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5 22:46
新中国60年大连英模谱:优秀科学家-楼南泉
中广网 2009-11-06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http://www.cnr.cn/dlfw/dlrw/200911/W020091106338070521340.jpg
作为一名毕生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一直到80多岁高龄,楼南泉院士还是一直每天坚持看文献,紧跟国际科技的最前沿动向,不愧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虽然是一位来自浙江杭州的江南才子,却在大连工作生活了59年,他的才华、成就乃至个人生活,都已深深融入了大连的血脉,成为大连人值得特别骄傲的一分子。楼南泉院士虽已于去年驾鹤西去,但他对国家的贡献、为人的谦和坦荡、治学的严谨和不懈追求,清风一片,足以为大连人永远珍惜。
勇于攀登的学界泰斗
追溯楼南泉先生从一名青年学者成长为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成就巨大的学界泰斗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核心,就是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和不懈攀登的忘我热情。在他的近60年的科学家生涯中,他的每一个研究方向,他的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的石油燃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使石油产品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楼南泉急国家之所急,与张存浩院士合作,共同主持和承担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当时国家急需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楼南泉与合作者主持研究固液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和配方,研制成“过氯酸甲基六次甲基四胺”推进剂,该项成果获中国国防科研荣誉奖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楼南泉与合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用于反渗透的研究,这是一项高效节能化工分离新技术。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后,楼南泉敏锐觉察到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国际上备受重视的新学科,但因其耗资大、风险大、难度大,故这一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在我国还无人问津。他以非凡的气魄和决心在大连化物所组建、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反应动力学实验室,随后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应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了在单次碰撞条件下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获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结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1982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实施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为使中国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争取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年过六旬的楼院士经常往返穿梭于大连、北京之间,奔波于海内外,广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新信息、新动向,宣传本实验室的工作,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建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愿望得以实现。在建设期间,楼南泉领导实验室自行建造了五台大型装置,为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实验室于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实验装置的研制工作获中科院199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1年,楼南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时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常委。并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领导了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的研究,并与同事一起开创了中国应用飞秒激光技术研究化学反应的先河。
回顾楼南泉先生的“攀登”人生,他是8项国家级、院级奖项及荣誉的第一完成人。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平易近人的忠厚长者
借助于1998年成为楼南泉先生门下弟子的大连化物所刘建勇博士的讲述和介绍,我们可以对楼南泉先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科学研究以外,楼南泉先生其实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达观而细腻的忠厚长者。
楼南泉和他的电动自行车在大连化物所可谓是一个经典案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楼南泉已经是70多岁的中科院院士了,在工作生活中要用车的话那是随叫随到,但他就是不愿意给组织、给别人添麻烦,自己买了个电动自行车,在化物所内要去哪个部门骑上车就去了。但这的确让化物所领导很紧张,又却说不动他,有人就出主意,说楼先生就听党的话,结果由化物所党委下达了一个关于不许楼南泉骑电动自行车的组织意见,这在化物所也是独一份。楼南泉为此还专门向党组织申诉,说这事侵犯了他的人权,但组织上就是不批,楼南泉只好告别他的自行车了。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5 22:47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5 22:48 编辑
接上页
有一次,刘建勇在街边买了点海菜包子和咸鱼做午饭,结果无意中让楼南泉先生发现了。“楼先生是从不会向学生开口要什么的,但我看到楼先生走过的时候看一眼,过一会儿又过来看一眼,我就问,楼先生,给您拿点尝尝,楼先生赶紧说,不用不用,我又劝楼先生,拿点尝尝没关系的,真的。楼先生终于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其实楼先生在饮食方面非常随意,有的时候两个包子就是一顿中午饭。但是在大连生活了近60年,他的饮食口味已经彻底大连化了,这才会出这么个段子。包括我们赶上年节出去吃饭,请楼先生点菜肯定雷打不动就一样:老板鱼炖豆腐。”
“也就是在我们偶尔出去吃饭的时候,楼先生可能会讲述一点他过去的生活,但他从来不会谈他的成就。在“文革”的时候,楼先生曾经遭到所里造反派的毒打,而那些打过他的人有些现在还在所里,有时还会碰见,我就问楼先生,您不恨他们吗,楼先生说,都过去了,他们打我也不是因为他们自己。”
“如果说楼先生有什么个人爱好的话,我还真说不上来,他就是每天都要坚持看文献,特别是外文文献,掌握科技前沿的最新动向,看文献就是他的最大爱好。其实在80岁以后,楼先生就成为中科院的资深院士,中科院包括所里都不会再给他下什么研究课题,那他就自己找研究方向,通过指导他带的博士生把他的研究推进下去。”
“有时候其实楼先生很风趣。有一次我们几个学生用微波炉做了几个烤地瓜,正好被楼先生碰到了,我就鼓动老人家尝一个,楼先生也同意了。
但是那个地瓜很烫,我要给楼先生送过去,而且那时候老人家已经80高龄了,但是楼先生说不用,他就一边走一边把烤地瓜一下一下的抛起来再接住,就这样走回去了,一边走一边还和我们夸耀:你们看我的办法怎么样?”
对学生关爱有加的师长
在化物所里,楼南泉先生对正式的工作人员和对学生是有明显区分的。“如果是工作人员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楼先生会批评的,但是对学生却不会,他总是显得特别宽容。”“我是到化物所之后结的婚,那时候也没有房子,博士生的工资也不高,在外面租房子住显得经济上比较紧巴,这些事我也从没和楼先生提起过,但是先生想到了,单独来跟我谈这个问题,想办法让我的条件有所改善,老人家那么大年纪还能想到学生的这些生活琐事,想起来真是挺感动的。”
在楼南泉先生的学生中,受赐最深的当属他的关门弟子孙志刚,“他是楼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在楼南泉先生的精心指导下,孙志刚于2004年获得了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及大连化物所“人才贡献奖”,并迅速成长为在前沿科学领域里有所建树的青年学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楼先生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和博士,他对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关怀的,为学生们确立研究方向,指导研究过程,在论文修改上更是细到每一个标点符号。一句话:楼先生盼着他的每一个学生都更有出息。”
原文
http://www.cnr.cn/dlfw/dlrw/200911/t20091106_505585200.html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5 23:17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5 23:19 编辑
楼南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微观世界”探求
文章来源:大连化物所
http://www.cas.cn/zt/jzt/djzt/zgkxyjndj85zn/kyxf/200606/W020091119358968959204.jpg
楼南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微观世界”探求
楼南泉,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1999年获中科院伟华教金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78年以来,创建并领导了中国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建造了大型交叉分子束装置和多套研究设备。利用分子束和激光技术深入探讨了金属原子与多种氧化物的反应动态学,在反应机理、新生产物态分布和能量配置、分子间传能及分子空间取向在反应动态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年近83岁的楼南泉院士在大连化物所辛勤耕耘了近60个春秋。这位资深科学家的名字是与诸多“第一”联系在一起的: 领导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第一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并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报告传递到国外;培养了大连化物所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在大连化物所第一个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该所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的第一人(与博士研究生孙志刚合写);是十多项国家级、院级奖项的第一完成人……然而,在荣誉面前经常听到楼院士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楼南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的所作所为,令化物所人感动并争相学习。
献身科学,成果丰硕
楼南泉出生于杭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儿时的生活环境,使他较早接触了激进的变革思想和西方文化,从小便萌生了报效祖国的念头。1942年进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1946年大学毕业, 随即被当时的南京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合成氨厂化学研究部聘用,从事化学研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量知识分子和科技人才,26岁的楼南泉毅然离别美丽的江南水乡,北上大连,历经一个多月的陆海颠簸,来到刚刚组建的大连化物所(当时是大连大学研究所)。跟随当时已经很有名望的张大煜教授,打开了尘封的研究所的资料室和实验室,着手建立化学专业研究的基础。从此,楼南泉就在大连扎下了根。大连化物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一生中几乎所有的成果都是和大连化物所联系在一起的。
楼南泉早年主要从事催化反应、催化理论研究。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石油燃料短缺,而国际上的经济封锁使石油产品成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楼南泉急国家之所急,与张存浩院士合作,共同主持和承担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获得成功。此项成果获1956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级)。大庆油田的开发,我国石油的自给,使这项成果成为一项技术储备。60年代,为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他们又合作主持了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燃料和配方的研究,该项成果获国家国防科研荣誉奖章。70年代,他又与合作者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空纤维反渗透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78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年过半百的楼南泉回到了研究岗位。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基础研究比较落后,他凭着科学家的敏锐思维,觉察到分子反应动力学已成为国际上备受重视的新学科,但由于其耗资大、风险大、难度大,因而这一前沿基础研究领域在我国还无人问津。楼南泉以非凡的气魄和决心,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在大连化物所组建并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分子束反应实验装置,开展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的研究。1979年,他和曾宪康首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第一次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传递到国外。就是在这次大会上,他被聘任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常任)。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又带领全室人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实现了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研究分子反应动力学,获得了一批令人兴奋的结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先后荣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80年代中期,国家计委实施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为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已过花甲之年的楼南泉往返穿梭于大连、北京之间,奔波于海内外,广泛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分子反应动力学的新信息、新动向,同时争取各方面的支持,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建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理想成真。该重点实验室由大连化物所与北京化学所联合组建,总部设在大连,楼南泉任筹建组组长,直接领导并参与自行建造了通用型交叉分子束、分子束-表面相互作用、束源可转动的团簇、自由基反应动力学和时间飞渡质谱等大型装置,为日后的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92年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验收,1994年系列实验装置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楼南泉还受聘担任了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学术领导小组组长,联合国内几个主要研究单位和重点大学出色地完成了该项计划,使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该项目在结题时,令人信服地被专家委员会评为优秀。1992年开始,70岁高龄的楼南泉院士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态-态反应动力学和原子分子激发态”。牵头组织国内有关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七个单位,共同承担这一重要的基础研究项目。经过四年的努力,结题时这项研究被评为优秀。在分子传能规律的研究、原子分子理论、光谱和动力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创新成果。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400多篇文章,并在国内出版了论文集。
培养学子,倾注心血
楼南泉认为,优秀人才是实验室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科研创新的保证。正因为如此,他不顾年事已高,仍在孜孜不倦地为培养年轻一代倾注心血。
楼南泉从1960年就开始培养研究生。80年代,他培养出大连化物所第一位、也是国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迄今为止,共指导培养了硕士15名、博士20余名。他们中不少人目前仍然活跃在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并已成为该领域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楼院士的学生提起自己的导师,都十分敬佩地说:“楼老师从不以导师自居,而是强调他与我们在学术上是平等的,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争论,以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用楼老师的话则称为“教学相长”。楼院士说:“导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懂”,每当他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学生,修改文章时也往往与学生一起磋商。楼院士的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学风深深感染着他周边的年轻人。
“楼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不仅在研究方向上给予指导,在研究课题上也提出具体意见,供我们选择。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常常出现在实验现场,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楼老师在现场与大家的学术讨论,使在场人受益匪浅。对于学生的每一篇论文楼老师都仔细审阅,从内容到文字均作认真修改,数据逐一核对,一丝不苟……”学生们谈起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感触颇深。
楼院士在工作上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而在生活上却非常关心他们。有位博士生的爱人在外地工作,楼老师得知后积极帮助联系调动, 最终解决了他们的两地生活, 使这位学生更加安心搞科研。 这名博士生毕业后留所工作, 已成为学术骨干,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由楼老师指导的已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中, 有2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人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人获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奖励,并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以及其他各类冠名奖、国家级、院部级奖励约20项。
2004年,他指导的博士生孙志刚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及大连化物所“人才贡献奖”,对于一名在读的学生来说,这一突出的成绩固然与他的基础、能力、努力程度有关,但导师的精心选题、悉心指教、严格管理也起了重要作用。楼院士通过大量文献调研,以其深厚的积累和一个科学家的敏锐目光,瞄准了“可以利用分子强场效应来实现控制化学反应”这一前沿研究领域,为孙志刚选定了博士论文的基本方向、范围。可以说,从一开始,导师就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把他推到了激战的前线去迎接挑战。
楼院士在查阅有关文献时注意到,美国伯克利大学的Blackwell等人发表在《Chemical Physics Letters》上的一篇文章,备受瞩目, 而文中却未给出任何相关理论证明。由此, 楼院士选择了NO作为模板分子,试图从理论上澄清:实际情况是否真如Blackwell等人说的那样,可利用强激光场来控制化学反应?孙志刚跟随导师在迷雾中探索,他始终把楼老师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三老四严”作风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每天早来晚归,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他把能挤出的时间都用在了攻克难题上。功夫不负有心人, 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后, 他们终于发现Blackwell的结论与实际情况不符。2002年7月,孙志刚执笔将所得结果投稿到国际重要学术刊物《Chemphyschem》。 该文一经发表,便有数人来函索要抽印本,并被引用六次。可以说它在理论和内容上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楼院士为学生的奋斗之路打开了一扇扇大门, 而学生则以导师为榜样,沿着这条崎岖的小路奋勇地攀登着……
坚定信念,矢志不移
楼南泉在20世纪50年代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47年党龄了。作为一名老党员,在他的心目中,永远不变的是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他看来,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因而,他时时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的党性和修养,在“小事”上处处体现出他的崇高境界和优良品质。
尽管楼院士已过80高龄, 但凡是所党委组织的各项重大活动, 他都积极参加。几年前所党委组织的“七一”歌咏比赛大会,当时楼院士身体不太好,有人建议他不去参加,但楼院士却认真地说:“那不行, 因为这次大会内容不单纯是歌咏比赛,还有表彰优秀党员,新党员入党宣誓……”楼院士执意参加了会议,他的口头禅就是:“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正因为如此,他可以就所内某项党的工作专程到负责党务工作的同志那里反映自己的意见,当这位同志建议他去找党委领导反映时,他却说:“不,你负责组织工作,我就应该向你反映。”正因为如此,他可以每月追着组织委员交党费,组织委员对他说,以后不用您来交,我会找您收的。他却说:“从来都是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党费,哪有组织找党员收党费的道理?”
