地区性剧种,而各个藏戏剧种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态特征其差距是很大的,有的藏戏剧种本身就是傩戏,如德格戏,完全是在寺院傩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其面具、音乐伴奏、舞蹈和表演动作都直接采用傩的艺术形式,同时其剧本都是佛本生故事或佛经及祭祀性故事。而多数藏戏剧种只是不同程度具有傩艺术的部分形态特征,如蓝面具戏,在戏剧艺术的各个方面发展得十分完备、丰富、精致、成熟,大大超出了傩戏范围。 <br><br>    记者:雪顿节一定要喝酸奶吗?听说西藏的酸奶是最好的酸奶? <br><br>    格勒:雪顿节就是喝酸奶的节日,西藏的酸奶是由牦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制作的,藏语称“俄雪”。 <br><br>    记者:雪顿节在哪里看藏戏?是在罗布林卡吗?为什么要在那里? <br><br>    格勒:传统雪顿节看藏戏都在罗布林卡,这是因为雪顿节作为宗教活动沿袭至五世达赖后,民间著名的藏戏班子在节日期间都被请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后来正式形成“哲蚌雪顿”,到了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每年的雪顿节在新建的罗布林卡召集更多的藏剧班子来演五六天藏戏,雪顿节的藏戏主演地也由哲蚌寺搬到了罗布林卡,这一传统也就沿袭至今。 <br><br>    记者:西藏有专门的藏戏团吗?除了拉萨,在哪里还能看到藏戏? <br><br>    格勒:目前,在西藏有自治区藏剧团,还有众多的民间藏戏团,因此在西藏各地都能看到藏戏。<br> <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15 16:36

<br>青藏铁路开通两月运送旅客逾27万人次<br><br>新华网西藏频道拉萨9月15日电(记者颜园园)自从青藏铁路7月1日开上“世界屋脊”以来,短短两个多月,三趟进藏旅客列车共运送进出藏旅客27.27万人次,运送货物3.74万吨,其中进藏物资3.45万吨,出藏物资0.29万吨。 <br><br>    西藏自治区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金世洵13日说,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运营以来,运行平稳,安全畅通。在目前乘坐青藏列车的旅客中,观光游客约占40%,代表团约占30%,学生、探亲、经商和务工人员约占30%。 <br><br>    金世洵说,青藏铁路对西藏社会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目前已经初步显现,首先是推动西藏进一步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7、8月份,西藏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2亿元。 <br><br>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西藏住宿餐饮业的发展。7、8月份,西藏三星级、四星级宾馆饭店的客房入住率平均为83.7%;二星级以下宾馆饭店的客房入住率平均为79%;非星级旅馆的客房出租率平均为74.8%。住宿餐饮业7、8月份实现零售额分别为1.21亿元和1.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1.6%和55.7%。 <br><br>    青藏铁路还带动了西藏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去年同期相比,拉萨三个客运站增发客运班车907车次,旅客流量增加3.04万人次。(完)<br><br>    <br> <br> <br> <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15 16:39

<br>/attachments/Upfiles/2006915163858.jpg<br>坐落在纳木错湖边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措姆山景色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15 16:42

<br>/attachments/Upfiles/2006915164113.jpg<br>纳木错湖东南的扎西半岛是游客常去的地方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21 07:49

