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大海 于 2020-5-27 14:54 编辑
2020年5月27日 罗大海《泳经薪火》
罗大海访谈北京赵瑞萍5人参加漂流阿穆尔河(原黑龙江段)及鞑靼海峡
2018年5月18日罗大海去湖北十堰市和蒋良杰会长访谈,2019年12月22日又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冬泳比赛和赵瑞萍(网名野人萍迹)访谈。
2010年7月29日北京赵瑞萍5人参加漂流阿穆尔河(原黑龙江段)及鞑靼海峡,这是一次接力长游,俄罗斯主办,并申请了世界吉尼斯记录。线路分为两段:
第一段从俄罗斯远东第二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下水起点,沿阿穆尔河(原黑龙江),经共青城—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入海口,964公里 。
第二段从入海口穿越鞑靼海峡,再到“南萨哈林”(库页岛)结束,总游程1300公里。有意思的是这片土地、河流、海域原来都属于中国,所以相当于一次“看望故土”游。共参加25人(女4人),其中俄罗斯20人,中国5人:哈尔滨张永波(会俄语)、杭州陈讯、十堰蒋良杰、北京钱再鹰、赵瑞萍(女)。
2010年7月31日,中国团队5人到黑龙江省黑河市集合,此行 一切自费、出境手续由哈尔滨张永波经办。
8月1日从黑河口岸出境,到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乘坐西伯利亚大铁路火车一整夜,8月2日上午10点抵达漂游起点“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集结。这里原是中国达翰尔部落世居的地方,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也是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领事馆和代办处所在地。
8月3日12点在江边广场隆重举行下水仪式,升中国国旗和俄罗斯国旗。中国住哈领事馆官员、当地政府领导参加。东正教还为之祈祷,向每个下水队员身上洒圣水,唱圣歌,祈求平安。接着在礼炮声中开始下水漂流。下午5点在俄罗斯领队萨沙的带领下,到一个那乃依的小村子。那乃依是中国原来的赫哲族一个血种。他们以这条江捕鱼狩猎为生,延续至今。上岸后,岸边早已点燃了篝火,那乃依敲打着鱼皮鼓,捧着自己做的大发面饼在欢迎。之后进村子,观看民族歌舞表演、射箭等活动,参观那乃族博物馆,看到他们祖先的旧房屋与原始生活方式。
8月4日5点,第一拨下水队员早已乘小汽艇出发。5人一组,每人下水分秒不差游30分钟再换人,必须是两人接力时击掌,才被吉尼斯纪录员算数。水温依然是18℃,水面很宽阔,河中有岛,岛上有树,岸边时而出现一些小村庄,基本都是“那乃依族”。中国5人也依次下水接力,都游的很出色。傍晚,该插标志旗收兵了。每天收兵时,都要把旗子插在当天停止的岸边儿,第二天再从这里接着游。
8月5日 全天下雨,但游泳不停。不游泳的坐大船绕过小岛来到岸边停靠。当地人冒雨早已守候在那里欢迎。也参观当地那乃族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比前几次的大,里边还摆放着黑龙江省同江市政府送给他们的哥伦布船舵摆件。这里的那乃族和同江市的赫哲族都是一个血统,生活习惯与饮食也是一样的。上午9点,赵瑞萍与其他4个队员第3轮出发,在小皮艇上,冒雨游荡了3个小时才轮到下水,被雨水淋的就像个水猴子似的,下水后很快进入状态,一直快速游进,认认真真地完成了属于她自己的30分钟。
8月6日上午下小雨,下午刮大风。早6点冒着大风浪开游,晚间到达位于阿穆尔河中游共青城,这里离出发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369公里,人口27万,是远东第四大城市。
8月7日,这一路只要岸边有村镇,就少不了有欢迎仪式。但每天无论岸上的人怎样参加活动,水里的人都一直在游。一路向前游,一路受当地人欢迎!真是鲜花献不尽,掌声永不停!今天主办方从岸上当地村镇接到两箱邮件,是泳帽和T衫。泳帽上印有俄罗斯国旗,T衫上印有此次活动的游泳路线和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图案。这两件纪念品都很看重,并要永久保存。这一段河流很平静,赵瑞萍只用蛙泳游进。
8月8日大雾转晴。清晨,蒋良杰、赵瑞萍等按分组上小汽艇出发,到昨天游到的地点开游。下午4点多又来一波小船队员接班。只要有了接班的人,前一波队员才能返程回到大船,如果没有人来接班,就得轮流下水一直坚持到底。大家把出发下水游泳称作是去上班,把回到大船称作是下班回家,每天就是这样坐着小船去上班,下班。
8月9日江面变窄,风大浪高,大家奋力游过,标上的数字里程已是323公里。
8月10日、11日,江面又变宽,水流缓,全靠大家体力游进,游泳速度明显降下来。
8月12日上午参加岸上村里欢迎仪式,上到小山顶上一个大炮台拍照。据说这座炮台在卫国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8月13日,一上午两艘大船一直未动窝,在岸边停靠。晚间开会通知大家明早6点起床,据说很快就要到入海口了,要换船了,现在这两艘船是河船,不适应在海里行使。前边接力游泳的队员已到达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等候大船的到来。