让实验室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的几年前的一件事,也体现了楼院士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一天下班后,楼院士发现三楼会议室房门大开,窗户敞着,灯光明亮……原来当天下午全室人员会议结束后,都“扬长而去”,没有一人检查门、窗、水、电……楼院士对此事进行了严厉批评。他指出,“节约中国”人人有责,这里不仅有一个浪费的问题,还有安全问题……这件“小事”体现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责任感,令大家钦佩,此后再没有发生类似问题。
楼院士常说,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襟怀坦白,实事求是,任何情况下都要矢志不移。“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蹲“牛棚反省”的半年间, 在被“下放改造”期间,他仍坚信党的政策,顶着“四人帮”的压力,坚持搞科研,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目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他积极投身参加,一如既往地“高标准,严要求”。他深刻剖析自己的党性,认真查找不足;为了更好完成党委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知识竞赛答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他没有索要标准答案,没有和其他同志讨论,而是执著地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地思考有关问题,直到深夜1点多钟。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时,他为了找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先进性教育专题报告上的讲话原文,在周末专程从家里来到单位,使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同志非常感动,要知道,楼院士已近83岁高龄。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全党一次重要的学习活动,楼院士不仅身体力行、坚持认真学习,同时为年轻党员和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上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原文
http://www.cas.cn/zt/jzt/djzt/zgkxyjndj85zn/kyxf/200606/t20060629_2668919.shtml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5 23:26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5 23:50 编辑
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楼南泉于2008年1月3日21时在大连逝世
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楼南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3日21时在大连逝世,享年86岁。
1月7日上午8点,楼南泉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大连殡仪馆特大厅举行。
国家主席胡锦涛委托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表示慰问,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李源潮、路甬祥、张高丽、薄熙来、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来电或发来唁电并送花圈,对楼南泉院士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其家属表示慰问。
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共辽宁省委、中国科学院,大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以及楼院士生前友好、同事、学生发来唁电并送了花圈。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大连市政协主席林庆民、中共大连市委副书记里景瑞、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长德、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亚平等各级领导、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思,以及相关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领导和院士,楼院士生前友好、同事、学生和大连化物所的领导及职工300余人出席了告别仪式。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党委书记张涛介绍了楼院士生平。
楼南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1922年12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6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47至1949年在南京永利公司从事化学研究。1949年到大连化物所(当时是大连大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兼任《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化学物理学报》主编,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195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楼南泉院士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中,先后承担许多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防军工以及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建国初期,楼南泉院士急国家之所急,与张存浩院士等主持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项目,研制出的催化剂及其工艺过程达到世界水平,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世纪60年代,为了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楼南泉院士开始了固液火箭推进剂燃料和配方的研究,参与主持研制成功新型推进剂药柱,获国家国防科研荣誉奖。1978年,楼南泉院士率先倡导在我国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导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1982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又领导建成了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计委等三个部委联名颁发的“金牛奖”。1996年,楼南泉院士与他人合作建成飞秒激光化学实验室,开展飞秒激光控制化学反应的研究,开创了我国应用飞秒激光技术观测原子分子反应过程研究的新领域。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奖。楼南泉院士的一生为我国物理化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楼南泉院士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辛勤耕耘、诲人不倦的导师。20世纪80年代,他培养出了大连化物所的第一位、也是国内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第一位博士。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培养了15名硕士和20名博士,其中,有多人已成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
楼南泉院士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一生爱党爱国。早年,他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刻苦求学。东北解放后,他怀着炽热的爱国之心,冒着危险辗转来到大连,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倾尽全力。他始终坚持以优秀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襟怀坦白,实事求是,在任何情况下都矢志不移,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楼南泉院士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党和人民。
晚年的楼南泉院士虽然年事已高,仍坚持在研究工作第一线。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严谨求实的一生、淡泊名利的一生、坦坦荡荡的一生。楼南泉院士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老领导、老党员,使我国物理化学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我们感到万分悲痛。他那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令人敬仰的风范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里,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学习楼南泉院士,继承老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化悲痛为力量,继往开来,开拓前进,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楼南泉院士永垂不朽!
相关链接
楼南泉:倾注心血育英才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stdaily/2006-07/08/content_544140.htm
楼南泉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05177.htm
怀念楼南泉先生---回忆下农村落户、走“五七道路”的日子 http://www.lyxxc.cn/read.php?tid=136824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14 20:28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14 21:03 编辑
赵洪恩
2010-02-02 www.dlxww.com
http://www.daliandaily.com.cn/img/2010-02/02/zhaohe.jpg赵洪恩(1937—2010),山东省莱阳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他悉心研究鲍鱼养殖技术,参与制定了皱纹盘鲍国家标准、建立了国家级皱纹盘鲍原种基地,开发的“RHD”新工艺技术,每年至少创造20亿元经济效益,为我国鲍鱼年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著有35万字的《鲍的增养殖》一书。共取得36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为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3项,被誉为“鲍鱼大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实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科学家、大连市政府“科技功勋奖”等荣誉。
赵洪恩 1937年1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大连市水产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国际鲍鱼养殖协会理事会会员,中国养鲍大王、他为振兴中国水产养殖事业,顽强拼搏 43年。亲自完成了两项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超额完成了各项 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共完成科研项目33项,其中有4项成果经国内外专家评定,居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在养鲍业处于低谷的困境时期,他百折不挠执著追求,成 功地创造了“RDH鲍鱼育苗新工艺”,这项成果对于全国的养 鲍业起到了决定性的挽救作用,对养鲍业重振雄风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该项成果轰动了世界各国水产界。他身患多种 疾病,强忍病痛,不顾心力衰竭的生命危险,坚持在科研、生产 第一线,苦心钻研,无私奉献。他在改革的大潮中勇于开拓.勇 于实践,思想敏锐,不断进取,使建所初期仅有80万元固定资 产的研究所,在他领导的12年来增加到8400万元。他1990 年5月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4月被评为全国优 秀科技工作者并获“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10月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1992年12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科技实业家,1995 年4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接见。
----赵洪恩百度百科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14 20:37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14 20:44 编辑
“鲍鱼大王”赵洪恩
孙霞 2009-10-27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http://www.daliandaily.com.cn/img/2009-10/26/35731256560896625.jpg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鲍鱼养殖史上,赵洪恩都将是一个丰碑式的人物。他悉心研究鲍鱼养殖技术,参与制定了皱纹盘鲍国家标准、建立了国家级皱纹盘鲍原种基地,开发的“RHD”新工艺技术,每年至少创造20亿元经济效益,为我国鲍鱼年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著有35万字的《鲍的增养殖》一书,共取得36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为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3项,被誉为“鲍鱼大王”。
赵洪恩现在的身份,是大连水产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取来真经创奇迹
20多年前,我国鲍鱼养殖业还远没有现在这般繁荣。1983年3月,作为业务骨干,赵洪恩被选送到日本进修的时候,中国全国的鲍鱼产量只有23吨。在日本这个当时的养鲍大国,年产量4000多吨的数字深深地刺激了赵洪恩的神经。作为中国海洋研究人员,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日本的一年时间里,赵洪恩将每分钟都充分运用,仔细学习研究养殖技术,回国时带回了7大箱子的专业书籍,全是关于渔业尤其是鲍鱼养殖研究的。
回国后,赵洪恩研发的海带苗和人工培养扇贝苗初战告捷。1984年1月,他被任命为大连市水产研究所所长。从此,赵洪恩不间断地进行小规模的鲍鱼人工育苗试验。在当时,号称“鲍鱼王国”的日本,在世界上研究鲍鱼人工养殖最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他们的单位水体出苗量一般只有2000头左右。赵洪恩认为,中国的鲍鱼养殖应该寻求大规模、高密度的育苗工艺才会有鲍鱼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每平方米至少育出5000头苗”这是前人从来没有实践过的,也从来没人提出过,周围很多人都认为赵洪恩的想法是异想天开。
但赵洪恩意志坚决。他成立了科研攻关项目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就自己编教材,搞培训,自己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工艺流程和规范。没有资金,他就东奔西走四处游说,终于争取到了上级支持的80万元贷款。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忙碌,共采苗9批,出幼鲍2.7亿头,大规模、高密度鲍鱼人工育苗开发研究成功了。1986年10月6日,大连市水产局邀请国内20多位水产专家对该成果进行技术鉴定。经专家实测:单位水体出苗量7750头,超出日本最高纪录3倍多。鉴定书上写着:“此项成果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日本水产养殖界的专家对此不肯轻信,专门组成考察团来到大连。赵洪恩在日本研修时的老师伊藤进博士也来了,在水产所的育苗室。这位来自“鲍鱼王国”的养鲍技术权威手持千分尺、放大镜,左量右测,最后对赵洪恩重复说了一句话:“真是奇迹,真是奇迹!”
