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4月15日上午,在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054县道滹沱河交通桥东侧的沙岛上,成群的崖沙燕绕着沙岛飞来飞去,抱着儿子来观鸟的市民李婷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这首儿歌来。
站在沙岛边,记者观察发现,这儿的燕子果然与众不同——灰褐色、小个头,时而用嘴使劲在崖壁上打洞,时而又如闪电般向水面飞去。
“崖沙燕喜欢在水边沙土崖壁上打洞筑巢。”石家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邢世杰指着沙岛崖壁上密密麻麻的巢穴介绍,“每年会有3万多只崖沙燕在这里繁衍生息。”
滹沱河,石家庄的母亲河。自2017年起,石家庄市投资180多亿元,对境内109公里滹沱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滹沱河的生态蝶变,让崖沙燕在这座沙岛上安了家。
2021年春天,正定县054县道滹沱河交通桥项目启动。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这座桥恰好从沙岛上方经过,必须把沙岛铲掉。
得知此事后,邢世杰和其它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当时,相关部门都特别重视,就为了这座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沙岛,邀请我们列席了多次现场会。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留住沙岛,保护好这些鸟儿。”对此,邢世杰记忆犹新。就这样,一座500米长的跨河大桥向西挪移了40米,为一群燕子“让了路”。
如今,这座沙岛已经成了崖沙燕保护区。“今年3月,我们对保护区的崖壁进行了修缮,对围栏等设施完成了加固,还联系上游水库进行生态补水,提早给崖沙燕营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石家庄市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运维服务中心维养三科科长王辰介绍。
这几天,沙岛迎来了“回家”的崖沙燕。近万只可爱的“小精灵”一落脚,就开始凿洞筑巢忙个不停。
巢穴有多深?它们平常吃什么?什么时候迁徙?看着崖沙燕在巢穴洞口叽叽喳喳钻进钻出,观鸟市民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
守护崖沙燕多年的邢世杰,非常了解它们的习性,总能详细准确给出答案:“它们专门捕食空中飞行的昆虫,尤其善于捕捉地面和水面低空的蚊、蝇、虻、蚁等;巢穴的深度大多在50厘米至130厘米之间;它们一般4月归来,5月产卵孵化,9月以后就会举家向南方迁徙……”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水鸟翩翩起舞;岸边的小路上,游玩的市民观鸟赏景、悠然自得。王辰介绍:“我们还将在滹沱河沿线打造5个鸟岛和11处鸟类栖息地,通过造林、植草、育绿等方式,吸引更多鸟儿来这里安家。”(河北日报记者 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