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腊月天光着膀子去整! 由于热力学定律的制约,这种御寒方式是下丘脑后部调节体温时唯一能够采用的手段了,然而,食物转化为热量的过程毕竟是缓慢的,你就算把自己抖成了一根震动棒,热量补充的速度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因而人类的御寒能力是很弱的。 说到这里,你也应该想到了,当我们把自己置于温度极低的极端环境中时,尽管身体可以不停地打颤来调节体温,然而体内热量的补充速度仍然达不到热量散发的速度。假如只是短时间处于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倒也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但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身体的核心区体温流失,于是出现失温的症状。 其实严格来说,当你出现剧烈的冷颤时,就已经是轻度失温的体现了。如果你被冻得嘴皮发紫,双手僵硬,不停地打冷颤,说明你身体的核心区体温已经开始流失,并降低到了36~35℃。 当然,这种轻度失温只会让你难受,还不会危及到你的生命,但也意味着你的温度调节系统已经很难维持你的体温了,继续发展下去,核心区的体温可能会不断流失从而导致症状加剧,你应该尽快脱离当前的环境,或者想办法取暖以增加体温。 如果实在想不到办法,我可以教你一个—— ![]()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非要跟寒冷死扛到底,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可能很快就会体验到中度失温的酸爽了。 当你的核心区体温下降到35~33.88℃时,你的意识就逐渐模糊了,双手也开始变得难以控制,同时可能伴随着说胡话、行为混乱、下盘不稳等异常表现。 这时的你还会觉得自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吗? 事实上此时的你也许已经很难靠自己的能力脱险了,如果无法得到及时救助,核心区体温继续下降,低到33.88~30℃时,你的整个皮肤都会开始逐渐发紫,思维变得异常迟钝,连正常行走都很难做到了,因为你已经进入重度失温的阶段了。 这个时候的你,离“凉凉”也就不远了。 一旦核心区体温下降到30℃以下,你全身都会开始变得僵硬,且彻底丧失意识,出现昏迷或半昏迷状态,脉搏与呼吸频率变慢,最后由于心脏及呼吸衰竭,被死神无情地夺走生命。 因此,在身处极端寒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自己的体温处于正常水平,尤其是已经感到严重不适时,必须立刻想办法脱离险境,万万不能做一个跟大自然逞强的二愣子。 说到跟大自然逞强,你可能又想到那些一到冬天就跳进水里玩“勇敢者游戏”的冬泳健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