化解难题显身手
陆地工厂化养鲍取得成功后,这一科研成果迅速就在全国一些地方形成了产业。一时间,鲍鱼成为新的财富载体,只要养上它,就意味着财源滚滚。
但从1993年开始,各地养鲍厂的鲍鱼苗开始大面积死亡,最多时死亡率达90%。巨额亏损使一些养殖厂走到了崩溃倒闭的边缘。这种局面让赵洪恩寝食不安,经过反复研究,赵洪恩找到了鲍鱼苗死亡的病因,简单地说就是近亲结婚造成生物的性态发生了变异。
赵洪恩思考:鲍鱼杂交能否体现出品质的优势呢?最终,他从日本带回的17个鲍鱼品种中,筛选出一种品质优良的无病害鲍鱼作为亲本,与本地的皱纹盘鲍进行杂交。经过反复试验,杂交后代的遗传优势终于全面表现出来。为了提高苗种抵抗能力,赵洪恩应用RHD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的新工艺取得了重大进展,鲍鱼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了3倍,单位面积产量也高出了3倍。在中国鲍鱼养殖产业最为低谷的时候,赵洪恩的科研成果无异于一剂最有效的强心剂。
把大连鲍鱼运到南方去过冬,是水产研究所在鲍鱼规模化养殖方面的又一个新突破。在大连人工养殖鲍鱼,每年都要付出昂贵的“过冬费”,赵洪恩想到,此时海南、福建两省的水温十分适合鲍鱼过冬。从2000年冬天开始,他和同事向海南省的琼海运送了1万多头鲍鱼苗,经过两年的试验,鲍鱼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死亡率低。2004年开始,“北鲍南养”成为大连一项大规模开展的养殖模式。
大王本色是清贫
赵洪恩的学生遍及中国的鲍鱼养殖机构及企业,很多学生现在都是身家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富翁。一生致力于渔业尤其是鲍鱼养殖研究的赵洪恩跟他们相比,则显得清贫许多。无论到哪里,只要有企业在养殖中遇到问题,或是请教技术难题,赵洪恩都会倾力相助,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全力传授给他们,而对于专利使用费用问题,他从来都没有跟任何企业提过。其实,按照赵洪恩在鲍鱼养殖领域的权威,他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水产领域内最有财力的富翁之一,但他不是,也从来没有希望自己是。
赵洪恩看重的不是钱,而是他从事水产研究以来得到的荣誉。这些荣誉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每一份荣誉证书和奖章,赵洪恩都精心保存着。而其中在赵洪恩心中分量最重的,有两个,一是2005年赵洪恩教授获市政府颁发的首届“科技功勋奖”,这个奖项,当年只颁发给了钱令希、王逢寿和赵洪恩三位在各自领域内作出杰出科研成就的科学家,在赵洪恩看来,“这是人民对我的肯定”。另一个是2007年,研究所和赵洪恩教授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每一位中国科研人员的最高理想。至于各种荣誉为赵洪恩带来的很多奖金,都被他用作生产科研费用来购买实验设备或作为员工福利发放给了员工。
赵洪恩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忧国忧民忧集体,为国为民为集体。“我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同样想为国家干点儿事业,宁可风险自己担着,成果大家共享。我唯一的追求就是给我一方天地,让我施展抱负,把知识还给人民。”在从事水产研究50多年中,尤其在最近20多年对鲍鱼的重点研究中,赵洪恩倾尽了心血,曾经7次病倒在工作现场。而病情稍一得到控制,他又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中。对此,赵洪恩淡然一笑:“生命短短几十秋,能够以己之力为社会做些事情,活着的意义足矣。”
赵洪恩如今已经72岁高龄,多年的体力透支,让这位老人多种疾病缠身。但即便如此,他仍在思索着能为大连壮大海洋经济再改换一些优良品种,再为旅游和养殖的有效结合提些想法。
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情怀,也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品质。(插图 阎峰樵)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14 20:45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14 20:54 编辑
“鲍鱼大王”赵洪恩:鲍鱼养殖史上丰碑式的人物
大连晚报资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鲍鱼养殖史上,赵洪恩都将是一个丰碑式的人物。他悉心研究鲍鱼养殖技术,参与制定了皱纹盘鲍国家标准、建立了国家级皱纹盘鲍原种基地,开发的“RHD”新工艺技术,每年至少创造20亿元经济效益,为我国鲍鱼年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著有35万字的《鲍的增养殖》一书。共取得36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为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3项,被誉为“鲍鱼大王”。
赵洪恩现在的身份,是大连水产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取来真经创奇迹
二十多年前,我国鲍鱼养殖业还远没有现在这般繁荣。1983年3月,作为业务骨干,赵洪恩被选送到日本进修的时候,中国全国的鲍鱼产量只有23吨。在日本这个当时的养鲍大国,年产量4000多吨的数字深深地刺激到了赵洪恩的神经。作为中国海洋研究人员,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日本的一年时间里,赵洪恩将每分钟都充分运用,仔细学习研究养殖技术。等到回国的时候,赵洪恩竟然带回了七个大箱子的专业书籍,全是关于渔业尤其是鲍鱼养殖研究的。
回国后,赵洪恩研发的海带苗和人工培养扇贝苗初战告捷。1984年1月,他被任命为大连市水产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赵洪恩不间断地进行小规模的鲍鱼人工育苗试验。在当时,号称“鲍鱼王国”的日本在世界上研究鲍鱼人工养殖最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他们的单位水体出苗量一般只有2000头左右。赵洪恩认为,中国的鲍鱼养殖应该寻求大规模、高密度的育苗工艺才会有鲍鱼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每平方米至少育出5000头苗!”这是前人从来没有实践甚至提出过的,以至于周围很多人都认为赵洪恩的想法是异想天开。
但赵洪恩意志坚决。他成立科研攻关项目组,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就自己编教材,搞培训,自己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工艺流程和规范。没有资金,他就东奔西走四处游说,终于争取到了上级支持的80万元贷款。经过6个多月的紧张忙碌,共采苗9批,出幼鲍2.7亿头,大规模、高密度鲍鱼人工育苗开发研究成功了。
1986年10月6日,大连市水产局邀请国内20多位水产专家对成果进行技术鉴定。经专家实测:单位水体出苗量7750头,超出日本最高纪录三倍多。鉴定书上写着:“此项成果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日本水产养殖界的专家对此不肯轻信,专门组成考察团来到大连。赵洪恩在日本研修时的老师伊藤进博士也来了,在水产所的育苗室,这位来自“鲍鱼王国”的养鲍技术权威手持千分尺、放大镜,左量右测,最后对赵洪恩重复说了一句话:“真是奇迹,真是奇迹!”
化解难题显身手
陆地工厂化养鲍取得成功后,这一科研成果迅速就在全国一些地方形成了产业。一时间,鲍鱼成为新的财富载体,只要养上它,就意味财源滚滚。
但从1993年开始,各地养鲍厂的鲍鱼苗开始大面积死亡。最多时,鲍鱼苗死亡率达90%。巨额亏损使一些养殖场走到了崩溃倒闭的边缘。这种局面让赵洪恩寝食不安,经过反复研究,赵洪恩找到了鲍鱼苗死亡的病因,简单地说就是近亲结婚造成生物的性态发生了变异。
赵洪恩思考:鲍鱼杂交能否体现出品质的优势呢?最终,他从日本带回的17个鲍鱼品种中,筛选出一种品质优良的无病害鲍鱼作为亲本,与本地的皱纹盘鲍进行杂交。经过反复试验,杂交后代的遗传优势终于全面表现出来。为了提高苗种抵抗能力,赵洪恩应用RHD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的新工艺取得了重大进展,鲍鱼苗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生长速度提高了3倍,单位面积产量也高出了3倍。在中国鲍鱼养殖产业最为低谷的时候,赵洪恩的科研成果无异于一剂最有效的强心剂。
把大连鲍鱼运到南方去过冬,是水产研究所在鲍鱼规模化养殖方面的又一个新突破。在大连人工养殖鲍鱼,每年都要付出昂贵的“过冬费”,赵洪恩想到,此时海南、福建两省的水温十分适合鲍鱼过冬。从2000年冬天开始,他和同事向海南省的琼海运送了1万多头鲍鱼苗,经过两年的试验,鲍鱼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死亡率低。2004年开始,“北鲍南养”成为大连一项大规模开展的养殖模式。
“大王”本色是清贫
赵洪恩的学生遍及中国的鲍鱼养殖机构及企业,很多学生现在都是身家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富翁。一生致力于渔业尤其是鲍鱼养殖研究的赵洪恩跟他们相比,则显得清贫许多。无论到哪里,只要有企业养殖中遇到问题,或是请教技术难题,赵洪恩都会倾力相助,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全力传授给他们,而对于专利使用费用问题,赵洪恩从来都没有跟任何企业提过。其实,按照赵洪恩在鲍鱼养殖领域的权威,他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水产领域内最有财力的富翁之一,但他不是,也从来没有希望自己是。
赵洪恩看重的不是钱,而是他从事水产研究以来得到的荣誉。这些荣誉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每一份荣誉证书和奖章,赵洪恩都精心保存着。而其中在赵洪恩心中分量最重的,有两个。一是2005年,赵洪恩教授获市政府颁发的首届“科技功勋奖”,这个奖项,当年只颁发给了钱令希、王逢寿和赵洪恩三位在各自领域内做出杰出科研成就的科学家,在赵洪恩看来,“这是人民对我的肯定”。另一个是2007年,研究所和赵洪恩教授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每一位中国科研人员的最高理想。至于各种荣誉为赵洪恩带来的很多奖金,都被他用做生产科研费用来购买实验设备或作为员工福利发放给员工。
赵洪恩说,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忧国忧民忧集体,为国为民为集体。“我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同样想给国家干点儿事业,宁可风险自己担着,成果大家共享。我唯一的追求就是给我一方天地,让我施展抱负,把知识还给人民。”从事水产研究五十多年,尤其在最近二十多年对鲍鱼的重点研究中,赵洪恩倾尽了心血,曾经7次病倒在工作现场。而病情稍微得到控制,他又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中。对此,赵洪恩淡然一笑:“生命短短几十秋,能够以己之力为社会做些事情,活着的意义足矣。”
赵洪恩如今已经72岁高龄,多年的体力透支,让这位老人多种疾病缠身。但即便如此,他仍在思索着能为大连壮大海洋经济再改换一些优良品种,再为旅游和养殖的有效结合提些想法。
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情怀,也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品质。
【赵洪恩小档案】
赵洪恩(1937—),山东省莱阳市人,中共党员,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他悉心研究鲍鱼养殖技术,参与制定了皱纹盘鲍国家标准、建立了国家级皱纹盘鲍原种基地,开发的“RHD”新工艺技术,每年至少创造20亿元经济效益,为我国鲍鱼年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著有35万字的《鲍的增养殖》一书。共取得36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为国内首创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获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3项,被誉为“鲍鱼大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实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业科学家、大连市政府“科技功勋奖”等荣誉。
来源:中国水产门户网作者: - 编辑:淑芳
2009-10-27http://www.foods1.com/content/862648/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14 20:55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14 20:57 编辑
“鲍鱼大王”赵洪恩带走一个传奇
来源:大连晚报 编辑:徐驰 时间:2011-04-01
http://www.dlwb.com.cn/eWebEditor/admin/upload/20110401005401766.jpg
“鲍鱼大王”赵洪恩(记者翻拍)
200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到大连水产研究所参观,不禁称赞:
赵洪恩让鲍鱼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让沿海渔民们迅速致富,贡献很大
无人质疑他世界“鲍鱼大王”的名头,他是公认的“中国杂交鲍之父”。是他让中国在短短几年间一举超过有百年养鲍历史的“鲍鱼王国”日本。是他让有着“八珍之首”美誉的鲍鱼端上了中国普通百姓的餐桌。
在鲍鱼养殖领域,他曾4次领全球之先,令世界为之景仰。
全国有规模的上百家水产养殖企业,养鲍鱼的几乎百分百采用他的专利技术。如果他想,他完全可能坐在中国水产业财富榜的顶端。但他临终的时候,只留给老伴60万元的治病救命钱。而此时,他的学生们许多已经年薪百万甚至坐拥千万资产。
赵洪恩,中国乃至世界水产业的一个传奇,2010年12月29日,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也终结了一个时代。
■文/首席记者马野新
■图/本报记者 欧阳洋
再过几天,赵德彬就要迎来父亲——赵洪恩的百日祭。
这段时间,赵德彬每天在家里,不时地会回想起父亲的一生:从15岁开始念大连水产专科学校,也就是大连水产学院的前身,18岁毕业到湖北一家水产养殖场,19岁再到大连水产养殖公司工作,此后就一直到不久前73岁上离去,一辈子中有50多年都在与水产打交道,严格说来是与鲍鱼打交道,一部35万字的《鲍的增养殖》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水产业。父亲离他是如此之近,以至于让他不敢相信,这样一位老人,头顶上居然有着如此令人耀目的光环:“世界鲍鱼大王”,“中国杂交鲍之父”。他的成就足以令世界上所有水产养殖业的顶级专家们难以望其项背:大规模、高密度鲍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成功;当年培育大规格苗种;“RHD”鲍鱼育苗新工艺攻克鲍鱼大面积死亡的难题;陆地工厂化养鲍。在鲍鱼养殖领域,他曾4次领全球之先,让中国一跃超过“鲍鱼王国”日本,年产量居世界首位,令世界为之景仰。而父亲离他又是如此之远,使他难以置信,这样一位“一句值千金”的世界级水产养殖权威,临终前会哆索着双手,将一只破旧的皮包递给他:我能留下的,都在这里。60万元,用来给你母亲治病的。
赵德彬潸然泪下。
1981年3月,是赵洪恩人生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节点。那一年,他以一个研修生的身份,被派送到日本学习。当时,国际市场称鲍鱼为“软黄金”,而水产界把日本称为“鲍鱼王国”,因为他们的鲍鱼人工养殖有百年历史,年产量达到4000吨,而我国当时却只有20多吨。天壤之别。10个月的学习,让赵洪恩深受震动,同时眼界大开。回国时,他带回了7大箱子的鲍鱼养殖资料。这一次学习,让鲍鱼养殖这个念头在赵洪恩的心里扎了根。
