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脑的空间有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5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脑的空间有多大
2007-11-28 16:39:00 作者:高深 来源:《重庆晚报》

   我最害怕这种人,只要他一打开话匣子,唠唠叨叨没个完,张长李短,多少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像本账簿,记得一笔不漏。
有时我挺纳闷的,人的大脑到底有多大的空间?能贮藏多少记忆?七八十岁的老人,孩童时的事情仍记忆犹新。电脑还得点击检索,人脑则张嘴就来,仿佛几十年前的事情就含在嘴里,随时可以准确无误地倾吐。

   其实也不尽然,同是一个人,有些事情又转瞬即忘,甚至几天前说的话,做的事,竟然忘得一干二净。

   大脑的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再好的记忆力,恐怕也是有“记性”又有“忘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弓弦总绷得紧紧的,就难免绷断。遗忘和记忆应同属大脑的功能。必要的忘记,正是保持大脑正常运动不可或缺的条件。

    问题在于:记住什么?忘记什么?

    就说恩怨吧,有人记恩不记怨,也有人记怨不记恩。一个人,只要看看他一生中记住些什么,忘记些什么,就能大体上观察出他的心胸、气度和人品。记恩不记怨的人,一般都豁达大度,为人磊落,感恩而不计前嫌;记怨不记恩的人,一般都胸怀狭隘,心境阴暗,记仇且耿耿于怀。

    春秋时的灵辙,汉朝的韩信,都报过“一饭之恩”。韩信年轻时,在家乡淮阴,生活潦倒,人们瞧不起他。他曾在一个亭长家里搭伙吃饭(古时10里1亭,设亭长),亭长的妻子讨厌韩信,有一天,故意提前吃饭,等他去吃饭时,早已吃完,也不给他再煮。韩信餓坏了,一位漂洗丝棉的老妇人可怜他,主动拿饭给他吃。韩信非常感激,表示将来一定要报答老妇人。淮阴街上有个屠夫,有一天当众羞辱韩信,让他从裤裆下爬过去。多年以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封地就在家乡,他回到淮阴,首先找到给他饭吃的漂母,赏她千金,报答“一饭之恩”。又把那个亭长找来,赏他一百钱,也训斥他一顿。还把那个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屠夫找来,派他当卫士长,称赞他是“壮士”。

    韩信记恩不记怨,甚至以德报怨,可见他的胸怀多么宽广坦荡!他所以能成大事,立大功,与他的人品德行不无关系。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是豁达大度、光明磊落之人。

    更胜一筹者还有吕蒙正,他作北宋参政大臣时,初入朝堂那天,有个朝士指手画脚地说:“这小子也能作参政?”他佯装不闻而过。同事中有人气不过,要追查此朝士姓名,吕蒙正赶忙阻止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怕是终生都很难忘记,不如不知为上。”吕蒙正不是忘记“怨”,而是干脆不让“怨”进入记忆。

    记忆力是个很怪的东西,有些事情你惟恐忘记,如学生考试,如学外语背单词,千记万记,到时候却忘了。而有些事情本来是一掠而过,没想记住它,却没齿难忘。这大概有几个原因:一是短时间记太多的事情易忘,二是具象的事物易记,抽象的事物易忘,三是有兴趣的事物易记,没兴趣的事物易忘。记忆这东西有时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大脑的空间总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在增强记忆力的同时,也应保持一定的遗忘能力,否则,大脑长期超负荷运转也要生出毛病。


2#
发表于 2008-2-25 21:59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在于:记住什么?忘记什么?
3#
发表于 2008-2-26 16:30 | 只看该作者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是豁达大度、光明磊落之人。
4#
发表于 2008-3-1 07:3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B]杨万滨[/B] 发表: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无不是豁达大度、光明磊落之人。
5#
发表于 2008-3-3 17:31 | 只看该作者
记住该记住的事情 忘了该忘了事情
6#
发表于 2008-2-25 14:30 | 只看该作者
推陈出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 ICP12013697-2 ) 11010802026271

GMT+8, 2025-1-18 16:02 , Processed in 0.039398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