8月14日, 换船之后在风浪中快速前进,抵达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大家又忙着把厨房用具和大量的用品到换到另一艘船上。从现在起就有两艘船了。一艘船是男队员睡觉的地方,甲板上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鱼舱,睡觉就钻进鱼舱里睡,简直就是一个闷葫芦。另一只船是做饭的后勤船。两艘破渔船形状、颜色类似一个淘汰了的蒸汽机车头,黑乎乎的很破旧,一艘是靠燃油的发动机,一艘是靠电子按钮操控。
8月15日,每天天气都有变化,但无论天气如何,游泳都照样接力游着。每天都很枯燥,除了与老天爷斗,就是与大海波浪斗,除了坐小皮艇出发就是回归于大船。
8月16日,这几天大家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量血压。下水2个小时后,才是真正的入海口,即将进入鞑靼海峡。水面宽阔极了,远处还能朦胧看见萨哈林岛。这里是一个小村子,仍然住着那乃依族人,“萨沙”播放了上一届他们漂游的光盘,当地人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生活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和这种气势庞大的接力游泳。之后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游览了村子附近的海边儿,这里还有熊出没。熊洞就在大海边儿,经过一个小时的长途到达后,向熊洞和大海抛撒了一些大米和食品。这个熊洞里的熊每天夜间出来寻找食物,而在白天只能看到熊的足迹。
8月17日,9点两艘船同时出发,经1个小时,小船才找到昨天接力终止的插旗点。现在从阿里富开始下水游20分钟即可换人,因为现在是鞑靼海峡,水温不断的降下来了现在已经是12℃了。鞑靼海峡约长900公里 ,最窄的地方是7.3公里,也是世界上的主要海峡。海峡产鲱鲽,瓦格鱼,海豹也很多。沿海峡还有苏维埃港、瓦尼诺港、亚历山德港。
目前海水温度已降到了11~12度之间,气温13~15度,水也变咸了。当赵瑞萍下水时,担心拿不下来这30分钟。因为水很凉,又怕海豹袭击,所以一股劲向前游,时刻防着海豹,俄罗斯队员管它叫“涅勒鲍”。风浪中游,中国队员蒋良杰也呕吐了,而且还浑身发冷。“安德略”在两船靠拢时不慎把左前臂折了。这就意味着接力又少了三个人。挑战鞑靼海峡,都需要有个好的身体状态好好保持体能,坚持到最后胜利。
现在的两艘船都是海船,晚上9点才抵达“拉扎涅夫”小镇,从这里横跨海峡距萨哈林岛只有7.3公里 。在这里部分队员睡在小镇俱乐部的木地板上,都睡得很香,因为是平坦的木板地,起码能伸直腿、展平腰、最主要的是平稳、不摇晃,比在渔船上睡舒服多了。
8月18日、19日,继续下海游。呕吐过的蒋良杰也继续游。清晨医生为赵瑞萍量了血压,基本每天都是115—80。医生总是伸出拇指,表示可以下水接力。
8月20日,海上大风,大家都晕船了,颠簸的大船又开了4个小时,终于抵达一个木材港,这4个小时很难熬,船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惊恐万分。都坐在船头甲板的帐篷里躲藏着,海浪很大,海水不断地打在船上,每个人都让海水打得湿淋淋的。
中国队员蒋良杰穿着厚厚的胶皮雨衣,死死的抱住甲板上的一个铁柱子,抱了3-4个小时。脸上被风雨打的睁不开眼。他说:“这最保险,即使是船翻了,沉底了,这根柱子就是标志物,会被人发现,就会得救”。
渔船终于在堆满木材的大港,由海军司令员“阿列克”带领进行了安检,顺利进入大港口,到一个大木房子睡在大厅的木地板上,仿佛是死里逃生,这一夜睡的真是太幸福了。
8月21日,海里继续游。不游的乘坐大船,时速22海里,下午抵达终点萨哈林岛。几个彪悍男队员登岸后,把标志旗好不容易插到了“萨哈林岛”上。
“萨哈林岛”(库页岛)是俄罗斯最大的岛,最高峰1609米。资源很丰富,满山的树有云杉、阔叶松、石桦灌木丛。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等。渔业资源更发达,大量的产蟹、鲱鱼、鳕鱼、和蛙鱼。一路看到最多的是成群海豹。
这里有人口52.6万,大多是少数民族,有俄罗斯族、朝鲜族、乌克兰族、塔塔族、鞑靼族、楚佤族、大和族、尼夫赫族、鄂罗奇族等,依然有着国内的赫哲族人的血统和鞑靼族。
距岸边还有200多米处,所有队员全都下水,和海里的接力队员一起排着队,打着旗登岸,用这种方式结束游程。
在这里要举行了大型的欢迎仪式。大家穿着湿淋淋的泳装走上人工搭建的高讲台,接受当地政府领导的检阅。海边临时搭好了木板讲台,当地人献了鲜花,鲜花都是在岛上现采的野花,让赵瑞萍代表大家接受了鲜花。此行结束。又乘坐大巴到南啥哈林,这里是沙哈林州政府所在地。
8月22日,警车开道参观,到霍尔姆斯克港口,乘船到瓦尼若港口,160公里,10个小时。8月23日,早晨到鞑靼海峡西侧达瓦尼若港,又原路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颁发吉尼斯纪录奖牌。8月28日从布市回黑河市回国。历时一个月,中国5位冬泳人见证了这里江河海古面貌。
|