赵洪恩曾经这样回顾了当时的心路历程:1吨鲜活鲍鱼出口的价值,相当于7吨无头对虾,大连地区水清流大,海藻丰富,是著名的皱纹盘鲍产地。但仅靠天然资源,产量很低,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要开展人工养殖,首先要解决的是大量苗种。而这又谈何容易。号称鲍鱼王国的日本,当时的单位水体出苗量一般才2000头,我们即使达到这个水平也是不行,挣的钱不够成本。非得考虑大规模、高密度的育苗才行,最少也得达到5000头。
1986年,赵洪恩取得上级支持,获得80万元的贷款。连同所内投资,共筹集了100多万元。科研启动了。其间辛苦暂且不说,他吃住在育苗室,甚至当他病重需要住院时,还将临时病房设到育苗室。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当年的10月6日,水产局邀请国内20多位著名水产专家对成果进行技术鉴定。经专家实测,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7750头,是日本这一数字的3倍还多。
专家的鉴定结论是:“此项成果已居于国际先进水平。”手捧专家鉴定书,赵洪恩热泪横流:几个月的心血没有白费,我国的水产养殖终于跻身于世界水产科技舞台!人们惊讶:赵洪恩只用几个月时间,就超越了有着百年历史的鲍鱼王国,简直不可思议。就连当年他在日本的老师也不相信,专程赶到大连后,不得不连称“奇迹”。
高密度、大规模鲍鱼养殖,一下子解决了鲍鱼的产量低问题,从此让中国的鲍鱼年产量超过了日本。1989年,他再次走到了日本人的前面,在傅家庄建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鲍鱼养殖工厂,探索成功陆地工厂化养鲍。200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回良玉到大连水产研究所参观,不禁称赞:赵洪恩让鲍鱼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让沿海渔民们迅速致富,贡献很大。
“没有赵洪恩,就没有中国鲍鱼养殖业的今天。”水产界人们谁也不会忘记,1993年至1996年间,在全国鲍鱼养殖中出现了人人闻之色变的“天灾”:鲍鱼苗大面积死亡,有时死亡率高达90%。连续几年,一些养殖公司投了巨资,打了水漂;再投巨资,又血本无回!当时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赵洪恩的面前又出现了一座山峰。
经过分析研究,赵洪恩认为鲍鱼并不是得了病害,而是因为品种退化。1996年夏天,他从日本带回来10头无病害海区的优质盘鲍做“父本”,以大连产的皱纹鲍做“母本”进行杂交,开始了最初的试验。当年的试验结果并不理想,但因为比不杂交的鲍鱼要好得多,这给他带来了希望。1997年,他开始了大规模的杂交试验:引进了900头盘鲍做种鲍。
赵洪恩又成功了:过去育一亿苗,要死9900万,现在育3000万,活了2700万!鲍鱼有救了。
当年11月,农业部组织全国十几位专家来到研究所,经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在育苗规模、幼鲍出苗量和当年培育大规格幼鲍等方面,均为国际领先水平。
这就是被称为RHD鲍鱼育苗新工艺,又是一项世界级的成果。
一位专家今天评价,这项成果拯救了中国当时濒临灭绝的养鲍产业,中国养鲍产业发展到如今每年四万吨左右的产量,几乎可以完全归功于赵洪恩。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14 20:58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14 21:01 编辑
赵洪恩:中国鲍鱼之父
http://www.dlrc.gov.cn/info/117271_119189.vm
浪淘金沙
发表于 2011-7-18 23:26
都是些人尖子啊!何时俺家族中也能出个把这样的人尖子呢?:D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04
杨爱军
2010-02-02 www.dlxww.com
http://www.daliandaily.com.cn/img/2010-02/02/yangaij.jpg
杨爱军(1970—2009),辽宁省长海县人,中共党员,长海县第四中学原副校长。扎根海岛,倾情教育,16年来,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真情,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海岛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校和学生,16年里共累计家访逾千次,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崇高的责任和使命。曾荣获“大连市十大农村优秀教师”、“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称号,获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08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27 21:40 编辑
杨爱军
2007-09-24 15:15:17
"育人三千无悔不思回报,忠诚海岛教育甘为人梯"。这是对于杨爱军老师15年海岛教育历程最真实的写照。 杨爱军老师,中共党员,男,38岁,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 獐子岛地处大连市长海县最南端的汪洋大海中。对于特定的海岛渔家地区而言,争取海岛家庭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实在的瓶颈就是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家访;对于家访,杨爱军老师有着一个完整而丰厚收获的历程。自1992年8月份工作起,杨爱军老师就开始了他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同时也开始了他没有白天黑夜的翻山越岭的家访生涯。如今,杨爱军老师在海岛从教也有15个年头了,也是始终坚持家访的15年。在这15年中,他走遍了所教学的学生家累计上千次。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家访时,是黄昏中站在学生家的院子中看了家长洗了20多分钟的脚丫子,然后是带着家长的一句话"孩子出去玩了,你明天再来吧"离开的;至今,他还记得一天就去过一个学生家三次的孩子名字;至今,他还记得在三年中,有一个学生的家去过46次;至今他还记得夜间家访时在哪个沟里摔过,在哪条小路迷路,在哪块石头上休息过……。如此的执著,是因为杨爱军老师只认一个死理儿:对于学生的教育不要期望一下子就出了个什么结果,不能一口就吞下个热馒头,从事教育工作不是搞献礼工程,教育的本身就没有一个终结性结果,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根植一个完整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把对学生的教育坚持到底。就是由于杨爱军老师对海岛教育的如此执著,所以,1995年中考,也是杨爱军老师第一次带的初三毕业班的初升高考试,过长海县公费录取线的学生数就占了当时学校六个平行班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就是由于杨爱军老师对海岛教育的如此执著,所以,从此后,杨爱军老师在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上一呆就是连续的八年。2001年,杨爱军老师的妻子出国劳务,四岁的女儿只得靠他一人照顾。连续在初三没白没晚工作多年而又身患疾病的他觉得自己应该领着四岁的女儿好好休养一下了。但当时,因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需要,在当年的10月下旬,杨爱军又担任起学校唯一的一个实验班级的班主任,由于当时长海县在杨爱军老师的学校实施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原因,任务重,压力大,于是他就把女儿送到岳父岳母家中,又开始了继续没白没晚没有节假日的忙碌工作。早晨是早早的到校,每一天晚上都是近11点或11点后才离开学校的,如果哪一天晚上十点钟以前回家,那算是他给自己放假了。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每一天,他几乎都是忙完公务,批完试卷和作业就家访,就这样一干就又是连续四年。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杨爱军老师对海岛教育的有着深厚感情。 2004年的4月,杨爱军老师代表长海县在大连开发区参加了"大连市初中语文落实课程标准教学"大奖赛课。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面对着来自大连市11个地区的其他10位一线教学高手,杨爱军老师凭着自己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教学实践功底,赢得了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为长海地区在落实新课程改革工作获得了较高的赞誉,赢得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好评。而那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实录随后被刊登在《大连教育》上,那一节课的教学理念和设计也在当年被评为东北三省四城市的一等奖。在那次大比赛中,大连市区及开发区的三位校长先后的找到参加活动的杨爱军老师,用替办调转工作关系和多余他当时工资三倍的高薪为条件让杨爱军老师离开海岛,对于一个海岛的渔村教师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难逢时机,但,杨爱军老师却婉言的谢绝了。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谈到他的那段经历时,还说他傻!其实说他傻的人不知道,就是在同年的3月份,杨爱军老师又临时的接手管理学校的一个初三升学班,当时的他对于学生的一切情况是一无所知,而时间留给他的却不到半年。接手班主任的第一个星期,杨爱军老师就开始查学生的成绩;找任课教师交流了解情况;听课了解学生状态;和学生一起进行文体活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第二个星期的周一晚上杨爱军老师便又开始了他的家访历程。在这仅仅120多天的时间里,杨爱军老师总共家访次数近300人次,绝大部分时间为晚间。 其中在晚间曾多次去过被他戏称为獐子岛"东极"的东獐村的东邦屯,"西极"的西獐村的后马牙滩屯,南极的沙包村的南洋屯;曾经乘船过海到獐子岛管辖下的另外三个小岛的学生家中家访过; 曾经到了学生家还没进门,坐在院中,饿得拽下黄瓜和西红柿就吃,进了家门后没有跟学生和家长说一句话,抓起人家桌子上的花生,壳没有扒干净就往嘴塞,看得家长和学生目瞪口呆; 曾经在寒冷的夜晚到学生家家访,家长不在家,为学生生过炉子做过饭; 曾经从下午一点家访到晚上一点钟回来而腹中空空,倒在床上就睡; 曾经在晚上睡觉前与学生通过电话,问询学生一晚上的学习收获,有一个月的电话费是247元(当时月工资没有超过千元); 曾经一次在学生家中就给过只有一个老母亲来抚养的学生200元钱; 曾经为家中徒有四壁的学生送过台灯; 曾经组织任课教师凑份子为班级贫困学生买过学习和生活的物品; 曾经为了处理班级事务,家访或用在学生身上而花销的费用让自己的月生活费捉襟见肘时有过; 曾经为节省时间走近路连自行车带人的摔在深沟中,爬起再摔倒而伤过; 曾经领着一大群任课教师顺着学生住宅片区挨家挨户的走过; 曾经骑趴了过自己的自行车,接着又把向学生借来的自行车车蹬骑碎,而后又把学校的一位老教师的老二八的车轴骑断过; 曾经在寒冷而又疲惫的夜晚累的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吸上一只烟又继续前行; …… 不到3个月,一双崭新的皮鞋跟磨平了,两只鞋的前脚外侧对称性的磨出了小拇指甲大小的洞。 在这其间,班级里有一个叫杨莉莉的学生,杨爱军老师半年就去过她的家6次,最后一次,她妈妈流着眼泪说:"老师,你今天晚上如果不来,我和孩子就决定真的放弃了,孩子的学习我看在眼中,实在是太遭罪了。但今天你来了,听你这么一说,心里亮堂了,就是为你,我们也不放弃了"。那天晚上,杨爱军老师在学校分析月考成绩,九点三十分被杨莉莉的妈妈打电话传到她家的,杨莉莉的妈妈在电话中着急得说:"杨老师,能来我们家一趟吗,杨莉莉不学了,把书本摔得满炕满地都是"。 中考时,杨莉莉的数学成绩由进杨爱军老师班级时的几十分考到了125分,以总分531分的成绩过了长海县高级中学的公费录取分数线。这一年的中考,杨爱军老师班级的学生高中公费录取率100% 。 成功的背后除了是无数艰辛的付出外,带来的还有荣誉。 除了超额的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外,杨爱军老师还能在业余时间内坚持挤出时间来,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他大量的阅读各种教育教学书刊,一年能写出20~30万字的读书学习笔记,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多次被发表在《中国教育教学上》《当代教育与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新课程教学案例》《校本教研》《大连教育》以及《长海教育》等教育教学学术刊物上。他的教育教学专业论文也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县有研究价值的论文,他指导的学生作文也被发表在刊物上,也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近年来,作为在大连市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内有创意的一位青年教师,杨爱军老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在大连市初中语文教师中引发了较大的反响,受到大连市教育学院的有关专家的好评。在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的过程中,杨爱军老师决不像"猫教老虎"那样的藏私夹带的,做到了"扶上马送她们一程,要的是后浪推前浪"的自我要求。杨爱军老师指导的年轻语文教师宗金辉老师代表长海县参加大连市的"课文与作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大奖赛",荣获一等奖;杨爱军老师指导的年轻语文教师滕秀玲老师对课外语文资料《流泪的故事》进行"变式写作训练"一课在参加长海县教学三杯赛活动中,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杨爱军老师指导的年轻教师赵艳老师的《羚羊木雕》一课被评为县级一级优秀课……。如今,徒弟们在海岛的教育教学的领域内也是硕果累累。鉴于他的突出表现,杨爱军老师被任命过长海县中学骨干教师、大连市中学骨干教师、辽宁省中学骨干教师;被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辽宁省教育学会联合授予"辽宁省优秀语文教师"的荣誉称号,被辽宁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和辽宁省中语会校园文学会联合授予"辽宁省先进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功过是非由别人评,只管埋头干工作",这是杨爱军老师心中永远牢记的一位老教师对他说过的话。站在荣誉面前,杨爱军老师不居功自傲,曾经让出来了学校党政组织部门评给他的市、县级优秀教师、德育工作者等荣誉;曾经让出了獐子岛镇政府、学校奖励给他的丰厚奖金,用他的话来讲:"活儿是大家一起干的,成绩也是大家一同取得的,荣誉也应该属于大家的,我的荣誉够教师职称晋级就行了,多了就浪费了"。但是,在对于学生及学生家长所赐给的荣誉,他可是从来也没有让过,也可以说是没有法子让过。老百姓说得好,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在他的学生为了他而自发组织的毕业篝火晚会上,当他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学生用无数枝点燃的蜡烛大大的"写在"宽阔的沙滩上时,他觉得他得到了,得到的荣誉是孩子们对于他的教育最深情的理解,得到的是海岛人理解教育的最真切的人文基础。那瞬间,当学生们的心与他紧紧相连时,他说,他知足了!
