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关于全面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的通知》印发,组织沿黄9市25县生态环境部门200余人次开展2轮监测、溯源、整治培训会,深入指导规范开展工作。目前,全省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分类命名编码填报完成率85.81%,溯源信息填报完成率58.44%。 通过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省辖黄河干流水质连续2年稳定保持Ⅱ类,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入海断面总氮浓度连续两年优于上游邻省入境,消失近30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启动并完成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一期)项目,对黄河三角洲和泰山-徂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开展了生物类群本底调查,形成了14个专项调查报告及2个总评估报告的初步成果。 今年,山东省建成了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库建设、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体系等5项标准化体系,为下一步逐步清晰全省生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全面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黄河三角洲建立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站,启动了野外长期调查监测样地建设。开展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养护观测站建设,初步构建起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网络。截至目前,已完成东平湖青头潜鸭、黄河口海草床生态系统、黄河口刀鲚、山东(齐河)生物多样性、泰山植物和山东(高青)黄河湿地6个观测站挂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