“兰州的机场比德里的都好” <br><br>    7名记者从印度首都新德里出发,经上海,首站到达兰州。随行的中方人员向他们介绍说,甘肃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省份。 <br><br>    “于是,我的脑海里联想到印度比较落后地方的样子,比如北部的比哈尔邦。所以当我们降落到兰州机场的时候,简直惊呆了。机场的设施很棒,非常现代化,而且干净整洁。老实说,德里的机场也比不上。” 新德里电视台的高凯乐说。 <br><br>    中国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程度,是这三位资深的印度记者首先提到的,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 <br><br>    “我们从兰州到甘南的藏族和回族村庄采访,沿途的道路都建设得非常好;此外,当地人也告诉我们,村里的电力供应很稳定,很少停电。如果这是上海就没什么奇怪的,可是在偏远地区这就是很了不起的成果。” 《先锋报》的甘古丽说。 <br><br>    《印度时报》的罗伊也提到,在这10天里,即使乘火车从青藏铁路去拉萨的途中,他的手机信号也一直很好。“这意味着即使在荒无人烟的高原上,中国人也建设了信号塔,这让我很惊讶。” <br><br>    这些印度记者对这个方面如此关注,是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是印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过去几年,包括首都新德里在内的一些大城市持续面临电力供应紧张甚至拉闸限电的问题;各地公路建设慢、高速公路少也成为吸引外资和发展经济的瓶颈之一。 <br><br>    “就这方面而言,印度有许多需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甘古丽说。她对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有深刻印象。她说,与印度许多地方相比,他们所到的中国村庄农业生产都要有组织和有规模得多,不少农民用上了新的农用机械和技术。 <br><br>    罗伊给《环球》杂志记者看了他在甘南拍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正在收割小麦的农村少女,另一张是带着孩子的藏族牧民妈妈。他说:“她们看起来都很健康,笑得也很高兴。你看那个少女,她穿的衣服和城里人并没有很大区别。” <br><br>    “这次旅行,我可以感觉到中国人真变得比较富裕了;很小的城市里都有很多商店,通常里面都是人,人们的购买力很惊人。”罗伊说。 <br><br>    甘古丽还对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印度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并曾经发生过不同宗教族群之间的冲突。“不论是在藏族村庄还是回族社区,我看到,中国为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从经济、教育到医疗,做出了许多努力。” <br><br>    甘南牧区的藏民传统上都居住在帐篷里,随牧场的转移而迁移。甘古丽说,他们访问的村庄,政府正在鼓励牧民到房屋里居住。“虽然这是传统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但我个人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定居后,孩子才能上学,人们也能得到比较好的医疗保障。” <br><br>    在她采写的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报道中,甘古丽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来改善宗教和族群关系,人们生活幸福,并且不以丧失宗教信仰为代价。 <br><br>  “中国正在推销西藏文化” <br><br>    拉萨是他们此行的重头戏。 <br><br>    印度人对西藏并不陌生。分居在喜马拉雅山的两侧,过去700年间,丝绸之路有一条线正是通过西藏,连接着印度和中国其他地方,西藏商人赶着牦牛和马队来往于喜马拉雅山口之间,也带来了两地的文化和信息交流。 <br><br>    不过,过去50年里的西藏,在印度人脑海里意味着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因此,对甘古丽来说,这次的拉萨五日是“大开眼界”的。 <br><br>    “一走上拉萨街头,我就意识到自己过去对西藏的了解是片面的。”她说,“之前我一直读到中国政府是如何排挤藏族人、排斥藏族文化的报道,以至于我觉得拉萨应该到处都是汉人,藏族人都被赶到偏僻的农村去了。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拉萨街上有很多藏族人,他们穿着很好看的民族服装,我们去的餐馆和咖啡馆都是藏族人开的。之前,我也读到很多关于宗教压迫的报道,可是至少就我看见的,拉萨有很多佛教庙宇,庙里都是朝拜的人,喇嘛也到处可见。” <br><br>    她说,来到拉萨之后,觉得之前读到的关于中国政府要破坏西藏文化之类的报道相当荒谬,“相反,我倒觉得中国正在推销西藏的文化,把这作为吸引外国旅游者的重要卖点。人们冒着高原反应的危险到这里来是为什么?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当然是独特的当地文化。我不觉得把拉萨建成小上海或小北京对中国政府有什么益处。” 担心西藏现代化的另一面 <br><br>    和甘古丽相比,没到拉萨之前,高凯乐和罗伊都对日光城有更为浪漫一些的想象。许多印度和西方的旅行者写过拉萨,在那些书籍和老电影里,拉萨是神秘的城市,是窗户狭小的藏式碉楼、自中世纪以来就存在的狭小街道和穿着皮袍的藏族人。 <br><br>    高凯乐说:“当我看到现代化的拉萨时,心里一下子不太能接受。当然布达拉宫、八角街和很多寺庙还是像书里写的一样美丽,但是拉萨的总体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钢筋水泥的建筑,霓虹灯,宽阔的马路。我觉得有些悲伤,那些吸引我的古老而有魅力的东西正在消失。” <br><br>    他说,同样的情形,他后来在北京也看到了,“这从来就是个两难的问题,一个城市一方面需要发展,另一方面因为发展而消失的常常是它最迷人的东西。” <br><br>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这点是令人失望的。”罗伊说。 <br><br>    他们一行是乘坐7月1日才正式通车的青藏列车进藏的,对这个非比寻常的列车都赞不绝口。高凯乐说:“火车很舒适,沿途的自然风光更是罕见。我在车上看到很多其他地方的中国人要去西藏旅游,也看到很多西藏人回家。这列火车,毫无疑问,将把西藏和外部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连接在一起。” <br><br>    不过,这三位印度记者也都表达了一些担忧:便利的交通将使更多其他地方的人到西藏去做生意,肯定会给当地人带来一定的冲击。 <br><br>    高凯乐说:“采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一些担忧,来自发达地区的商人受教育水平更高,观念更开放,资本也更雄厚,当地的藏族商人很可能竞争不过他们。” <br><br>  达赖,在岁月中褪色 <br><br>    既然来到西藏,所有的印度记者不可避免地都想采访关于达赖喇嘛的新闻。“我们想知道现在的西藏人是怎么看这位流亡国外的活佛。”高凯乐说。 <br><br>    在甘古丽看来,普通的拉萨人对过去那段历史保持着谨慎或者说淡漠的态度。“我们采访的大多数人并不愿意多谈与此有关的话题,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让我们来关心现在和未来,应该怎样做生意,怎样工作,怎样改善生活。” <br><br>    罗伊则表示,他们在拉萨遇到的人,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人,最关心的是如何发展经济。比如,乃堆拉口岸重新开放之后,西藏与印度怎样推进贸易往来,其中存在何种问题等等。 <br><br>    高凯乐采访了八角街的一位小店主。“他是个普通人,并不关心政治,对他来说,达赖喇嘛是位活佛,宗教和精神领袖;而且他也承认,现在的拉萨比达赖在的时候要繁荣得多,在经济和生活水平方面,西藏人是受益的。”高凯乐说。 <br><br>    他们同时发现,在老一辈的西藏人和年轻一代之间,对达赖也有不同的态度。甘古丽说:“拉萨的年轻人自出生以来,达赖喇嘛就不在西藏了,对他们来说,布达拉宫就是个博物馆。我不觉得他对年轻人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他们对他会有点好奇吧。” <br><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21 07:48