责编: 高佳欢 来源: 大连天健网
原文:http://dalian.runsky.com/2007-09/24/content_1034679.htm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14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27 21:18 编辑
杨爱军:最美的海蓬花
http://www.newsyc.com/xypd/dyjd/nodeimg/173.files/in_45.gif
发布时间:2009-03-18来源: 中国教育报
海岛上怒放的海蓬花
——追记大连市长海县第四中学教师杨爱军
http://www.newsyc.com/xypd/dyjd/img/attachement/jpg/site2/20090318/2009318161998.jpg
杨爱军正在上课。(资料图片)
2009年3月16日7点30分,大连殡仪馆一号大厅。 “呕心沥血培新秀,惜英年早逝;竭忠尽智育栋材,恸天伦未尽。”这副挽联让前来送优秀海岛教师杨爱军最后一程的人们痛彻心扉! 与白血病抗争了一年之久的杨爱军在他人生最后的两个小时还想挣扎着坐起来。在与死神做了最后的抗争后,他才万般不舍地闭上了眼睛…… 黄海深处有座叫獐子岛的小岛,岛上有一种花,任凭风吹浪打,依然紧紧扎根峭壁陡崖。这种花叫海蓬花,是海岛上最常见的花,也是海岛人最喜欢的花。在獐子岛1.5万老百姓心中,杨爱军就是一朵最香最美的海蓬花! 从教16年家访累计上千次 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只有一所初中——长海县第四中学。这所学校曾经将一个又一个海娃子送向知识的彼岸,但是学成回岛的却少之又少,因为,这座距大连市56海里的小岛实在太偏远了。岛上的生活枯燥乏味,喝的是海水转化而成的淡水,蔬菜水果异常珍贵…… 环境如此恶劣,但有人对小岛依然魂牵梦萦。1992年盛夏时节,从海岛走出去的杨爱军义无反顾地回来了,当了一名语文教师。这一年,他23岁,刚刚从瓦房店师范学校毕业。 杨爱军从回到海岛那刻起就下定决心,只要海岛孩子想读书,自己就一定尽最大力量,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作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凡事爱较真,并且持之以恒是杨爱军的性格特点,他当教师16年的家访经历可以证明。 杨爱军一参加工作就做了班主任。不久,爱打游戏不爱学习的男生小庆引起了他的注意。杨爱军决定去小庆家里了解一下情况,于是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家访。一个灰蒙蒙的傍晚,杨爱军走进小庆家门。想不到的是,小庆爸把首次登门的杨爱军晾在一边儿,自顾自地洗脚。整整过去20分钟,小庆爸才说:“孩子出去玩了,等他回来我再跟他说吧!”这算是逐客令。但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杨爱军天天来,见不到学生不罢休。小庆的家长终于服了,开始配合杨爱军工作。 没有杨爱军,徐晓丽也不会变成一只飞出海岛的凤凰。有一年杨爱军带初三,班上一个连续几天无精打采的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学生叫徐晓丽。杨爱军一问才知道,徐晓丽的父亲不让她考高中,让她在家干几年活然后找个好婆家。当天中午,杨爱军就来到徐家。徐父张口便冷水泼头:“如果是为孩子上学的事,免谈!”当他第11次踏进徐家大门时,徐父终被感化。如今,徐晓丽已经读完了大学,成为大连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 对于特定的海岛地区而言,争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访,杨爱军深谙此理。所以,所有教过的学生,杨爱军都家访过,而且每个家庭不止一次。16年中,杨爱军家访累计上千次。他的同事记得,有一个学生家,杨爱军去过46次;也曾一天去过一个学生家3次;他还曾在120多天里,走访过300多户(次)家庭……为了家访,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鞋,也不知走了多少里夜路、摔过多少次跤。那天深夜家访回来,杨爱军摔倒在收割后的玉米地里,两手插在裸露的茬子根上,鲜血流了一身…… 杨爱军的付出终于换回了海岛人的觉醒。曾经的冷漠,变成了感激,进而是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他有个绰号叫“初三专业户” “孩子王”,杨爱军喜欢做。一个好教师,就应该是学生的好朋友、好玩伴儿。所以,他和学生们一起打篮球、踢足球、爬山、跑步、钓鱼、游泳,甚至陪着女学生跳皮筋儿。学生们喜欢疼爱关心他们的杨老师,“孩子王”、“二妈”、“初三专业户”都是杨爱军的绰号。 杨爱军爱学生,爱教育工作。因为爱,他掌握了无数把开启学生和年轻教师心灵的钥匙。 1998年,杨爱军接一个新班,50多个学生,数学及格的只有12人,优秀率是零。这些学生太顽皮了,有的任课教师被他们闹得连课都上不下去。年轻教师吴秀梅教数学。学生上课起哄搞小动作是常事。一天,吴秀梅被气哭了,她把板擦扔在了地上。来听课的杨爱军知道吴秀梅委屈,但怕她放弃这些孩子。杨爱军捡起板擦,轻轻放到讲桌上。气头上的吴秀梅又把板擦扔了,杨爱军再次捡起。就这样,讲台上,两个老师,一个扔,一个捡;一个泪流满面,一个面带微笑。学生们先是安静地看,再偷偷地笑,最后竟然哭了。这节课在吴秀梅擦干泪水后继续进行…… 期末考试,这群“小笨蛋”的数学成绩各项指标竟是全校第一,优秀率达31%! “听杨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这不仅是学生们的评价,也是语文组老师们的评价。杨爱军上课,站姿笔直,语调铿锵,言语幽默,板书娟秀。他设计的每一节课,都极富创意和想象,充满了师生的和谐互动。为取得作文训练的最佳效果,他把范文用毛笔写在一张大白纸上。一次、两次……半个学期下来,厚厚的一大卷白纸一个人都抱不过来。 杨爱军不仅对教材烂熟于心,对学生了如指掌,而且深知“功夫在诗外”的道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杨爱军读起书来如饥似渴,每次出差,他必买回一摞书。凡能涉猎到的,他无不摘抄在册,写读书心得。他的读书笔记摞起来有一人高,研究的成果多次被学术刊物采用。“质由量而生,才自积始得”,学习与实践的相互转化,让杨爱军如鱼得水,教育教学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攀升。 2001年秋季,新校长张振海上任。杨爱军十分认同张校长的办学理念和主张,在他被查出胃糜烂、需要多加休养的情况下,瞒着校长,挑起了初三班主任的重担。转年中考,长海四中从多年全县排名倒数第一,破天荒地成为“榜眼”。此后,杨爱军连续做了8年初三班主任,长海四中也连续8年位居全县初中前列。就在杨爱军2006年当上副校长后,他依然坚持讲课,上着跨年级3个班的语文课。(本报记者 刘玉) 一个在十分封闭的海岛上的教师,能够多次在全市各种教学比赛中夺魁,杨爱军成为大连市教育界无人不晓的“海岛名师”。于是,“机会”接踵而来。曾经有3所市里学校先后高薪聘请他,他都婉言谢绝;长海县某机关缺“笔杆子”,唯独看好他,几次打算借调,校领导已经同意,却偏偏过不了他本人这道关…… 用最美好的词语赞美也不过分 在海岛当教师很清贫,男老师要讨个老婆不容易,更何况杨爱军家境不好。刘红霞的父母看中了杨爱军的人品,在家中院子里盖个小平房,把在幼儿园当老师的女儿嫁给了他。 在妻子眼中,杨爱军是好丈夫。他并没有因为对学生付出太多而忽略对家人的关爱。从小就吃苦的他努力让自己的家人不再吃苦。工作之余,他承担起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妻子说:“他心细,自己家和亲戚家的事,不用我管,他都包了。” 在女儿眼中,杨爱军是好爸爸。妻子出国3年,他既当爹又当妈,常常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有一次上班,他面容有些憔悴,原来,头晚没睡觉。左胳膊老婆枕着,她牙疼。右胳膊女儿枕着,孩子发烧了。他躺在中间一动不敢动。 在同事眼中,杨爱军既像朋友,又像师长。“当杨爱军的徒弟,是一种福分!”这是四中青年教师的肺腑之言。杨爱军带了很多徒弟,他从不藏点掖点,把自己全部心得都传授给青年教师。他常说:“一个人强不叫强,一帮人强才是强。”他言传身教,把众多弟子培养成学科教学的好手,共同支撑着学校的发展。 在学生眼中,杨爱军是用最美好的词语赞美也不过分的好老师。“不高不矮的个子,不卑不亢的作风,脸庞瘦削张扬着刚毅,眼神犀利敛藏着温柔。每当四目相对时,我总有一种被他一眼望穿的感觉,内心却又隐隐传来想与他交流的冲动。或许,这就是他独有的气质吧。”这是学生毕羿对杨老师的印象。 那一次,刚刚毕业的学生神秘地把他请到海边。夜幕下,一根根蜡烛依次点燃,当摇曳的烛火渐渐亮起来,他的眼睛湿润了——沙滩上,一个个美丽的烛光组成3个字:杨爱军!
