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老头曾是北京的冬泳爱好者。游了几年冬泳。在什刹海后海宋庆玲故居前游,那是最具老北京特点的地方。冬泳最主要的体会就是入水前后按主观意愿对体温进行调节的必要性及其技巧。体温的调节又分体内温度和体表温度两部分,还分入水前和起水后两个阶段。体温的调节搞得好有利健康,如果忽视体温的调节是不利于健康的或暂时感觉不到,但从长远影响来说对健康不利。以北方严冬季节破冰入水进行冬泳为例。如果在冰水中游二分钟,那么包适准备和恢复的整个过程用四十分钟也不为过。(还不含砸冰,捞冰块儿的时间) (一)入水前的体温调节是整个冬泳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是(1)尽可能地降低体表温度使之尽量接近水温。(2)尽可能地保持体内温度不降低。裸身(泳装)处于冬日的寒风中能够一点儿也不感到冷,不打冷颤, 第一阶段:着平日冬装适当活动使身体由内部开始发热。可利用骑车去游泳场地或砸冰的机会完成这一阶段,或作中等强度的跑步等运动。此阶段的关键是掌握好使身体发热到什么程度?本人的体验是活动到身体微微发热,(但决不能出汗)脖子不再下意识地使劲缩着,甚至想解开领口的扣子这样一种程度。 第二阶段:边减衣物边继续活动直至减到只着泳裤。此阶段的目的是降低体表温度同时尽可能地保持体内温度不降低。最好穿侧拉开式的羽绒裤(裤子的两侧有贯穿整个裤长的拉琐,最初在滑冰运动员中使用,可在不脱冰鞋的情况下快速方便地穿脱)当只着泳裤处于冬日的寒风中一点儿也不感到冷时便可下水了。冬日的气温有时差别很大,上下差别15度是常事,而水温的变化却很小,也就3度左右。天越冷越不感到水冷,这是因为体表温度容易降到很接近水温的程度.如果碰上较高的气温可带瓶自来水(约15度左右)淋在身上蒸发散热。在气温和水温相同的前提下,以气温3度,水温3度为例。散热方式从低效到高效依次为:空气中传导散热,空气中蒸发散热,水中传导散热。(不过要是夏季就不一样了,以气温33度,水温30度为例。散热方式从低效到高效依次为:空气中传导散热,水中传导散热,干燥空气中蒸发散热。不过这是夏季的话题喽。)这一阶段我个人的作法是只着泳裤穿上冰鞋在冰面上滑几圈,这时的身体真是内热外凉,跳进冰水中就不会感到太冷了。(那时曾多次产生滑着冰直接滑入水的念头,但顾虑冰鞋被水泡坏,放弃。吼吼吼,,,,,)准备活动的时间要掌握好。体表温度刚一降到最低就入水,不要拖延,否则时间如果过长,体内温度就会下降过多。 反之时间过短也不好,因为体表温度还没降下来。要根据身体状态,天气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强弱,湿度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准备活动的长短。 (二)水中游阶段。虽经上阶段的准备活动入水已不算太冷。但入水瞬间血压骤升和呼吸反射还是很强的。此时要通过绷紧颈部肌肉压住颈动脉,以避免血压冲击头部,几秒钟后呼吸反射也过去了(呼吸反射:就是不由自主地深吸气却呼不出来)就可以畅游啦,高兴了唱两嗓子。以和冰面相同的视角看冰面上滑冰的人有一种独特的奇妙感觉。嘻嘻,,,,不过见好就收,不要游到坚持不了,我只游二分钟左右,起水。从急救医学的角度上讲:人体内部的中心温度以28度为界,低于这个温度复苏就困难了。游的量如拿捏不准的话,应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少量的试探性的增加量。 再一个注意事项:在水温已很低即将结冰,又刮着大风的情况下,万万不可顺风游得太远,(因为当你折反往回游时才会突然发现已身陷绝境:顶风只游不走,顶浪呼吸呛水,体温越降越低失去动作能力,,,,,,,,,)这点要万万切记! (三)恢复体温阶段:有时间也可晒晒太阳,享受一下冬日的阳光,然后穿上冬衣,不要穿少了,慢跑至发热,约一刻钟,围后海跑一圈就正合适。 冬泳的其它注意事项: 从秋季开始,循序渐进,我第一次冬泳是那年的十一月十二日,水温7度。其实太晚了,别人一夸,兴奋,起水后又跳进去一次,幸未造成什么后遗症,不应该的。 大的冰块要捞出来,别怕麻烦。有一次起水后擦身,发现毛巾上有血迹,寻找,发现左大腿外侧有一寸多长的血口,刚破碎的冰碴是是很锋利的。 泳裤带子不要系得过紧,松一点儿。有一次系的紧了,刚起水时手是麻木的根本解不开,无处暖手,只好把手指全含进嘴里取暖,狼狈不堪。 冻住的泳裤不要硬折,放入水中会马上化开,在放入泳帽。 不游冬泳的其它时间不要自恃很耐寒而穿得很少。长时间的次低温对身体的伤害更严重,更长久,而且这种伤害不易早期察觉。
以上只是个人体验。不表明这些体验是正确或是错误。仅供参考。向各位冬泳大侠学习!致敬! 本文章摘自中国悠泳网---作者:老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