<br><br> <br> <br>印度记者:“西藏人现在更关心经济而不是达赖”<br> <br>   8月初,7位印度媒体记者受邀访问了甘肃省的甘南自治州,并乘坐青藏铁路上了世界屋脊,在日光城拉萨停留5日。尽管与西藏隔山而居,但在人口超过10亿的印度,有亲临藏区经历者寥寥无几。《环球》杂志驻印度记者特别专访了其中的三位——新德里电视台高级记者尼廷高凯乐、《先锋报》高级编辑索伯蕊甘古丽和《印度时报》新闻部主任兰简罗伊。 <br>    当记者请他们概括一下对这次中国之行的印象时,每一位都用了这样的词:“惊奇”、“令人惊讶”、“出乎意料”…… <br><br>    <br><br>

三尺雨 发表于 2006-9-21 07:49

中国的“印度观”改变了 <br><br>    甘古丽2000年曾经到过北京,当时印度刚刚进行核试验不久。她说,六年之间,中国人对印度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点在大街上就可以看出来。 <br><br>    “我6年前来的时候,和中国人谈起印度,大家说的都是核试验、是批评。但是这次来,走在大街上就有人来打招呼,询问我是不是从印度来的,印度是个怎样的国家。和中国的官员见面,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怎样合作,发展经济和贸易。”甘古丽说,“可以看出来,现在的中国并不把印度看作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 <br><br>    高凯乐也表示了类似的感觉,他觉得中国人对印度充满好奇,而不是提防。他们在布达拉宫参观的时候遇到一位女士,主动上来打招呼说她曾经到印度旅行过,并且还想再去。 <br><br>    “现在的中国人给我的感觉是对自己的经济发展很有自信,所以他们对外部世界也充满了了解的欲望。从前,中国人给我的印象是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向外部世界解释国内的事情,但是这次去,每个人都想知道我们这些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这是个有趣的改变。”罗伊说。 <br><br>    普及英语中国进步不大 <br><br>    不过,他们三人一致认为,在英语的普及上,中国的进步并不明显。“6年前,要是没有翻译我根本出不了门,6年后,我觉得情况没有太大的好转。”甘古丽说。在北京的饭店还好,但是出了北京,她有一天起早了,吃早饭的时候陪同的翻译还没起,她试了各种办法还是无法点到她想要的煎蛋和面包。 <br><br>    “青藏铁路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推进旅游发展,可是火车上没有一处有英文标识,更不要说能说英文的列车员了。”高凯乐说,“我找了很久才找到一个能够用英文回答我们问题的乘客。” (《环球》杂志驻新德里记者/傅双琪)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坐着火车进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