编辑:珊珊
原文:http://www.newsyc.com/xypd/dyjd/content/2009-03/18/content_571332.htm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24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27 21:31 编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8岁杨爱军走了
孙军 记者于洪全 2009-03-17 www.dlxww.com
来源:大连日报
本报讯 我市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长海县第四中学副校长杨爱军同志,3月14日5时18分在解放军210医院病逝,享年38岁。3月16日上午,市领导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和我市干部群众怀着沉痛心情在大连殡仪馆为杨爱军同志送别。
杨爱军同志1970年4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长海县第四中学教师、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他从教16年来,扎根海岛,倾情教育,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真情,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校和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杨爱军同志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满意教师的时代内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筑就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师德楷模,一个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先锋,是我们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2007年,杨爱军被评为大连市十大农村优秀教师,2009年1月入选“2008辽宁教育年度人物”。杨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经媒体宣传后,在我市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9年3月5日,杨爱军同志被大连市总工会授予“大连五一奖章”。
杨爱军同志于2008年5月被诊断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09年1月因病情危重在解放军210医院治疗,直至病逝。
杨爱军同志病重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成寅对杨爱军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老师的高尚情操值得广大共产党员和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市委副书记里景瑞也作出批示,并到医院看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世超要求组织全市媒体对杨爱军事迹进行全面宣传。副市长朱程清也到医院看望杨爱军及其家属。中共长海县委命名杨爱军同志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优秀共产党员”。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向杨爱军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向杨爱军同志学习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世超,副市长朱程清,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金虎参加告别仪式并慰问杨爱军同志的家属。市教育局,长海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獐子岛镇党委、镇政府负责同志,以及解放军210医院、长海县四中等各学校师生及学生家长、杨爱军同志亲属及生前同学、好友参加告别仪式。
原文:http://www.daliandaily.com.cn/gb/daliandaily/2009-03/17/content_2642395.htm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25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7-27 21:27 编辑
文章标题:学习的楷模 前进的力量——杨爱军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作者:于洪全
类别:教育
出处:大连日报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09-04-29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成寅对杨爱军同志的高度评价。昨天上午,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领导和部分干部聆听了杨爱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心有帆、海无界”的高尚情操和人生追求。
令人感动的爱心故事
报告团的成员由长海县第四中学教师张忠华,杨爱军同志生前教过的学生、沈阳师范大学学生王琳,曾担任过杨爱军班主任、獐子岛镇原宣传委员姜庆远,杨爱军的妻子、獐子岛中心幼儿园保育员刘红霞,长海县第四中学原校长张振海组成。张忠华作了《永远的风帆》的报告,讲述了同事彭海生2000年因车祸导致全身瘫痪,杨爱军用镜头记录下学生们的身影,并骑着自行车寻幽访胜,记录下家乡的精彩瞬间,三个月里专门为彭海生写下40多篇图文并茂的博客,用无声的语言,滋润战友孤寂的心灵;学生王琳作了《燃烧自己,照亮学生》报告,讲述了初升高前,杨爱军为班上的每一名同学,量身定做“竞技状态走势图”,把同学们每次模拟考试的日期与成绩相互比对,按序排列,使同学们掌握了自己应试心理状态起伏变化的规律,以最佳状态迎接中考;姜庆远作了《长久的记忆》报告,讲述了16年里,杨爱军老师累计家访逾千次,家访最多的一户,他去了46次,足迹遍布岛上的各个角落;杨爱军的妻子刘红霞作了《相约今生终不悔》的报告,讲述了家境贫寒,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杨爱军,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自己出国打工的三年里,不仅丝毫没有怠慢工作,反而把对妻子的思念,化为对学生、对社会的深切关爱;张振海作了《爱是一条涓涓的小溪》的报告,讲述了杨爱军扎根海岛、不为高薪聘请所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历年“稳居”中考排行倒数第一的长海四中,一跃成为全县的“榜眼”。报告团的成员用真心、真情、真诚讲述的那桩桩平凡小事,让与会者为之动容,为之落泪。
给人进取的精神力量
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凤平听完杨爱军事迹报告会后,对记者表达了这样心声:杨爱军的事迹专题片,我已经观看了3次:教育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时看了一次,全院教职工学习时看了第二次,今天是第三次观看。《中国教育报》、《大连日报》刊登的杨爱军的事迹我看了两遍,今天又有幸聆听了杨爱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每次观看和聆听杨爱军的事迹,我的心灵都受到震动,思想都得到升华。我觉得杨爱军的事迹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一个“爱”字,他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爱,对他的学生充满了爱,而“爱”恰恰是教育的本质与核心。有人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杨爱军确实把教育作为事业,为了这个伟大的事业,他贡献了毕业的精力、智慧、心血和生命,真正做到了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杨爱军的先进事迹将激励我们,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大连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新贡献。
庄河市委宣传部干部唐家敏对记者说,听了杨爱军事迹报告团的报告,特别受教育,杨爱军那种爱家乡、爱教育、爱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展示了一个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博大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让更多的党员和干部,通过学习杨爱军的事迹,转化为实际行动,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更多的与会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要把杨爱军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精神力量。
师德教育的宝贵财富
杨爱军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尤其是在教育战线反响更为强烈。作为教师素质提高年的重要内容,全市教育系统正在深入地开展学习杨爱军的活动。3月25日大连二十高中召开了“教师素质提高年” 暨学习杨爱军同志活动动员大会,全体老师观看了杨爱军先进事迹宣传片《盛德济海岛,大爱铸师魂》,并聆听了二十高中奉命承担杨爱军病中陪护任务的张国明老师作的报告。
张国明老师讲述了自己陪护杨爱军62天的时间里,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真实的杨爱军,以及通过杨爱军的学生、家人和同事了解到的杨老师的感人故事。当张老师讲到杨爱军从教16年克服种种艰苦条件,始终坚持家访,用对学生无私的爱改变了许多孩子命运的时候,大家都被这位我们身边平凡普通,却又崇高伟大的同行深深地感动。特别是讲到病重中的杨老师始终牵挂,放心不下自己海岛上的学生,仍割舍不下对热爱的教育事业的眷恋时,许多老师都感动得流泪了。张老师的报告语言朴素、感情真挚,通过他的讲述全体教师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了杨爱军的先进事迹、高尚情操,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激励。许多教师表示,要以杨爱军为榜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杨爱军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爱心涌动的社会温暖
杨爱军的感人事迹在感动社会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同样关爱着他。
杨爱军患病住院期间,市领导里景瑞、朱程清以及省教育厅、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教育局、长海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先后到医院看望。市委副书记里景瑞称赞杨爱军“是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毕业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副市长朱程清称赞杨爱军“为海岛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市教育局的领导在农历过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等节日,为杨爱军送去热乎乎的饺子和元宵。市教育局还专门派出了陪护人员。杨爱军所在学校的领导和师生以及许多素不相识的人,都到医院看望问候。社会各界也通过各种形式,为他治病捐款,表达爱心。社会各界为他治病捐款总额达78万余元。
长海县四中原校长张振海拿出来4500元积蓄帮助杨爱军,但是,他发现这些钱还不够。于是,张振海决定在博客中转让他在网络征文比赛中获得的两张奥运会比赛门票,用于帮助杨爱军治疗,这立刻引起了全国网友的注意,网友纷纷出高价“抢购”这两张爱心门票。结果,两张价值只有50元的门票,最终分别被云南和浙江的网友以1000元的高价买走。当张振海准备把门票寄给浙江网友时,对方却说:“你留着吧,这张门票对你也很重要,就算回赠你的。我只是想帮杨老师。” 正如张振海所说,门票成功转让之后,网络上对杨爱军的帮助并没有停止。有人捐50元,有人捐100元,有人捐2000元,有人捐出一箱VCD到网上义卖,有人捐10箱饮料义卖……张振海也天天在自己的博客上,公布捐款网友的名单,替杨爱军感谢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对此,杨爱军的妻子刘红霞特别感激,她表示,这让我们一家永远铭记党的关怀,领导的关爱,社会的温暖。
原文:http://www.dl-library.net.cn/wenxian/dlnet/content.php?id=105027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7-27 21:38
学习杨爱军让生命充满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cf3a80100cqab.html
用生命照亮学生前行的路http://www.mxwz.com/city/view.aspx?id=160531&page=1&tjpd=
开展“向杨爱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http://www.xue360.com/xuecorp/siteschool/news_info.php?id=9564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8-4 14:23
王逢寿
2010-02-02 www.dlxww.com
http://www.daliandaily.com.cn/img/2001-01/01/wangfs.jpg王逢寿(1924—),辽宁省大连市人,原大连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著名果树育种专家。从1960年开始从事桃、樱桃、洋梨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领衔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樱桃品种资源圃、洋梨品种资源圃和东北第一个桃品种资源圃。由他主持培育的罐藏黄桃新品种,成为全国500多家罐头加工厂的主要品种,栽培面积达到100多万亩,约占全国栽培总面积的80%以上;樱桃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70余万亩,约占全国栽培总面积80%以上,累计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被誉为“桃子大王”、“樱桃大王”。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三等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8-4 14:36
本帖最后由 bywwcnll976 于 2011-8-4 14:42 编辑
王逢寿
百科名片
王逢寿,果树学家,桃、樱桃育种专家。中国第一位优良加工用黄桃和樱桃品种育成者。成功培育出罐藏黄桃、鲜食桃、蟠桃和甜樱桃等16个新品种,填补了中国加工用黄桃和甜樱桃育种方面的空白,为发展中国的果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平简历
王逢寿,1924年3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江西镇。他生长在农村,童年时在自家庭院里栽种了几株果树,经常观察果树开花与结果,引发了他对果树栽培的兴趣。12岁时他离家到外地读书,后来入奉天农业大学学习。1945年8月,东北解放时,他尚未毕业,因学校解散,故辍学回家务农。在随后的一年里,他在家里仍继续观察果树的生物学习性,虽然时间很短,却使他进一步爱上了果树。1946年8月他参加工作,在大连市联合中学任生物教员。当时学校里还有一位本是学园艺的生物教员,两人经常在一起研究有关果树的问题,探讨果树科学。
1947年,旅大行政公署(现大连市政府的前身)成立,王逢寿被调到大连市行政公署农业厅,任果树股长。从此他与果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48年4月,王逢寿接收了一些日伪管理的果园,成立了旅大果园,他任经理部主任,先后从事果树行政和经营管理工作。1949年2月开始,他参加筹备成立大连试验农场。试验农场建成后,他被调入该农场(后改为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任果树组长,开始了果树研究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即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也从来没有动摇过搞果树研究的决心。1988年,64岁的王逢寿不幸患了癌症,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以顽强、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在住院手术期间,他一方面积极配合治疗,一方面注意锻炼身体,3个月后,体重还增加了10千克,这在常人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出院后,他立即回到工作岗位,继续他的果树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他先后育成了桃、樱桃多个优良品种,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79年以来,王逢寿先后6次荣获“辽宁省劳动模范”称号。1977-1989年,他当选为第五、六届辽宁省人大代表;1985年荣获首次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逢寿还非常热心于社会工作。1978-1994年,他兼任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大连市发明协会副会长等职务,并为做好有关工作付出了心血。1982年,王逢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人物年表 1924年3月27日 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
1945年8月 辽宁奉天农业大学肄业。
1946-1947年 大连市联合中学生物教员。
1947-1948年 旅大行政公署农业厅果树股长。
1948-1949年 兼任旅大果园经理部主任。
1949-1956年 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果树组长。
1956-1958年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任普通果树研究室副主任。
1958-1994年 大连市农科所果树研究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4年9月 离休。
先进事迹 1949年2月,刚刚解放的大连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25岁的王逢寿风华正茂。刚刚成立的旅大实验农场
