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恒河沙数。 出处:佛经中,佛陀经常用恒河中的沙子比喻数目多的无法计算。《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以用布施。” 释义:形容数量非常多,多到无法计算,无法估量。 28、灰飞烟灭。 出处:《圆觉经》卷上:“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释义:形容一件事物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干净,或者是完全消亡。 29、极乐世界。 出处:佛教中讲的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地方,也是学佛人最向往的地方。《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释义:泛指清净快乐,幸福安详的地方。 30、家贼难防。 出处:佛教中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内六贼”。家贼指的就是内六贼。《五灯会元》:“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释义:原指家里人偷东西是最难防范的。现多比喻隐藏在内部的坏人很难让人防范。 31、见风使舵。 出处:原是禅语,意思是要随缘,应机。《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释义:比喻根据事态发展的形势随时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改变自己的立场,一般含有贬义。 32、将错就错。 出处:《联灯会要·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释义: 比喻事情反正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 33、皆大欢喜。 出处:一般是佛陀讲经结束后的习惯用语,意思是大家听完佛陀讲经,各个法喜充满,身心愉悦。《佛说观无量寿经》:“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释义:比喻一件事让大家都很高兴,都很满意。 34、劫后余生。 出处:劫是佛教中讲的一个时间单位。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人的寿命从80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到人的寿命10岁为止,然后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0000岁,这样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一中劫是二十小劫,一大劫是四个中劫。 释义:现指经历灾难过后,能够幸存下来的生命。 35、借花献佛。 出处:意思是拿别人的花献给佛菩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释义:现比喻用别人的东西送人,做自己的人情。 36、金刚怒目 出处:金刚,佛教中比喻坚硬、锐利,能够摧毁一切烦恼。金刚力士指的是寺院门口两个手持金刚杵的护法神,一般是怒目并且勇猛的形象,所以称金刚怒目。 释义:形容面目严厉威猛,让人心生畏惧。 37、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出处:浮屠,指的是佛塔。七级浮屠就是七层的佛塔。 释义:比喻救人一命所获得的功德,比建造七层佛塔的功德还要大。 38、聚沙成塔。 出处:意思是只要与佛结缘,即使像小孩子玩沙子建造佛塔那样的游戏,最后都会成就佛果。《妙法莲华经》:“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释义:比喻积少成多,积水成河,做什么事情,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 39、开山祖师。 出处:开山,是指最初在某座名山建造寺院。祖师,宗派的创始人。 释义:现比喻在文化事业中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或者某项事业的开创人。 40、空中楼阁。 出处:《百喻经·三重楼喻》:“昔有富人,痴无所知。至于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心慕之,即念:吾有资,盍造斯楼?乃召工匠,嘱以如是。翌日,工匠经地垒砖,日入而息。富人见之,怪而问:“欲作何等?”匠曰:“先做底重。”富人曰:“吾不欲下重之屋。”匠讶曰:“何有不做下重而为第三重者?”富人固言欲如是。时人闻人,毋不嗤之。”佛教中指修行要有次第,打好根基,循序渐进。 释义:现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或空想不实际的理论。 4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出处:佛教认为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像大海一样无边无际,但是只要肯于回头,回归自性,就能获得解脱。 释义:现在比喻犯罪的人如堕苦海,只要肯悔改,还有人生机会。一般用来劝人弃恶从善或者弃暗投明。 42、冷暖自知。 出处:佛教中指个人修行的境界,只能自己感悟,无法用言语告诉他人。《景德传灯录卷》:“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释义:比喻自己经历过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别人很难体会。 43、临时抱佛脚。 出处:烧香礼佛是佛门的日常课程,但有的人平时不用功,等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才想起来烧香拜佛。 释义: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了才开始想办法补救。 44、六根清净。 出处:佛教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只要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就能保持清净无染,远离烦恼。 释义:形容不受外界干扰,没有任何欲望。 45、龙蛇混杂。 出处:《景德传灯录·文殊》:“凡圣同居,龙蛇混杂”。 释义: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让人很难分清。 46、泥牛入海。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八:“我见两个泥牛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释义:比喻一去不回头,断绝消息,踪迹皆无。 47、牛鬼蛇神。 出处:牛鬼:传说中地狱里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 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释义:现比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坏人。 48、抛砖引玉。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十:“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墼子是指还有没有烧的砖坯) 释义:比喻把自己还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拿出来,以便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作品。 49、普度众生。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是指佛家以慈悲为怀,普遍度脱世间一切有情无情众生。 释义:佛法度脱众生,不分高低贵贱,一切有情无情都将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50、敲骨吸髓。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三:“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肌。”指的是修道人,为了求道应该放下身心,破除我执。 释义:后世比喻极其残酷的剥削压榨。 出自佛教的成语,非常之多,很难统计,今天先为大家分享经常应用的成语五十条,希望大家喜欢!阿弥陀佛!(来源:@禅理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