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周口名胜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8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太昊陵
  太昊伏羲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他在人类社会从母系向父系,由野蛮向文明进化时期,以自已的聪明和智慧,立下了齐天功绩。后人因此称他为“始祖”、“斯文鼻祖”。“太昊”即是人们对伏羲的赞词,意为伏羲功德无量,向日月那样光明。为纪念祖先功德,春秋时这里已建伏羲陵墓。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来陈国,陈灵公曾陪同孔子观瞻陵墓;三国魏曹植曾<封思王于陈,拜谒伏羲祠后作《伏羲赞》。唐宋以来,太昊伏羲的陵墓不断扩建,包括陵地和祭祀的庙宇,占地广875亩。 今存陵园内建筑为明代建筑,结构与明代皇宫相仿。它分内外二城,内城叫紫禁城,外城叫皇城。城内古柏夹道、碑刻林立、晨钟墓鼓、声闻数里。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是整个陵园中最大建筑,殿高米,面积390平方米;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左右配有神农、黄帝、少昊、颛项塑像。太昊伏羲的陵墓高20多米,周长150多米;上呈圆形、下有方座,象征“天圆地方”,陵前有宋代青石碑一座,宽3尺,高15尺,上镛“太昊伏羲氏之墓”个大字,据传此碑为苏小妹用巾作笔写成。
 
2#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22:13 | 只看该作者
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5公里,是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道家派创始人老子的诞生地,旧名厉乡曲仁里。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生于春秋末年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鹿邑县太清宫乡。太清,道家渭天道,亦谓天空,传为神仙居住,道教常用以名其宫观。老子故 里的纪念性建筑,初为老子庙,建于东汉桓帝廷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起建宫阙殿宇,唐开元三十年(725年),玄宋李隆基正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至今。 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一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联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极盛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步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公分的铁柱一根,人称“赶山鞭 ”,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自“靖康之乱”后,太清宫屡遭破坏,后又数度廛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22:14 | 只看该作者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周口市颍河北岸,是“豫平原保存较好,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群”。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周口八景之冠”。它犹如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昔日周家口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鼎盛。关帝庙本名“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乾隆、嘉庆时多次扩修,至道光十六年(1832年)全部建成,前后历时145年。东西宽105米,南北长158米,面积达12590平方米,占地20余亩。整座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分三进院落纵深布局,结构严谨,极富神韵。清代文人高麟超在《洗凡文抄·陈游纪胜》中欣然赞:“关圣帝装塑威严,双石坊镂刻精妙,春秋阁飞檐建瓴,铁旗杆直插云霄,集公输之巧,荟冶炼之精……胜迹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3-28 22:3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核桃[/B] 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3-28 2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22:15 | 只看该作者
剪枝公园

    世界上公园有千百种,然而,利用松柏剪制成飞禽走兽、亭台楼塔等精美造型,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以供游人观赏的剪枝公园,在全国实属罕见。
     步入园中,只见松涵柏洞相连,四环曲径交幽,各种松柏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登高俯视,涌目叠翠,满目芳菲。各种观赏树木的根、杆、枝叶、茎都可以用作造型的素材,经过育亩、嫁接、揉编、雏型、成型五个阶段,少则二、三年,多则几十年,才能够最后完成一件作品。这期间不仅需要园艺师的匠心独远,巧夺天工,而且每幅作品都凝结着园艺工人的辛勤和汗水。

  
 松柏造型的创造人王殿--原来是淮阳的一位普通农民,自幼酷爱花木,心灵手巧,绰号“十二能”。1927年曾被吴佩孕抓到武汉花园,后来又经邱清源引荐进南京总统府御花园作花工。 解放后,他亲手创建了太昊陵剪枝公园,其主要作品有六角亭、步步高、沙漠之
舟、老虎、大象等,这些作品都在解放前就已成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松柏造型第二代传人王月惠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对园林艺术如醉如痴,常常2独自一人细心观察动物的立、卧、飞、跳,领悟其中神韵,做到成竹在胸,拿起剪刀便得心应手,剪枝公园的大部分用品出自他的手下。王建林、王福作为第三、第四代传人,在继续先辈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向大型化、系列化发展,他们的作品也深受游人的喜爱。 
   
松柏造型以剪为线,以枝为骨,以色为色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其造型神兼备,妙趣黄生。被誉为以剪代笔的立体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8 22:13 | 只看该作者
老君台
 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东北隅。为纪念老子而修建。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34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记。”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面积略大。传说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故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进入老君台山门,是正殿,面阔3间,进深间,硬山式清代建筑,殿内西偏殿各一间。合上13棵桧柏青翠葱郁,常年凉风习习,百鸟飞鸣。台下波光烟霭,湖水萦洄,景色宜人。映山门向南约里许的中轴线上,依次有望仙桥、明道宫、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万教之祖牌坊等。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问礼处”两块碑碣。牌坊上书“地古永传曲仁里”下题“天高近接太清宫”,楣镌“万教之祖”,正书苍古遒劲。升仙台因老子道德高崇,古往今来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宋李治、玄宋李隆基、宋真宋赵桓,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城、欧阳修等都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观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3-29 09:5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继续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29 20:04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没?接着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30 09:0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小时候,每逢二月二,附近的老人们成群结队,都要到淮阳的的太昊陵去拜谒!!可我还没去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3-29 20:4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周口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3-29 19:43 | 只看该作者
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3-29 18:4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二北[/B] 发表: [quote]原文由 [B]核桃[/B] 发表:


[/quot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4-30 08:27 , Processed in 1.72449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