(后更名为大连市农科所)张开臂膀迎接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农科所的工作两三年都未能全面展开,这正好给了王逢寿搞调研的机会。他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认为全国都在搞苹果、葡萄等研究,自己不能再选这些课题,否则选题重复,又难有发展。当时国内桃子、樱桃以及洋梨的研究十分落后,但又没有人看得上,于是他下决心从事桃子、樱桃和洋梨的课题研究,决心尽快地将分散在农村各地的优良品种找回来,避免流失,同时发展新品种。王逢寿咬定“青山”不放松,顶列日,冒风雨,收集了140余个品种,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樱桃品种圃和洋梨品种圃及东北第一个桃品种圃。省有关部门指示:全省果树研究要统一起来,大本营建在熊岳城。熊岳的气候与大连相差悬殊,对于樱桃等果树育种的研究十分不利,万般无奈,他想法在大连留下一块地,继续作实验基地,人随着去了熊岳。果然,冬天来临,在熊岳搞的种苗全部冻死。一直到1958年,王逢寿的科研项目才带回大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黄桃、樱桃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60年代,周恩来总理来大连,当吃到他培育的、后来命名为“红灯”的新品种樱桃时,大为赞赏。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红灯”连续三年被送进中南海让毛泽东主席品尝。正当王逢寿悉心钻研果树育种,并成为科研骨干力量时,“十年动乱”中断了他的课题研究。他被扣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蹲了长达300天的“牛棚”,心灵和肉体均受到极大的摧残,但他并不安分,让孩子送饭时把需要的资料偷偷带进来,白天,他要接受“改造”;晚上,借着“牛棚”里昏暗的灯光,他偷偷地、贪樊地翻阅各种有关果树育种的业务书籍,再把关于果树育种的思路写在纸条上偷偷夹带给同搞果树研究的妻子,由妻子来完成。一同接受“改造”的老所长似乎已经心灰意冷,含着泪仰天长叹:“逢寿,你说你这么刻苦地钻研,以后还能接着干吗?”“一定能!”王逢寿忍着被纠斗的伤痛,一骨碌坐起来,充满信心,坚定地回答。
忘不了1970年3月1日,王逢寿走“五七道路”,被安排到复州八里大队二小队。这是当地最穷的队,每个劳动日仅收入0.23元。不安分的王逢寿见到果树就象抽烟人摸到了烟卷,浑身发痒。他了解到一个情况:全队5个苹果园,已经搁荒了两个,剩下的三个年产仅有5万斤。他走进果园一看,果枝乱长,野草丛生。他的心呀,真是欲哭无泪。没有人应允他,他自己找来果树剪子大开“杀”戒。一顿忙乎却剪出“毛病”来,有人说来了个黑专家,专门搞破坏。王逢寿挺着腰板,字字铿锵有力:“谁也别先下结论,等到秋天看!”他打算带领群众大干一场,但有人想到“阶级路线问题”,总是不放心。他就召集大家,作现场表演,并组织了果树组的13个姑娘,分成4个组,把所有果树编号,剪枝、打药、施肥,边干边教。这些果园曾经胡乱施肥却不灌水,王逢寿窃喜,补灌了水,让肥料发挥了作用,还省了再施肥的本钱。秋天终于到了,果园飘香,笑声朗朗,好果率达90%以上,产量达14.8万斤,工分达到每天0.60元!连从不出工的大嫂们都抢着来上工。秋收过后,大伙动手给他盖了四间新房。王逢寿每当想起这段经历,就激动地说:“那是我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杰作!”苦涩的经历夹着甘甜,坚定他的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他坚信,他一生的事业就在果园里。
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王逢寿“超期服役”到70岁。1994年9月,按有关规定他办理了离休手续,被农科院聘为终身顾问。
科学成就
樱桃育种成绩突出 被誉为“樱桃大王”
樱桃被誉为“鲜果之珍”,果实成熟期早,5、6月份即可上市,在调节鲜果淡季供应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合适的砧木和适应性强、品质好的配套品种,因而使樱桃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从1954年起,王逢寿就在大连地区深入调查、收集甜樱桃资源,并在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成中国第一个樱桃圃。1960年,王逢寿夫妇开始进行樱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研究,终于从黑樱桃与山东草樱桃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11-93优良樱桃砧木品种,解决了旅大地区樱桃砧木不过关的问题。在品种选育方面,他们制定出具体的育种目标:6月上旬成熟的早熟品种,单果重达到7~8克,可溶性固形物16%~17%;6月中旬成熟的中熟品种,单果重达到8~9克,可溶性固形物达17%~18%;6月下旬成熟的晚熟品种,单果重达9~10g,可溶性固形物达18%~19%。这一育种目标有一定的先进性,任务难度较大。但他们知难而进。1963年,他们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用中晚熟品种那翁,与品质、风味俱佳的黄玉为亲本,进行人工杂交,并获得200余粒种子。次年播种,获得了实生苗,1968年开始结果。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和选优,一个果大肉厚、风味好、耐贮运的优良甜樱桃新品种红灯诞生了。从此,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选育的早熟、丰产、适应水果淡季需要的甜樱桃新品种。6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到大连时,亲口品尝了红灯樱桃,连连夸赞。在周总理的建议下,他们的樱桃还被送进中南海,送给毛泽东主席。1991年,樱桃新品种红灯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继红灯之后,王逢寿带领他们的课题组,又先后育成品质、风味好,具有不同熟期的系列樱桃新品种红蜜、红艳、早丰、佳红、巨红等新品种,分别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1997年,他们培育的甜樱桃系列优良新品种荣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1998年6月,大连市政府专门召开樱桃品种鉴评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王逢寿等培育的樱桃系列新品种,已超过美国的雷尼、加拿大的沙蜜托和日本的佐藤锦等品种。当日,大连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这次会议:“樱桃大王笑了”。这标志着经过王逢寿等多年艰苦努力,终于改变了中国甜樱桃生产中“洋樱桃”一统天下的局面。
1994年,王逢寿离休了。单位聘请他为顾问,他仍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所里的工作,并且经常下到农村参加科技扶贫,给果农提供技术指导,深受群众的尊敬。在大连市果区,提起王逢寿,几乎无人不晓。1998年,王逢寿被大连市评为“老有所为的先进分子”。如今,已有10年癌龄的王逢寿仍然信心百倍。为了他所热爱的果树事业,他说要再干上十年八年。
在桃育种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
桃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桃罐头也是世界上畅销的罐头产品之一,而其中黄桃罐头在国际市场上更受欢迎。国外已经培育出适于罐藏用黄桃专用品种。当时,中国没有适于加工用的黄桃,而是一直沿用白桃品种制罐头。由于白桃罐制品在色泽、香味、品质等方面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因而大大制约了中国罐桃生产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扩大。为改变这种状况,王逢寿带领他的课题组,开展了黄桃罐藏新品种选育研究。他们通过广泛的果树资源调查,终于在一农户果园里发现一株果实个大、果肉金黄、香味浓郁、酸甜可口的桃树。果实成熟时,他们把400余个果全部买回采种。1961年播种,4年后开始结果。他们对结果品系的形态和主要性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载,并着重从中选择适于加工的优良植株。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选育出中国自己的罐藏黄桃新品种黄露和丰黄,二者在果形、果肉、风味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状。1973-1975年,在第三次全国罐桃加工品种座谈会上,两品种都被评为一等。经与美国品种SW、利统、台尔蒙等比较发现,其品质已超过这些国外品种。1975年,黄露被定为第一个在全国推广的黄桃罐藏新品种;1978年,丰黄被定为全国因地制宜推广的黄桃罐藏新品种。几年以后,两品种已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栽培500 余万株,成为全国数十个罐头生产原料基地的主要桃品种。泰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也相继引种试栽。1977年,桃优良品种黄露、丰黄荣获辽宁省科学大会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七五”期间,王逢寿承担农业部科技攻关项目,继续进行罐藏黄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他在对相关资源进行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常规杂交,从实生后代中连续选择优良株系,又先后培育出核小肉厚、抗寒力强的系列新品种桂黄、菊黄、蜜太等,进一步丰富了罐藏用黄桃品种资源。1987年,他们的系列黄桃新品种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王逢寿主持的课题“七五”攻关成绩显著,1991年获得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表彰和奖励。
50年代,大连地区鲜食桃仅有太白、天津水蜜等几个传统品种,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王逢寿在从事罐藏桃育种研究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鲜食桃的研究工作。1960-1988年,他先后培育出橙香、露香、红甘露、早风、丰白等系列鲜食桃新品种,获大连市科技进步奖,或被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果盘子”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评价王逢寿艰苦创业,奋发进取,倾毕生精力研究果树育种,在科技攻关中站在时代前列,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劳模总是用实干建功立业,崇高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王逢寿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当今时代学习的楷模。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要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使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康。
主要论著
1 王逢寿.樱桃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2 王逢寿.洋梨遗传规律总结.全国梨树科技协作会议资料.1977
3 王逢寿等.桃、樱桃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辽宁果树.1979(1):18~22
4 王逢寿等.罐藏黄桃新品种“黄露”、“丰黄”选育技术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85(1):4~10
5 王逢寿等.樱桃新品种“红灯”选育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87(3):1~5
6 王逢寿等.樱桃新品种“红灯”(英文).FAO.1988
7 王逢寿等.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系“22-8”选育技术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90(2):1~4
8 王逢寿等.中晚熟罐藏黄桃新品系“22-6”选育技术报告.中国城郊农业科技.1991∶53~57
9 刘桂林,王逢寿等.中晚熟樱桃新品系“3-41”选育技术报告.1991:58~61
10 刘桂林,王逢寿等.晚熟樱桃新品系“13-38”选育技术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92(2):5~6
11 王逢寿等.黄肉蟠桃新品系“4-35”选育技术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93(1):5~7
12 刘桂林,王逢寿等.樱桃新品种“红艳”选育技术报告.大连农业科技.1993(1):1~4
原文http://baike.baidu.com/view/2264130.htm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8-4 14:45
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王逢寿2010-08-03 10:48:50 来源:综合办公室 浏览:478次 (王逢寿事迹报告团演讲稿王老的学生 潘凤荣)
2005年6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
受农科院的委托,今天,由我来讲述我从师20余年的恩师王逢寿老人的感人事迹。报告的题目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王逢寿。
王老师出生于1924年3月,今年82岁了,他从事果树研究已有55个年头了,但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热爱的试验田和农村。王老师是大连市农科院著名果树育种专家、研究员,也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果树育种专家。曾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1次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市特等劳模,首批获得大连市“科技金奖”,辽宁省“科技兴辽金奖”等荣誉称号,去年10月作为我市科技扶贫的离休老干部典型被中组部授予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前不久被授予“大连市雷锋奖章”等。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无不隐含着老专家一辈子倾心果树研究、以科技扶贫帮困的一段段感人故事。
1949年2月,25岁的王逢寿风华正茂。刚刚成立的旅大市实验农场(后更名为大连市农科所)以简朴的仪式迎接这位年轻科研人员的到来。由于新中国百废待兴,农科所的工作虽未能全面展开,但这也正好给了王逢寿搞调研的机会。他细心查找资料,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认为全国都在搞苹果、葡萄研究,而国内桃子、樱桃以及洋梨的研究十分落后。于是,他决心从事桃子、樱桃和洋梨的课题研究,发展新品种。王老师有一股子闯劲和韧劲,他看准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为了广泛收集果树资源,他跋山涉水,踏遍辽南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的农场果园,历尽千辛万苦,短短两年时间,就收集了全国各地140多个优良品种,在大连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樱桃品种圃和洋梨品种圃。1956年就在他钻研果树育种并有良好的开端时,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下达指示:全省的果树研究统一在熊岳果树所进行。当时王老师就认为这样的决定是不正确的,因为熊岳的气候条件与大连相差悬殊,冬季寒冷,对于樱桃、桃、洋梨等不耐寒果树来说是很难越冬的,万般无奈,搬家的时候,王老师想法在大连偷偷留下一些试材继续作实验基地。人虽去了熊岳,但心却还在大连那块实验地上。正如王老师所料,那一年的冬天,带到熊岳去的种苗全部冻死了。1958年,王老师的科研项目又带回大连。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黄桃、樱桃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60年代末,周恩来总理来大连,当吃到王老师培育的 “红灯”樱桃新品种时,大为赞赏,表示要带一些回中南海给毛主席品尝。于是,“红灯”樱桃连续三年被送进中南海。研制育成的罐藏黄桃新品种“丰黄”、“黄露”还填补了我国罐藏黄桃育种的空白,日本著名的果树专家吉田雅夫等人来大连吃到这样的罐头制品都赞不绝口。
正当王老师悉心钻研果树育种,开发新品种已初见成效时,“十年动乱”中断了他的课题研究。由于出身不好和有海外关系,他被扣上“美蒋特务”的罪名,蹲进了“牛棚”,挨批挨斗,心灵和肉体均受到极大的摧残。但是王老师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那块让它牵挂的实验田,常常让孩子在给他送饭时把需要的资料偷偷带进来。白天,他要接受“改造”;晚上,借着“牛棚”里昏暗的灯光,他偷偷地翻阅各种果树育种的业务书籍,再把关于果树育种的思路写在纸条上偷偷夹带给他的妻子,由妻子按照他的要求继续搞研究。一同接受“改造”的老所长心灰意冷,含泪说:“逢寿,你说你这么刻苦地钻研,为了什么呀?,以后还能干吗?” 王老师听后坚定地回答:“能!一定能!我就不相信没有晴天的日子!”王老师坚信,乌云总有一天会散去,他会回到工作岗位去放飞他的科研梦想。
1970年3月1日,走出“牛棚”的王老师,又被安排到复州八里大队二小队走“五七道路”。那是当地最穷的生产队。他到那不久就了解到一个情况:全队有5个苹果园,已经搁荒了两个,剩下的三个年产仅有5万斤。一天的时间王老师走遍了全队的所有果园,果园里,果枝乱长,野草丛生。看到这些,他的心呀,比他挨批挨斗还要难受。他自己找来果树剪子大开“杀”戒,进行果树修剪。他打算带领群众大干一场,他把果树组的13个姑娘,分成4个组,把所有果树编号,边干边教。然而王老师所做的这一切,并不被一些人所理解,有人说来了个“黑五类”专家,专门搞破坏。还有人上纲上线为“阶级路线问题”。王老师听了很不服气,挺着腰板,字字铿锵有力:“谁也别先下结论,咱们等到秋天看!”。当时的生产队长对王老师的作法非常支持,他心里明白,像王老师这样搞技术的人,心里没有底是不会蛮干的,他力排众议,坚持让王老师作技术指导。秋天终于来到了,果园飘逸着阵阵清香,欢笑声溢满了果园,村民们怎么也想不到好果率竟达90%以上,产量高达14.8万斤,工分达到每天0.60元!连从不出工的大嫂们都抢着来上工。大伙为了感谢这位城市来的果树专家,一起动手给他盖了四间新房,算是表达内心的谢意。每当想起在复州八里的艰苦岁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段往事,王老师十分动情地说:“那是我的一个杰作啊!”。苦涩的经历夹着甘甜,坚定着他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他坚信,他一生的事业就在果园里。
1988年,65岁王老师出现了长时间的咳嗽现象,在大伙的一再劝导下,王老师终于到医院做了检查,不久,检查的结果令我们十分震惊:肺癌。全家人及单位的知情人都统一口径,对王老师隐瞒病情。经过多方联系,最终确定到北京肺部肿瘤研究所做手术。就在走进医院大门的时候,王老师心里明白了一切:他知道他得了什么病,他也知道属于他的时间有多少,他更知道他应该做的还有什么……手术和放疗期间,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他:活着,坚强的活着,只有活着才能作你想做的事!
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王老师就跑到了农科院试验地,我们看见王老师之后,都劝他说:“王老师,您刚出院怎么就来了,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吧。”王老师笑着说:“不行啊,我太想我的果园了。这些树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见了它们,我的病就好了一大半。”面对这样一位老人,作为学生的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他就是这样热爱着他的果树研究事业。
王老师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一直“超期服役”到70岁。直到1994年9月,按有关规定他才办理了离休手续,被农科院聘为终身顾问。
“离休不离岗”是王老师的真实写照。在职时,王老已经在各县市区已建起20多个果树试验点,建成了当时我国最大的桃子和樱桃育种圃,培育出十几个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栽植地区遍及全国20几个省市自治区。离休后,他又在省内外建立了30多个新品种推广点,触角延伸到辽宁、山东、内蒙、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四川、甘肃、河南等许多省市,长年往来奔波于此,搞培训、作技术指导。那年王老师去山东,山东果农听说大连专家王逢寿来了,那可是大事,周围的果农都不想错过听课的机会,会议室被围个水泄不通,果农说:“听王教授讲课,那就像大热天吃冰棍,解渴!”
“要想富,栽果树”。这是王逢寿经常对果农说的一句话。他知道自己培育的果树新品种一旦被农民接受,农民就会很快地富起来。为了让农民尽快走上富裕之路,他不计寒暑,走家串户,农庄、田间,温室大棚里,留下他串串足迹。离休10年,他帮助过的果农多达2000多人,创造的经济价值难以估量。
果农汪淑芳,家住大连开发区董家沟镇英歌石村。多少年来辛苦地播种玉米、地瓜、花生,还扣两个蔬菜大棚;然而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流了多少汗,忙活人却不挣钱。1992年,22岁的儿子骑摩托车出车祸,全家人“砸锅卖铁”把孩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却拉下了好几万元的“饥荒”,16岁的女儿还正在念书,汪淑芳想指望种玉米、大豆哪辈子能还上“饥荒”?她看到有人用塑料大棚“烤”桃子挺成功,就想,能不能用大棚“烤”樱桃?她在犹豫,一下子投入这么大,万一弄砸了,可咋办。她通过农科站技术员,有幸结识王逢寿老人。凭一双慧眼,老人认定这位勤劳朴实的农家妇女一定是把好手,就鼓励她说:“你干吧,我帮你,你有什么情况及时打电话给我!”王老热情朴实的话语坚定了她试一试的信心。
1997年12月20日,她开始给露天的樱桃升温。从那之后,61米长的大棚里,常能见到一位满头白发,面目慈祥的老人身影。汪淑芳按照王老的要求做温室的各项管理,王老师家的电话更成了汪淑芳的热线!在王老师的帮助下,她克服了种种技术难题,终于成为国内用温室“烤”樱桃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初春4月,大地的果树尚未苏醒,寂静的村庄沸腾了,小贩子骑着摩托车一拔一拔来收购樱桃。汪淑芳点着大把大把的钞票,乐得合不拢嘴。
1998年,汪淑芳象做梦一样成为村里的富裕户,才53棵樱桃树,就卖了13.6万元!汪淑芳还上了多年的欠债,翻新了三间房,又盖上了三间大瓦房,给儿子娶了媳妇……嗨,这富裕的日子开始喽!她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闻人物,区四大班子领导来开现场会,果树专业户前来取经,远至黑龙江、沈阳,各地一拨一拨果农来参观。汪淑芳逢人便讲:“没有王老师就没有我汪淑芳家的今天!”如今,她又建了两个樱桃棚,有棚栽樱桃200多棵,露地樱桃400多棵,小树2000多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汪淑芳的带动下,全村都动了起来,王逢寿每次去,村会议室里里外外都挤满了听他讲课的人。今年,村领导郑重提出了一个口号:三年内建成东北第一樱桃村!
1999年,42岁的王少翠从大连某服装厂下岗,随父亲回到老家金州区石河镇钓鱼台村,包了一块地。村里很照顾她,给了她40多亩地,王少翠踌躇满志,心想,这40来亩地,一年还不挣个几万块钱。她发动全家到处借钱,陆陆续续投进了40多万元,修荒山、建大棚、养1万只鸡、栽10万棵树……,干劲十足。然而,老天爷似乎在故意捉弄这个既不懂管理,又不懂技术的“城里人”,两年多的功夫,她赔得一塌糊涂。因为不懂市场,她花五毛一棵买来的10万棵杨树,等长到碗口粗,竟然三毛八还不好卖,王少翠一气之下,把10万棵杨树统统砍倒。望着她的承包地,一片发黑的杨树桩和成堆的树干,她欲哭无泪,茫然不知所措。有一天,她无意在一本关于果树栽培技术的书中,发现书中多处提到专家王逢寿,她决定去找他,她要让专家给她指一条生路。几经周折,王少翠扣响了王老师的家门。
听了王少翠的哭诉,王老陷入了沉思,这位老科技工作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鼓励她说:“你呀,不要灰心,从那里摔倒就从那里爬起来,要坚定信心。”老人意味深长地给她讲了自己一生中两次在逆境中重生的经历,一次是在文革期间蹲“牛棚”,身心惨遭摧残时;一次是在十几年前肺癌手术后尚未脱离死亡的威胁时。王老意味深长说:“我没有被困难吓倒,也不是不怕死,关键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王老师的故事,使王少翠顿悟,与沧桑老人相比,我这点挫折算个啥!几天后,老两口果然拿着仪器来到钓鱼台村,好个测量、论证,给王少翠开出了脱贫致富的“良方”。从此,寒来暑往,老专家成了这里的常客,王老师给王少翠推荐的适合栽种的果树优良品种,让沉寂的荒山重新苏醒过来,漫山满棚的果树长势越来越好。王少翠精神重新振作起来,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心里对老专家充满了感激,却不知如何报答。王少翠姐弟俩私下嘀咕:眼下虽穷,但咱也不能白用人家,尽管人家从不提“钱”的事。于是她与弟弟商量了一份“利益”分成意向,专程到王老家。然而这意思刚说出口,却没想到老专家火了,满脸愠怒:“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你以为我帮你是为了钱吗?我已经快80岁了,我不缺钱!……我只是希望有生之年把我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你们,让你们能早日富起来!……”王少翠面对这样一位境界高尚一心想着群众脱贫致富,惟独不考虑自己的老人,她突然觉得自己就象一个跌落大海,孤立无助的弱女子在绝望中有一位神仙老人把她从旋涡里救起……。她百感交集,眼泪“唰”地流了下来,竞说不出一句话来……。
王老师今年春节前因心脏病住院,身体检查时又发现患了前列腺癌,在心脏病刚刚痊愈时又做了前列腺癌手术。看到病床上满头白发,日渐消瘦的王老师,我们心里难受极了,我们都不忍心让王老师多说话,可王老师却又惦记着果农和他们的果树管理。刚出院,他就急着要到辛寨子绿欣苗圃去,看果农老戴的20亩樱桃树。老戴知道王老师刚做完手术,考虑老人身体太虚弱,就推说天气不好,等几天再来吧;可王老师想到节气不等人啊,他放心不下,在老伴的搀扶下,背着仪器和药瓶子,还是去了。最让果农老戴心里不安的是,给他钱,他不要,总是说:“你刚起步,正需要钱呐!”。到了中午,老戴拽着他的手,领他去饭店,他又不肯,说“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是有大头菜吗?搁点粉条,我爱吃;地里有没有小葱?咱们就来个小葱蘸大酱!”老戴急得直搓手没办法,只好给老专家夫妇端来粗茶淡饭。
王老师是一位思想观念常新的人,他和老伴到处搜索先进的科技信息。他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为了不断研究选育新品种,王老师十分注重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和引进果树新品种。离休后,他先后7次赴日考察,引进樱桃、桃子、洋梨、苹果等新品种40多个。从日本引进的“红手球”、“红秀峰”等系列樱桃新品种,这几年已遍及我市农村。他还与日本天香园、福岛天香园、野村园艺场等日本有名的苗木商建立长期技术交流与合作。他育成的樱桃 “13-33”、“佳红”等很多新品种被日本引种,深受日本老百姓的欢迎。
2003年9月,日本知名杂志《农科和园艺》中一篇有关世界樱桃的报道中这样写道:“中国的樱桃育种是大连市农科院进行的,由桃子育种第一人王逢寿和他妻子刘桂林选育完成的。两人现已从农科院退休,担任农科院终身技术顾问,建立了以王逢寿名字命名的逢寿樱桃研究所,作为所长,现仍在进行樱桃育种工作。”报道中还说:“中国的樱桃主要是从国外引进为主,用以满足国内需要,产量尚无法统计,不远的将来,就能自主地进行品种开发,其开发实力会使日本感到惊奇。”在日本,王逢寿享有很高的声誉,这篇报道就是对王老师矢志不渝,倾毕生精力于科研事业的最中肯的评价。
是的,他就是这样坚持着搞科研,一干就是50多年,刻苦钻研业务,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王老师搞果树科研50多年来,经他培育的黄桃、樱桃系列新品种,多次获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他研制的樱桃优良品种“红灯”,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樱桃系列新品种荣获了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他的罐藏黄桃熟期配套品种选育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罐藏黄桃丰黄、黄露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获省、市各种奖项,更难以计数。当然,最有价值的褒奖是群众授予的,那便是“樱桃大王”、“桃子大王”“果农保护神”的称谓。
81岁,研究果树育种55载!该做的已经做了,人生精彩、辉煌。然而,曾因肺癌和前列腺癌做过两次手术的王逢寿并未想歇脚。他关注着果农的命运,他深爱着那片沃土,他常对我们年轻人说:科研工作者必须扎根于群众之中。搞果树科研必须有干一辈子的精神,农业科研还必须有幻想、有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管风吹日晒、刮风下雨,都要把自己钉在试验田里。成天坐在办公室里,那是育不出新品种的。我当初来农科院就想好了将来老了就把自己埋在果园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到农科院的时候,他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在我从师的这20年里,几乎每个春夏秋冬,王老师都是这样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春天迎着风沙、踩着梯子、爬到树上做杂交工作;夏天顶着烈日在田间调查,密闭的桃园连一丝风都没有,汗水和着桃毛使人身上痒痒的,年青人都感觉喘不上气来,身患严重皮肤病的王老师胳膊经常被挠得直流血水,而他调查的专注劲好像对周围的环境丝毫没有感觉;冬日里冒着严寒到农村搞调查,为农户讲修剪。他就是用这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契而不舍地拓展着生命的年轮。多年来在他的带动培养下,有的青年科技人员被评为大连市十大青年科技标兵,有的已成长为兄弟市农科所的领导和科技骨干。
他言传身教,为农科院不断培养后继人才。有几个年轻大学生是在他离休后才分配到农科院的毕业生,王老师还象带学生一样从头开始,认真讲解,耐心示范,就连下农村到基地都带着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关海春感动地说:“对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能遇上这样的好老师,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从王老师身上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和宝贵经验,还学到那种为事业不懈努力拼搏的敬业精神。”
在王老师的书桌上,摞满了各种书籍、杂志。他虽然身体状况很差,但仍然经常翻译外文资料。前些日子,王老师因病住院,高烧38度,我到医院看望王老师,打开病房门只见王老师还在伏案看日文的果树栽培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说:“王老师你都烧成这样了,怎么还在看书啊?”他说: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是说过: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再说这些资料你们年轻人能用得上,有时间看一看,给你们准备点资料。就这样在病床上还跟我谈了两个多小时关于科研方面的事。
那年住院大手术,市委书记毕锡桢看望他时考虑他的身体情况,想把他的住房从六楼调出来,调的大一点,舒服一点。他选房时并没有考虑这些,他却看中了现在这套住处前面那不足200平米的小院。因为那小院就是他心中的伊甸园!他在小院里栽种了桃子、李子、洋梨,当然更多的是樱桃,有15个品种。最近两年他正在研究矮化密植。去年,王老师已经开始在普兰店市、瓦房店市、金州区、甘井子区等地推广密植矮化樱桃栽培法,已栽种 3万多棵,两年就可开花结果,可提前2年开花结果。
讲到此,我要提及一个重要人物:王逢寿的老伴刘桂林。她也是农科院的果树育种专家,与王老师同批办理了退休手续,同时被聘为终身顾问。有道是“夫妻恩爱比翼双飞,携手奋进,事业有成,离退休后这对老夫妻形影相随。刘老师既是王老师生活好帮手,又是科研好助手。王老师评价说:“我们夫妻共同研究一个课题,可以达到十分的默契。”
王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几十年如一日,为我国的果树事业发展和广大果农脱贫致富,辛勤地耕耘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不仅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楷模。
原文http://www.dlnky.com/show.asp?id=297
bywwcnll976
发表于 2011-8-4 14:48
新中国60年大连英模谱:樱桃大王-王逢寿
http://www.cnr.cn/dlfw/dlrw/200910/t20091019_505516321.html
五十载风雨路"果农保护神"王逢寿"桃李"满天下
http://dalian.runsky.com/2008-12/02/content_27608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